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台湾股市大泡沫怎么样
等了1年了.这书的价格还真坚挺. 终于在最后一刻以/3于定价的价格到手. 安全边际出来了~~ 作者原来不是华人,是个纯正老美,起了个足以以假乱真的中文名字. 害得我差点放弃这本书. 如果不是N年以来我对台湾的一切那莫名的兴趣的话…… 节选: 虽然没有理性的理由相信,持有公司2/8的股份比持有1/4占优,但股票分拆和这种只是"聊胜于无"的新持股凭证的发放所带来的兴奋感,刺激了大众的神经...使牛市得以持续~~ …… 在当时的台湾,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投资者,在计算股息时,也会倾向于把红股,免费股息和真实的现金股息等同对待. 有人曾经冷静自信地告诉我,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股息率可以达到20%,然而实际上真正的现金股息只有1%或2%,其他部分都是一些一文不值的纸质凭证. (D兄,如果凑巧有这本书,帮我看一眼. 148~149页,在股票股息方面,这个作者的观点更加接近于我.) 看完. 总体而言,相当不错.(只有最后2章有点跑题,讲的是中文语言障碍和讨论基金.) 泡沫的破灭确实都有相似的地方,但这本书比其他类似故事更吸引我的是台湾的文化和制度造就的大陆和台湾的金融市场的相似程度. 投机大众的思路和大陆感觉上如出一辙,连合理化自己的谬论时找的借口都大同小异,而不仅仅是似曾相识. 每每遇到中国股市当中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就会有人推托是中国的特殊的国情所致,但所谓特殊的国情似乎就是台湾以前发明的说法,被原封不动的移植到大陆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台湾股市泡沫破灭于90年代初,早了近20年. 即使这是一个拉斯普京市场,但最终,地心引力还是存在的. 除此以外,对我还有另外一层的吸引力. 如果你只听过阿扁的话可能未必有感觉. 但如果你象我一样,对书里提到的郝柏村,李焕,王建煊,谢东闵,林洋港...都略知一二的话,你就知道这本书并不是离我们很远的传说. 还有一点题外话:看了这书之后,你才明白<大富翁4>中经常被撞飞的狗狗是怎么回事……那是台湾大宇资讯出品的游戏.
『贰』 台湾股市跌700多点,政府说有不要推卸的责任!!为什么中国股市连跌4000点,政府不说有责任啊!!!
中国股市就算跌倒现在PE也才和世界股市得PE差不多,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不可推卸得责任,只是前期中国股市上涨得太猛了,不过说真得2000点对于中国这个经济增长潜力这么大得市场来说,是适合做价值投资得。只是看你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叁』 在哪里可以看到台湾股市指数K线
在雅虎奇摩上面有k线图,周、日、月都有;台湾的永丰金证券。可以看到台湾股市指内数K线;
看k线图的具体容步骤:
1网络一下中小板指数
2点击信息来源后然后点击图形 进入网站以便查看详细信息
3进入网站后点击图形 这样可以查看大图 方便观察。
4在分时下 可以选择不同的天数分时。
5k线的 不管是日k 周k 月k 时间单位都是日 剩下图形的单位 是几分钟的图形 最小单位就是几分钟。
6可以通过指向上方的两个箭头对应的按钮拉长或者缩短k线 或者使用下箭头指向的滑块拉长或者缩短k线。
7点击此处可以全屏显示。
『肆』 台湾省都用什么股票软件炒股啊
一般来都是股票开户营业厅源网站上的软件炒股。
炒股软件也就是股票软件,它的基本功能是信息的实时揭示(包括行情信息和资讯信息),所以早期的炒股软件有时候会被叫做行情软件。
一般炒股软件都会提供股票、期货、外汇、外盘等多个金融市场的行情、资讯和交易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炒股软件的实质是通过对市场信息数据的统计,按照一定的分析模型来给出数(报表)、形(指标图形)、文(资讯链接),用户则依照一定的分析理论,来对这些结论进行解释,也有一些傻瓜式的易用软件会直接给出买卖的建议。其实,比较正确,或者实在的用法,是应该挑选一款性能稳定、信息精准的软件,结合自己的炒股经验,经过摸索之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用法则,那样才是值得信赖的办法,而机械地轻信软件自动发出的进场离场的信号,往往会谬以千里。
『伍』 哪里可以查到在台湾上市的股票的详细情况
要拿钱买呀! 祝你好运,即将成为中国的巴菲特! 加油吧 兄弟 ! 中国加油! 股市加油! 1W点指日可待!
『陆』 台湾有哪些股票高手
股票市场是浪花淘尽英雄的战场,台湾现在活下来的比较出名的有台湾股神邱永汉。其它的都是,说话模棱两可的算命佬。
『柒』 谁知道中国有几个股市各有什么特点国外比较有名的股市有几个
A股都是以人民币为保证金的。香港交易所是以港币为保证金的。
国外还有:美国的纳斯达克,道琼斯,法国的法兰克富,新加坡的海峡时报,东京交易所,台湾的台湾加权,英国敦伦交易所,印度交易所。 2、中国内地有两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定位为主板市场,主要为大型企业服务。因此上市公司将以大盘为主;深交所定位为中小板市场,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因此上市公司以中小盘为主。事实上自从深交所恢复发行新股以来所发新股全部为中小板股票。
此外还有香港联交所和台湾证交所。
目前世界十大证交所为:
纳斯达克市场/美国
纽约证交所/美国
伦敦证交所/英国
东京证交所/日本
德国证交所/德国
巴黎证交所/法国
多伦多证交所/加拿大
香港联交所/中国
澳大利亚证交所/澳大利亚
圣保罗证交所/巴西 3、中国现有包括香港交易所在内一共有6个交易市场
分为上海A股市场(以人民币为保证金),上海B股场(必须用美元交易)。深圳A股市场(以人民币为保证金),深圳B股市场(必须用港币交易),香港交易所(以港币为保证金),台湾的台湾加权(以台币为保证金)。
有名的,在电视上天天见的就是拉!
纳斯达克/美国
道琼斯/美国
法国的法兰克富东京交易所英国敦伦交易所
在这些时间里可以委托买卖.可以撤单.股票交易时间
『捌』 台湾股票交易几点开始
香港股市开盘和收抄盘时间为:上午10:00——12:30;下午2:30——4:00
台湾股市开盘和收盘时间为:上午9:00——下午1:30
日本股市开盘和收盘时间为:上午8:00——下午2:00
http://blog.163.com/owjbecky@126/blog/static/243311482008530111742211/
『玖』 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有哪些区别
1.证券市场的差异
由于香港证券市场较国际化,两地的投资者会对证券估值和市场前景或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内地投资者在参与香港证券市场时宜审慎。根据香港交易所资料研究及策划部提供的研究报告,由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的12个月期间,本地投资者的交易占市场总成交额的53%,较上一年度的56%为低。外地投资者(主要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约占42%,较上一年度的36%为高。其中美国投资者占全部外地投资者交易的比重最大(26%),英国投资者为24%,欧洲其他地区为23%,新加坡为9%,中国内地为5%,日本为3%,中国台湾地区为1%。在衍生产品市场中,由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的12个月期间,英国投资者占香港交易所市场交易总额的33%,欧洲(不包括英国)占19%,美国为18%,新加坡为11%,中国内地为6%,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各为1%。研究发现,来自英国、美国与欧洲、日本及新加坡的外地投资者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接近或超过90%),然而,内地投资者的交易最少有2/3来自个人投资者。同时,外地股票经纪承接投资者交易总额的73%,该比例与外地衍生产品经纪占香港交易所期货与期权市场总成交量的的比例一样,82%的股票期权庄家是外地衍生产品经纪。外地投资者在香港交易所期货及期权市场的交易主要通过外地衍生产品经纪进行(93%),在这些外地衍生产品经纪中,美资及欧洲大陆资金控制的比重最大(分别为38%及32%)。75%的英国投资者交易是通过美资及欧洲大陆资金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进行。新加坡是外地投资者交易的亚洲区最大来源地(11%),这其中的53%是通过英资及欧洲大陆资金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53%)及中资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24%)。来自中国内地的投资者交易大部分是通过香港本地衍生产品经纪(63%)进行,其次是台资经纪(14%)及中资经纪(12%)。总体来讲,香港的证券市场被美资和欧资掌控,而且这些外资交易主要来自外资机构交易(94%),可以说内地投资者面对的对手是非常强大而专业的,务必要高度谨慎。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投资自己最熟悉的公司才能相对安全。
经济学者万如海撰文提醒内地投资者要高度警惕对冲基金的投资战法,对冲基金很可能会先向上做多,推波助澜捞一把,等到涨幅足够、估值高估明显后,再反手做空。君不见,目前涨幅巨大的热门股都是有权证、个股期权、个股期货的大股票,这种利用杠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法正是对冲基金的风格。如果内地投资者只看到了价值型外资机构减持对股价的影响有限,沉浸在“人民币全面驱逐美元”的幻境中,那么,当对冲基金将一套做空工具挥舞得令人眼花缭乱时,对此缺乏准备的内地投资者就会感到茫然失措。投资者应开始调整投资策略:①保守型内地投资者现在应该降低热门股票上使用杠杆的比率,只持有正股,不再买高杠杆的权证等衍生品,以防风险;②可以转向一些冷门、但股价仍被低估的股票。最近港股上市公司纷纷回购股票,买这些股票,起码可以保证短期内你跟这些大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再加上物有所值,何乐不为;③假如指数继续上涨,可以买一些国企指数的认沽权证来给自己做个保险,不要按照全部现货的比例对冲,因为指数继续向上的可能显然大于向下,可以对部分现货做对冲,国企指数认沽权证的杠杆一般在3倍多,买5%~10%的仓位足够了。”在产品种类方面,香港证券市场提供不同类别的产品,包括衍生权证、期货、期权、牛熊证、交易所买卖基金、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债务证券,以供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在不同市况下有所选择。香港证券市场亦准许进行受监管的卖空交易。
2.交易安排的差异
内地市场有所谓涨跌停板制度,即涨跌波幅如超过某一百分比,有关股份即会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时间;香港市场并没有此制度。无论是新上市股份还是已上市股份,每天的涨跌幅都不受限制。因此香港股市波幅剧烈,新股民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香港股市采用的是“T+0”交易方式,也就是说股民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可以卖出。这种交易方式的好处在于提高市场的交易量,当投资者发现自己犯错误时,也可以马上止损。新入市的股民往往喜欢利用这点来频繁买卖,做超短线的交易。在香港证券市场,股份上涨时,股份报价屏幕上显示的颜色为绿色,下跌时则为红色;内地则相反。
港股的交易征费、交易费与股票印花税三项费用合计为0.109%,再加上0.25%的佣金,投资者交易港股单向交费标准为交易额的0.359%,双向则为0.718%,而内地A股市场印花税为0.3%,再加上券商佣金收取比例0.2%,目前A股单向交易费用为0.5%,双向则为1%.即使考虑内地券商佣金收取大多会有所优惠,目前行业平均水平为0.16%左右,A股双向交易成本仍达0.92%,还是高于香港的0.718%。
申购港股新股时可以申请券商提供融资,这是和内地A股市场有明显差异的地方。新股认购时常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投资者获分配之机会相对减少。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可能预计未必会完全获取其认购数量,因而认购多于自己的实际希望获分派之股份数量。通过券商提供之融资服务,便可用现有的资金认购更多的新股,从而增加获配售机会。一般在主板上市之新股信贷比率可高达90%,即您只需支付申购金额之10%现金即可申购,其余90%之申购金额将由券商以贷款形式代为支付。认购到的新股将直接进入投资者账户,上市当天即可抛出。每次收取100港元手续费,如果没有认购到,手续费也不会退还。
香港证券市场以港元为交易货币;而内地股市用作交易的是人民币。内地投资者在参与香港证券市场时宜留意以上交易方式的差异。
3.证券文化的差异
香港市场是国际市场,遵循国际惯例。经济学者周到撰文指出,“香港市场的股票买卖基本单位自50股至100000股不等,而内地市场统一规定为100股,内地股市会计年度起讫日期规定为1月1日至12月31日,股票面值约定俗成为1人民币元。而香港会计年度有12种,导致它们分散公布定期报告。香港市场既有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和中国上市公司,也有澳大利亚、百慕大群岛(英)、加拿大、开曼群岛(英)、英国等海外公司前来上市。其上市股票的面值从0.1至1元不等,甚至有以0.0001至5不等港元载明面值的,有以0.00001至0.5不等美元载明面值的,有以0.2澳门元载明面值的;也有上市股票干脆无面值。发行人可以选择任一月份的最后一天作为会计年度终了日。这些与内地市场大相径庭的做法,导致人们无法对其整体业绩予以统计,并进而计算整体财务指标。香港财经类媒体看着内地蔚为大观的业绩话题,只能瞠目结舌。它们能关注的,只是某一家上市企业给出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香港市场上市企业的会计年度有12种,导致它们分散公布定期报告。这就难以集中形成业绩浪话题。香港市场既无法按上市企业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公布排行榜,也难以评选什么百强上市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