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Priceline股价十年变化

Priceline股价十年变化

发布时间:2021-06-12 07:26:20

A. 美国最贵股票

波克夏海瑟威是美国股价最高的一只股票,它的股价高达20.99万美元,
海岸集团在美国最贵股票排名中高居第二位,这家公司的股价高达2752美元。
nvr集团和priceline的股票分别占据着美国最贵股票排行榜的第三名和第四名,它们的股价也已经超过了一千美元。

B. 欧美股价最高的是

截止昨日欧美股市收盘,股价最高的是Priceline,他是美国一家基于C2B商业模式的旅游服务网站,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价第二第三的分别是谷歌和苹果,这两个大家都熟知的,望采纳!

C. 艺龙对标Booking,换帅有用吗

携程系江浩出任艺龙CEO:艺龙对标Booking,换帅有用吗?
今年5月,携程以4亿美元的价格闪电并购了艺龙37.6%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彼时携程CEO梁建章在内部邮件描绘了艺龙未来的发展目标:

“艺龙将继续专注于做中国人的全球酒店预订专家,酒店专家的定位,在世界上造就了一些非常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比如Booking.com。在中国,这个酒店专家的定位未来也一定前途无量。艺龙继续保持独立上市,独立运营。”

在内部邮件中,梁建章提出了艺龙对标Booking的发展规划。在艺龙CEO崔广福发布的内部邮件中同样表达了延续对标Booking的目标:

“我们既有的住宿专家定位,既有的移动住宿预定战略不会改变。酒店专家的定位,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比如Booking、Agoda、Hotels.com。”

一如所有的并购一样,被并购方难逃裁员及管理层出局的境地,之前的91、土豆都是一样,艺龙也免不了同样的命运。7月8日,艺龙CEO崔广福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携程高管的进入,携程原副总裁及无线事业部总经理江浩出任艺龙CEO(对,你没看错,就是被八卦的携程四君子之一季琦的亲妹夫,携程1999年成立之初即加盟的骨灰级高管),携程副总裁兼天海邮轮执行副总裁周荣任CSO(首席战略官)。

携程的战略是:一站式旅行服务提供商。在此定位的基础上携程已有14个一级频道,在旅游市场也通过并购,合纵连横,几乎所有的大型旅游公司都和携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携程的股价也翻了3倍增长到70美元,市值突破100亿美元。这说明一站式的战略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国内去哪儿、同程、途牛等大型OTA也都是沿用的这个战略。

那为什么携程对艺龙的定位不是一站式的旅游服务,为什么携程期望将艺龙对标Booking?

1、携程对标Priceline,期望类Booking业务对市值的提升

携程CEO梁建章在多个场合表达了携程对标Priceline的想法,同时对标Priceline的估值认为携程仍有有较大的潜力,其表示:全球前四大互联网公司,Google市值排第一,亚马逊和Facebook不相上下,Priceline第四,简单地代入中国互联网公司,网络相当于Google,阿里巴巴相当于亚马逊,腾讯相当于Facebook,那么携程就相当于Priceline。

Priceline的产品布局和市值支撑体系中,Booking是最重要的部分。2015年Q1,Priceline集团总预订量达到138亿美元,毛利达到17亿美元,同比增长19%,酒店间夜量超过1亿,其中超过78%是Booking带来的,Booking也是Priceline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而且Booking增长超过40%。Booking已经占据全球酒店业买卖近1/10的市场份额,欧洲更是有超过50%的酒店是通过Booking预订。自从2005年以1.33亿美元收购Booking以来,Priceline年度营收已增长了两倍,股价也已增长了20倍,达到630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值第五大互联网公司。

而艺龙2015年Q1总营收为2.258亿元,亏损1.807亿元,酒店间夜量为930万,酒店覆盖量28万,市值仅4.6亿美金,占携程市值的4.55%。若艺龙能成为携程的Booking,那对携程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2、酒店行业盈利能力强,增长空间大

纵观旅游行业,酒店仍然是目前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其次是度假、机票等。而机票由于上游供应商集中,议价能力强,所以机票的代理佣金从2007年前的11%降为2015年的0佣金,这意味着代理机票产品本身几乎无利可图。

同时酒店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行业远远未饱和。根据劲旅智库监测数据,我国酒店在线渗透率为27.3%,无论从现有存量还是未来市场增量来看,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得感叹崔广福的远见,早早的将业务聚焦于佣金较高的酒店行业。

mp22874923_1436949203710_2.png

3、应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和吸引低端、价格敏感型用户

中国市场太大了,用户太多了,直接导致了价格战屡试不爽!根据易观国际2015年4月App月活数据,排名前10位的App月活都超过9000万,最高的微信突破4亿,要知道布局全球市场,市值2600亿美金的Facebook才8亿月活,对标Facebookd的用户来计算,日活排名前10位的App市值都应超过290亿美元。

市场大导致竞争激烈,竞争激励导致用户选择多,用户选择多加之企业不断的习惯,导致产品不能有非常明显的区隔,产品区隔不强就导致价格战成了唯一的利器,所以才有了打车软件的补贴、外卖的补贴。OTA也一样,一元门票,一元海外游,补贴返现等。携程作为服务商旅等高端用户的OTA,本身价格不具优势,导致对价格敏感型用户及三四线市场吸引度和竞争力不及竞争对手。

艺龙作为与携程PK了10余年的竞争对手,一直秉承的是比携程便宜的价格战打法,所以在低端酒店市场可以是携程的补充,携程完全可以用控股的艺龙发起酒店的价格战来抢占去哪儿、同程、美团的市场和价格敏感型客户,而价格敏感型客户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升自己的消费品质,之后从子品牌转移至大的母品牌相对更容易,这个很容易理解,小米为什么要做高端Note系列?就是希望用小米的用户收入增长后仍然投入到自己的怀抱,而不是三星或者苹果。

尽管崔广福从2007年入主艺龙,定位酒店对标Booking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较大差距,原因何在?

有哪些Booking具有的优势,是中国市场或者崔广福时代的艺龙所不具备的?

1、Booking是一家技术公司,艺龙是一家零售公司

Booking本质是一家技术性搜索平台,领先的算法技术是其迅速成长的基础,Booking结合多种因素算法对结果排序进行展示,Booking的算法会不断演变,比如2013年整合了点对点交通方式的搜索技术等,最终会使那些没有对酒店服务提供全面信息的酒店处于“不利”地位,某种意义上说,Booking就是旅行行业的网络、谷歌。

Booking大中国区总经理赖军在采访中也曾提到,Booking所有的功能和设计,都是以数据作为支撑的,什么东西在什么时候出现,不是凭个人判断的,完全是根据用户行为来决策的,非常科学。即使是CEO的主意,如果得不到数据上的支持,一样也办不了。

Booking前全球CEO,现任Priceline CEO Darren Huston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我是一个亲力亲为的人,我有软件方面的背景。他们就在我门外做网站,我们网站上任何一个部分都做过A/B测试。”

唯数据论、唯技术论带来的结果是Booking的转化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到三倍,而且它在竞争中凭借“结构性优势”胜过了其他OTA对手。

国内技术性公司,做的最好的就是携程和去哪儿,去哪儿成立之初就是一家技术型公司,携程自技术出身的梁建章回归后,也转变成了一家技术性公司,外在表现是晋升的VP大多都有较强的技术背景。

而艺龙一直以来技术都是薄弱环节,从528携程系统崩溃后为艺龙导流居然导致艺龙网站快速崩溃可见一斑,艺龙的网站此前在2011年7月、2012年9月、2012年12月、2013年2月、2014年12月等时段也曾多次出现崩溃,技术薄弱不仅带来用户体验差,新业务发展受制,更会导致用户流失。崔广福在2012年9月宕机26小时后曾微博发起了投票,“艺龙网服务器宕机时间长达26小时,你还会用艺龙吗?“结果明确表示不会再使用的占11%,持观望态度的也占40%。.

艺龙的技术薄弱的致命缺陷一直未得到解决,崔广福营销和零售的工作经历,也导致其对价格战过分的的推崇,对技术重视程度不够,艺龙一步步走向势微的现状。

2、Booking是一家创新公司,而艺龙创新能力匮乏

Booking成立之时,不是采用Expedia等OTA现有的预付模式,而是创造性的主要采用现付模式。这直接成就了Booking和Priceline,要知道现付模式之初也存在客户入住后OTA得不到返佣的问题,但相较预付而言,可具有节省2-3%信用卡手续费,分销成本更加低廉,再加上其灵活的订房取消政策等优势,销售优势极为显著。

2012年Booking还创新性的推出了Last-minute预订模式,对当晚尾单酒店进行低价打折处理,2015年Booking创新性的推出了类Uner的Booking Now服务,利用用户的GPS位置为其联系附近提供最后一分钟交易的酒店。

反观艺龙,我们很难看到其在产品或模式上的创新,即使2012年模仿Priceline推出酒店杀价频道,也很快无疾而终。

3、Booking全球布局,分销强大,艺龙布局低端酒店

Booking成立之初就不是一个区域性公司,而是一家布局全球的住宿公司。目前Booking已在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69万个酒店住宿,要知道现在全球才224个国家和地区,意味着Booking已经布局了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Booking的产品也从早餐旅馆到五星酒店,从沙发客到树屋。

在2005年Priceline收购Booking时56.3%的资产是商誉,另外收购的核心资产是供应商关系,由此可见Booking分销的强大。正因为Booking的产品布局之广,导致了成为其供应商除了常规拓展酒店业务的OTA外,更重要的是要要拓展国际酒店业务的公司。目前Booking已拥有了9000家网站合作伙伴,分销商越多,Booking的业务发展就越迅速,所以才有了2015年Q1业绩增长40%的良好表现,国内就有携程、艺龙、去哪儿、马蜂窝、天涯、穷游等多家旅行相关公司是Booking分销商。

而艺龙在国内尽管低端和高端酒店都有布局,海外酒店也和Booking合作,但不得不说艺龙的酒店优势在低端酒店,高端和海外酒店远远不是携程、去哪儿的对手,低端酒店也受到美团、大众点评的强势挑战。艺龙佣金较低的低端酒店占比较高也就导致了预定量占携程的60%多,但营收比例只有40%。

4、Booking得到充分授权,艺龙不过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打理的外国生意

Booking在被Priceline收购后迅速成为其最大的业务,也直接引领Priceline的业绩超过竞争对手Expedia,所以Booking一直以来都得到了Priceline的充分授权,2013年11月,时任Booking CEO的Darren Huston晋升为Priceline CEO,薪资创新高就是最好的佐证。

而艺龙是Expedia控股的公司,崔广福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和其他跨国企业一样,崔广福从来没有获得总部充分的授权,在新业务拓展上被束缚了手脚,很多工作并不能完全的施展,最终导致Expedia丧失了对其的信心,将股权出售给了携程和铂涛集团。

5、Booking是一家盈利公司,艺龙是一家持续亏损公司

前面我们讲到,2015年Q1,Priceline毛利达到17亿美元,其中超过78%是Booking带来的;2014年,Priceline净利润24亿美金,利润主要来源的Booking全年收入增长32.5%。所以,Booking就是Priceline的“金蛋母鸡”。

艺龙2015年Q1亏损1.807亿,2014年全年亏损2.69亿,亏损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在国内OTA全部负利润的情况下,艺龙更没有扭亏的可能性。

当然,除了以上差异外,Booking更好的用户体验、更高效的Google广告投放和更大的流量导入、更强大的公关和品牌打造能力等(笔者之前曾2014年9月撰文分析《艺龙坐困“千年老二”,难见转机》,更多细节请参考该文)。

当然,携程和铂涛联合接收了原Expeidia持有的艺龙全部62.4%股份,要知道铂涛的CEO郑南雁和携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曾是携程营销副总裁,7天创立前也获得携程投资,7天退市成立铂涛又获得红杉资本投资,红杉中国合伙人沈南鹏可是携程创始四君子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携程不仅控股37.6%,更获得了对艺龙绝对的话语权。

携程的江浩入主艺龙,在实现艺龙对标Booking的目的上有哪些转变的可能性?

1、零售公司转型为技术公司

团队领导的灵魂决定团队的灵魂,携程的梁建章就是一个技术至上的CEO,无论是在研发部楼层设置办公室、晋升技术背景VP、邀请硅谷技术背景的叶亚明做CTO,重视无线等都是携程重视技术的表现。作为携程成立之初就加盟的江浩本身曾是CTO,并负责无线业务,也见证了携程从营销公司转型技术公司对市值提升的意义和价值,并作为直接相关责任人见证了宕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预见的是,江浩入主艺龙必然会将艺龙转型为技术公司,通过技术来获取用户,提升艺龙的核心竞争力。

2、获得股东携程的充分授权

携程并购艺龙花了4亿美元,是携程目前最高的并购金额,而第一个派出的CEO是江浩,充分说明了携程董事会对CEO江浩和CSO周荣的认可,而江浩本身是梁建章的肱骨之臣,从1999年进入携程一直工作到现在,是携程最资深的员工,用开八的话就是“这是价值观非常正确的老同志,派这种老同志去接管艺龙,面对那么错综复杂的现状,只有两个字,放心!”所以江浩获得的授权将比自己在携程工作获得的授权更高,这是崔广福时代的艺龙远远不能相比的。

3、提升艺龙的盈利能力

梁建章在并购艺龙后的内部邮件要求“艺龙要迅速提升盈利能力”,所以江浩进入艺龙后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将艺龙带回到盈利的方向上来,艺龙的盈利能力是否有迅速的提升,可能是江浩面临的最大挑战,也将是携程对艺龙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但将一个持续亏损的企业拉回到盈利上来谈何容易,要在保证营收不下滑的情况下提升盈利能力,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笔者在之前撰文曾讲到,业务聚焦于酒店会割裂用户的预订需求,因为用户订完机票/车票后订酒店,订完酒店订旅游或周边,用户都很懒,很难想象用户机票一个APP,酒店一个APP,门票一个APP......同时旅行本身是一个低频的应用,获取单个用户成本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国内的OTA都是一站式的服务的原因。所以卖鞋子死掉的乐淘才发出了垂直电商是一个伪命题的无奈,聚焦于酒店本身就是旅行行业中的垂直电商,尽管酒店行业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行业,但在中国市场依靠酒店来保证持续的盈利,恐怕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D. :Priceline 的发展对我国跨界旅游接待业有什么启示

Priceline 的发展对我国跨界旅游接待业启示:

在线旅游业发展得很快,有时人们无法预见到它的变化。而William Shatner不再担任Priceline代言人这一消息则勾起了一些回忆。

2005年4月,在Priceline的CEO Jeffery Boyd的办公室里(位于康涅狄格州的Norwalk),Boyd正在说明公司的战略转移——从主要通过其Name Your Own Price模式销售净价酒店产品转变为销售机票、酒店和租车等全面旅游产品的零售商。

在此一年前,Priceline首次推出其佣金模式的机票零售产品,其佣金模式的产品范围又逐渐扩大到了酒店和租车产品,使得Priceline有能力与主要的几家OTA(Expedia、Travelocity和Orbitz)进行竞争。

那时候,Priceline的总预订量只有Expedia的13%,Boyd说,当时Travelocity和Orbitz的总预订量都是Priceline的两倍。因此,四家OTA中最小的Priceline决定努力向提供全面服务的OTA发展,来与其他大型OTA一较高下。

Boyd认为,Priceline没有理由不成为四大OTA之一,而不是只有三大OTA。我们还不清楚Expedia、Travelocity和Orbitz有否曾留意到Priceline对它们构成的威胁,但Boyd清晰地描绘出了蓝图:Priceline将成为提供全面服务的OTA,并通过内部的增长和收购来扩张。

“零售机票产品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Boyd在提到2004年Priceline收入剧增时说道。“如果酒店的新产品推出进行得顺利,那么我希望Priceline可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就像我们以前所做的那样。”

为在欧洲和亚洲获得酒店市场份额,Priceline收购了Active Hotels,并在2005年7月收购了Bookings B.V.,几年后将Agoda也并入其阵营。然而,在2005年4月,那时其他OTA对Priceline进入零售酒店产品业务并不惊讶,或者说不是特别担心。

毕竟,Priceline主要集中于净价酒店产品模式,而且这些OTA的规模更大。Travelocity当时的CEO Michelle Peluso认为Priceline在Name Your Own Price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其规模是很合理的,而Travelocity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从母公司Sabre获取资源。

Expedia的一位发言人称,比起Priceline公司的策略,其更倾向于多品牌的模式——Hotwire提供酒店的模糊交易产品,而Expedia则提供净价和佣金模式的产品。而该发言人不确定Priceline提供佣金模式的产品是否会对其自身的模糊酒店产品带来影响。

Boyd表示,Priceline在刚推出佣金模式的机票产品时,非常担心它会导致该公司的模糊机票预订下降,但后来发现佣金机票产品可带来增量的预订。时间到了2012年,Priceline通过提供全球酒店产品,其市值达到了263亿美元,而最近分拆了TripAdvisor的Expedia,其市值则为47亿美元。

毫无疑问,Priceline及其他OTA将从在线旅游发展史中吸取不少经验。它们应该谨慎地认识到不能忽视Expedia。很明显,Expedia已提升了其全球技术平台,并和Groupon进行了团购业务合作,与亚洲航空也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

在线旅游发展史(或者说是移动旅游/社交旅游发展史)就发生在你的眼前,但你现在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大量新成立的旅游公司在Tnooz TLabs Showcase上阐述了他们的战略。可能会有一家新成立的旅游公司在展示其发展计划的时候,冷静地说明其生存发展的策略,而我们却没有“慧眼识英雄”。

E. 美国最贵的股票有哪些

波克夏海瑟威是美国股价最高的一只股票,它的股价高达20.99万美元,
海岸集团在美国最贵股票排名中高居第二位,这家公司的股价高达2752美元。
NVR集团和Priceline的股票分别占据着美国最贵股票排行榜的第三名和第四名,它们的股价也已经超过了一千美元。

F. Expedia 和 Priceline 为什么股价差距这么大

昨天回答这个代言人,其实是想这个问题如果回答起来太复杂了,既然有人私信批评我回答态度有问题了,我就简单写写我认为Priceline比Expedia更有优势的点,对于股价我完全不懂。

Priceline 的结构更细分,更体系化
- 佣金模式 http://Booking.com
- 用户出价模式 Name Your Own Price
- 预付模式 http://Agoda.com
- 元搜索 http://Kyaka.com
- 模糊预订模式 Express Deals

租车,度假,目的地等其他的先不说,以上的模式可以清晰看到Priceline对于用户细分的功力,每个模式的目标群体均有明显的特征,而Expedia除了最近也拿下元搜索Trivago外,当然还有大力改版推出ETP,更多的偏向社交,Plan等,不够细分聚焦。Priceline显然更专注于酒店预订。

局部优势明显 http://Booking.com
提到Priceline没人不知道Booking,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无比成功的旅游业的教科书般收购经典案例,从财报可以看到很多数据,Booking的很多动作都是业界的带头人,改变了原来Expedia的Hotels的预付模式,而且在信用体系完善的北美和欧洲市场,Booking像风一样的速度席卷单体酒店,让原来不屑这些的Expedia还在集团和连锁类里骄傲。目前,欧洲的份额应该Booking已经占据完全优势,要说成功的原因,一个是模式的改变,分销的成本远低于Expedia,还有利润,因为信用卡还需手续费2-4%,更重要的是Booking的整个营销团队的能力,尤其在Google上获取流量的能力,到现在都是很牛逼的。

所以如今,Booking是Priceline最大的利润贡献者。从今年的CEO接班人也可以看得出。

这个Expedia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亚洲市场就是个很好的钥匙,应该还有人记得李嘉诚的http://Priceline.HK。当然,Booking包括Kyaka都已经重视亚洲市场,携程,蚂蜂窝,包括我们都在和Booking合作。

Priceline 的眼光更远
Priceline 除了前面提到的专注,更让我钦佩的是眼光。这一点在我自己的工作中深有感触,专注于短期的ROI是Expedia的招牌(说这话会得罪人了)。

其他
团队,组织结构,广告代言人,酒店数量,营收能力等等都是或多或少的积极因素。

不管怎样,Priceline和Expedia都是非常伟大的公司,像我上面提到的模式国内基本都有众多的模仿者,所以他们依然是行业的领头者,虽然市值差异非常大,但我个人依然认为他俩的真实差距不能完全由市值来体现,Priceline或者会涨到1200,但Expedia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路。

希望看到国内更多的旅游公司有更好的表现。

G. 玛丽·米克尔的履历

出生于印第安纳州乡村的玛丽·米克尔,为人直率、热情,这位从小就迷恋垒球的女学生继承了偏执狂父亲极端热爱竞争的激情。她的特长是:在混乱中了解事物。80年代后期,玛丽·米克尔进入所罗门兄弟公司成为基金经理,但面对当时流行的垃圾债券与杠杆收购她做得并不成功,于是1991年她进入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从事PC业与网络业分析。直到1995年,成功地将网景(Netscape)推入市场才使得她名声鹊起。1996年玛丽·米克尔如愿地成为摩根·斯坦利技术股票分析部的负责人,还创造出了华尔街闪耀的新职业——互联网分析师。就像垃圾债券代表了80年代华尔街一样,玛丽·米克尔成了90年代华尔街的象征。
自1995年以来,米克尔的工作随着网络潮流变化而变化,她逐重于研究雅虎、美国在线及亚马孙等知名公司将如何调整结构并相互竞争。她甚至为业内的一些大人物出谋划策。米克尔相信,仍有大量空间可供好的公司开发庞大的商业服务,来支持巨大的市场资本化潜力。她认为,正在更新传统商业方式的“B to B”市场的前景极为广阔。例如:Chemdex公司可能会成为可将化学品买家和卖家集中在一起的一个在线市场。而另一个热门空间可能是在线音乐市场。RealNetworks,MP3,Amazon及AOL等公司者在大力挖掘这一市场。
整个90年代后期,资本市场似乎疯狂了。无数新生网络公司都渴望她在研究报告中提出自己的名字,渴望由玛丽·米克尔承接公司的股票上市,这意味着股价将无止境地上扬。玛丽·米克尔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向华尔街说明这一情况。她发现,对网络新兴公司的估价需要制定新的规则。这些公司不赢利,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甚至不要用户付货款。她知道,这些公司拥有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用户以及可能会在世界各地崭露头角的品牌。在网景首次公开上市后,她帮助创立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即根据网站访问者或软件用户未来价值的大小,对公司估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收入和利润作出预测。是她最早指出,Pageviews比短期赢利更重要,眼球比财务状况更关键。她是Amazon、Yahoo、Priceline、Ebay的鼓吹者。从此,成百上千的互联网公司纷纷上市,当它们的股价狂飙时,再也没有人对此大惊小怪了。所有的追随着都深信,一个商业新时代正在开始。
面对2000年夏天股票市场戏剧化的涨落,玛丽·米克尔如花岗岩般坚硬的性格不允许她示弱。她承认2000年是她的倒霉年,这并不说明什么,她在1992年也经历过类似的困境。2001年5月,她仍旧在评估报告上为她曾经大肆赞扬过的Amazon、Yahoo、Priceline等公司签署上“表现优良”的评价,尽管它们的市值已经跌落了80-90%。虽然她的声誉已经与dot-com的股价比肩跌落,她依旧不改论调。玛丽·米克尔强调,在1996年时所有人都不看好AOL,只有她在坚持,结果她获胜了。

阅读全文

与Priceline股价十年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收购 浏览:470
胖胖猪理财登陆不了 浏览:958
贝克药业股票 浏览:756
理财热词 浏览:943
兴业基金从哪查看 浏览:117
货币基金三天没确认 浏览:808
鼎昌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199
股票的绝对价格 浏览:486
怎样起诉信用社违规贷款 浏览:861
160212基金净值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997
镇江市交通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171
在小窝金服贷款怎么样 浏览:660
去世后查询购买私募基金 浏览:221
融资租凭返租 浏览:812
18亿日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437
投资理财团队 浏览:841
苹果回购股票 浏览:504
放开股指期货利好国投资本 浏览:473
钱宝股票 浏览:577
招行理财r3 浏览: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