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大跌,跌的钱都去哪了
股票的本质是一种商品,需要用货币来购买。货币有两个最基本的职能,一个是价值尺度,一个是流通手段。货币的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一件商品值多少钱,并不需要实际支付这笔钱。货币的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需要用货币去交换想要的商品。货币的这两个职能通常是同时发挥作用的,所以很多人会把它们的概念混淆,但事实上这两个概念是独立的。
举例:央视鉴宝栏目,专家鉴定这个古玩价值40万,他并不需要现场拿40万出来买下来。
问题核心:“值多少钱”和“有多少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描述商品价值,后者是描述资金量。
股市同理,大家把“股票值多少钱”和‘股市里流动的资金’搞混了。有人以为股票值多少钱,股市里就有同样数量的钱,当股票价值缩水20%,会觉得有等价于20% 的钱也不见了。
所谓的股市里的钱蒸发了,是指股票贬值等同于多少钱损失了,并不是真有一笔等价的钱蒸发”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股市的股票可以理解为一种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对它的估值有关。
拿一个苹果举例,某人有一个苹果,今天苹果卖3块一个,明天降价卖2块一个,某人的苹果还是苹果,但是从价值上,某人损失了1块,这就是蒸发。
很多人提到股市蒸发,还是有人得利的,这样的说法也对,但是这是针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中任何一件商品的价格变化,必然带动影响了整个市场。
就好像猪肉掉价了,卖肉的亏了,但是消费者赚了。但是单独谈猪肉,它的价值是蒸发了。
所以很多人提到股市是一个交易的过程,这没有错,但是这其实和股市蒸发增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㈡ 股票跌了以后钱都那里去了
供求关系 金融衍生物的 转变 我给你举个最简单例
金融衍生物使价格转变
如果全世界只有你有5个苹果 每个定价10元 一共值 50元 有人想收藏 所以花了50元购买 这个人 购买后 加大力度宣传 关注的人 非常多 后 苹果 或根据 金融衍生物的规则 价格 上涨到 每个100元 这个时候 又 有个人 想收藏 所以 购买了 花了500元 现在 他又宣传 想把价格 抬高 可是有人说 那个带水份的 容易坏 这个时候 大家都注意到了这点 没有人愿意购买了 最后 苹果坏了 卖给了 收废品的 每个 1元 一共5元 这钱 哪也没有去 只是 需要的人 少了 苹果就不值钱了 东西多了=通货膨胀
东西少了=通货紧缩
在给你 举个例
东西 多则不值钱 少为 值钱
我家在东北 2000年左右 猪肉 每斤 4.5元左右 到了 2005年 猪肉 每斤 12元 这个时候 有人发现 猪肉这么贵 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养猪 1年左右 这些人养的猪 可以卖钱了 市场 猪肉量多了 就会有一些 商家 为了 多卖 猪肉 先 降价 随后 更多的 商家 降价 结果到了 7元每斤
加入说 你在12元每斤的时候 买了 100斤猪肉 一共花了 1200元
没过几天 每斤掉到了 7元 价格700元 赔了 500元 这500元 哪也没去 只能说 通货膨胀了 不值钱了 就是金融衍生物的 价格转变
最后告诉你 东西多了 不值钱
东西少了 就 值钱
俗话说 物 以稀为贵
㈢ 股市贬值和货币贬值是否一样。。。。股市贬值会损失一部分钱,这些钱去哪里了和货币贬值是否差不多
股市贬值?你说的是股市下跌吧?股市下跌和货币贬值不同.货币贬值情况有两种,一种是超发货币,如2010年,超发数十万亿,物价明显上涨.另一种是供需矛盾引起的,如60年前后的隐性通货膨胀,供销社里有钱买不到商品,黑市的鸡鸭米面远远高过官价.而股市下跌,一部分人赚钱一部分亏钱,现金总量没有变.
㈣ 股市崩盘 那么钱去哪里了
股票是虚拟资本,它的总价格并不完全对应真实资本,所以如果从整个股市的宏观角度来看,股市的市值是全部股票按照最近成交价进行的加权计算,所以所谓的蒸发其实是成交价的下跌造成的虚拟资本总值的下降。
假设股市里只有一只股票,单价为1元,总量为100股,全部都由A持有,B不持有股票,但是持有200元现金,全世界就他们俩人。那么全部的资本额就是200元现金,和市价100元的股票。
B看好股票未来的发展,所以愿意花120元购买这100股,A同意,成交后(不计算交易费用),A拥有120元现金,B拥有80元现金和市价为120元的股票。全部的资本变为200元现金和市价120元的股票。
仅仅是B对于股市的预期变化并购买,就造成了股市市值的增长,股市这20元的增加是虚拟资本的增加,也就是媒体常说的“泡沫”。
之后由于该股票的发行公司表现不好,没有分红,B觉得自己判断错了,想要卖掉,最后100元和A成交,那么最后A拥有100元市值的股票和20元现金,B拥有180元的现金,整个市场还是200元现金,但是股票回到了100元,就是所谓的“蒸发了20元”。
股市周期性运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长期基本大势的趋势更替,不是指短期内股价指数的涨跌变化。股市每日有涨有跌,构成了股市周期性运动的基础,但不能代表股市周期。
2、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整体趋于一致的运动,而不是指个别股票、个别板块的逆势运动。
3、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基本大势的反转或逆转,而不是指股价指数短期的或局部的反弹或回调。
㈤ 股市暴跌后钱去了哪里
股市暴跌后钱蒸发了。所有的人都一样,而不是自己的钱流进了其它人的口袋,就如买房子价格涨了、跌了一样!泡沫经济是虚的, 涨起来的时候也没人掏钱啊 跌下去的时候,自然也没人得到钱。
股票市场是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包括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两部分。股份公司通过面向社会发行股票,迅速集中大量资金,实现生产的规模经营;而社会上分散的资金盈余者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投资股份公司,谋求财富的增值。
㈥ 股民们亏掉的钱去了哪里
一旦你把真金白银投入了资本市场,就成了虚拟资产也。。。
市值高了、市值低了,人们在虚拟世界里喜怒哀乐,而税费抽走的却是真金白银。。。
提倡:远离股市,回归现实
保留现金,保留你的希望。。。
㈦ 股市下跌的钱都去哪里了
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股票市值本身就是一个人为计算出来的量,市值下跌只能说明股价下跌了。所谓的股市里的钱蒸发了,是指股票贬值等同于多少钱损失了,并不是真有一笔等价的钱蒸发”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钱是人类制造的用来量化价值的商品。顾名思义,钱具备两种功能:1、量化价值:这里只是衡量商品等价于多少数量的钱,而不需要实际存在一笔钱。2、作为商品交易:利用钱的商品属性进行交易,这里必须是实际存在的钱。
股市的股票可以理解为一种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对它的估值有关。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
股市蒸发的钱其中一部分是“虚拟”的,但确实有很多钱流向了四个渠道。
1、交易成本:印花税收。股票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额征收的一种税,目前采用的是征收1‰的单边印花税。
2、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就能向大众筹资。
3、“投资高手”、游资、热钱: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证券市场上的资本交易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赚钱,也有一方输钱。
4、极个别的散户:根据一般常识,可以得出部分推论:在这群人中,力量薄弱、操盘能力不足、消息不灵通的散户,是绝不可能作为大比例存在的。而拥有庞大资金、强大团队、丰富的第一手消息的大机构,更有可能是股价下跌前及时退出的赢家。
㈧ 股票贬值的钱去哪里了
你说的“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有只股票总共发行有1000股,都是用5块一股买入,某天传来利空消息,人们都抛盘,但并没任何人接盘,它还会持续下跌,知道跌为零,但当初买的时候人们把那5000块钱都给了交易所的。”
你说的当初买的时候人们把那5000块钱都给了交易所的这是不对的,其实是给卖股票的人了,当股票跌的时候,人民币没少也没多,你买股票的5000块钱就在当初的卖家手里,至于你股票跌了之后,现在你账面上的钱是少了,但是另一方面卖家账面上的虚拟的钱就相对多了,这都是虚拟的。你只要不卖股票,就没有发生财富的转移。
这样看你就会明白了,开始有两样东西:5000元人民币和100股股票,开始时A用5000元钱换了B的100股股票,股票下跌的时候,B手里还是卖给A股票的5000块钱,而A手里还是100股股票,这是钱还是5000,股票还是100股,钱没多没少。你说的意思是现在A手里的100股股票已经只值4000元了,那么那1000元到底跑哪儿去了?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股票下跌退市到0元,那么A就损失了5000元,账户里0元,那么这5000块钱到底跑哪去了呢?其实没跑哪去,只能说100股股票没了,不值钱了,此时再看,当初的5000元钱和100股股票,现在还是5000元钱在那,一分没少,少的只是100股股票。股票贬值贬的是财产,而不是人民币的数量。
当然人民币数量没变,实际的财富变少了,从宏观上说,这就是通货膨胀了,一样的钱买的东西少了。
㈨ 股票跌了,损失的钱哪里去了
在高位卖了的人口袋里(100元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