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分析深圳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分析深圳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发布时间:2021-06-09 14:08:04

㈠ 深圳市面貌变化的地理原因

应用 1980、1988、1994 年的 MSS、TM 资料,编制了相应时期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图,分析了近 20 年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中城镇用地的增加导致城市洪水的加剧和水土流失的增加;以乡镇为单元的环境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对应区域城镇用地比例的大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达到 0.001,由此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确保相当数量的绿地对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深圳;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城市生态环境 安全
中图分类号 F301.2;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1999)04-0293-07
深圳是 80 年代以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产物 [1] ,面积 2020.5km 2 ,深圳特区是深圳市的主要组成部分,面积为 327.5km 2 。深圳地处亚热带海洋气候,天然植被有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红树林、竹林、灌丛和草丛等。全市大部分为山前坡状台地、间以平缓的岗地,沿海一带为滨海平原,全市低山占 9.2%,丘陵占 39.6%,台地占 22.6%,阶地及平原占 26.17%,海岸线长 230km。年平均气温 22.4℃,年平均降水量 1948.4mm,主要河流为深圳河,全长 35km,市区小河密布,多汇集于深圳河,流域面积约 312km 2 ;土壤为黄壤、红壤、赤红壤、滨海沙土、南亚热带水
稻土 [2] 。由此可以看出,没有实施对外开放的深圳是一个典型的、南亚热带低山、丘陵与台地相间的、林草茂密、河网交织、人口相对稀少(每平方公里不到 134 人,与陕北北部目前的县级人口密度相当)的滨海生态系统。
深圳市人口在 1949~1978 年由 26.8 万人增加到 31.4 万人。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特区的建立,使全市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 1955 年,常住人口 345.12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99.16 万人,暂住人口 245.96 万人,人口密度达到 1709 人/km 2 ,其中特区人口密度为 4616 人/km 2 。国内生产总值从 1979 年的 1.96 亿元增加到 1995 年的 795.7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 年)居全国首位 [1] 。
从以上可以看出,深圳市的快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研究分析深圳市经济发展,特别是特区发展与环境问题不仅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1 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测量
表 1 给出了本文所利用的遥感数据。基于这些数字化数据,采用基于光谱特征的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和利用象元空间相关性的概算松弛法相结合的结构分类器 [3] ,参照 Andersen 的分类体系,并考虑到深圳市的具体情况,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划分为:高密度城市用地、中密度城市用地、农田、果园、灌草地、林地、水体、湿地、裸地,共 9 类,3 个时期土地利用/覆盖测量结果如表 2。
表 1本文所用遥感数据
Table 1Data set of remote sensing used in thepaper
遥感数据 时间 空间分辨率(m) 特征 Land SatMSS 1980-10-13 79×79 无云 Land SatTM 1988-12-10 30×30 无云 Land SatTM 1994-11-08 30×30 无云
表 2深圳市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覆盖遥感测量结果对比表
Table 2Land use/cover of Shenzhen City revealed by remote sensing data in 1980,1988,1994
年份 类型 高密度城
镇用地 中低密度
城镇用地 农田 果园 林地 灌草地 湿地 水体 裸地 小计 rowspan=2> 1980 面积(km 2 ) 0.00 6.85 499.34 0.00 397.92 391.05 15.81 455.58 18.92 1785.50 百分比(%) 0.00 0.38 27.97 0.00 22.2 21.90 0.89 25.52 1.06 100.00 rowspan=2> 1988 面积(km 2 ) 2.08 136.12 358.43 355.21 373.65 0.00 69.56 456.73 33.67 1785.50 百分比(%) 0.12 7.62 20.07 19.89 20.3 0.00 3.90 25.58 1.89 100.00 rowspan=2> 1994 面积(km 2 ) 4.36 360.14 134.22 346.54 369.0 0.00 18.81 497.40 53.99 1785.5 百分比(%) 0.24 20.17 7.52 19.41 20.72

㈡ 读“深圳人口变化柱状图”,完成下题。 小题1:20年来,深圳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


小题1:D
小题2:C

㈢ 深圳市人口增长有何特点其原因是什么

1.90年代增加迅猛。其后逐渐放缓,持续增加。开始是因为政策原因,后来是经济增长城市规模扩大。
2.说明资源重要性。城市发展离不开水资源

㈣ 2018年深圳市人口性别结构发生大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男人都出国了。都会小城市了,所以女人多亿男人。

㈤ 深圳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D

该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是主要是大量的流动人口进入,是由于工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即选D。

㈥ 25年来深圳的人口变化

深圳是全国最早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最早确立“自主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最成功的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城市之一。这个敢于改革开放、敢于创新的城市,曾在全国最先公开举行土地拍卖,最先开创“文化旅游”,最先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保制度,最先形成了反腐保廉预防体系的总体思路……这座城市创造了许多奇迹:短短25年里,人均GDP全国第一,出口额连续12年全国第一……

回顾辉煌 深圳的发展历程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前夕,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和深圳市长许宗衡与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见面,回顾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年来所走过的历程:

“杀出一条血路”

从特区创立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前后为特区初创时期,深圳“杀出一条血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更多

“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同志1994年视察深圳时提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为重要标志的跨越式发展时期,深圳加快实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特区发展从主要依靠特殊政策向提高整体素质的“三个转变”;<<<更多

“和谐深圳、效益深圳”

第三阶段是以深圳市委去年提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为标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发展时期。<<<更多

深圳第一个“万元户村” 深圳第一条“现代街” 深圳第一个“城中新村” 25载风雨路 从“深圳加工”到“深圳创造”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原先的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这里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然而,深圳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挑战也迎面而来。跨入新世纪,一份新考卷摆在深圳人面前。
经过25年发展,可建设用地只有760平方公里的深圳,500多平方公里已经竖起了高楼大厦;深圳市户籍人口165万,而常住人口有580万,政府实际管理的人口达1060万,各种资源供应趋紧……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加快,土地、能源、水源、人口等矛盾进一步暴露,富足的深圳感受到了压力。

对此,深圳市领导的认识相当清醒。市委书记李鸿忠说:“我们必须强调自主创新,强调提高单位土地、单位资源消耗的产出,强调建设效益深圳。打个比方说,过去我们种的是低产田、中产田,现在则要种高产田。”把深圳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效益深圳”发展模式的重要内涵。<<<更多

据统计,目前深圳全市700余家研发机构中,90%由企业创办,90%的研究人员集中在企业,全市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接近百亿元。在去年国内企业专利申请十强之中,深圳的华为、中兴、鸿富锦名列其中。其中,仅华为公司一家就申请专利2300件,蝉联全国“专利王”;中兴通讯公司发布了第一个由中国人提出的全球性数字集群标准———GoTa,并首开中国通信公司向国际知名厂商进行专利授权的先河。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深圳创造”的旗帜已高高擎起。如今,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到工业总产值的53%,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的“半壁江山”,形成了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充电电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和生物医药六大产业链。<<<更多

政府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创新

深圳市政府领导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但是政府又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位。要处理好科技政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真正使科技政策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更直接的贡献,积极营造鼓励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第一,加大投入力度。在财政投入上要舍得花钱,敢于把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积累的成果投入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上来,为深圳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加强服务创新。有关部门要着眼于推动自主创新,切实加大服务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力度,在继续推行大企业便利直通车制度、政府与企业定期沟通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产品,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加快政策研究。围绕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及早制定出台一系列清晰明了、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更多

企业擎起“深圳创造”大旗从种“低、中产田”到种“高产田”
主动请“退” 理性的城市
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5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深圳人并未陶醉于过去的辉煌。深圳持续25年的高速发展,不仅社会利益多元化造成的社会矛盾在加剧,生产资料的匮乏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让深圳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圳开始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坦言,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后,深圳正面临四个“难以为继”:

土地、空间难以为继。目前剩余可开发用地仅267平方公里,按目前每年12至13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速度,不到20年,深圳将无地可用。

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深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已下降到20年前的1/18,即使抽干东江水也无法满足速度模式下的增长需要;作为一个能源极度贫乏、外向依存度非常高的城市,深圳经济发展所需的一次能源的全部和主要二次能源从内陆或港口进入。

人口重负难以为继。按照速度模式,实现万亿元GDP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而目前已经超过1000万人口的深圳已经不堪重负了。

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目前深圳的环境容量已经严重透支,如不改变发展模式,很快就会出现环境危机。

正视问题而不绕道走,四个“难以为继”已经成为深圳发展的“拦路虎”,“速度型”的发展路子走到了尽头。

于是,深圳作出了让全国惊奇的主动请“退”之举: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从2005年推迟至2010年,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原有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充实。<<<更多
再造辉煌 以特别之为立特别之位
在全国各地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态势下,深圳经济特区怎样发展,怎样再创辉煌?特区今日之“特”与昨日之“特”有很大不同,如果还是瞄准特殊政策,瞄准特区创始之初那些课题、项目、领域,就很难再“特”下去。

改革创新开放是深圳的“根”和“魂”

特区是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和特别能开放的地区。因为深圳经济特区是靠改革创新起家,靠改革开放开埠立市的。深圳最大的优势和本钱就是改革创新开放,改革创新开放是深圳的“根”和“魂”。新世纪新时期,同当初改革开放一样,仍然需要有开路先锋、有窗口、有试验田、有示范区、有排头兵。深圳应该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过去25年,深圳最大的贡献和成就,不仅仅是体现在物质形态方面,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贡献,是发展模式的贡献。在新的形势下,深圳仍然要开拓进取,在发展模式上作出新的探索。另外,从深圳自身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也已明显受到土地、能源资源、人口、生态环境“四个难以为继”和社会矛盾凸显的严重制约,迫切需要推动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更多 效益深圳意味着整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效益深圳意味着整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立足点、发展点要发生变化。一是大力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二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三是调控城市空间布局,提高特区发展水平;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圳市为此制定了《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调控指标体系》,作为抓经济工作的指挥棒,包括宏观效益、生态环境、创新能力、和谐社会等4个大项、41个小项。

在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新模式指导下,不再简单地比经济规模和总量,不再单纯以GDP论英雄。可能有人会因此觉得深圳“辉煌不再”了,因此要做到: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名誉。 <<<更多

专题: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

编后语:只有转变战略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在伴随着修正现代化时间表的同时,深圳的决策者明确提出,今后将不再以GDP论英雄,不简单地拼规模、拼速度、拼GDP增长,而要更多重视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社会公平及人的发展等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5岁的深圳,认真审视自己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确立了国际化城市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发展思路。理性的城市,有理由获得一份尊敬。

㈦ 40年来,深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有哪些原因这充分说明了什么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还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上世纪70年代初期温州人 还不得不在它乡偷偷摸摸做小工匠。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农村人可谓穷得叮当响,他们为了挣得一口饱饭吃,穿越层层铁丝网,泅渡到资本主义地界上去打工,据一位姓潘的先生回忆说,当时只有18000人的沙井镇,逃港就达10000人,蛇口海岸线上每天可见数百具尸首。就是因为穷,老一辈农村人在逃到香港后,拼命工作、赚钱。有个叫陈生的本地人,逃到香港后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由于没有户口,他只能白天在山上睡觉,晚上才去工地上干活,干了两三年,总算有了七万元的收入,他回到沙井镇开了一家杂货铺。
今天的深圳,拥有430多万人口,综合经济实力进入中国大陆城市的前4名,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居首位,已初步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法制健全、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深圳的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实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在新时期紧跟世界文明进步潮流、大步发展的进程。其中深圳金融仍将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新时期“带头”作用,在金融体制、机制、组织结构、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保持在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方面的全国领先地位,使深圳金融成为全国最有创新能力、市场化水准最高、开放度最大市场。生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深圳充满改革和创新的激情。

㈧ 图为2000年深圳市人口社会空间结构聚类图.读图回答8~9题.深圳市1990年-2000年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

深圳市1990年-2000年人口重心向北迁移,从图中图例可以看出,北部地区主要是外来人口集中区,因此北部地区净迁入人口数量庞大,因此人口重心北移.
故选:B.

㈨ 怎样分析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先统计以前的人口数,制成折线统计图。再根据统计图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再调取相关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从而发现问题。

与分析深圳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4万亿外汇储备 浏览:432
空中客车融资 浏览:599
香港东亚银行人民币港币汇率 浏览:610
基金经理结局 浏览:366
外汇交易的十堂课 浏览:307
11月21日欧元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448
个人卡收外汇 浏览:575
嘉实核心优势基金赎回 浏览:903
理财师薪酬 浏览:241
2016年境外汇款的规定 浏览:392
科创基金畅联股份 浏览:675
加纳哪里可以赛地换人民币吗 浏览:546
数米基金客服电话 浏览:897
东莞市信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435
惠农卡贷款用途 浏览:261
股票龙虎线龙线指的是什么意思 浏览:782
外汇帐户手机报警 浏览:319
戊肝疫苗股票 浏览:409
新华信托青岛 浏览:457
今日丙烷价格 浏览:762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