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和宁波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上海和宁波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发布时间:2021-06-07 20:22:16

㈠ 从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角度,为宁波接轨上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利用当地生态优势,积极发展
,开发
;利用区域内或台湾地区的经济,科技等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

㈡ “宁波帮”为何能在近代上海发迹

近代上海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中心,更是一个移民城市,曾被称为“客帮垄断的舞台”。在上海的众多移民中,宁波移民群体占据了最为引人瞩目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宁波籍工商业群体(以下简称甬商)在近代上海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第一家机器轧花厂、第一家榨油厂、第一家火柴、第一家机器制造厂、第一家银行,都是在沪甬商创立的。

比如创办燮昌火柴厂的叶澄衷、大中华火柴公司的刘鸿生、五洲大药房的项松茂、中国化学工业社的方液仙、信谊化学制药厂的鲍国昌等,都在近代企业的开拓和经营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像航运界的虞洽卿、西药和娱乐业的黄楚九、钱庄业的秦润卿、银行界的宋汉章,也都是行业翘楚,且不少是横跨各个领域。

宁绍商轮公司立票价为5角

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旅沪宁波人爆发出惊人的团结力,宁绍商帮下属各行业团体纷纷开会表态并订立守则支持宁绍商轮公司,同时组织“航业维持会”,以支持宁绍商轮公司与外商轮船公司竞争。

比如宁绍商帮绸缎顾绣衣业同人,召开会议,其业董就说:“若是我宁绍公司果然被他逼倒,是我宁绍帮从此破气,必为别帮所笑??所以今日特邀诸公到此,自后或往返沪甬,必要乘自己宁绍轮船,万万不可见目前只小利,去乘他外国人的船了。”同时还订立了五条规则,包括一切货物必须由宁绍轮船装运、各店逐年预先购买宁绍船票等。

正是在广大宁绍旅沪群体同人的支持下,宁绍商轮公司不仅站稳了脚跟,后来还有实力购买了外商轮船公司的商轮。反过来,在广大宁波同乡支持下发展壮大的甬商,也尽可能对同乡给予回报。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汉形势十分紧张之时,船票价格飞涨,宁绍商轮公司就及时派船赶赴武汉,向急待离开的同乡伸以援手,对贫困者给予免票。

四明公所和宁波旅沪同乡会的作用

甬商清楚地明白,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只有金融和实业相互渗透和支持,才能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正如宁波籍实业家刘鸿生所言:“一个银行,如果没有工商企业的关系,就不能长久存在;而工商企业,如果没有银行作为支柱,也就会限于停闭。”

据统计,1912、1924、1926、1928、1930、1932、1934年的上海钱庄中,浙江籍的钱庄都占半数以上,而这些浙江籍钱庄中又以宁波籍为主。银行业同样如此,从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开始,此后多个银行中都可以看到宁波籍人士活跃的身影。

宁波籍商人或是以传统商业起家,然后经营钱庄再进一步促进实业壮大,或是本以钱庄、金融业开始,转而以支持工商业发展来促进本身发展,或者实业经营者以入股方式向金融业投资。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的结果都是促进了甬商整体的发展壮大。

朱荫贵最后总结道,像四明公所、宁波旅沪同乡会这样既不属于政府又不同于企业的社团,曾经在近代中国社会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赈济、教育、医疗和帮助家乡建设等公共利益方面的活动,无疑弥补了近代中国社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取代和扮演了部分政府应有的角色。

它们形成的以地缘为中心的凝聚力,使得宁波籍商人能够在异乡渡过难关、站稳脚跟,加上甬商对金融和实业相结合的重视,促使他们能够超越其他籍贯商人群体在近代上海经济活动中独领风骚。

来源|澎湃网

作者|徐萧

版权属于原作者,侵删。

㈢ 上海跟宁波的关系

一楼给的说法很形象。其实不用复制那么多资料,简单一点说,就是上海人里边很大一部分人的祖籍是宁波人。举歌简单一点的例子:阿拉上海拧。
这阿拉俩字就来源于宁波方言。
经济上面来说,三十年代的上海,很多的买办和银行资本家都是宁波人。
做西服的鼻祖,红帮,那就是宁波人开创的,上海进一步发展。
其实,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宁波人与上海人隔阂还是有一点的,宁波人老说上海人小气,小一块香皂,或者一小袋小白兔奶糖就换走了乡下头人攒了小半年的鸡蛋,或者老母鸡。上海人还时常不乐意的说宁波人是乡下头人,没什么见识,大上海,小宁波。
当然,这些只是亲戚之间一些小九九罢了。

㈣ 上海和宁波的选择

建议去上海
不一样的城市感觉是不一样的,就算以后不再上海工作,来体验一下这种高节奏的生活也不错。
要是想留下就业的话,上海就业也比宁波高。选择性很强。
一切都往高出走吗 不要为儿女私情放弃了自己的路

㈤ 宁波和上海

宁波 1海曙区(商业,娱乐,餐饮) 2江东区(商业,居住 ,餐饮,娱乐) 3鄞州区(工业)
上海嘛,我是宁波人不是很了解,人均消费比宁波高,没2000就很难,在宁波2000基本小康,找工作还是来宁波吧 比起上海,就业压力小多了

㈥ 上海和宁波的关系好吗

宁波和上海渊源很深

至于候车厅那个应该是因为两地交通频繁 车次密集 两地往来人数特别多
很多人工作在上海 居住在宁波 也很多人居住在上海 工作在宁波

同样宁波也有上海和杭州的专门售票窗口 方便往来

㈦ 为什么上海话和宁波话这么像啊,有什么渊源吗

上海方言的形成过程中,移民的语言有很大的影响,宁波话是比较重要的一个。

上海开埠后移民大量涌入,各路移民的语言对上海话造成了一番影响,尤以宁波话为重。因为宁波人数量大、且有社会地位,上海话的第一人称复数“阿拉”即来自宁波话。

这样,形成以上海本地话(松江话)为主,多种吴语方言(宁波话、苏州话为主)的共存、混杂和融合的新上海话。

新上海话继承了老上海话的基本特色,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的方言,也替代传统的苏州话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吴语方言,并与苏州话一起成为当代吴语的代表方言。

(7)上海和宁波如何实现优势互补扩展阅读

宁波话

宁波话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是甬江小片的代表方言,通行地域包括宁波市所属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奉化区、象山县和余姚市丈亭、陆埠以东,慈溪市观城以东及宁海县岔路以北地区。

余姚.慈溪两市西部地区属临绍小片,宁海县岔路以南属台州片。宁波和舟山两市辖地内,诸方言十分接近,内部一致性很高。随着近代移民的关系,宁波话对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中的市区上海话也有较大影响。

随着时代的前进,宁波方言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作为通商口岸,也吸收了一些外来成分,融入宁波话的外来成分,是一些英语、日语的译音。

上海话

上海话属于太湖片。是现代吴语地区的最有影响力的方言。这不仅是因上海的城市地位,更是由上海话的历史形成和特点决定的。

上海旧属松江府,曾隶属嘉兴辖下,语言以嘉兴话为主。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形成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松江话。

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代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而到清朝则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苏州话因其权威性和丰富的文学形式(吴语小说、传奇、弹词和民歌等)对上海话也有过重要影响。

㈧ 上海和宁波这两座城市,到底是什么关系

上海和宁波这两座城市,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感觉上海和宁波这两座城市他们的发展方式是有差别,但是他们在经济上来说都是非常发达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再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积极讨论。

阅读全文

与上海和宁波如何实现优势互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组合贷款公积金没交了 浏览:716
复塑科技股票 浏览:226
福建泉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浏览:461
80美金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235
中石油股票行情查询 浏览:969
江苏苏豪创业投资公司 浏览:81
合众思壮股票吧 浏览:918
股票涨停还能买卖吗 浏览:283
70000韩元折合人民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289
2017年11月美金汇率对人民币 浏览:799
海宁私募基金出问题 浏览:237
外汇局长沙市 浏览:708
248日元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1
股票冻结余额 浏览:857
绿色信托是什么意思 浏览:33
私募基金高管备案受理 浏览:343
信托68家 浏览:678
芒果超媒并购价格 浏览:993
欧元对人民币换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796
2007年人民币对泰铢汇率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