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东方路由来

上海东方路由来

发布时间:2021-06-07 14:32:00

上海浦东新区东方路属于哪个街道

上海浦东新区东方路不属于哪个街道。因为东方路本身就是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

(1)东方路原名文登路,得名于山东省县名文登。1950年代后期,配合新住宅区规划建设辟筑。

(2)交会道路:昌邑路、浦东大道、栖霞路、乳山路、商城路、世纪大道(张杨路)、潍坊路、向城路、浦电路、峨山路、蓝村路、浦建路、北园路、龙阳路、东三里桥路、兰陵路、浦三路、南码头路、临沂路、沂林路、浦东南路。

(1)上海东方路由来扩展阅读

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途径东方路,设有浦东大道站、世纪大道站、蓝村路站。4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网中唯一的一条环线,可以与众多的其他线路形成换乘。4号线采用了“内圈”、“外圈”、共线运营等特有的运营方式。

4号线列车均设有电子线路图,电子线路图的优点是可以动态地表示列车运行方向和下一站信息。运营方在4号线环线开通初期,将在车厢车门上增设纸制环线线路图,方便乘客了解环线情况和选择便捷的出行路线。

㈡ 上海济阳路的由来

浦东开抄发前,浦东的路名是跟随袭浦西的命名原则的, 浦东处于上海的东面,和山东在中国的位置接近,所以很多路名都是以山东的城市命名的: 蓝村路 文登路(现为东方路) 济阳路 崂山路 乳山路 福山路 峨山路 潍坊路 栖霞路 即墨路 昌邑路 巨野路 羽山路 崮山路 临沂路 沂南路 胶南路 兰陵路 南泉路 成山路 德州路 东明路 齐河路 等 济阳路的由来--->就是以上的原因-->由山东省的地名..来给现在与卢浦大桥南北高架接连的路,起名为济阳路!

㈢ 上海浦东新区的“界龙”名字的来历

以前有个川沙县黄楼乡界龙村。
村里办村办企业较早,以印刷起家。
后来是中国村办经济中第一个发行股票,第一个上市。
如今“界龙”多指界龙集团及其名下各子公司。

界龙村名来源于村中的界龙庙。
据说是明代刘伯温所建,起初叫“假龙庙”
因刘伯温到此处见龙气升腾,怕抢了他主子朱元璋的龙气,于是建一座“假龙庙”镇住。
其实就是拍皇帝马屁,你懂得。
后来,当地人觉得假龙不好听,改为界龙。
假和界在沪语中同音。

㈣ 浦东新区东方路东方路上海东方路899号1213室是哪个街道

浦东新区东方路899号属于潍坊新村街道。

㈤ 谁知道上海这些地名的由来~~~

上海路名由来
上海的街道名称的命名,有如下几种来由:

一、来自租界影响。

英租界开辟之初,路名随意而取。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为整顿租界内路名各持所见。最后双方妥协,决定用中国省名和城市分别命名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马路。1862年5月5日,英国领事麦华陀发布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制定了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称命名,东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原则。第一批命名了19条马路,租界的执行官们为了纪念《南京条约》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把派克弄命名为南京路,原来的领事馆路则被命名为中国首都的名字:北京路。

但上海人一度拒绝外国人定下的这些路名,把南京路叫大马路,而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则被依次唤做二、三、四、五马路,后又把较短的北海路叫做六马路。直到1949年后,才统一接受外国人定的上述路名。

其中有一个例外。广东路是东西向,却取了省名。因为当初起名时都用英文,这条路改为“CantanRoad”,此词在早期中外交往中既可理解为“广东路”,也可理解为“广州路”。初命名时本意是“广州路”,中国人则译成了“广东路”。

二、辛亥革命的产物。

上海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区,市政建设也深受其影响。1912年修筑道路时则命名了汉中路、满洲路(今晋元路)、蒙古路、新疆路和西藏路。取意于中华民族是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国家。原“总统路”改为“共和路”,南川虹路沿苏洲河一段改为“光复路”,东段改为“国庆路”,新闸桥改为“大统路”。

三、民族资本兴旺时期的产物。

民国初期,上海的民族资本发展很快,又较多地聚集在闸北地区,为了表达振兴中华、民族昌盛的愿望,则把新辟道路命名为中心路、永兴路、中华新路、鸿兴路、华盛路、华昌路、民立路、民德路等等。

四、“大上海计划”的产物。

现在上海五角厂和江湾一带的路多以“民”、“国”两字当头。因为民国时期有一个“大上海计划”,在道路建设上规划以五角厂为中心,成放射状向四周修建五条主干道,各干道间有支路相通。其中凡与淞沪路、黄兴路平行的,均用“民”和“国”字为路名第一字,如:民庆路、民约路、民彝路、民壮路、民府路、国和路、国京路、国济路等;凡与翔殷路平行的,用“政”和“府”取路名第一字,如:政纪路、政法路、政本路、政熙路等。后因日本人入侵上海,“大上海计划”停止了,“府”字头的路一条也未修成。

五、国民党市政府的少量调整和更改。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把“复兴”、“建国”、“中正”等名用于路名:为了纪念民国功臣,还以“林森”、“其美”、“英士”等人名命名了一些道路。

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政府仅对少数道路名称作了更改,仍沿用以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的准则。

1979年,上海建立了市和区县两级地名管理机构,进行了地名普查和命名工作,作了很大的修改。主要是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把原来的一些路取消了,又增加了一些新路;同时,由于浦东新区和其他开发区的建设,新增加了几百个居民区,道路数量迅速增加。这些道路都以有新时代气息的名称命名。

综观上海地名命名历史,可见四条经验:1、尊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让地名成为各时期的鲜明纪念;2、尊重“洋人”的参与,不完全否定外国人留下的地名;3、以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为主,也不排斥适当用一些人名做地名;4、改革时期一定要有体现改革精神的新地名。

随着上海城市的不断发展,市区面积扩大速度惊人。路名需求更加丰富,相应的规则就只能以一个大概的原则而行。这个原则就是尽量以国内的地名为路名,而且被命名的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应该大致相当于这条路在上海的位置,同时不影响原有的主要道路。这也许是一种表达举国融融、四海一家的方式,并附带削弱上海人的本位意识。只是,在这份表达欲过于强烈时,地名应有的地域色彩也会剥离。东西向马路以城市命名,南北向马路以省份命名,遂使得南京路、延安路或福建路、山东路云云,不见得比纽约第五大街或第十六大街更具个性。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上海市区边缘出现了地区路名集群这样一个有趣状况,同省的地名在地图上被集中在一起。西南角上出现“钦州路”、“柳州路”等(分别都是广西地名),东北角则出现“鞍山路”、“双阳路”(东北地名),正北方则有“呼玛路”、“呼兰路”(黑龙江地名)。

事实上这一规则在上海沿用时间很长,但是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大该规律一直在起作用,同时新的命名又要考虑到不影响原有路名,因此有些地区在地图上离得很近,而在上海又离得很远,出现了多个东北集群等有趣状况。最典型的就是虹口区的赤峰路、多伦路等原上海市区的东北角,现在基本处于应该叫“上海路”或者“连云港路”的位置,非常有趣。

有安徽的好事者以此为据向上海市图书馆提问:为什么在上海没有一条安徽路呢?振振有词的。

这个问题让上海图书馆的同志有些为难,我的主观臆测是,在有可能命名“安徽路”的地方,一直没有出现一条需要命名的马路。要知道考证为什么没有“安徽路”,比考证为什么有条路叫“安徽路”更难。

实际上,起名字总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哪条马路是生来就一定要叫某个名字不可的,而用来命名马路的省名,也不是只缺了安徽一个。

浦东开发后最受益的当属陆家嘴一带(陆家嘴相传为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的原籍所在),一些并不出名,经济也不很发达的山东地名成了上海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比如博山、乳山等。

1990年代以后的发展突然让人们发现路名原来可以是一种无形财富。上海市地名办的负责人说,上海本没有宁夏路,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动申请命名的,宁夏的广夏集团、宁夏枸杞等著名品牌企业和特色产品也就顺理成章的进驻了宁夏路,为在上海市场大展手脚打开突破口。

在云南开远市的要求下,又有了开远路。市地名办的人士说,现在一套崭新的路名命名办法正在实施之中。一些路名开始披上炫目的时代色彩:如世纪大道、五洲大道等;而张江高科技园区出现了一批李时珍路、牛顿路等科学家的纪念路,似乎标志着这个地区的高科技含量。

路名无言,却几乎是我们政治、社会生活演变过程的显示卡。而任何一项试图穷尽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难免成为美丽的愚蠢。地名标识出一个个个体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车站,不管我们曾作过逗留还是呼啸而过,我们都已进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缠结之中。

上海浦东的路名规律
今天中午买了一份新版的上海地图,好好研究了一下,发现上海的地名,就像每个城市的地名一样,很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特点。尤其是浦东新区的地名,很明显的看出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个地方的命名规律,也就代表了这个地方的特点。

碧云国际社区

我最喜欢碧云社区在杨高路罗山路西的西南角,路的名字好象一幅油画:

东西方向三条小路:

蓝——天——路
碧——云——路
明——月——路

南北方向,是四种树:

黑 白 蓝 红
| | | |
松 桦 桉 枫
| | | |
路 路 路 路

整个碧云国际社区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夜景图了。

外高桥富特新村

富特新村在上海最东北角,并不显眼。

东西方向四条路:

春——晖——路
夏——碧——路
秋——霞——路
冬——融——路

南北方向,一条横批一样的路呈"丰"形状贯穿着四条路: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景就在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角落悄悄展现。

张江高科技园区

至于张江,显然就不像那些居住为主的地区那么有诗情画意,全都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牛 居 哈 高
| | | |
顿 里 雷 斯
| | | |
路 路 路 路

东西方向就用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命名:

李——时——珍——路
郭——守——敬——路
祖——冲——之——路
张——衡——路

这个张江的大学气氛倒是非常相符。软件,微电子,制药,生物等产业就在这里安家。张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举动就是,在我还在交大读书的时候,同一天开出了两条公交线路:大桥五线通往复旦大学校门口,大桥六线通往交通大学门口。。。

金桥出口加工区

碧云社区的东边,金桥路以东,就是制造企业云集的金桥加工区。这里的路太多,结果就用了简单的办法,南北路一概叫做"金X路",东西就叫"X桥路"。X就是一个中国省份的简称。比如: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 | | | | | | | | | | |
藏 新 沪 滇 湘 港 豫 皖 京 吉 苏 穗
| | | | | | | | | | | |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东西路就有:

秦——桥——路
榕——桥——路
冀——桥——路
宁——桥——路
鲁——桥——路
云——桥——路
川——桥——路
桂——桥——路

好在中国的省份多,这区区十几条路还是排得出来的。而且,大概的分布也和中国地图上的相差不多。

外高桥保税区

如果其他的新区还是以居住和工业为主,路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像外高桥这样的大型港口,横平竖直的在同一时间建成的路就显然多得多了。比如港区里面可能还有网格一样的二三十条路,到现在还没有名字。因为在港区里面,估计大家都会用集装箱泊位的名字直接标记地点,不需要名字。如果真的要起名字,估计也用A1, A2, B1, B2这样的方式了。而港区外面的路,就必须无论如何起个名字,以便非港区的人们可以找得到方向。于是,就用国家和城市和城市的名字命名。

马——吉——路 马来西亚吉隆坡
菲——拉——路 菲律宾马尼拉
奥——纳——路 奥地利维也纳
日——京——路 日本东京
华——申——路 中国上海
美——盛——路 美国华盛顿
泰——谷——路 泰国曼谷
加——太——路 加拿大渥太华
荷——丹——路 荷兰阿姆斯特丹
德——林——路 德国柏林
华——京——路 中国北京
爱——都——路 爱尔兰都柏林
希——雅——路 希腊雅典
新——灵——路 新西兰威灵顿
法——赛——路 法国马赛
英——伦——路 英国伦敦
德——堡——路 德国汉堡
澳——尼——路 澳大利亚悉尼

加 美 日 芬
| | | |
枫 桂 樱 菊
| | | |
路 路 路 路

如果教小学生学世界地理,拿着这一小片的地图,也就能背个八九不离十。载满集装箱的货车在这样用世界地名来命名道路上川流不息,把货物运到外高桥港区准备从长江口驶入太平洋的巨轮上去。。。

--------------------------------------------------------------------------------
写的不错,补充一点:
花木地区是以花卉名字命名的:
牡丹路 梅花路 樱花路
玉兰路 海桐路

由由新村都是以"严"字开头命名路:
严杨路
严丰路
严镇路
严民路

还有在浦东开发前,浦东的路名是跟随浦西的命名原则的, 浦东处于上海的东面,和山东在中国的位置接近,所以很多路名都是以山东的城市命名的:
蓝村路 文登路(现为东方路) 济阳路 崂山路 乳山路 福山路 峨山路 潍坊路 栖霞路 即墨路 昌邑路 巨野路 羽山路 崮山路 临沂路 沂南路 胶南路 兰陵路 南泉路 成山路 德州路 东明路 齐河路 等

㈥ 浦东陆家嘴名称的由来

浦东陆家嘴,现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开放的象征。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两位古老的上海人连在一起的。这两位
上海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学家陆深和他的夫人梅氏。

据上海地方志记载,迤逦而来的黄浦江在这里拐了
一个近九十度的大弯,留下了一片突出的冲积滩地,从浦江之西向对岸眺望,这一块滩
地犹如一只巨大的金角兽伸出脑袋张开嘴巴在这里饮水。在这一块滩地上,由于陆深的
旧居以及陆氏的祖茔都建在此,因此称之为陆家嘴。

陆深字子渊,先祖是汴梁人,随宋室南迁移居上海浦东。他生于明成化13年(公元1
477年),弘治18年(1505年)考进士,中二甲第八名,进翰林院。他学问很好,但脾气
倔。曾因得罪大太监刘瑾被嫡放外任,一直到刘瑾伏法之后才重新回到翰林院,以后担
任过四川布政史,嘉靖16年(1537年)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告老回乡后,在浦东旧居
后乐园中用土堆起了一座小山,名俨山,并以此自号俨山。嘉靖23年即1544年去世,享
年68岁。

陆深著述颇丰。著有《俨山集》、《俨山外集》、《维封日记》、《蜀都杂抄》、
《古奇器录》等,他的书札有明人小品的神韵,极受后人推崇。他的书法功力很深,飘
逸俊秀,一直被藏家所欣赏,至今上海博物馆还珍藏有他的作品。陆深的旧居后乐园虽
然早已泯灭,但陆家宅、陆家嘴的称谓却永久地留传了下来。

陆深的夫人梅氏同样是一个很值得人们纪念的上海人。

明朝中叶,上海地区最大的祸害便是倭寇。上海原来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几百年
来从没建造过城墙,连县衙也造得十分简单。嘉靖年间,倭寇屡屡来犯,烧杀抢掠无恶
不作。上海百姓在百般无奈之中决定筑城御倭。嘉靖32年,上海士绅顾从礼上书朝庭,
要求修筑城墙。朝庭回复:筑城可以,但没有钱。上海百姓决定自己出地、出钱、出力
修筑城墙。首议者顾从礼捐米4000石,一时捐款如雪花,其中捐资最多的便是陆深的夫
人梅氏。此时陆深已经去世,而她居住的浦东陆家嘴并非倭寇入侵之地。但梅氏深明大
义,捐田500亩,供筑城用,还捐银2000两。建门楼时,建筑材料不够,梅氏主动承担了
上海城6座城门之一小东门的全部建筑材料,为此拆去了陆氏祖室数千楹。正是因为有了
像梅氏这样深明大义的上海人,筑城从10月兴工,12月便完竣。从此,倭寇来犯,都只
能望城兴叹了。

人们曾抱怨上海是一座没有历史积淀的城市,说上海缺少伟大的雕塑。它比不上历
史悠远绵长的北京、西安,比不上曾为六朝都城的南京,甚至比不上断桥残梦的杭州。
其实,据考证,上海已有长达6000年的历史。历史的文脉是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来
继承的。但是,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提起古代上海名人,人们只记得黄道婆、徐光
启……又有谁知道大名士陆深和他的夫人梅氏呢?由此想到,在陆家嘴、在浦江之畔的
滨江大道建一条上海历史名人长廊,如何?从赋予上海这座城市“申”字名号的春申君
黄歇,到说着一口纯正沪语的“国母”宋庆龄,黄道婆、徐光启都列于这条长廊之中,
其中自然也应该有陆深和他的夫人梅氏的塑像

㈦ 上海浦东郭守敬路的来历是怎么样的

这是为了纪念一个叫郭守敬的人,没什么特别大的意义。上海有很多这样的路名,比如在张江园区内的祖冲之路、牛顿路等还有黄兴路等等,呵呵!

㈧ 上海各区的名称由来

1、静安区:因静安寺得名

相传建于三国孙吴年间,初名沪渎重玄寺。南宋嘉定年间,从吴淞江畔迁入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1686号),沸井浜就是有着“天下第六泉”之称的涌泉。抗战胜利后,静安区境域划分为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区。因千年古刹静安寺坐落第十区,故以寺名区。

2、徐汇区:因“徐家厍”得名

明末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上海县城西建农庄“瀼西草堂”,从事农业实验和著书立说,逝世后归葬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shè)”,后渐成集镇。因地当肇嘉浜和李枞泾两水会合处,故称“徐家汇”,区名由此而得。

3、宝山区:因“山”得名

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但长江口航道风急浪高,水流湍急,却没有导航标志。明成祖朱棣便命人在长江口南岸堆土造山,山上建“烽堠”,白天举烟、晚上明火,为来往船只指明航向,当地百姓称其为“宝山”。此山后坍没于海,但其名沿用至今。

4、普陀区:因普陀路得名

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分设31个警区,苏州河(吴淞江)以南地域为第十三警区,由普陀路警察局管理。抗战胜利后,仍按旧时警区地域设“第十三区”,1947年改称普陀区。“普陀”得名于1920年前后公共租界工部局所筑“普陀路”,普陀路则是以浙江普陀山命名的。

5、黄浦区:因黄浦江而得名

南宋时期,吴淞江有条支流叫“黄浦塘”,元代河道渐宽始有“大黄浦”之称,明代大黄浦改造疏浚,河面不断开阔改称“黄浦江”。抗战胜利后,全市分设30个区,第一区因濒临黄浦江,以江名黄浦为区名。

6、长宁区:因长宁路得名

长宁路是横贯长宁境内的道路,前身叫“白利南路”。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泾间越界筑路,以英国驻沪总领事之名命为“白利南路”。1943年,“白利南路”以四川省县名改称“长宁路”,因长宁路横贯境内,1945年置区时命名为长宁区,解放后沿用区名。

7、虹口区:因虹口港得名

虹口境内原为东海之滨的滩地,历史上曾有大小河流50条之多。虹口港是主要河流之一,过去叫沙洪,沙洪和黄浦江交汇处被称为洪口(虹口),这就是虹口区名称的由来。上海开埠后,因水运便利,虹口沿黄浦江地带渐次发展成上海远洋、沿海客货运的重要港口。

8、杨浦区:因杨树浦港得名

杨浦区的名称来自一条河,昔日杨浦,河网水乡,有河流100多条,西南部有条“杨树浦港”(原名为“杨树浦”),北接走马塘,南入黄浦江,是纵贯于地境中部的一条主要河流。岁月变迁,境内河流十之八九填没,仅剩19条河道,而杨树浦仍在。

9、闸北区:因2座水闸得名

闸北一词,源于苏州河(吴淞江)上的两座水闸。清康熙、雍正年间,先后建起两座挡潮石闸,称为老闸和新闸,而这两座水闸就位于现在的福建路桥(旧称老闸桥)和新闸桥附近。

10、闵行区:因“闵行镇”得名

“闵行”二字得名于“闵行镇”,此镇在明弘治年间叫“敏行市”,在现闵行区南部。正德年间,松江府水灾绝收,附近灾民多去敏行贸易,敏行日渐繁荣,正德7年的《松江府志》开始将此地称为“闵行”。相传因文人闵其游学途中去世葬于此地,闵行镇以其姓得名。

11、青浦区:因“青龙镇”和“五浦”得名

青浦置县前,县境半为上海县西境,半为华亭县北境。明嘉靖年间,因地域宽广,不易治理,将华亭县和上海县境内五乡置青浦县,隶属松江府,设县治于青龙镇。因县治在青龙镇,县境东部有五浦(赵屯、大盈、盘龙、顾会、崧子),就有了青浦的名称。

12、金山区:因“金山岛”得名

金山区因近海中的金山三岛而得名,金山三岛由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岛组成。古时的金山三岛在陆上同属一山,统称金山,五代前叫“钊山”。大金山顶峰高105.03米,是上海市地面最高点。由于岸坍陷后退,宋代沦入海中,三个顶峰出露海面,构成现在的三个岛屿。

13、嘉定区:因南宋“嘉定”年号得名

嘉定向来有“教化嘉定”之称,其前身是嘉定县。南宋嘉定十年,当时的昆山县东境春申、安亭、临江、平乐、醋塘5个乡析出置县,以年号“嘉定”作为县名。这5个乡后改名为依仁、循义、服礼、乐智、守信。此外,嘉定还有“疁城”,“练川”,“三侬之地”等别称。

14、松江区:因吴淞江得名

松江素有“上海之根、沪上之巅、浦江之首”的美誉。说起松江的历史不得不提“华亭侯”,东汉时期,东吴名将陆逊以功封华亭侯,松江古时也有华亭之称。唐天宝年间置华亭县,元代升为华亭府。因为“吴淞江”就在华亭府境内。次年“华亭府”改名为“松江府”。

15、奉贤区:相传因“言子讲学”得名

“奉贤”二字的由来,多数人主张和言子讲学有关。言偃,字子游,是孔门72弟子之一,常在南方传播孔子学说。相传言子到此地讲学,“奉贤”就是出自“奉子游之贤”(敬奉子游的贤德)。另有一说是因为明代有条叫“奉贤泾”的大河(位于奉贤西侧)。

16、崇明县:因位置和风光而得名

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武德年间,崇明岛露出江面,时称东沙和西沙。唐神龙年间在西沙设镇,取名“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文天祥题崇明为“海上瀛洲”,朱元璋称崇明为“东海瀛洲”。

17、浦东新区:因位于黄浦江之东而得名

“浦东”二字最早出现在南宋,当时华亭县有“浦东”在内的5个盐场。浦东新区可以说是上海最年轻的区,因处黄浦江东而得名。部分区境原为川沙县,1990年川沙县建制撤销,同时将划归到南市、黄浦、杨浦的地区及闵行的三林乡收回,成立了浦东新区。

(8)上海东方路由来扩展阅读

上海市,简称“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入海口,东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

名称由来

上海,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

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㈨ 上海浦东新区的东方路原来是叫什么路名

是叫文登路!(百分百对的,我的初中时代就是在那个地区度过的)

㈩ 上海浦东“张江”名称来源

张江镇名字来源于当地明朝士绅张江,张江对当地抗倭贡献大,当地起名张江纪念他。

张江镇地处浦东新区腹地,面积42.96平方公里,其中40平方公里处于张江园区整体规划范围。实有人口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万人、来沪人员13万人、境外人士1万人。

张江镇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是“双自”联动的示范区、科创中心的核心区,也是科技城的主战区、“管镇联动”的先行区。

张江是“科创中心”的核心区。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市委、市政府要求,要举全市之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大科学设施项目尽快落地。

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张江正加快步伐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张江镇同步加快科学城区域公建配套,协助做好13万平方米国际社区人才公寓、龙东大道快速化改造、轨交13号线、公建配套学校等建设,为各类人才和广大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环境。

(10)上海东方路由来扩展阅读:

位置境域

张江镇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1°09′,东经121°36′。东毗川沙镇、唐镇,西邻花木、北蔡两镇,南以沈家漕与南汇区接壤,北与金桥镇相依。镇域东西跨度约8.5公里,南北纵深约8.2公里,总面积42.01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张江处长江三角洲东缘,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受季风环流及冷热空气交替影响,四季分明,气候各异。以每年农历自五月至九月从海洋吹来的暖湿东南风最多,谓夏季风,风盛期暖空气北上势大,气候显湿热;

自十月至次年四月从内陆吹来的干冷偏北风居次,冬季风盛行期,冷空气南下频繁,气候较干寒;只有季风交替不长的春秋两季,温度比较适中,但多阴雨。仅五、十月例外,天气少变,常连续晴好,或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或天青云淡,秋高气爽。

阅读全文

与上海东方路由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组合贷款公积金没交了 浏览:716
复塑科技股票 浏览:226
福建泉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浏览:461
80美金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235
中石油股票行情查询 浏览:969
江苏苏豪创业投资公司 浏览:81
合众思壮股票吧 浏览:918
股票涨停还能买卖吗 浏览:283
70000韩元折合人民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289
2017年11月美金汇率对人民币 浏览:799
海宁私募基金出问题 浏览:237
外汇局长沙市 浏览:708
248日元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1
股票冻结余额 浏览:857
绿色信托是什么意思 浏览:33
私募基金高管备案受理 浏览:343
信托68家 浏览:678
芒果超媒并购价格 浏览:993
欧元对人民币换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796
2007年人民币对泰铢汇率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