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美国人技术分析

美国人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2 16:06:29

① 美国人在技术方面看得起小中国人吗(日本人)

要看是什么方面了,中国在单兵破片式杀伤武器比美日都好,战斗机和潜艇不如美国但是比日本好。总体来说他们看不起我们的技术,但是极力“赞扬”我们,因为他们想麻醉我们。

其他但我也不清楚

② 美国人用k线吗

在美国炒股是基于价值分析,也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但在中国不适用,中国政策市相当严重,因此有人根据M012的值,也就是M1-M2所谓的“剪刀差”,来判断中国上证指数的高低点,用技术分析和国内庄家博弈不太现实。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不断完善,我希望10年以后价值投资理论会成为国人的首选。
美国人价值投资的代表有: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前者的弟子)、菲利普·费雪、彼得·林奇、塞思·卡拉曼、约翰·邓普顿、约翰·涅夫等,你可以查找相关书籍阅读。
如果让我首推的话,当然是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此人是公认的投资领域研究的鼻祖,巴菲特对他深信不疑。

③ 美国人在书中说的算术移动平均线,是sma还是ma均线啊 我需要得到确切答案,谢谢。

算术移动平均线:就是将N天的收盘价加和再除以N,得到第N天的算术平均线数值。所以就是MA。
MA是简单算术平均,MA(C,2)=(C1+C2)/2; MA(C,3)=(C1+C2+C3)/3;不分轻重,平均算;
EMA是指数平滑平均,它真正的公式表达是:当日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当日指数值-昨日指数平均值)+昨日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2/(周期单位+1);由以上公式推导开,得到:EMA(C,N)=2*C/(N+1)+(N-1)/(N+1)*昨天的指数收盘平均值;
因为EMA的平滑系数是定的,=2/(周期+1);如果要改变平滑系数咋办?这就用到了SMA;
SMA(C,N,M)与EMA的区别就是增加了全重参数M,也就是用M代替EMA平滑系数中的2,这样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当日数值在均价中的权重=M/N。(要求N>M);

所以美国人在书中说的算术移动平均线,其实就是MA。

还可以用股票公式来看,这样理解似乎更方便。

炒股不是要求自己成为专家,理解即可。

④ 美国股市是强势有效市场吗美国股民是不是大多不用技术分析而用基本分析

美国股市已经有近二百年历史了,美国人炒股不只是看K线图,还有其他看图方法。

美国股市历史:1792年,24名纽约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约定以后每天都在此进行股票等证券的交易。1817年,这一交易市场日渐活跃,于是参加者组成了纽约证券交易管理处。1863年,它正式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便是美国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与好友琼斯(Jones)在华尔街15号创办了道琼斯公司,并紧靠纽约证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开始尝试计算股票价格变动指数,当时采用样本均为铁路公司,这就是后来的道琼斯运输业平均数(DJIA)。1889年,道亲手创办了华尔街日报。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计算并对外公布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当日指数为40.94。1929年,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数DJUA指数诞生。1992年,道琼斯综合平均数(DJCA)诞生。近年来,道琼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创设了相对独立的3000多个股价指数,统称为道琼斯全球指数(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琼斯股价指数中,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是当今美国最重要股价指数,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股价指数。因此,它既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人们一般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简称为道琼斯指数(以下简称“道指”),而且将1896年5月26日这一天确定为道琼斯指数的“生日”。
道指属于成份股指数,它的样本数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变化:1896年首次计算时设定样本股为12只;1916年设定样本股为20只;1928年最终将样本股固定为30只。直到今天,道指样本股仍为30只。目前的30个样本主要取自纽约证券交易所及NASDAQ股票市场。

为了适应科技进步与股市发展的需要,道指30只成份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定义的工业股,如今的道指取样已经覆盖了整个美国股市中最优秀的蓝筹股,并包含了金融服务、科技、零售、娱乐以及生活消费品等多种行业。作为样本,它们是各个行业的龙头或代表,这些样本股拥有最广泛的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2005年底,道指30个成份股合计市值占全美股市总市值的比例高达23.8%。

100多年来,道指以其独到的计算方法为专利,以一流的蓝筹股为样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从不间断的计算保证了道指百年来的一贯性与可比性。这正是道指“长生不老”的秘诀之所在。近百年来道指走过的“路”,不仅折射出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它更具历史价值地记录下了美国股市的百年历程,可供后人研究与思考。

美国道斯琼指数千点耗时统计

千点关口 首破千点关口时间 累计耗时 千点间隔

1000 1972年11月14日 76年 76年

2000 1987年1月8日 90年 14年

3000 1991年4月17日 94年 4年

4000 1995年2月23日 98年 4年

5000 1995年11月21日 99年 9个月

6000 1996年10月14日 100年 11个月

7000 1997年2月13日 101年 4个月

8000 1997年7月16日 101年 5个月

9000 1998年4月6日 102年 9个月

10000 1999年3月29日 103年 12个月

11000 1999年5月3日 103年 1个月

一、30年代大萧条“吃掉”道指33年的“积累”

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从40.94点艰难起步。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道指缓慢“成长”。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历史最高点位381点。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美国海外军事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柯立芝繁荣三大“利好”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美国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美国股市一路顺风,从40点到接近400点,道指走了33年时间。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正当美国人民沉浸在繁荣与幸福之中不难自拔时,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危机正在悄悄逼近美国人民。1929年10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一,上午开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当日收于260点,日跌幅达12.82%。这便是美国人闻风丧胆的“黑色星期一”。以此为导火索拉开了30年代世界性大萧条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盘再大跌11.73%,收于230点。随后,道指伴随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点收盘。

从40点出发,33年涨至400点附近,接着只用两年半的时间便狂跌至“原点”。后人也称之为“大股灾”。大股灾、大萧条,让富有的美国人几乎在一夜之间沦为了“穷光蛋”。如今想来,依稀如梦。

二、重铸基石:40年后道指首破1000点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人从“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来,重新审视必要的法制与宏观调控。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萧条永世难忘的“痛”让美国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金融业实行最严厉的管制,包括加强金融立法、分业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险等举措。这样做的好处:对高风险的金融业,尤其是对证券市场严加管制,有利于抑制金融投机,抑制金融泡沫,有利于整固金融秩序,从而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中“渔利”,使美国成为真正的、绝对的世界霸主,而且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同步增强。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完全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进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

随着美国经济的一路走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道指也一并向上。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点大关。从道指生日算起,从40点到500点,道指整整走了60年。这60年应该算是道指苦难的60年,其经历坎坷曲折,它从生到死,再到重生。这一曲折的过程也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看待投机、如何对自己的投机行为负责。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将美国股市引入了严厉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黄金十年”将美国经济带上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高潮终结的标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点。这是道指的第一个“千点”,若从大萧条的43点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来跨越它的首个“千点”关口;若从道指诞生时算起,它则花了76年的时间来攻克这1000点大关。由此可见,这一千点的基石的确是够扎实的。

然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泡沫及通货膨胀已积聚到相当程度。到了该停下来喘息的时候了,于是,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时期。高通货膨胀伴随高失业,经济滞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国利率水平高达15%以上。为此,刚上千点不久的道指又面临着巨大的大跌考验。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点上方,几乎吃掉1956年以来的战果。好在自大萧条以来,美国股市一直处在严加管制的状态,泡沫与风险才能较快的顺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点之上。但由于美国经济并未真正好转,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点的下方,从1977——1982年的5年间,道指一直800点之上、1000点之下作窄幅整理。从1972——1982年的10年间,除1974年与1975年之交有过短暂的下落外,其他时间均保持在800点以上运行,这应该再次证明了美国股市在严厉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个“黑色星期一”考验道指:有惊无险

1982年,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的阴影,国民经济景气指数开始上升。当年底,道指再次稳稳地站上1000点关口。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点。从1000点跨越至1500点,道指花了13年的时间。随后一路继续飙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点大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道指当天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61%,道指从前日收市的2246.74点跌至1738.74点收盘。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来的第二高。美国爆发的这一“股灾”,也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但当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点。

这一次股灾的有惊无险,应该主要归功于三大因素:

一是美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

二是美国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时间始终在1000点以下“筑底”,牢牢夯实的基石,是美国股市大厦后来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指首破1000点后,仅有两次回探的记录;1500点更是一次性通过,没有出现过任何反复;2000点也仅在1987年和1988年有过两次短暂的反复。这是美国股市“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股市低风险的表现。

三是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包括来自全球一流的企业)实力已是今非昔比,一流的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一流的投资价值。因此,大批世界一流的上市公司,是美国股市的中流砥柱,它们优良的投资价值足以化解股市泡沫与投机风险。

80年代末,道指继续保持了向上的趋势。应该说,道指与美国股市的一同成长并不断长大,这除了归因于成功的市场监管外,主要原因是一流的上市公司、一流的投资价值,让投资者与股市共享国民经济的繁荣与成长。

四、持续增长的“新经济”将道指送入向上通道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网络时代+知识经济”的驱动,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达100多个月的持续增长,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个“长周期”经济增长。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节节攀升,道指承接80年代末的惯性继续发力、不断通关。

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破3000点;

1995年2月23日,道指首破4000点;

1995年11月21日,道指首破5000点;

1996年10月14日,道指首破6000点;

1997年2月13日,道指首破7000点;

1997年7月16日,道指首破8000点;

1998年4月6日,道指首破9000点;

1999年3月29日,道指首破10000点大关。

2000年1月14日,道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11723点。

截止2001年“911”发生前,道指从3000点一路上涨至10000点之上,其间的各个“千点”整数关口,均为一次性通过,几乎没有出现反复。这正如我们搭盖房子,如果基石不稳、不牢,房子就盖不高、盖不稳,弄不好会“推倒重来”,弄不好会搞出一个“豆腐渣”工程。相反,只要基石夯实扎稳,则大厦搭盖起来就越快,而且楼房也会越有质量。

尽管美国股市随经济持续了100多个的月的上涨,泡沫也似乎感觉出来,但它的上涨已有些过份。于是,正常的技术回调随之开始。道指连续下穿11000点和10000点关口,并且于2001年3月20日直抵9721点。正当美国股市技术性回调至关键点位时,让美国人最不信的大事件发生了,这就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911”不仅让美国人意外,更让世界为之震惊。全球股市也为之恐慌。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美国股市从“技术回调”转换为“恐慌下跌”。“911”后道指很快首次下穿9000点,并直逼8000点关口。2001年9月21日,道指跌至8236点。

2001年底,随着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发动的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股市人气开始重新聚集,道指于2002年3月19日再上万点,达10635点。但由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衰退,尤其是2002年第二季度经济下滑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导致道指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之间曾三次下穿8000点。但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回暖,2003年底,道指很快重上10000点,2005年底再次逼向11000点。2006年5月9日,收于11640点,离历史最高点位11723点仅一步之遥。

这就是美国股市,一个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股市!它的成长是200多年的经历,它的成长绝不是“急来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也正因如此,道指也才能随它一步步长大,显而易见,道指能从40点“长大”成今天的10000点之上,它绝非一日之功、一步到位。因此,股市的成长,不能急功见利,应一步一个脚印,做实它,就是对后人负责。

⑤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捕获萨达姆后,采用了什么技术确认其身份

据美军第四步兵师指挥官雷蒙德?奥迪诺少将所说,在被捕时,萨达姆对抓捕的士兵说:"不要开枪,我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我愿意谈判."虽然一句话就交代了被捕者的身份,理发师也立刻让他回复了原本的相貌,并且手上的文身也在告诉人们他就是萨达姆本人,但美国人还是不敢就此认定,也不敢马上公布这个消息,他们可不想开一个国际玩笑.他们把验明正身的权利交给了DNA测试.
DNA测试有3个必须步骤, 首先要从实验对象身上拿到部分组织样本,比如少量皮肤组织、毛发或者血液,然后进行萃取提纯,分离出遗传物质DNA,如果顺利的话,这一切只需要半个小时;接下来再把得到的DNA片断放到特定的仪器中进行扩增(PCR),这可能要花2-3个小时的时间;最后再用专门的基因检测仪对扩增出来的DNA进行分析作图,标出那些能作为本人特征的遗传信息,这一步大概也需要2个小时.剩下的工作只需将得到的图与早先得到的遗传信息图进行对比,即可判断出样品是否源自同一个人.
既然美军可以对萨达姆做基因测试,那就说明他们已经拥有了萨达姆的遗传信息图.美国军方声称,他们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采集到了检测样本———可能来自他用过的牙刷或者喝过的水杯.并且早在几个月前,萨达姆的儿子乌代和库赛被美军击毙时,美国人就用类似的DNA检测技术进行过身份确认.这又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鉴别萨达姆身份的方法:乌代和库赛是萨达姆的亲生儿子,他们的Y染色体完全遗传自萨达姆,所以可以通过检验他们三个人身上的Y染色体的微卫星标记是否相同来鉴别被捕者的身份,如果一致那就是萨达姆无疑———除非他还有一个孪生兄弟.
根据新闻媒体渐次透露的消息,北京时间14日凌晨2点26分,萨达姆在提克里特附近的村庄中被美军抓获.这一消息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传到了美国总统布什的耳中,此时这个被怀疑是萨达姆的人已被转移到了一个安全地区.然而,直到北京时间14日晚上19点14分,布什才得到了确定的消息———这个家伙就是萨达姆,并在随后发表了演讲.
从2点到19点,只用了17个小时,美国的科学家就验明了身份,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速度.在日常生活中,基因测试的结果常常需要在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后才能出来.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山大?杰弗里是DNA分析作图方面的专家,他认为:"虽然这个速度让我感到吃惊,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的确是可行的."美国马里兰州OrchidCell mark实验室的夏洛特曾参与了9?11遇难者身份确认的工作,她也认为,在有理想的血液或唾液样本的情况下,进行快速DNA检测是可能的.但在实际中,要想得到没有被污染的足够样本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在美国纽约从事犯罪调查的DNA专家劳伦斯?科彼林斯基则认为,整个基因检测过程甚至可以做到在7个小时内完成,但在犯罪调查中,完成书面报告的过程也常常占用了大量时间.
从这次行动可以看出,美国为了捕获萨达姆可谓煞费苦心,除了动用情报力量、军事力量之外,还随时准备好了科研力量.正是由于科学家的帮助,布什才避免了对萨达姆身份的置疑而带来的尴尬.

⑥ 美国人炒股看哪些技术指标

美国是基于价值分析,也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但在中国不适用,你说的m120也是一种方法

⑦ 美国股市为什么不流行技术分析而流行基本分析呢

有很多原因

首先,美国股抄市的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是中国A股市场无法相比的,相对来说,国内造假太严重。

其次,市场的成熟度,也可以说是市场的有效性,也就是股票价格反映信息的充分程度,谁高谁低一想就知道。

第三,想楼上说的,美国股市里都是大型机构,普通居民买的则是这些机构发行的各类基金,所以,股市里都是职业的,实力雄厚的炒家,少了散户,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就会减轻许多

还有很多,可以写一篇论文,不过楼主的分有点少,呵呵

⑧ 作者约翰·迈吉 [美国人]《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在哪里有买

这本书一直畅销啊,当当、京东、淘宝、实体书店都有卖。
建议您买第八版,第九版的翻译很差劲。

⑨ 请推荐几本技术分析的经典书籍!最好是外国人写的

《谁动了我的股票?》主要是教你如何不再被那些手中握有利益的人蒙骗,如何从头开始完全掌握自己的投资,看清自己的钱到哪里去了、今后该往哪里去。从今天起,停止浪费弹药,在资本主义的投资战场上,做个了解市场真相、不受外力摆布的聪明投资人。
阅读这《谁动了我的股票?》,便足以窥探金融环境与股票市场的现实与真相。让读者可以不用花费更多的“学费”,不用“吃堑”便能“长智”,这一本独一无二的投资理财书,不容错过!

内容简介谁动了我的股票?:揭秘股市陷阱与应对技巧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揭秘股市的7大陷阱,包括造假业绩、欺骗上市、庄家设套、恶意炒作、假借重组、消息效应、股评“黑嘴”;第二部分介绍基本御敌术;第三部分专攻分析决窍;第四部分告诉读者怎样才能不被骗。

作者简介谁动了我的股票?:揭秘股市陷阱与应对技巧
作者姓名:付刚
相关作品:《看透庄家玄机》《散户赚钱的100个细节》《老板财务课堂:搞不懂财务就当不好老板》《查账步步通:图解版》《出纳新手应知应会一本通》《成本控制步步通:图解版》《记账步步通:图解版》《财务报表步步通:图解版》《会计新手应知应会一本通》《谁动了我的股票?:揭秘股市陷阱与应对技巧》《铜仁年鉴:2006(精装)》《铜仁年鉴:2005(精装)》《长线炒股一点通》《财务经理日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具箱 (1光盘)》《新股民赚钱必读》《怎样选股 金钱满仓》《港股投资一本通》《短线炒股一点通》《网上炒股一点通》《“股”林高手:选股致胜12招》《Protel DXP电路设计实用教程》
作者简介:付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中级会计师,全国证券从业资格一级专业水平。对证券投资、财税金融政策改革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电子货币对于现实金融体系存在冲击的观点,是股权分置改革的积极推动者。曾任鹏华基金客座顾问,是近年来在证券基金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的复合型研究专家。主要著作《短线炒股一点通》《短期套利88招》《新股民赚钱必读》等。

阅读全文

与美国人技术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8亿日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437
投资理财团队 浏览:841
苹果回购股票 浏览:504
放开股指期货利好国投资本 浏览:473
钱宝股票 浏览:577
招行理财r3 浏览:113
46个5g主题基金 浏览:770
基金持有人结构 浏览:376
金口诀股票 浏览:458
琴行融资 浏览:694
没有期货保证金中心密码 浏览:282
首京建投基金 浏览:588
定海针股票 浏览:104
9000肯先令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621
张裕a投资者关系 浏览:907
股票质押率怎么算 浏览:595
中核香港基金 浏览:640
融资线如何看 浏览:42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会计分录 浏览:943
投资者保护局季 浏览: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