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市统计局每年发布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是公文吗
不是公文,公文更多的红头文件。
Ⅱ 上海外来人口今年比去年少多少人
2017年比2016年少多少,数据还没出来。
其实就是2016年的外来人口的数据还没出来,所以还没有准确对比。
现在最近的只有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公报,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
统计显示,2015年末上海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相比2014年末,外来常住人口减少14.77万人,同比降幅为1.5%。
Ⅲ 上海市一共有多少人
大约2千4百万人口。
上海市统计局2016年最新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上海市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统计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
在2016年年初举行的地方两会上,上海市表示,“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坚持综合施策,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
Ⅳ 2015年铁路统计公报
要到5月份才发布2014年铁道统计公报
2014年5月,『国家铁路局』发布2013年铁道统计公报
公报反映了2013年全国铁路运输生产、铁路建设、科技创新、劳动效率和节能减排等情况。其中,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1.06亿人,较2012年增长10.8%。
2013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1.06亿人,比2012年增加2.04亿人、增长10.8%,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10595.62亿人公里,比2012年增加783.29亿人公里、增长8.0%。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9.61亿吨,比2012年增加0.66亿吨、增长1.7%,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9031.61亿吨公里,比2012年增加63.61亿吨公里、增长0.2%。
2013年全年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和旅客列车较大铁路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路外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7%。
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57.45亿元。其中,全国铁路共完成投资5327.70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完成投资5308.88亿元。路网大中型项目332个(含23个台帐管理项目),完成投资5308.05亿元。全年共投产新线5586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672公里,津秦、西宝、宁杭、盘营、杭甬等高铁开通运营;投产复线4180公里、电气化铁路4810公里。完成新线铺轨7025公里、复线铺轨5954公里。
报告还披露,2013年,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购置完成投资1038亿元。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08万台,比2012年增加38台,其中和谐型大功率机车7017台,比2012年增加972台。内燃机车占47.8%,电力机车占52.1%。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为5.88万辆,比2012年增加0.11万辆;其中空调车4.86万辆,占82.6%,比2012年提高4.8个百分点。“和谐号”动车组1308组、10464辆,比2012年增加225组、1800辆。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为68.8万辆,比2012年增加1.74万辆,增长2.6%。
此外,节能减排数据显示,国家铁路能源消耗折算标准煤1743.0万吨,比2012年减少9.9万吨、降低0.56%。单位运输工作量主营综合能耗3.88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比2012年减少0.02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降低0.5%。国家铁路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103.3吨,比2012年减排40.1吨、降低1.9%。二氧化硫排放量3.55万吨,比2012年减排0.23万吨、降低6.1%。
Ⅳ 上海市总人口是多少
截至2018年末,上海市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3.78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47.5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6.21万人。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7.4万人,出生率为7.2‰;死亡13万人,死亡率为5.4‰;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全年户籍常住人口出生9.6万人,出生率为6.6‰;死亡12.2万人,死亡率为8.4‰;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
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3.63岁。其中,男性81.25岁,女性86.08岁。
(5)上海市2015统计公报扩展阅读
上海市近现代人口:
民国时期,上海人口增长格局基本不变。1914年,上海华界人口1173653人。1930年,上海市人口3144805人,1936年3814315人,1945年3370230人。1946年~1949年3月,因外地人口大量涌入上海,上海人口增长61.86%,年递增率23.9%。1949年,全市人口5029160人。
1949~1958年,全市户籍人口高速增长。1949年502.92万人,1958年750.80万人,净增247.88万人,合计增长49.29%,年均增长率4.55%。1958年,江苏省10县划归上海市,全市人口大幅度增加。
1959~1968年,因严格控制外省市人口迁入上海市,精简城市职工回原籍农村,知识青年赴新疆参加兵团生产,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等,人口缓慢增长。
1977~1989年,因大批“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返沪 、50年代高峰期出生人口进入婚育年龄,人口增长迅速。
1977年1086.47万人,1989年1276.45万人,净增189.98万人,合计增长17.49%,年均增长1.35%。1990~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迁入始终大于迁出,人口稳定增长。1990年1283.35万人,1995年1301.37万人,净增18.02万人,年均增长2.79%。
解放后,进行4次全国人口普查,两次1%人口抽样调查。1953年7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620.44万人,江苏省10县常住人口285.97万人;1964年7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1081.7万人,1982年7月1日1185.97万人,1990年7月1日1334.19万人,1995年10月1日1%抽样调查推断1373.58万人。
Ⅵ 上海的发展历史
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上海历届政府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面积634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上海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
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中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上海市境内天然植被残剩不多,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仅分布于大金山岛和佘山等局部地区,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滩地和港汊。栽培的农作物共有100多个种类,近万个品种。蔬菜多达400多种,居全国之冠,瓜果和观赏花卉品种也很多。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太湖流域东缘。境内河道(湖泊)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积率为9%~10%;上海市河道长度2万余公里,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
统计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相比2014年末,外来常住人口减少14.77万人,同比降幅为1.5%。
Ⅶ 上海常住人口有多少
上海市统计局2016年最新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上海市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统计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
在2016年年初举行的地方两会上,上海市表示,“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坚持综合施策,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
Ⅷ 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是多少
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是数为2419.70万人。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39.50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0.20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21.84万人,出生率为9.0‰;死亡12.08万人,死亡率为5.0‰;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全年户籍常住人口出生12.92万人,出生率为9.0‰;死亡11.4万人,死亡率为7.9‰;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
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3.18岁。其中,男性80.83岁,女性85.61岁。
(8)上海市2015统计公报扩展阅读:
1949~1958年,全市户籍人口高速增长。1949年502.92万人,1958年750.80万人,净增247.88万人,合计增长49.29%,年均增长率4.55%。1958年,江苏省10县划归上海市,全市人口大幅度增加。1959~1968年,因严格控制外省市人口迁入上海市,精简城市职工回原籍农村,知识青年赴新疆参加兵团生产,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等,人口缓慢增长。
1959年1028.39万人,1968年1108.97万人,净增80.58万人,合计增长7.84%,年均增长率0.84%。1969~1976年,大批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强化计划生育管理,人口下降。1969年1093.99万人,1972年降为1064.11万人,1973年回升至1070.01万人,1976年又回升至1081.30万人。7年净减12.69万人,合计净减率为1.16%,年均净减0.17%。
1977~1989年,因大批“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返沪、50年代高峰期出生人口进入婚育年龄,人口增长迅速。1977年1086.47万人,1989年1276.45万人,净增189.98万人,合计增长17.49%,年均增长1.35%。1990~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迁入始终大于迁出,人口稳定增长。1990年1283.35万人,1995年1301.37万人,净增18.02万人,年均增长2.79%。
解放后,进行4次全国人口普查,两次1%人口抽样调查。1953年7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620.44万人,江苏省10县常住人口285.97万人;1964年7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1081.7万人,1982年7月1日1185.97万人,1990年7月1日1334.19万人,1995年10月1日1%抽样调查推断1373.58万人。
Ⅸ 上海市本地人口有多少人
本市户籍的有一千四百多万人。
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公报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2015年末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
上海未来10年都将会把人口控制在总计2500万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