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高盛中国经济分析

高盛中国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6 04:34:39

⑴ 高盛预测中国2050年GDP总量有多少

高盛预测中国2050年GDP总量:70万亿美元。

高盛发布了对38年后世界主要国家的GDP排行预测。预见未来总是非常困难的,只要稍微改变一点假设,就可能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不过不管怎么样,高盛的预测结果仍然值得一看。下列数据都是以百万美元为单位。

1 中国 70,710,000
2 美国 38,520,000
3 印度 38,227,000
4 巴西 11,366,000
5 墨西哥 9,343,000
6 俄罗斯 8,564,000
7 印度尼西亚 7,010,000
8 日本 6,675,000
9 英国 5,178,000
10 德国 5,028,000
11 尼日利亚 4,640,000
12 法国 4,592,000
13 韩国 4,083,000
14 土耳其 3,948,000
15 越南 3,607,000
16 加拿大 3,164,000
17 菲律宾 3,010,000
18 意大利 2,950,000
19 伊朗 2,663,000
20 埃及 2,602,000
21 巴基斯坦 2,085,000
22 孟加拉共和国 1,466,000

图:高盛预测的2050年人均GDP

1.到2050年金砖四国经济总量将主宰全世界的产出,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以GDP计算的头号大国。事实上在过去10年中,金砖四国的产出已经接近全球GDP的一半,尽管这四个国家的增长势头可能会放缓,但是高盛的预期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合理。

2.有一点令人奇怪的是,2050年尼日利亚GDP总量将超越土耳其、埃及和加拿大,而沙特阿拉伯甚至进入不了榜单。高盛似乎认为一些非金砖国家的新兴经济体(比如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将会进入快速增长期,原因可能是这些国家拥有迅速增长的人口。

3.从人均GDP看这个排行榜的顺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8年后金砖国家仍落后传统西方国家,中国的人均GDP仍然只有美国的一半(现在美国人均GDP差不多是中国的6倍,点击这里)。有一点奇怪的是高盛认为在2050年俄罗斯人均GDP将是金砖国家中最高的,并且超过意大利,而现在意大利的人均GDP差不多是俄国的两倍;而法国在38年后无论在GDP总量还是人均GDP上都将超过德国。

⑵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分析

1、我国消费升级的趋势将继续强化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居民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5%。在各项消费政策“组合拳”的刺激下,预计2020年我国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

二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继续强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更加重视发挥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

2、物价总体运行平稳,前高后低。

物价的推动因素通常可归结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货币超发和外部输入等。需求拉动,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或者说出现正的产出缺口,通常由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产能利用率、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之差来判断。

(2)高盛中国经济分析扩展阅读:

原因:

从方向上看,一方面,减税降费的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抑制产品价格上升。

另一方面,将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业利润,拉动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对物价产生向上的推动力。

由于减税效应的复杂性,政策效果以及对CPI的影响强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综合以上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2020年我国物价水平将处于政策调控目标范围之内。

⑶ 经济管理学作业:高盛集团的案例分析(案例3000字,分析3000字)

2006年3月3日,漯河市国资委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100%股权对外转让,底价为10亿元。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资产约60多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净利润1.07亿元。另外,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双汇发展35.715%股份,所持股份的市值达33.89亿元。2006年4月26日,由美国高盛集团、鼎辉中国成长基金Ⅱ授权,代表上述两家公司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以20.1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15%的股权。
根据挂牌信息,此次双汇集团股权转让要求受让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国外资本、财务投资者、管理团队不变、税收留在当地。另外,双汇集团规定意向受让方或其关联方在提出受让意向之前,不得在国内直接或间接经营猪、牛、鸡、羊屠宰以及相关产业,也不得是这类企业大股东。闻讯,JP摩根、美国国际集团、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国际资本展开了对双汇股权的激烈争夺。从受让者条件来看,本来JP摩根是最有可能获胜的。相比早有准备的JP摩根,进入较晚的高盛赢面并不大。因为高盛在某些方面并不符合双汇受让者的要求:其一,高盛在2005年承销了双汇最大竞争对手南京雨润的IPO,并持有雨润13%的股份,而且在雨润董事会派驻了一名非执行董事,不符合竞标条件。其二,代表高盛和鼎辉的香港罗特克斯公司事实上并不符合双汇要求的管理资产500亿元的条件。但最后的胜出者却是罗特克斯,实在有点出乎外界的意料。高盛和鼎辉能够最终胜出,其竞标之外的运作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他们的理解,以万隆为首的经营管理团队,在此次股权转让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为此,高盛和鼎辉将目标锁定在了双汇发展的第二大股东海宇投资身上。拥有双汇发展25%股权的海宇投资,其股东中有多名双汇高管。2006年4月24日,双汇发展突然刊登公告宣布海宇投资转让手上所有双汇发展股权的决定,如此一来,其他竞标方进退两难。另一方面,高盛不断提高收购价格,最终使出价在12~15亿元的JP摩根败北。2006年5月6日,双汇发展第二大股东海宇投资与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海宇投资将其持有的双汇发展1.28亿股(占总股本的25%)全部转让给罗特克斯,转让价款总计5.62亿元。至此,高盛旗下的罗特克斯以25.72亿元共赢得了双汇集团100%的股权和上市公司双汇发展60.715%的绝对控股地位。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已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2006年6月1日,罗特克斯以每股18元的价格提出全面要约收购,双汇停牌至今。关键人物双汇董事长万隆无疑是本桩交易当中最令人瞩目的人。坊间传闻称,双汇此次产权变更的“主要动力”就是来自于双汇的高管,特别是有双汇“教父”之称的万隆。众所周知,双汇集团虽然是国有企业,但是它的崛起却是以董事长万隆为首的高管一手做起来的,他们在公司里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两次股权转让过程中,我们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以万隆为首的管理层的身影。双汇在产权交易前,明确表示受让方必须是外资背景,此举将国内企业拒之门外,也引起媒体关于“国退洋进”的争论。据悉,中粮掌门人宁高宁与万隆曾就收购交换意见,但遭到后者的严词拒绝。而紧随其后的海宇投资转让双汇发展股份更是与管理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据调查,海宇的16名自然人股东当中有数名是双汇集团的管理层。综上所述,双汇的此次股权转让极有可能“动机不纯”,是一次曲线MBO。因为实际收购者是一家私人基金罗特克斯,其背后的股东身份很难调查,不能排除万隆为首的管理层在其中持有股份的可能。作为财务投资者,高盛在时机成熟时必然会退出,届时,如果有心人士增持,会很容易将双汇发展揽入怀中。点 评双汇集团在国内外拥有60多家国有全资、参股、控股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还进入了世界肉食品加工行业40强。既然是国内肉食品加工行业的老大,国外同行业的佼佼者,同时业绩稳健,双汇集团为何还要卖掉自己?原因有二:自身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走出国门的迫切需求。在双汇的当家人万隆看来,要保证“双汇”这个品牌不被吞并,保证双汇继续发展,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引入知名国际投行,凭借他们卓越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国际化发展,实现双汇占领市场走向国际的远期发展目标。高盛入主双汇,不仅“帮助双汇理清产权体系,打通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更是大大提升了双汇的“分配制度、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员工素质、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在具体的资本运营手段上,高盛与鼎辉联手成功击退大热门,主要是由于他们认清了中国国有企业中管理团队的特殊地位,并强势出击拿下了海宇投资。这才是这场交易中的胜负手。

⑷ 郎咸平教授说,高盛从建行赚了1300亿人民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是郎咸平的原话:

“高盛曾经是中国工商银行的最大股东,它的好朋友美国银行曾经是建行的大股东。建行的上市让它们赚了1300亿元,就是说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为美国银行付出100元。金融改革,最后图利了高盛集团。

实在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盘算的,为何会被高盛牵着鼻子走。最近那些幽灵频频套现,从中获取了巨额财富。伴随着他们的唱空和唱多,我们被搞得晕头转向,一些所谓的专家则感觉自己好得不得了,这些专家就是跟中国股市的“黑嘴”一样,在给高盛抬轿子,甚至他们被高盛利用了还不知道。“

(4)高盛中国经济分析扩展阅读

《环球时报》披露高盛在世界和中国干下的部分坏事:“两年多以前,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导致全球性通胀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日益困难,其实就与高盛等跨国投行的操纵直接相关。以油价为例,在国际油价于2008年7月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记录之前,走势几乎与高盛推出的报告一致。

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称,中国国有银行2004年改制的时候,高盛相继发表报告,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说不值一点钱,说坏账太高了,不值钱,你们都别要。但结果高盛等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银行上市的股权。仅某个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高盛等华尔街公司赚了130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每人给了美国100元。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记者说,高盛一直扰乱国际金融秩序。2007年,高盛发表报告,称原油要涨到200美元一桶,当时中国拼命购买了价格为147美元一桶的原油,高盛还与一些中国公司设下“对赌协议”,自己却悄悄抛售原油。到了当年年底,油价降到34美元一桶。中国国资委官员曾表示保留对高盛等交易欺诈起诉的权利。

或许有读者还记得,2008年本报今日快评对油价问题、“银行贱卖论”问题等发表了一系列看法,年底以《为什么先生老是欺骗学生》为题,作了一个小结。(参见《常态》一书)我在文章最后说:“在与狼共舞的‘货币战争’中,我们输多胜少。先生有责任,学生也有责任。”

⑸ 高盛关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全面分析什么意思

就是对中国未来发展发表一些看法而已。不要太在意投行的很多报告没有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⑹ 高盛预测中国GDP总量是70万亿美元还是50万亿美元为什么在高盛的一张图表显示中国的GDP总量大约50万亿美元

我的头像已经暴露了我,请叫我外交官大人

⑺ 高盛公司预测205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大约52万亿美元,美国大约35万亿美元这个差距是不是不算大

2050年,中国的G D P将达到70万亿美元,人均G D P将约为5万美元

⑻ 高盛抄底中国经济会怎么样

中国已经内忧外患了 高盛要是再在中国房地产泡沫上统一刀的话 那中国经济就彻底完

求采纳

⑼ 高盛公司预测205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大约52万亿美元,美国大约35万亿美元这个差距大吗,为什么

这个基本扯淡,大清帝国GDP占世界40%呢,毛用

阅读全文

与高盛中国经济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贵金属鉴定检验编号 浏览:759
企业融资6大 浏览:235
2019年打新基金 浏览:400
2019年资本市场投资逻辑 浏览:475
一般多少资金才能算上主力 浏览:319
外汇管理局企业报告 浏览:357
中国银行澳元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浏览:846
雷根基金港股打新 浏览:680
云南焦煤价格 浏览:322
建设银行贵金属空头平仓什么意思 浏览:450
263刀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35
宁波信托招聘 浏览:788
四川信托黄金 浏览:906
股票池文件 浏览:530
信托法的修改 浏览:842
为什么农行转期货转不了 浏览:396
中铁信托待遇 浏览:679
商品期货60分钟K 浏览:758
白糖期货基本面分析 浏览:644
贵州西部金融投资公司集团网 浏览: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