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奥运会期间居民关注体育情况分析及残奥会,3000字,急急急急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即将到来,在奥运经济下孕育的体育营销热,让一些企业找到了超越赤裸裸的广告和促销的由头,以支持体育事业、赞助公益活动为名义开展体育营销的企业越来越多。
赞助奥运会的费用常常高达几千万美元,很多赞助公司因此都急于获得相应的回报。“必须想出各种方式把赞助奥运的所有费用一笔一笔赢回来。”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道格·达夫特的这句话也许道出了很多赞助公司通常的心理。
体育营销最集中地体现了品牌推广手段的所有优越性,因而也最具魅力、最受各路厂商的欢迎。首先,体育赞助的效果自然、易于被接受。体育赞助实质上是一种软广告,但是由于广告并不单独出现,因而商业性及功利性不像硬广告那么明显;其次,体育赞助沟通对象面广量大、有针对性,因此非常有利于企业与目标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利用奥运会这种全球赛事能够让企业迅速起家,并带来潜在的品牌影响力,从而在短时间内激化企业的管理成熟度。
那么,如何才能在体育营销中不再花冤枉钱,并真正物有所值的,从而获得体育营销后的结果——企业形象的提升及企业获利?
一、体育运动、品牌、消费者,这三点一线的紧密联系是赞助商成功的关键。
三者之间能否达成契合,决定了赞助公司的整体策略——是否需要寻求运动会赞助资格、应该采取何等级别何种形式的赞助、如何充分利用奥运赞助资格所带来的权利等一系列举措。
奥运会的规模、档次、影响力决定了它的“含金量”,作为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有高达220个国家和地区的37亿人收看奥运会的直播或转播节目。因此,对商家来说,奥运会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机会。
据市场经济专家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知名度提高1%,而赞助奥运,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企业争相要搭上奥运列车。
当时三星就找到了自己品牌与奥运精神的切入点——挑战极限,这是三星当时提出的口号。当时市场就觉得三星只是一个生产次等货的韩国企业,三星要挑战的就是这种观念上的极限。
联想同样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怎样扭转“中国制造”的次等货感觉,提升品牌形象。当然,寻找切入点的过程对于联想而言可能是任重道远的,不过,奥运精神中恰恰有一条就是“从艰辛中寻找快乐”。
2003年9月,可口可乐公司全球奥运项目总监彼得·富兰克林来到中国,面对众多希望复制可口可乐成功经验的中国企业,富兰克林的回答可以说颇具深意:“一个企业要以赞助商的身份利用奥运会这个广阔平台,首先需要明确企业自身的目标,找到奥运与公司品牌之间的关联性。考虑赞助奥运的时候,我们想的是奥运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特殊的东西,消费者自身渴望的是什么,而我们这个品牌本身的价值又是什么,能不能利用某些特殊活动使这三方面结合起来,变成最有力的关联。”
二、企业与体育赛事的对接和定位要符合体育营销这种特殊推广媒介的受众认知和偏好特征,所赞助的活动必须符合企业的品牌核心价值以及目标人群的喜好。
体育营销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成为企业和消费者改善或重建彼此关系的重要工具。双方藉体育运动产生共振,双方共同的对接点都放在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运动上,把体育精神融入企业品牌文化当中,并由此形成共鸣、促进企业发展。如果仅仅是生硬地把企业、产品和赛事、运动结合起来,就只能是“强扭的瓜不甜”。
如吉列刀片就一直赞助拳击等赛事,因为吉列的品牌战略体现的就是强劲优势,所以,它就要赞助竞技性比较强的项目;吉列从不考虑赞助体操等软性项目,这就是一个品牌的个性和特征。
万宝路一直都积极赞助各项国际体育活动,尤以一级方程式赛车最有声望,这是万宝路最有影响、最重要的赞助活动之一。在大众心目中,一级方程式车赛被视为自由、奔放、竞争、极具挑战性的运动。一级方程式赛车手的形象正符合万宝路要塑造的“男子汉形象”,一级方程式赛车所体现的精神正是万宝路具有的精神。莫里斯公司赞助一级方程式车赛可说是赞助活动与品牌形象完美结合的典范。
另外,万宝路也很关心比赛的各种安全措施,树立了万宝路关心他人生命与健康的形象,使人们联想到这样的公司会从消费者的健康出发,生产“健康型”香烟以减少对他们的毒害。这一举措显然博得了公众对品牌的好感。
三、要制造全面体验的氛围。
作为奥运会的长期合作伙伴,可口可乐在这方面的投资可谓不遗余力。在奥运会赛场上,我们总能看到鲜明的红色 “Cocacola”标志。为了使全球的消费者在电视机前观看奥运转播时,在奥运赛场上为选手加油时,甚至平常在商场购物时都能感觉到可口可乐的存在,公司制定出全方位出击的营销策略,从全球范围各式各样的奥运抽奖活动,到协助奥运筹委会承办包括圣火传递、入场券促销在内的多项工作;从奥林匹克公园的营造,到奥运广告片的密集播放,丰富多彩。
可口可乐正是借助全方位的赞助行为将奥运的“公正、和平”的精神归入自己品牌资产的名下,让消费者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机会接触到可口可乐,深深地为那种朝气蓬勃的精神所吸引,并认识到可口可乐才是奥运最长期、最忠实的伙伴。
四、体育营销还必须注重持续效应,单纯通过一场赛事的本身获得巨大传播效果的体育营销是很愚蠢的做法,聪明的做法就是多次投入、不断的利用。
对于急功近利的企业来讲,体育营销更多地被他们看成是和促销一样的短平快营销手法,当他们不能正确认识体育营销内涵的时候,体育营销对企业并无太多的促进作用。根据耐克多年的营销经验,“一次性的商业行为好比嘉年华会,很热闹,但是不会有长久效应的。体育营销应该以体育与科技产品的结合和体育的发展为优先考虑因素,商业效应随后自然会产生,但它并非是在一个时间点上诞生的。”
而对于注重长远利益的企业来讲,体育营销却是绝对高于促销、广告之上的一种高层次营销手法,尤其是在产品层面和市场层面的营销趋同性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体育营销给企业的作用将是多元化、复合型、持久性的。
企业不要“性急”。2000年美国长期从事体育赞助的咨询公司PerformanceResearch公司公布了一份评估报告显示,针对某一个具体而明确的体育项目经常化、不间断地进行长期赞助比短期行为更能取得良好的品牌塑造效果。而可口可乐公司正是这样的典范。在该公司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可口可乐对奥运会的长期赞助在调查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印象。当让被调查者在未受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举出奥运会赞助商的名称时,有22%的人说出了可口可乐的名字,远远高于位居第二位品牌的十个百分点。
可口可乐在消费者心目中这种无与匹敌的品牌地位继而为它带来了堪与奥运赛事相匹敌的可观利润。可口可乐公司全球奥运项目总监彼得·富兰克林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奥运赞助最直接的利益就是能够增强可口可乐的品牌力量,提高产品销售量。而这也在可口可乐以往的调研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每届奥运会结束后,可口可乐的品牌受欢迎程度和产品销售量都有明显增长。
另外,体育营销也遵循“二八定律”:赞助任何一个运动会,花了两元钱;那么就必须花八元钱进行辅助跟进,两元钱没有声音的,也没有管理的,就必须再花八元钱夯实市场与团队。
高额的赞助费只是开发奥运市场的入场券之一。不仅要赞助奥运会,同时更重要的是赞助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联想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是,相比较整个市场的“联想”来说,怎样让市场更好的浮想联翩,还有太长的路要走。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来临,如何利用此次盛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已是国内
❷ 为什么人们对奥运会如此关注
奥运会是和平时期的战争,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一面镜子。所谓国运兴则体运兴!
❸ 什么夏季奥运会比冬季奥运会关注的人多
冬季都是冰山雪上项目,不适合绝大多数人参与,所以很少人会欣赏。
❹ 我想做一份调查人们对奥运会了解和关注程度的问卷 有朋友能给集思广益一些问题吗
今年是第几届?北京奥运会徽,奥运会口号是什么?有几个城市是奥运协办城市,分别是哪几个?此次奥运会首金得主是谁?中国首金获得者是谁?哪些项目不可以用闪光灯照相?奥运会为期几天?
这份调查不用太难,一些问题很简单,但大家容易搞混,很能显现人们对奥运的关注程度
❺ 奥运会在中国的关注度怎么样
个人感觉啊,奥运会略高。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创下新高,甚至以后都难以超越。02世界杯由于有中国队参加,又是在亚洲举行,没太大时差,所以收视率也特别高,在未来如果中国队能频频进入世界杯,那么世界杯收视率高于奥运也不是梦想。
❻ 2008年奥运会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什么
首先是安定、和谐。与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其次是金牌
❼ 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程度
举世瞩目
❽ 全世界对奥运的关注度到底如何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奥运会意味着什么?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中国队能否在北京奥运会上问鼎金牌第一?……对于这些话题,我们不妨听一听“老外”们的看法——他们的不同视角,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鲜的启示。
2008年3月~4月,广州日报“进军全球奥运城”跨国采访团,就上述问题对全球15个曾经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市民进行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活动。问卷总计300份,分别被翻译成英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希腊语、日语和韩语。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和慕尼黑,美国洛杉矶、亚特兰大和圣路易斯,加拿大蒙特利尔,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西班牙巴塞罗那,希腊雅典,俄罗斯莫斯科,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这15个城市里,本报特派记者对当地市民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本报特地请专业调研公司——“央视市场研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汇总。据悉,这是国内媒体首次就此专题展开的大型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奥运关注度
英国人对奥运会最关心
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一步步临近,中国人的奥运热情正一步步升温,但外国人对奥运的热情有多高?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在世界各国人们心目中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60.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心”奥运会,27.7%的受访者表示“一般关心”奥运会,只有4.9%的受访者表示“不太关心”奥运会,另外还有6.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心”奥运会,但“只有当它在我的国家举行时”。
在受访各国中,英国人对奥运会表现出的关注程度最为强烈,共有88.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心”奥运,这大概与伦敦成功申办2012年奥运会有着很大的关系。相比而言,法国人和韩国人对奥运会显得多少有点冷淡,表示“非常关心”的法国人只有37.5%,韩国人只有25%。(表1)
一半“斗牛士”打算熬夜看比赛
看比赛,无疑是奥运期间大多数人最想干的事情。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国家队的表现如何,中国队的选手们能否给中国夺金争银,中国队在金牌榜上的位次,大概是最有“看点”的。那么,在这一点上,“老外”们如何看待?
问卷调查中,26.3%的受访者表示在奥运比赛期间会“尽可能多地收看比赛”,46.4%的受访者表示会“主要收看自己喜爱的比赛”,而13.4%的受访者则表示会“主要收看自己国家的比赛”。看来,在收看比赛这一点上,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喜爱”与否。
是否熬夜看比赛,是一个需要费些思量的选择。对于“当有一项您非常关心的比赛被安排在深夜,您是否打算熬夜收看”这一问题,32.1%的受访者表示“我会”,46.4%的受访者表示“看情况,偶尔会”,20.1%的人表示“从不会”。在“坚定”表示熬夜看比赛的人们中,西班牙“斗牛士”热情最高,选择“是的,我会”者达到了50%,43.8%的俄国人和40.9%的澳大利亚人也选择了熬夜。
看比赛与上班如果发生冲突,哪个更重要?老外们的回答是:上班相比而言还是更重要的。对于“当您非常关心的比赛被安排在您的工作时间,您是否打算收看”这一问题,50%的受访者选择了“不会,工作更重要”。让人意外的是,最富有职业精神的人竟是自由浪漫的法国人,他们有高达81.3%的人选择了“工作更重要”;最想“翘工”的则是希腊人,有高达42.1%的人企图“请假”。
第二部分:奥运认知度
日本人、俄罗斯人看比赛更在乎“胜负”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格言。但究竟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受访者们也给出了他们各自的理解,总的来看, 42.4%的人认为“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是“和平,团结和友谊”,26.3%的人则选择了“公平竞争”,21.9%的人选择了“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16.1%的人选择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多的人把“和平,团结和友谊”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可以说寄托了他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不过,从竞技的角度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仍为人们所推崇。在“观看比赛时,您觉得哪个方面更重要”这一问题上,49.6%的受访者认为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的力量”,其余则是“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24.6%)、“胜负”(13.4%)和“有自己喜爱的选手”(12.5%)。最看重“胜负”的人是日本人和俄罗斯人,他们都有37.5%的人认为“胜负”在比赛中最为重要。相对而言,对比赛结果最为“恬淡”的则是德国人(5.1%)和英国人(5.6%)。韩国人则更看重“偶像”,他们有55%的人选择了“是否有自己喜爱的选手”。(表2)
俄罗斯人最在乎金牌榜
中国人看奥运,最关心的莫过于中国队拿了多少金牌、在金牌榜上名列第几。事实上,如何看待“金牌榜”,历来就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说,奥运重在参与,得失、名次并不重要,再说“金牌榜”也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那么,老外们是怎么看的呢?在“您是否关心自己国家队拿了多少金牌和奖牌”这一问题上,总共有22.3%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关心”,42.9%的受访者选择了“比较关心”,选择“一般”和“不会”的人分别为25%和8.9%。看来,大多数人(65.2%)还是“非常关心”或“比较关心”自己国家在奥运会金牌榜上的成绩的。
从国家来看,最在乎“金牌榜”的是希腊人和俄罗斯人,分别有63.2%和62.5%的人选择了“非常关心”。如果合计“非常关心”和“比较关心”,那么俄罗斯人对“金牌榜”的“关心程度”最高,他们总共有93.8%的人选择了“关心”(62.5%的人选择“非常关心”,31.3%的人选择“比较关心”),选择“不会”关心的为0%;其后则依次是日本人(87.5%)、法国人(87.5%)、澳大利亚人(86.4%)、德国人(76.9%)、希腊人(73.7%)、西班牙人(61.1%)、英国人(61.1%)、北美人(39.6%)和韩国人(30%)。问卷显示,北美人和韩国人最不在乎“金牌榜”,分别有20.8%和20%的人表示“不会关心”,39.6%和50%的表示“一般”。
第三部分:奥运与你
亚洲人最看重奥运“知名度”
奥运会承办权一直都是世界各大城市角逐的目标。为什么这些城市会不惜成本竞相申奥?举办奥运会究竟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受访者们表达了他们自己的看法。有42%的受访者认为,“提高知名度,吸引世界关注”是很多城市竞相申办奥运会的最重要原因,选择“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只有10.7%。看来,相对于经济利益、促进城建等“物质”的因素,人们更看重的是举办奥运会对于一个城市知名度的提高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日本人和韩国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分别有75%和60%的人选择了“提高知名度”。看来,对于亚洲国家的城市而言,借助奥运会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对来说,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则较为看重“赚钱”,有39.6%的人支持这一观点;俄罗斯倾向于“赚钱”的人也相对较多,达到43.8%,但更多的人(62.5%)认为是为了“促进城市发展”。
2/3受访者支持再次申奥
那么,奥运会的举办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它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到底是大是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于这一点,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的市民们无疑最具有发言权。
问卷显示,37.9%的受访者认为举办奥运会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大”,28.1%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大改变了城市的发展”,认为“不大”的仅有5.8%。
问卷还显示,50.4%的受访者认为举办奥运会对于城市的影响主要是“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20.1%的受访者认为是“增加旅游收入”,18.3%的受访者认为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及增强体育水平”,9.4%的受访者认为是“促进就业”,9.4%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知名度提高而带来更多的机会”。(表3)
尝到奥运甜头的人们是否会支持他们的城市再次申办奥运?答案是肯定的。问卷显示,67.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支持”,仅有9.8%的人表示“反对”。支持率排序依次是韩国人(90%)、俄罗斯人(87.5%)、英国人(77.8%)、美国人和加拿大人(72.9%)、希腊人(63.2%)、澳大利亚人(63.6%)、希腊人(63.2%)、西班牙人(61.1%)、法国人(56.3%)、德国人(51.3%)、日本人(50%);反对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澳大利亚人(22.7%)、希腊人(21.1%)和西班牙人(16.7%)。另外,德国和法国都有相当比例的受访者对再次举办奥运表示“无所谓”,分别为41%和37.5%。
第四部分:北京奥运会
八成人认为中国金牌前三
奥运会是中国人今年的头等大事,可谓举国关注。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外国人关注程度如何?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外国人表示关注北京奥运会。对于北京奥运会,有26.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44.6%的人表示“关注”,22.8%的人表示“不太关注”,5.4%的人表示“不关注”。
具体而言,表示“非常关注”或“关注”的受访者依次是:日本人(87.5%)、澳大利亚人(86.4%)、法国人(81.3%)、德国人(79.5%)、英国人(77.7%)、希腊人(73.7%)、西班牙人(72.2%)、韩国人(60%)、美国人和加拿大人(58.3%)与俄罗斯人(50%)。
问卷还显示,38.8%的受访者表示会“尽可能收看”北京奥运会直播,47.3%的受访者表示会“根据情况收看”,只有12.9%的受访者表示“不会收看,了解一下大体情况就可以了”。
17.9%受访者:中国金牌第一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夺得32枚金牌,超越俄罗斯,登上金牌榜第二把交椅。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更是被寄予了厚望,能否冲击金牌第一的位置成为人们猜测的一大话题。对此,外国人是怎么看的呢?
有17.9%的受访者认为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上会夺得金牌总数第一。而选择“第二”的受访者则占了多数,达到35.3%,选择“第三”的有27.2%,认为“第三以后”的有16.1%。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3.2%)认为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上会取得不差于雅典奥运会的成绩,有80.4%的人认为中国队会跻身金牌榜三甲行列。
具体而言,多数希腊人(63.2%)和日本人(50%)认为中国队会夺得金牌榜第一;多数韩国人(60%)、西班牙人(50%)和澳大利亚人(50%)认为中国队会夺得金牌榜第二;多数英国人(50%)认为中国会夺得金牌榜第三。
最不看好中国队的是俄罗斯人,有43.8%的人认为中国队会名落三甲之外。看来,俄罗斯人非常不甘心在雅典奥运会上被中国超越。另外,27.8%的英国人、22.2%的西班牙人、20.8%的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也持有相同观点。认为中国队会夺得金牌榜第二的德国人(30.8%)、法国人(31.3%)、美国人和加拿大人(35.4%),与认为中国队会夺得金牌榜第三的德国人(35.9%)、法国人(31.3%)、美国人和加拿大人(27.1%),在比例上差别不大。(表4)
同样,对于“您是否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体育强国”的问题,70.1%的受访者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回答“不是”的仅有27.7%。最肯定中国体育成绩的是法国人,他们全部认为中国已是体育强国。而最给中国体育泼冷水的则是俄罗斯人和韩国人,分别有高达62.5%和6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还不是体育强国。(来源:广州日报)
❾ 奥运会中为什么集体比赛项目最受关注
也不是所有的集体项目都受欢迎,如手球、板球等,关注度都没有网球、田径这些个人项目火热。但是集体项目受欢迎主要有几点:第一,是项目本身反正的比较好,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因为本身在全球范围内就很受欢迎,球迷广泛,所以到了奥运会当然关注的人更加多。第二,集体项目本身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竞技性、观赏度都较高,所以关注喜欢看吧。第三,就是集体项目人多,能满足观众不同的审美观念,特别是个别女性观众,就如现在娱乐圈的组合一样,一般都会有各种类型的成员。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❿ 搜狐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拥有以下哪些权益(
2008年6月24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央视网,同北京2008年奥运会互联网内容赞助商搜狐联合宣布,搜狐公司正式成为央视网的奥运战略合作伙伴,获2008北京奥运赛事活动的互联网转播授权。这是中国最大门户网站同中国权威的重点新闻网站的强强联合,资源互补。当日,搜狐在门户网站中率先公布了奥运会赛时报道方案,一场前所未有的“网上奥运会”即将拉开序幕。
搜狐奥运赛时报道方案出台 网络奥运会即将开幕
在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45天之际,搜狐率先发布了详尽的奥运赛时报道方案。据搜狐公司副总裁兼奥运事业部总经理陈陆明介绍,搜狐的奥运报道在全面、权威、快速和视频四个方面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逾700人的专业报道团队也已经做好了明确的分工,他们将覆盖所有竞赛场馆、奥运村、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北京奥运主运营中心(北京奥运大厦)、北京奥运技术运营中心(TOC)、北京国际媒体中心(BIMC)、总部饭店(北京饭店)等所有奥运场所。
赛时期间,搜狐在网站中将充分利用官方的实时数据及资讯的资源,精心开发全面的比赛日程、比赛直播、比赛结果、新闻快讯等最全面、最权威的奥运信息,打造业内最全面、最快速、最直观的网络奥运赛事文字及数据播报,这也将是奥运史上和互联网史上第一次如此全面、快速、准确的奥运赛事播报。此外,搜狐拥有在业界遥遥领先的网络视频加速核心技术——搜狐电视,保证了搜狐的图文、视频报道最快速、最专业、高品质地递送到中国最广泛、数量最多的网民群体;
同时,搜狐将拥有本届奥运会最完整的运动员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包含所有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运动员的详细资料;搜狐在网络媒体中独家拥有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网络权益,包括各奥运运动队和国内顶级运动员。赛时期间,搜狐将隆重推出以《冠军访谈》为主打的系列独家奥运栏目;
搜狐联合华奥及奥运媒体联盟的现场报道人员将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最大化的奥运实时报道,图片记者还将在主要竞赛场馆使用即拍即传技术,记者在摁下快门的同时,网上即能看到,实现实时图片上传。
此外,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的系列奥运评论栏目,将实时分析、点评奥运赛事,解析奥运背后的真实背景和深层意义,而《奥运大猜想》等系列线上活动,将亿万网民同牵动人心的奥运赛事紧密联系到一起。搜狐的奥运报道,充分整合了奥运会互联网内容赞助商和新媒体转播商的全部优势资源,必将成为一次前所未有的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全部互联网表现形式的奥运视觉盛宴。
互联网成奥运重要媒体 搜狐最受关注
凭借奥运赞助商的身份,凭借最优最全的奥运资源,搜狐的奥运报道优势已经获得了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的认可和选择。
中国权威的市场调研机构CTR市场研究副总裁田涛表示,奥运作为2008年中国民众关注度极高的大事件,奥运赛事的转播媒体必将获得民众更高的青睐。并且互联网对奥运的信息传播越发重要,在奥运期间,网络视频必将成为网民接触奥运比赛的重要媒介。搜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此次与央视网在奥运转播中的联姻,必将提升双方的奥运传播效果和媒体价值。
中国权威的互联网调研机构艾瑞咨询集团高级副总裁阮京文表示,艾瑞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搜狐在赛前预热期内的火炬传递报道获得了用户的肯定,搜狐是火炬传递受众最集中的网络媒体,通过搜狐观看火炬传递及圣火上珠峰的网民比例分别达到62.2%和49.7%。用户获知搜狐奥运赞助商身份及相关奥运报道权益后,对搜狐媒体的选择倾向性远高于其他门户网站,有83.0%的网民表示在赛事期间愿意通过搜狐获取奥运信息,比第二名高出约29个百分点。
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搜狐的奥运优势日益凸显。从奥运圣火在雅典采集、到全球范围展开传递、再到国内火炬接力,搜狐是全球唯一一家全程实时跟踪报道的门户网站;特别是在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报道中,搜狐也创造了互联网报道史上的最高峰:搜狐投入使用全球互联网行业第一辆卫星直播车;先后实现全球首次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网络视频直播、全球最高峰的24小时实时网络视频直播以及全球最高峰的四路直播……这多次刷新的互联网直播纪录,一举奠定了搜狐在独立报道、视频报道、卫星直播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据此,有专家预测,北京奥运会将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分水岭,而搜狐将会凭借奥运会进一步巩固第一门户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