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同比下降百分比怎么算
同比一般情况下是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如,本期2月比去年2月,本期6月比去年6月等。其计算公式为:同比发展速度的公式应该改成: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水平×100%;同比增长速度=(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水平)/去年同期水平×100%。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这个指标,如某年、某季、某月与上年同期对比计算的发展速度,就是同比发展速度。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0-11-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B. 资料分析中同比下降百分之多少怎么算
解析:
举例说明:
去年一月份产量500吨,今年一月份产量同比下降20%。
意思就是“今年一月份的产量与去年一月份的产量相比,下降了20%”
500×(1-20%)=400
C. 同比下降原因
主要有2个方面的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具体为:一、需求下降,造成销售数量同比去年减少。二、由于资源类物资的销售价格比去年大幅下降,造成销售数量一样时,营业收入都大幅下降。
D. 业绩每个月下降分析如何制定同比提升,怎么完成任务,靠什么完成
要完成任务指标的最好办法就是:
一、要达成指标所需的客流量是多少?作个具体分析草案,或者说需要销售多少货,作个具体分析。
二、根据地理环境拟定合理的销售计划;根据现在的营业情况还需要增加多少销售额才能达到指标,合理的分析自己店所面对的客户人群,怎么样才能把客人吸引进来消费(当然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和周边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什么样的位置)各种各样的方法都可以尝试,当然不要总想一些老套的方法(试问你做什么行业,说不定可以帮上忙)。
三、按照自己制定的销售计划去执行,不要管它可行不可行,你可以先拿一小块来做做试验,看看方法的可行性有多大,可以就去做。
四、去外面的同行业看看,吸收一些人家销售的经验和优势,争取把自己所处地方的劣势变成优势;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五、如果还不行可以和大家一起坐下来研究一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总有人会想出更好的方法;记住学会得用身边的资源,没有人可以一个人把事情做好,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团队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也不要总认为向下属收集意见是不好的,你能带动团队做会更让人另眼相看,因为你可以带好整个团队。
六、学会用顾客的心理去思维。试想如果你是一个顾客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去消费,然后想尽办法把自己所经营的地方变成你心中理想的消费场所。
当然上面所说的都必须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支持,你可试一下。
E. 同比下降怎么算
先计算参照数的下降的比例,然后乘以这个比例就好了,比如:
原有80%的溶液A和50%的溶液B
溶液A下降至40%,问如果溶液B浓度同比下降是多少?
那么就算溶液A下降的比例,为40%÷80%=50%
然后乘溶液B的原浓度:50%×50%=25%
答案就是25%~
希望对你有帮助
F. 户外运动店同比下降的分析怎么写
可以用不同商品的销售量或者熊销售量进行对比来叙述下降的原因;如果商品价格降低也可以进行对比叙述;对比吧其实就是找原因,找借口来吧事情说清楚。
G. 经济数据指标同比增长,环比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能说明什么问题
同比增长是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计算专公式
同比增长率属=(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
例子
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今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么算的?是同比增长200%?还是同比增长300%?
答案=(300-100)÷100=200%
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某个指标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
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
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
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多少
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
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
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
H.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意味着什么
GDP尽管是一个滞后性指标,其对于预测经济和资产价格走势的作用并不大,但GDP能够说明经济最完整、最全面的运行情况。
一季度GDP体现了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打击之深远。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对此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疫情在中国持续的时间比经典的流行病学所预估的时间要短得多,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经济代价。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又反过来通过恶化外部环境来影响中国。
1、负增长的结构分化
一季度-6.8%的GDP降幅,基本符合预期,已经被市场所充分消化。3月份的各项经济数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降幅开始收窄,但负增长背后的结构分化值得关注。例如,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1-2月为降13.5%。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1-2月为降24.5%。但内需恢复速度仍然较慢,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8%,1-2月为降20.5%,降幅收窄幅度相对更小。因此总体来看,3月较2月的中国经济恢复情况符合宏观经济学的运行规律,即投资和生产端的调整能力更强,而消费复苏的速度就会慢一些。
2、3月复工复产情况仍不乐观
3月份较为艰难的复工复产情况直接影响了一季度GDP数据。一般而言,一季度中,3月份经济总量所占比重接近四成,1、2月份总计超过六成。例如2012年以来,每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一季度总计的比重稳定在68%。
但尽管3月为52.7,重回荣枯线,这却仅仅意味着3月较2月好转。利用PMI环比推同比,大致估算3月生产活动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恢复情况,可知3月复工复产速度缓慢(仅约为去年的70%,参见下图),也从侧面反映了复工不复产现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