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分析
智能手机是当今社会人们最重要的设备,2021年2月国际数据公司IDC公布了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以及行业逐渐成熟,市场供需趋于稳定,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降,2020年为12.92亿台。而从市场环境来看,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且产品趋于高端化。
智能手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手机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小米集团(01810.HK)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和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全球和中国智能手机TOP5品牌出货量占比、全球不同品牌智能手机出货量、全球不同价位智能手机出货占比
智能手机出货量连年下降
智能手机现在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进入5G时代,各大厂商纷纷都推出了自己的5G手机产品,本以为5G手机的到来会掀起一阵新的换机潮,然而2020年由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全球智能手机不升反降。
回顾历年以来全球和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可以看到智能手机出现以来,整个市场快速扩张,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7.25亿台,到了2016年则已达到14.71亿台,实现出货量翻了一番;
随后几年一直至今,智能手机市场呈现一个相对饱和的态势,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所下降,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台。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变化与全球变化类似,2020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6亿台,较2019年下降11.65%。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商业模式分析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 手机市场前景如何
手机的销售模式是现在有很多的高手们都在研究都在预测,但是中国的国情还是有一些很特别的东西的。严格的说来,在将来的三五年之内,还是会多种销售模式共存(专卖店、手机专业连锁店、家电大卖场、大型的综合卖场、移动营业厅等多种销售模式并存的)局面。在一级或者二级城市,主要会渠道扁平,更多的会向直供的销售模式发展,因为在一级和二级城市有比较强大的专业卖场,能够集中分销80-90%的城市销售量,在这一层级,代理商的掌控能力会进一步的被消弱,比如现在MOTO在一二线城市基本实现大店、重点店直供;诺基亚对主要的卖场也是直接供货;迪比特在全国范围内实现FD模式;这是一个趋势,而且在这一级市场会更加的强化,这是市场的内在的需求。
在三级或者四级甚至以下的市场,代理商层级的空间还是会很大,一方面,三级市场的零售业并不如一二级市场发达,专卖店、连锁店的渗透也不强,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建立店的成本(经营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对市场把握的程度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所以三级或者以下的城市代理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是会存在,并且在几年之内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就ocean-sun掌握的一些信息来看,不管是代理商还是厂家目前都在强化对三级以及以下市场的深耕细作;有一个可能的趋势是地市级或者省级代理商的空间会进一步压缩,国包或者国代的空间会进一步的扩大。在未来也会更加强调的是代理商的资金能力、物流能力、系统的应变能力以及应变速度,这也是一个新的方向。
还有一个趋势就是代理在逐渐的向国代紧缩。目前国内的手机的市场还是很大,2004年我们在2003年末预计的容量可能是6000万(5000万的GSM、1000万的CDMA),现在开来需要做一点点调整,GSM的容量可能是5300万左右。至于2005年的市场容量,我的初步的预计应该是在6700万(GSM5500-5700万,CDMA会在1200万);但是增长主要会是低档手机,因为剩下的市场可能在农村市场或者学生市场;如果CDMA的网络质量进一步的提高的话,1200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么要扩大这么大的农村市场,这个工作谁来做?怎么分销出去?主要应该是完善的渠道网络,而目前的代理网络能力比较的强,所以代理的作用还是非常的重要,在地市级以下市场,主要是靠代理来完成愿意买、买的到的任务。 此为愚见,希望和各位专业的行业人员探讨。
3. 成都华阳哪里有正规的大一点的手机卖场
就在二医院外面一堆是稍微大点的卖手机的地方
然后摩尔旁边的苏宁算是吧
其它找不到了。。。
4. 华阳加热鞋,发热鞋市场前景怎么样
价格也很便宜。一百来块钱就可以买个不错的。还有一类是以华阳保暖为代表的室外发热鞋,这类发热鞋的充电方式和手机一样。 相比USB室内发热鞋的优点有以下几类 一:发热时间:发热时间持久,室内发热鞋充完一次电之后发热维持五个小时左右,而华阳的室外发热鞋,充电五到六个小时,发热可以维持十二个小时以上。 二:制作材料:由于是针对涉外设计的发热鞋,质量上肯定需要选择好的。室内的发热鞋基本都是绒毛型的,材质和拖鞋一样。所以价格比较低。华阳加热鞋由于针对的消费全体是高端人群。所以选择的材料都是比较好的。牛皮,羊毛制作。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三:市场分析:USB加热鞋属于室内保暖鞋,制作工艺都比较简单。目前市场上竞争也比较激烈。而户外发热鞋由于需要的门槛比较高。所以厂家非常少。
5. 目前手机市场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国内市场华为暴增31%。
其他牌子都在下跌。
6. 手机市场分析
诺基亚的塞班目前的发展已明显不行了。不过在性价比上还是会有很多人看重的。
中高端的消费会花在安卓和苹果上,
苹果目前看来也有很大的下滑。发展前景不会像以前那么火了。
现在主要以安卓市场为主。
诺基亚新机N9没什么发展空间。MEGO系统已陷入死角。不过诺基亚新系统WP7有发展空间。虽然WP7不段的炒火,相信以后WP7系统会成为安卓的最大对手。
你就这么点分,我也就只说这么多吧
7. 手机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手机行业现状和发展分析
目前我国手机行业特征:
1)行业内厂商竞争非常激烈.。我国目前有将近40家手机生产厂商。2002年,摩托罗拉共生产3750万部手机,销售量为1872万部,市场占有率为27%;诺基亚生产3229万部,销售1135万部,其市场占有率为17%;西门子生产了1155万部,有291万部出售,市场占有率为4.3%。这些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因此占有的市场份额也相当大。还有如韩国三星,其在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就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顺利进入总销量的前十名。如此多的国外知名厂商与国内生产厂商形成了市场割据的局面。
2)存在一定的替代产品压力。由于我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可以认为小灵通为普通替代产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单项收费移动电话。3G牌照发放时间继续被推后,中国电信和网通为了增加移动运营经验,都继续大力推广小灵通业务。2004年,小灵通新增用户达2800万户,增长幅度为40%,市场规模也达到了约3000万户。如此大的消费群体分走了普通手机的一部分市场份额,给一般手机生产厂商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压力。
我国手机行业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1)政治—法律因素
具体说来,有些政府行为对企业的活动有限制性作用,但有些政府政策对企业有着指导和积极的影响。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12月11日中国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的零售业全部开放。从而使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各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
2)经济因素
一般说来,在宏观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市场扩大,需求增加,企业发展机会就多。从2003年开始,我国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数度2,物价总水平3,城镇失业率或就业水平4,国际收支平衡状态。我国目前手机普及率大约为13%,相比发达国家的30%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国的手机用户正在呈巨大的上升趋势,对手机的需求也愈演愈烈。2004年底,我国手机用户规模已达3亿户。如此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的生产厂商进入手机行业。
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不但指那些引起时代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技术的变革在为企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它构成了威胁。从去年年底多普达推出686并在市场上推广成功后,国内手机生产厂商就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定在高端智能手机。如何更好提高手机质量,并在质量方面有更大的技术进步已成为所有厂商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4)社会因素
变化中的社会因素影响社会对企业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也能改变企业的战略选择。随着消费者的价值观的改变,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消费者不仅在手机质量上的注重,还要在手机的外观,质感的追求及娱乐上的要求更加关注。如何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又是一大难题。
我国手机行业竞争分析
目前我国手机产销比已出现负增长。手机产能供大于求的情况会持续。2004年前十个月生产手机1.37亿台,同比增长49%,而新增的手机用户不到5000万。总销量在前十名的手机厂商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波导,TCL,爱立信,三星,康佳,飞利浦和夏新。国内手机厂商由于技术,资金,规模上的局限性,没有给国外手机厂商带来局代的冲击,只有依靠其本土化,低价策略来赢得市场份额。
1) 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加大。市场中的品牌越来越多,国外品牌看中中国市场的巨大消费,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
2)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愈演愈烈。国外手机凭借其质量优势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国产手机依据价格优势也占领了半壁江山。
3) 替代产品的威胁增加。小灵通用户数量的增加加剧了与手机用户市场的竞争。
4) 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加强。消费者对手机市场信息的充分了解提高了讨价还价的能力。
5)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核心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供应商的供货质量。
我国手机行业的优势分析
1)国产手机在价格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以其低价格策略迎合了一些消费者的心理。但消费者追求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市场上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只有定价不对的东西。手机厂商应在这一点下功夫。国产手机的价格竞争优势虽然具有威胁性,但是不具有长久性。国产手机要真正从国外手机品牌的阴影下走出来仅仅靠价格优势是不够的。
2)国产手机厂商与国外厂商在渠道和服务上存在明显的差别甚至是优势。质量是前提。价格是基础,而服务就如同一个企业的后勤保障。国产手机从商家直接到店分销模式是从家电的渠道销售模式上演变过来的,而国外手机是层级分销模式。这就使国产手机厂商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我国手机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 高端技术风险,对国内手机厂商而言,高端手机能否救局,能否再创辉煌,市场仍然充满着变数。
2) 库存问题,2003年,国内需求仅为6000万部,加上出口总量,总数也不会超过2亿部,而库存已高达2000万部。照这样看来,国产手机库存明显偏高,产量过剩。
3) 出口限制,国产手机的出口存在很大的制约。虽然TCL,波导等国内手机生产厂商在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但出口方面仍然很薄弱。
4) 渠道压力,随着终端为王时代的来临以及城镇市场的凸显,改进营销流程,调整模式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5) 信任危机,如何建立健全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体系,解决信任危机是目前国产手机产商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我国手机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1) 手机生产技术水平。如今进入3G时代,国产手机厂商必须掌握关键技术才提高能在长期竞争中获胜。
2) 开拓新兴市场,农村市场的潜力不容忽视,开拓农村新市场是削减库存的重要手段。
3) 寻求差异化优势促出口,国产手机厂商可以借鉴日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经验,采用差异化战略,即通过差异化产品取胜。
4) 打造高效的营销渠道,如“一站式”的服务,“扁平化”的营销模式。营销渠道建设的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与国外品牌的质量差异,有利于国产品牌竞争力的增强。
5)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对于自行营销的手机产商来说,应该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售后服务为基础,增值服务为补充,并配备专业人才,才能巩固客户群。
我国手机行业发展新方向
差异化竞争是手机连锁的发展方向。手机厂商应追求内“忧”外“焕”。
8. 手机市场swot分析 要把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一一列举出,然后进行手机市场的分析,字数在两千字左右
转的网上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字多了点,不过可以参考呵呵
基于SWOT分析看中国手机公司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根据国际权威市场调查公司IC Insights公布的全球十大手机厂商排名中,波导作为唯一入选的中国手机公司,跻身全球八强,而TCL-Alcatel、联想、夏新、海尔等排名不在前十之列,也就是说,中国手机公司目前只能徘徊在全球手机公司的第三阵营,是全球手机行业的配角,因为中国手机公司在全球的总份额不到13%。
我们不妨通过SWOT分析看一看中国手机公司的处境:
一、Strengths(优势)
1.中国手机公司更熟悉国内的市场;
2.中国手机公司在国内拥有良好的渠道;
3.中国手机公司在人力成本等方面有一定比较优势。
二、Weakness(劣势)
1.中国手机公司在新技术、新功能的推出上滞后国外对手6-9个月;
2.中国手机公司对全球市场不甚了解,缺乏相关经验;
3.中国手机公司在芯片、射频元器件等核心零配件的采购上无法与国外对手竞争,缺乏整合上下游资源的能力;
4.中国手机公司的产品质量普遍较差,缺少美誉度;
5.中国手机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品牌运作能力有所欠缺。
三、Opportunity(机会)
1.中国依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且国产手机对中国市场更为熟悉;
2.中国可能会在2006年启动3G,国内的波导、夏新、联想等TD-SCDMA等产业联盟企业可能获得更多机会;
3.印度、巴西、非洲等地新兴市场中国手机公司有较大发展机会;
4.中国手机公司开始细分市场,并推出hello-kitty等个性化手机,可能开辟一片“蓝海”。
四、Threat(威胁)
1.在国内,以NOKIA、MOTOROLA为代表的外国手机公司开始学习中国公司重心下移的渠道模式,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以MOTOROLA为代表的外国手机公司开始实施低成本战略,推出40美金的超低价手机,对中国手机可能造成重创。
通过以上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手机公司虽然有着自己的比较优势,并在全球范围内有可以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机会,但他们在手机的核心技术突破上集体失语,这个决定胜败的核心问题预计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那么中国手机公司将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处于全球手机行业的第三第四阵营,而这种状况得到改善的机会又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虽然对国内市场熟悉,但经历了2003年的美好时光后,中国手机公司在2004年走上了衰败之路,在2005年又继续丢失城池,走进了一个残酷的寒冬期。所以有专家预测,中国部分手机公司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沦为国外手机公司的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手机公司会长期处于全球手机行业的第三、第四阵营,1-3年之内中国手机公司在全球依然还有较多的发展机会,但这些机会不确定因素较多,有可能会出现中国手机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断恶化。
9. 哪里可以做手机的市场调研,分析
找手机的市场调研,分析就到可问可答调.查网,最新最全的调查报告,现在手机市场情况数据还得要最新的,更真实准确的市场数据能够让企业推出的产品及时的了解市场情况,更改产品形式进行新的市场定位,因此我建议你在可问可答调查网免费发布一份调查报告。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10. 华为手机市场环境分析
华为于2005年3月成为手机牌照改为核准制之后首批获准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厂商之一。华为手机已经进入国内市场并已展开竞争。此前数天,华为终端与中国电信联合宣布,天翼3G智能手机华为C8500销量于2010年2月底破百万,这对于华为终端具有标杆意义,因为这还是第一款破百万的国内Android智能手机.
第一款六个月时间内破百万的国内智能3G手机。对此,华为终端CEO万隧还介绍了其它方面的情况。在国内市场,华为入门级EV-DO手机C5700发货量也突破了100万,并获得同类市场超过30%的份额。
另外,根据第三方报告的数据,截止至2010年年底,华为终端CDMA终端产品发货超过2000万,持续维持第一的市场份额。
(10)华阳手机市场分析扩展阅读:
智能手机本身要细分市场,高端市场已被台美韩厂商控制,华为希望占据智能手机这一金字塔的中部,华为在很久以前就引入了德国FHG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华为的通信系统经受住了来自欧美一些国家的移动运营商十分苛刻的检验,这将为华为手机优良的产品性能提供有力的保障。
华为终端CMO徐听泉透露了华为发展智能手机的策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价廉物美的手机,因为未来会有50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智能手机增长的潜力极其巨大。我们预测5年内,全球移动宽带用户会从3亿增长到30亿以上。这种增长需要靠价廉物美的智能手机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