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2016年的保险数据看多少为销售误导
让人比较反感啦!其实保险做好了,给人讲明白,还是有人愿意买的,只因为大家对保险不太了解,你又不给讲明白,让人感觉是为了拿提成,我才不让你上呢。所以不要误导。
『贰』 银行业和保险业2016年谁的发展前景看好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银行业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状况是紧密联系的,银行业现在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银行业的长期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
银行业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既符合中国经济政策的导向,也符合银行自身的利益,是未来银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随着我们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活动将会更加活跃,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零售业等等将成为银行业新的战略蓝海。这个趋势和金融创新紧密联系,金融创新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应该跟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务的一种新型提供渠道,对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清算、代销等中间业务也产生影响,同时还成为金融脱媒的重要推手,对银行的存款和理财产品都产生一定的分流作用。对银行业而言,互联网金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互联网金融注重客户体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对于我们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讲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叁』 保险公司2016年团体市场状况分析
每个保险公司的政策不同,所以规定是不一样的
『肆』 2016年各个保险公司开门红保险对比
5000元
『伍』 2016年保险行业未来哪个最好
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保险业一枝独秀。去年,保险行业迎来历史上盈利最好的一年,2015年,全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43万亿元,同比增长20.02%;保险业总资产已经超过12万亿;保险业整体净利润创历史新高,预计增长接近73%.
保险业“十二五”期间发展概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财产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财产险市场收入7994.8亿元,同比增长11%;寿险保费收入13245.2亿元,同比21.5%;健康险保费收入2411.14亿元,同比51%;人身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635.59亿元,同比17.14%;保险业总资产超过12万亿元;净利润创历史新高,预计增长接近73%。
2011~2014年,保险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速达13%,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14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国际排名由2011年的第6位上升至2014年的第3位,行业实力达到新高度。截至2014年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01591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十万亿目标。
保险业改革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进步显著。在负债端,保险定价机制正在稳步推进,普通寿险、万能保险和分红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有序实施,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在资产端,按照“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原则,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逐步放开,把投资权和风险责任更多交给市场主体,保险资金配置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资金运用效率明显提升。
二是国际化监管影响力明显提升。中国保险业以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共同框架制定、保险全球资本标准制定和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认定工作;推动第十届亚洲保险监督官论坛通过了《亚洲保险监督官论坛(AFIR)科伦坡宣言》,并成功使AFIR秘书处“落户中国”,提高我国在亚洲区域乃至全球保险监管影响力。
对于行业发展取得的重大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备受关注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预计有望在2016年推出,从国际经验来看,税收扶持政策是撬动保险业发展的一大杠杆,这将从一定层面支撑保险业继续实现保费快速增长。争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
『陆』 2016年财产保险直销渠道经营面临的市场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作为保险业的新兴渠道,电商渠道近几年发展迅猛。以财险业务为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前11个月数据显示:在62家会员公司中,有33家公司开展互联网销售业务,有28家公司开展电话销售业务。其中,电话销售财险业务795.33亿元,占比11.74%;互联网销售财险业务440.7亿元,占比6.51%,两项合计占到财险业务的18.25 %。那么,在2015年,保险电商渠道又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监管篇
已落地或要落地的“靴子”
俗话说:“亚马逊蝴蝶翅膀的振动到得克萨斯州就变成了龙卷风。”保险行业作为一个政策性极强的行业,监管机构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在保险市场引起剧烈动荡。近两年,监管机构先后就保险电商渠道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意见、办法,这些意见、办法有的已正式实施但细则还未出台,有的正处于征求意见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这些意见、办法无疑将深刻地影响着保险电商2015年的发展。
2014年8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将保险业的发展提到了国家层面,被誉为保险业的“新国十条”。“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支持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可以说是为未来保险互联网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具体如何支持?有无细则出台?保险公司在致力互联网渠道发展的同时,内心不无期盼、希望“新国十条”这支“靴子”落地的声音更响些、动作更实些。
如果说“新国十条”是保险电商在2015年面临的第一只“靴子”,那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则将是落地的第二只“靴子”。2014年12月10日,保监会公布了该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稿》中险企严守属地销售的限制将被放开,此外,险企通过社交软件等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也会被纳入监管,这有利于保险业借助更加丰富的互联网工具进行创新。但令众多保险机构忐忑不安的是,在征求意见稿中第29条规定“保险集团公司依法设立的网络平台,参照第三方网络平台管理”,而“第三方网络平台只能提供纯粹的平台服务,不能参与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及客户服务等环节。”如果这一规定落地,势必对一些保险机构集团官网的业务经营权限产生直接约束,不利于实现保险机构系统内网销资源整合的战略部署。据悉,一些保险机构已经通过不同渠道向监管机构反馈意见,希望监管机构对第三方网络平台重新定义。
如果说《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落地将对保险互联网渠道布局产生影响,那么在2015年即将落地的《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冲击电网销渠道价格优势。2014年7月,保监会向各财险公司下发《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车险费改核心要点征求业内意见。以往保险公司推出电网销车险,因为抛开中介通常可让消费者享受额外的15%折扣。但是如果按照新的费率体系,每个渠道原则上都可以按照自主渠道在7折以上的范围内来进行费率浮动。该指导意见若落地,电网销渠道价格优势将不再独有,很有可能对电网销渠道产生冲击。
除上述三个意见、办法外,在2015年对保险电商渠道还将产生深刻影响的是电话销售禁拨管理制度。2013年,保监会先后出台了《人身保险电话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和《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业务市场秩序禁止电话营销扰民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保险公司及保险代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电话销售禁拨管理制度。市民只要登录专门的网站,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登记之后,即可屏蔽保险公司的电话销售,并可同时设定禁拨期限。禁拨管理制度实施以来,一直持续发酵,先后有厦门、北京、上海、大连、浙江、广东、河北、江苏、云南、黑龙江、江西、湖南、天津等地设立禁拨平台。禁拨平台导致网销拨打范围进一步减少。其中,北京市禁拨平台一年登记禁播电话号码4万多,河北省禁拨号码登记平台一年登记禁拨号码61335个。
同业篇
互联网保险进入“新常态”
与电销渠道相比,互联网渠道发展的更晚、更快,前景也更广阔,可以说是观察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窗口”。
经过2013年互联网保险元年的探索和2014年的调整,目前互联网保险正步入一种“新常态”。
首先,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保险产品开始崭露头角并将成为今后主流。长期以来,保险网销一直以理财产品和短期意外险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讲,只不过是将传统保险产品搬到线上而已。但是2014年,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始涌现,代表产品有退货运费险、众乐宝、快递延误险、货到付款拒签险、个人账户资金安全险等。
这些保险产品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定制开发基于互联网场景下碎片化的需求,保障范围小而明确,比如退运险针对网购退货环节的运费问题,众乐宝、参聚险等保证金保险针对电商消保环节的保证金问题;二是产品定价基于客户信用、经营数据、历史行为等多方面大数据;三是产品价格因保障范围小而很低,具有“小金额、大批量、高频次”的特点。尽管众安保险的退货运费险每单平均仅有0.7元左右,但是在“双十一”当天保单量突破1.5亿,保费突破1亿元,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可以预计,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保险产品将成为未来互联网保险产品的主角。
其次,注重融合、强化传播将成为互联网保险今后营销的基本特点。前些年互联网保险营销媒介缺乏、手段单一,近年随着微博、微信、社区、论坛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传播媒介日益丰富,并且在手段上除传统的礼物赠送外,积分、服务、保险等也成为保险公司促销的“利器”,并且经常融合使用。平安官网2014年12月推出的“买车险、抽红包”活动,就将赠险(可立减保费)、赠礼(可到平安车主商城兑换各类车主用品)、赠服务(可到平安车主商城兑换各类汽车养护服务)、赠积分(平安万里通积分)融为一炉,任由客户选择。另外,由于当前是信息社会信息繁杂,各家保险公司在营销方案推广时更加注重传播,确保相关信息能及时、准确到达目标客户。
例如,阳光车险电网销在2014年“双十二”推出营销活动时,事前以《阳光车险互联网新玩法双十二车险省钱风潮》、《双十二战火四溢 阳光车险四大法宝护身》等为题进行新闻预热,制造热点话题,覆盖上亿人次。事后以《阳光产险网电销强势崛起单日保费破两亿大关》、《阳光产险网电销“双十二”再现互联网速度》进行收官,牢牢掌控宣传的主战场,形成完善的闭环。
第三,场景化销售成为互联网保险销售的基本模式并将长期存在。与传统保险销售的拉客户、反复推销的模式完全不同,互联网保险消费基本上是场景化消费,将保险服务嵌入购买、支付、服务等环节,契合用户保险需求。比如退运险,是将保险服务嵌入到退货流程中;众乐宝、参聚险等保证金保险,是将产品整个流程完全嵌入消保流程中。因为场景化、嵌入式销售,使客户常常在购买流程中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而使互联网保险产品的购买转化率得到提高。例如,中国人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快的打车”合作推出的“一号专车”道路承运责任保险,就具有场景化销售的特点,保险业务能够根据场景服务的高速增长而随动增长。上线之初,该保险日单均量为2000-3000,一个月后接近5000,目前日均单量将近4万单。
第四,互联网保险销售载体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移动互联网既保留了固定互联网的诸多特点,又适应“碎片化”时代人们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并将成为未来“互联网白金十年的主角”。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已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网络百付宝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用户在移动端上网的比例提升83.4%,超过了PC端。
顺应这一趋势,互联网保险产品销售载体也应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2014年12月,中国人保专门联合滴滴打车开展了送红包游戏以庆祝移动端保费销售破8亿元,可以作为这一趋势的缩影。
技术篇
科技改变世界
2014年岁尾,一篇《比价神器透底:同车同险价差最高近千元》的新闻稿在保险圈及消费者中引起不小的反响。稿件报道中国首个微信车险比价神器——“最惠保”面世,该比价器对接了市场上提供网络车险的主流保险公司,车主在微信上输入用户信息和投保方案后,就可获得不同保险公司的直销报价。“最惠保”的出现,使本已火热的互联网保险又添“一桶油”,不少保险公司惊呼“真的是科技改变世界”。
除比价神器外,让各家财险公司还感到科技压力的还有车联网的兴起。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一个细分领域,是指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随着车联网的兴起,车联网保险也应运而生,成为改变车险行业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首先,车联网保险能提升车险定价的科学性、公平性,针对不同个体设计差异化的费率,比如驾驶行为和习惯较好的、行驶时间较短的用户保费更低。其次,车联网保险有利于保险公司加强理赔的风险管理,降低道德风险;另外,还可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对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增值服务。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曾表示,“车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车险行业,可能引发一场革命”。
目前,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平安财险和太平洋财险等多家公司积极试水车联网。其中,人保财险已完成了前期技术选型,比如选择产品、保证设备稳定性等,第二阶段,通过北京地区200辆车辆安全完成了模型测试,正在全国五个城市开展15000辆车辆的中期实验,完善技术模型并验证商业模式,待后续大规模推广。
车联网之所以被保险公司高度看重,其根源还在于它能为保险公司提供客户关于驾车信息的大数据。大数据对保险业影响深刻,首先是有可能改变保险业商业模式。依托于大数据背后素材的挖掘,剖析出客户要什么,再实施以客户需要为主导的产品和服务策略,进而转化成为保险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价值。其次,有助于提升保险企业发展战略。随着大数据的挖掘和使用,有助于保险公司真正实现由以保费保单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提升。另外,大数据对保险技术和经营层面也产生深刻影响,不仅体现在保险产品定价、市场营销等方面,它还有助于企业防范理赔环节的欺诈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构建风险管理模型,以及对财务性指标进行监控和预测。具体到保险电销,建立大数据下的精准营销已成为未来保险电销发展的共识。
但大数据从哪里来?如何整合、存储、清洗、应用?这成为各家保险公司探索的重点。
以获取客户数据为例,自2007年以来“平安直通”已直接采集近5亿的白名单客户数据,2014年的清洗翻打几乎呼遍了全国的手机客户,赠送出3亿份意外险,获客2.7亿。为加强后期海量数据的处理,2014年6月份,泰康人寿宣布正式启用云计算中心,标志着泰康的“金融云”概念正式落地到保险业务实践。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也在201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晨会上阐述了其关于“健康云”、“资产云”的理念。
毋庸置疑,在2015年保险电商的发展历程中,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柒』 保险行业2016年业绩数据点评解读,2017年有投资机会吗
与发达国家相比,保险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得相对慢一些。但最近几年,鉴于国家对保险行业的重视,保险业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快。
据《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2016年,保险行业总资产从5.98万亿元增长到15.12万亿,年均增速为20.37%。截止今年上半年,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140.15亿元,同比增长23.00%,仍然保持较快增速,但增速同比下降14.29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保险行业未来前景看好。
『捌』 2016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2016 年一季度保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 1.2 万亿元,同比增长42.18%,延续了近年来的高速增长趋势。然而,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波动因素影响,保险公司一季度预计净利润 389.36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5.29%。其中,产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 133.77 亿元,同比减少 76.97 亿元,下降 36.52%;寿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 154.84 亿元,同比减少409.36 亿元,下降 72.56%。行业净利润遭遇腰斩显示当前行业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仍主要依靠杠杆融资进行投资并获取投资利差为主,因而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经济下行造成市场投资收益出现下滑,而行业融资端负债成本相对稳定,这会导致行业整体利差收窄,对行业整体利润水平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市场参与主体增多加剧行业竞争,监管政策趋严倒逼险企调整产品结构以及准备金折现率下调侵蚀账面利润等因素使当前保险行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在金融同业当中,虽然近年保险行业发展较快,但相比较其他金融机构仍存在不小差距。首先是资产规模较小。虽然保险资产早已站上 10 万亿大关,但是相比同为金融行业支柱的银行业百万亿级的资产规模仍存在不小差距,行业资产规模在金融行业整体中的占比仅 5%左右,影响力有限。其次是盈利能力有待提高。多年以来保险资金受限于行业监管约束导致投资渠道有限,资金运用收益率长期在低位徘徊,行业竞争优势不明显。随着金融改革步伐加快,金融同业间的行业壁垒逐渐被打破,陆续有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凭借资本或渠道优势,通过成立保险子公司等方式摘得保险牌照,介入保险市场竞争,比如当前的建信人寿、农银人寿、工银安盛、中邮人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