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草铵膦跟草甘膦的区别
一,二者外观上的区别
草铵膦:白色结晶
草甘膦:白色粉末
二,二者价格上的区别
草铵膦:价格高(为草甘膦价格的7倍)
草甘膦:价格低
三,二者作用时间上的区别
草铵膦:见效快
草甘膦 :见效慢
四,二者传导方式上的区别
草铵膦:先杀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在植物木质部进行传导的触杀灭生。同样也是非选择性的除草剂,看见杂草就杀,但是不同于草甘膦的内吸性,它是一种触杀型的除草剂,如当草铵膦打在杂草或者是其他作物上面,只有接触到药液的部分才会起作用。
没有接触到的部位,不会受到除草剂的危害。草铵膦也是没有残留的,打后几天在播种作物,就不会受影响,所以它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基本要除杂草的地方,无论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都可以使用。
草甘膦:是内吸传导灭生,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被很多人称为“见绿杀”,也就是说只要是绿色的东西,它都能杀死(无论是农作物还是杂草),专业名词上称为非选择性除草剂。
(1)草甘膦和草铵膦综合分析扩展阅读:
影响除草剂药效几大因素
1、温度。气温高有利于除草剂被杂草吸收,作用效果好。但不是气温越高越好。正确的施药时应为:高温季节,晴朗无风的上午11点前及下午4点以后;低温季节宜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
2、湿度。一般来说,湿度大有利于除草剂被杂草吸收,作用效果好。最好的时机是,叶面无露水、无雨水,但空气是潮湿的。如果过于干旱了,那么就不要施药了。
3、土壤水分。土壤干旱,作物和杂草生长缓慢,影响药效的吸收。因此,干旱的天气,推荐高限量,同时施药时要加大喷药量。
4、降水。降水时药液容易被冲刷,影响药效。所以降雨前后不要施药。
5、光照。有些除草剂在光的作用下才起杀草作用,而有些除草剂在光下易分解,也就起不到除草作用了,所以建议大家使用之前一定要看好说明书。
6、土壤的pH值。当pH值在5.5—7.5时,也就是中性土壤时,大部分除草剂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过酸过碱的土壤对某些除草剂会起到分解作用,从而影响药效。
7、药物作用方式不同。触杀型除草剂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的地下部分或有地下茎的多年生深根性杂草,效果较差,易复发。
8、长期使用草甘膦,杂草会产生抗药性,从而使药效降低。
9、使用草铵磷是需要注意:
① 针对杂草以阔叶为主的情况下,如:马齿苋等,可以加入20%乙羧氟草醚,更进一步扩大杀草谱。
② 由于草铵膦以触杀为主,所以喷施草铵膦时,一定要喷透、喷匀,也可以加入有机硅等渗透剂,杂草叶表面充分接触、吸收草铵膦,达到更好的杀草效果。
③ 稀释草铵膦时,不要使用浑浊的河水,以防降低药效。
B. 草甘膦和草胺膦那种效果好
1、草甘膦是甘氨酸类,作用机理——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蛋白质合成受阻;草铵膦是膦酸类,作用机理——积铵触杀,抑制谷氨酰胺合成,
2、草甘膦甘是内吸传导灭生;草铵膦铵是半内吸或内吸很弱无传导的触杀灭生
3、草甘膦一般要7-10天见效;草铵膦一股为3天(正常气温),
4、若药液飘移,草甘膦甘会杀灭作物、作物绝收;草铵膦只在接触部位产生药斑,对作物生长没有影响,
5、草甘膦一般不能用于浅根或根系暴露在外的作物如蔬菜、香菜、胡椒、葡萄、木瓜等;草铵膦铵可以用在所有作物(只要不喷到作物上即可,行间施药要加装盖或罩),
6、对抗性恶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等,草甘膦无效;草铵膦特效,
7、草甘膦甘一般药后20-30天才可播种移栽;草铵膦在1-4天即可播种移栽。
C. 草铵膦与草甘膦作用特点有何异同在生产上如何应用
草铵膦破坏谷氨酰胺合成酶(GS) 草甘膦的内容 http://www.insight.net.cn/chinese/procts/proct_detail.asp?lan=ch&proctid=126
D. 草胺膦和草甘膦的区别
草铵膦和草甘膦有啥区别: 草甘膦是甘氨酸类,作用机理——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蛋白质合成受阻;草铵膦是膦酸类,作用机理——积铵触杀,抑制谷氨酰胺合成,
2、草甘膦甘是内吸传导灭生;草铵膦铵是半内吸或内吸很弱无传导的触杀灭生
3、草甘膦一般要7-10天见效;草铵膦一股为3天(正常气温),
4、若药液飘移,草甘膦甘会杀灭作物、作物绝收;草铵膦只在接触部位产生药斑,对作物生长没有影响,
5、草甘膦一般不能用于浅根或根系暴露在外的作物如蔬菜、香菜、胡椒、葡萄、木瓜等;草铵膦铵可以用在所有作物(只要不喷到作物上即可,行间施药要加装盖或罩),
6、对抗性恶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等,草甘膦无效;草铵膦特效,
7、草甘膦甘一般药后20-30天才可播种移栽;草铵膦在1-4天即可播种移栽。
E. 老师:草甘膦跟草铵膦复配型除草剂跟单剂的有什么特点
草甘膦:内吸性除草剂,死根,但是见效慢,一般一周见效。
草铵膦:积铵触杀为主,内吸性差,见效快,三天见效,持效期比较短,20-30天,杂草容易返青。
二者混用,扬长补短,各取所长吧,见效快,持效期还长。
F. 草甘磷与草胺磷有什么区别
草甘膦和草铵膦从化学结构上讲都属含磷的氨基酸类除草剂。此二个除草剂中,草甘膦是“兄”,它于1974年投入市场;草铵膦是“弟”,于1986年商品化。这二个都是非选择性的灭生性除草剂,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但此二兄弟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它们的作用机制截然不同。草甘膦系为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抑制剂。该剂通过阻碍此酶,从而破坏杂草所必须的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诸如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导致杂草枯死。然而草铵膦则完全不同,它为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通过阻碍该酶的合成而灭杀杂草。
目前,草甘膦是全球销售市场最高的除草剂,也是全世界销售额第一的农药品种,2012年其销售额达45.75亿美元。草甘膦的崛起得益于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问世。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诞生,使农民大大减少了作物田中除草剂的应用,施药成本明显下降。由此,使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飞速发展,从1996年至今增长了100多倍,也导致一些农药企业不得不退出农药市场,如以生产大豆田用除草剂咪唑啉酮类的美国氰胺公司不得不将农药事业出售给德国巴斯夫公司,从而从农药市场中撤出。自此,草甘膦在农药市场中一直鳌居众多农药首位。
但是,长期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并持续施用草甘膦后,也会出现抗性问题。例如以大豆为例,当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种植后,在收割中,会掉落大豆,并会遗留末除尽的根茬。这些大豆和根茬第二年也会长出大豆,人们称之为“自生大豆”。它们对草甘膦同样具有抗性,施用草甘膦对其毫无损害。由于它们未经选育、随意生长,并连续几年这种“自生大豆”越来越多,明显影响大豆的质量和产量。
为解决这种抗草甘膦的“自生作物(大豆)”,人们就选用种植与草甘膦作用机制截然不同的抗草铵膦的作物,并施用草铵膦灭除杂草和上述“自生作物(大豆)”。由于草铵膦的价格远高于草甘膦,以后每隔几年种植一次抗草铵膦的作物,并施用草铵膦。由此,2012年草铵膦的市场亦达4.20亿美元。通过此法,解决了抗草甘膦“自生作物”的抗性问题,也保证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正确认识此“二兄弟”的特性,并充分合理的使用,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为农作物的稳产、丰产作出贡献。
1、草甘膦是甘氨酸类,作用机理——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蛋白质合成受阻;草铵膦是膦酸类,作用机理——积铵触杀,抑制谷氨酰胺合成
2、草甘膦甘是内吸传导灭生;草铵膦铵是半内吸或内吸很弱无传导的触杀灭
G. 草甘膦和草铵膦哪个能将赖草除根
草甘膦和草铵膦是灭生性除草剂,两者的除草效果都是不错的,不过草甘膦的除草效果比较慢,但除草很彻底,效果还是很好的。草铵膦见效比较快,但容易复发。-
H. 草铵膦和草甘膦有啥区别
草甘膦和草胺磷的区别
1、草胺磷为磷酸类非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是谷氨酰胺合成抑制剂,具有部分内吸作用。适用于果园、葡萄园、非耕地防除双子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防除阔叶杂草应在杂草旺盛生长始期施药,防除禾本科杂草应在分蘖始期施药。
2、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该药杀草谱广,对40多科的杂草有防除作用,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