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建筑智能化市场分析

建筑智能化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8 09:25:09

① 做智能建筑的,前景如何

前瞻网发布的《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2006年达到238.5亿元,2011年超过650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建筑行业研究小组预测,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仍将保持在10%-20%之间,市场前景可期。
一、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分析
1、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2006-2009年,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长率为21.91%。2009年,中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为259.25亿元,同比增长22.16%。2010-2011年,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分别是324.42亿元和408亿元。
2、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预测
分析认为,大型公共建筑中采暖和空调系统能耗约占50%-60%,照明能耗约占20%-30%,电梯能耗约占8%-10%。通过设计有效的楼宇系统集成方案以及良好的管理,可以实现空调和照明设备实现较大幅度的节能。据测算,通过智能建筑中BAS的核心系统:HVAC(供热、通风、空气调节)系统自控设计和良好管理,将实现有效节能20%-25%。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改造是已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最主要技术手段,由此可见,中国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改造市场前景广阔。同时,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标志性建筑、办公大楼、中高端酒店、机场、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的投资建设,中国新建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看好。

② 互联网给建筑智能化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当前,传统的建筑施工作业方式正逐渐被一些高新技术所颠覆。建筑施工行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和管理密集型转变。近期发布的《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6)互联网应用与发展》深度论述了建筑施工行业互联网应用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与深度应用,智慧建造、智慧企业将是未来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

那么,智慧建造究竟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智能穿戴设备将成重要装备
智能穿戴设备,是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上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借助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智能穿戴设备将成为建筑工人的重要单兵装备,与施工环境紧密结合,为建筑施工带来很大转变。
智能穿戴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手环可用于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跟踪管理;佩戴智能眼镜,可将虚拟模型画面与工程实体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智能口罩上的粒子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施工作业区域空气质量,并把定位资料和采集到的信息传到手机上应用并共享;借助穿戴的运动摄像装置,可记录现场质量验收过程等。
▋移动智能终端将成重要工具
智能终端,具有接入互联网能力,通常搭载各种操作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各种功能。常见的智能终端包括移动智能终端、车载智能终端、智能电视等。施工现场的移动智能终端正在向实用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是智慧建造技术平台向生产一线延伸的重要工具。
移动智能终端在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配合相应的项目管理系统,实时查阅施工规范标准、图纸、施工方案等;可直接展示设计模型,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的过程管理,实时确认分部分项形象进度,辅助分部分项质量验收;可现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并拍照,将发现的问题和照片汇总后生成整改通知单下发给相关责任人,整改后现场核查并拍照比对;可在模型中手动模拟漫游,通过楼层、专业和流水段的过滤来查看模型和模型信息,并随时与实体部分进行对比。同时,还可提前模拟作业通道是否保持畅通、各种设施和材料的存放是否符合安全卫生和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等。
▋建筑机器人将成辅助工具
建筑机器人应用于施工的基本模式,是通过与设计信息(特别是BIM模型)集成,实现设计几何信息与机器人加工运动方式和轨迹的对接,完成机器人预制加工指令的转译与输出。建筑机器人建造流程需要仿真模拟与监测,支持高度灵活、个性化的建筑产品服务和生产模式。未来,建筑机器人不是简单施工工艺的替代,将在方方面面成为智慧建造的辅助工具,成为施工方案的一部分。
建筑机器人在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全位置焊接机器人,可用于超高层钢结构现场安装焊接作业,提高焊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超高层外表面喷涂机器人,不仅可以解决高空作业安全问题,还可提高施工速度和精度;大型板材安装机器人,可用于大型场馆、楼堂殿宇、火车站、机场装饰用大理石壁板、玻璃幕墙、天花板等的安装作业,无需搭建脚手架,由两名操作工人即可完成大范围移动作业。
云机器人是云计算与机器人学的结合。机器人本身不需要存储所有资料信息或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只是在需要时连接相关服务器并获得所需信息。例如:机器人拍摄周围环境照片并上传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检索出类似的照片,并计算出机器人的行进路径以避开障碍物,同时将这些信息储存起来,方便其他机器人检索。所有机器人可以共享数据库,减少了开发人员的开发时间,还可以通过云计算实现自我学习。

③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前景

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5537.6亿元

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市场需求主要由新建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和既有建筑智能化改造两部分组成。新增建筑面积对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市场需求影响较大,占据了市场的主要需求。

在存量智能建筑规模测算方面,我国每年约3%(平均改造周期30年)的住宅以及6%(平均改造周期15年)的工业、公共建筑会进行智能化改造,按住宅每平米80元、公建150元的平均改造成本计算,2018年我国建筑智能化改造市场规模为2356.55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④ 分析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 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一词,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 它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美国智能建筑学会(AIBI) 定义“智能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相互联系全面综合, 并达到最佳组合, 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应强调智能大厦是多学科、多技术系统集成的特点, 即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 将智能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 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物的优化组合, 获得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1.4 智能建筑的特点
(1) 智能建筑创造了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和居住环境。
(2) 节能: 利用最新技术节约能源。
(3) 能满足多种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
(4) 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与办公条件。

⑤ 建筑智能化技术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工作和生活的方便、舒适和安全,5A智能楼宇工程行业随之应运而生。像大家熟悉的中央电视台大楼、国家大剧院、琴台大剧院、上海金茂大厦、武汉民生银行大楼、百威啤酒厂、武汉卷烟厂、香格里拉酒店、武昌火车站、高端的别墅小区等都采用了智能楼宇技术,可以说
智能楼宇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
5A智能楼宇系统是一门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它包涵了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通信系统、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等诸多子系统。其中安全防范系统是我们平常了解较多的系统,它是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信息与通讯安全,达到预防财务损失,预防犯罪的目的。通过安装在防护现场的各种入侵探测器对所保护的区域进行人员活动的探测(入侵),一旦发现有入侵行为将产生报警信息。同时以图像监视为手段,对现场图像进行实时监视与录像,可以让保安人员直观地掌握现场情况,并能够通过录像回放进行分析。并且在防范区域内,使用各类卡片、密码或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经控制装置识别确认,来控制人员出入。还可以为来访者与室内人员提供双向通话或可视通话、遥控开锁以及报警功能等。

楼宇智能化是现代工业高科技的结晶,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节点。美国智能楼宇建筑超过数百万栋,日本新建的大楼几乎都是智能大厦,在国际上已经向着"智能大厦群"、"智能街区"、"智能化城市"发展。按智能建筑目前6%的投入再加上工业智能项目近1000亿的一个大市场,对从业人数需求至少在200万以上,而目前从业人数却还不到70万,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在二十一世纪,全世界智能大厦的40%将兴建在中国的大城市里。目前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其薪酬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一个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项目工程师年薪普遍达到10万以上,北京、上海及沿海大中型城市更是高达30万以上。

⑥ 建筑智能化是什么目前前景怎么样希望大家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

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三大利好因素驱动发展

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虽说智能建筑的雏形30年前就已经出现,未来建筑的样子也在各种科幻电影中出现,但智能建筑研究热度上升也只是近十多年的事。前瞻以“智能建筑”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智能建筑相关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和论文发表数量情况。

1990年开始,我国智能建筑渐渐有了研究热度,到2000年之前,论文数量加速上升,但重量偏小,显示出智能建筑市场需求并不充足。新世纪之后,由于智能建筑符合人们对未来建筑的预期,智能建筑研究热度随之上升,并在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逐步下降。

2012年,我国智能建筑相关论文与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同步上升,研究热度随之上升,度过2013、2014两年平缓期之后在2015年迎来爆发。

1990-2017年我国智能建筑相关论文及技术专利申请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⑦ 浅谈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智能建筑包括六大系统

智能建筑是指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

根据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系统配置分项宜分别以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为系统技术专业划分方式和设施建设模式进行展开,并作为后续设计要素分别作出技术要求的规定。

——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阅读全文

与建筑智能化市场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组合贷款公积金没交了 浏览:716
复塑科技股票 浏览:226
福建泉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浏览:461
80美金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235
中石油股票行情查询 浏览:969
江苏苏豪创业投资公司 浏览:81
合众思壮股票吧 浏览:918
股票涨停还能买卖吗 浏览:283
70000韩元折合人民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289
2017年11月美金汇率对人民币 浏览:799
海宁私募基金出问题 浏览:237
外汇局长沙市 浏览:708
248日元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1
股票冻结余额 浏览:857
绿色信托是什么意思 浏览:33
私募基金高管备案受理 浏览:343
信托68家 浏览:678
芒果超媒并购价格 浏览:993
欧元对人民币换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796
2007年人民币对泰铢汇率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