A. 企业资产减值损失连续五年增长,说明了什么,怎么分析这情况
1、计提减值损失的资产增加,如果应收账款上升、跌价存货增加等
2、要定性是否正常,是利好利空,还是要减值损失计提方法,如果是存货减值,那利空的因素大;如果是应收账款总额上升,肯定也伴随销售扩大,不一定不正常。
B. “资产减值损失”是什么意思举个易懂例子,“资产减值损失”的借贷方向是
资产减值损失是资产因为价值的波动,导致现值小于了账面价值,所以会用到这个科目。比如固定资产 原值是100万,累计折旧10万,账面价值就是90万,但是市场可变现净值是80万,那就发生了减值,那就会如下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万
C.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算公式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算公式: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的结转: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增值税不能抵扣,2009年以后可以抵扣了,要直接计入成本。
2、因为不能抵扣,所以要转出
3、资产减值损失,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帐面价值,那么该项资产就不能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帐面价值予已确认,否则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
因此企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时,表明资产发生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较高者确定。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图: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D. 资产减值损失怎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资产账面价值
=资产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
例子:2010年初A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为100w,2月份B公司经营不善导致财务状况不佳计,A公司提坏账准备10w,3月份B公司财务状况不见好转继续下滑,A预计此项账款的可收回金额为70w。
3月份A公司应提减值准备=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可收回金额=100-10-70=20
3月份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B公司坏账准备 200,000.00
贷:坏账准备 200,000.00
E. 什么是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
F. 资产减值损失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资产减值损失(asset impairment loss;Assets Devaluation)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但是由于资产的性质不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不尽相同。例如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性资产》 ,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投资性房地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等。
G. 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项目为负值怎么分析
有可能会出现负数,出现负数的原因如下:
1、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数高于本期计提数。
2、以前会计年度重大会计差错是多计提了大额的资产减值损失,本期予以追溯重述。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1、本科目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2、本科目可按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资产减值损失账务处理。
①企业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款等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
②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