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的一线城市房价是收入的多少倍比较正常
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市场供应紧张导致的。住宅是不动产,土地价值决定了房价水平。一线城市地少人多,建设用地非常紧张,比如上海市要求2020年以后实现建设用地零增长。再如北京去年商品住宅计划供地1000公顷,实际供应517公顷;今年计划供地750公顷,上半年实际供地仅175顷。另外,市场需求旺盛。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每年吸引几十万毕业生、各类人才、农民工等,所以每年新增住宅需求巨大。随着收入提高,本地居民改善性购房需求持续增长。还有投资性购房需求,虽然近几年限购将很多人拦在了门外,但只要房价上涨,就不可能杜绝投资需求。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楼盘精品化的趋势。近几年,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三四线市场低迷之后,一线城市成为众多大房企、中型国企、激进型民营企业的必争之地。近几年“面粉贵过面包”的土地屡见不鲜。既然楼面价已超3万,甚至5万,开发商只能把楼盘精品化、高档化,以吸引对高房价抗性小的精英阶层,于是精装修、高科技、贵配套等渐成“标配”,这都需要“砸钱”,自然增加了房价成本。
② 请问一下现在上海的平均房价大概有多少
2006年上海房价预测
市中心人民广场附近12500元/平方
内环线到人民广场市中心6500元---10000元/平方
内环线到中环6500元---5000元/平方
中环到外环5000元---3000元/平方
外环以外小于3000元/平方。
原因非常简单:1。上海房价按照人均收入比较是全世界最贵的,就是按照绝对价格比较也超过了欧美绝大多数大城市价格。
2。上海的6000元/以上的房屋空关总量已经超过了38%,就不开发新的商品房至少需要3年以上才能消化完。
3。过去五年上海投机和投资客买房超过80%,上海实际需要有能力自住型买房不过10%左右,这就是现在没有成交量的真实原因。
因此上海2006年房价至少下降50%--70%,这样才可能提高人们实际购买能力,从提高成交量。
参考楼盘授价:
http://www.truthy.com/uu/zj/html/2006-3-24/164640964310.html
③ 相对于收入而言 地产价格已经太贵
一、房租和房价之间的差距:
无论如何看好一线市场地产市场,我们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是,这些住宅的租金回报率越来越低。
原因很简单,房租的上涨,无法赶上房价的上涨。
由于租房市场的高商品、低投资品属性,因此房租比房价更好的反映了市场的平均需求。所以,正如盈利和净资产回报率决定了股票长期的价格中枢一样,房租也是房价长期波动的中心轨迹。而这两者的背离,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二、相对于收入而言,地产价格已经太贵:
与房租类似,人均收入/房价也是一个衡量地产价格是否失衡的指标。不幸的是,这个指标现在也在房价的上涨下逐渐缩小。
三、割裂的泡沫:
就房价的高低而论,一线与其它城市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特别是以人均收入/房价衡量的数据更是如此。
这种割裂导致现在看似火热的中国地产市场,实际上是被割裂成两块的市场。一边是人口在1到2亿的一线城市,一边是人口在数亿的二三四线城市。这或许意味着,一线城市地产价格如果下行,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可能没有高房价本身看起来的那么恐怖。
四、人口和城市化与地产价格之间并非直线影响关系:
与流行的观点不同,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并非直接左右房价的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比流行观点分析的更长远、更不直接。
比如说,目前我们能看到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人口扩张比例有那么大的差距吗?武汉的人口流入速度慢于上海吗?
实际上,2015年武汉的总人口同比上升了2.6%,上海则下降了0.4%,但前者的地产价格表现却远逊于后者。
而日本地产泡沫在1989年破裂,当年的日本人口增长也并没有什么变化。
五、经济发展是地产市场稳定的重要保障:
从日本和美国的地产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而非简单的人口增加,才是地产价格更重要的保障。也就是说,在中期(5年左右),经济是否发展,比人口是否流入更能解释一个地区的地产价格情况。
就目前来看,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发展状态的概率仍然较高,毕竟我们现在的人均GDP仍然很低。当然,这并不是说地产价格就一定能保持坚挺,只是更好的经济必然会给地产市场以正向的帮助,但这种帮助是否能取得决定性的作用,仍需要考量。
六、完全不同的中国土地制度导致地产市场相对可控:
与美国、日本等国不同的是,中国大陆的土地并非私有产权,农村宅基地、城市低矮住房的用地在转让、重新开放等步骤中,受到严格的管理。
这种管理必然导致中国大陆的土地市场,从政府宏观调控的层面来说,更加可控。
在房价承压的时候,这种控制能力应当能够为地产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控制市场价格下跌的力度。
七、居民超高杠杆率与衍生品的缺失提高金融稳定:
在控制居民购房杠杆率、以及控制这种杠杆通过金融机构扩大的方面,中国经济的管理者比美国监管者在次贷危机以前的表现,好的太多。
目前,中国居民中的绝大多数,在购买房地产时都已经支付了相当比例的首付(一些通过社会融资提高杠杆比例的除外,但这部分人数量太少),这就使得他们在价格下跌时很难选择违约。
而即使选择违约,高首付款、低贷款率导致下的房地产不良贷款,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也不会太大。
同时,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中衍生品的缺位,以及中国政府对主流金融机构的强大管控、支持力度,也导致可能出现的贷款违约不会被无限制放大。
八、公寓和西方普通住房之间存在差异:
最后需要指出的一个细节是,与北美和欧洲国家不同,中国大陆的住宅地产,主要以公寓为主,而公寓的供给量可以在不提高土地使用面积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楼层进行扩张。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一线城市土地的长期供给缺口,仍然存在一些更加融通的解决方法。而这种无限制放大,正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源头。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8-3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④ 谁知道房价收入比怎么算 房价与家庭年收入的比值
房价收入比怎么算但由于在数据的来源和选取、对计算指标的界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实际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国内外学者对房价收入比的应用价值始终存在争论。以上海为例,房价收入比怎么算2011年一手房成交均价约为每平方米2.2万元,套均面积115平方米,套均总价约为250万元;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6万元,三口之家年收入约11万元,由此计算的房价收入比在22倍以上,远超所谓的国际公认标准。若按房价收入比6倍计,目前的房价要下降超过70%,才算合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无疑,房价收入比怎么算静态的房价收入比在分析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住房具体情况时仍存在多方面缺陷。比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用平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得出的房价收入比,难以准确反映各收入群体的具体购房支付能力。又比如,可支配收入的统计不可避免存在误差。再比如,没有考虑不同收入群体能负担的家庭住房面积及其新旧程度,房价收入比怎么算还忽视了收入的增长性和房价的增长性,一旦居民购买房子,住房成本就被锁定,但随着收入增加,房价收入比会不断下降;如房价增长快于收入增长,房价收入比则会上升。另外,没有考虑居民的储蓄和银行住房贷款的支持等因素。所以,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应根据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房价收入比怎么算,并以动态的房价收入比来衡量居民购房能力和房价的高低。
⑤ 上海房价到底多少才合理
我来谈谈
1、我认为不要讲合理,没什么合理不合理;
2、房价本身是不会降的,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近两年内都是不允许房价降的;
3、如果打算长期在上海还是买房为好,因为没有太大选择,早晚的事,谁都不想太累;
4、经济适用房不要考虑,因为上海政策有一定的保护主义的;
5、现有情况建议买房的收入两个人不低于15000,且买房后能有一定结余,否则会很累;
⑥ 上海房价怎么那么高
楼主不要听其他人说,他们研究的还不够透彻。
我们应该都记得,现在的80后,小时候和父母居住的房子,很多都是单位里分的。这个分的房子,就是保障房,我们前二十年的住房消费能够保持低位,不是因为一楼的回答者所说,而是因为前二十年我们国家拥有足够的保障房,使得老百姓在没有足够资产的基础上没有必要去购买商品房。
一般的国家,保障房的数量很多,商品房的数量占少数,而我们国家不同,我们国家在上个世纪末“房改”,及98年下岗危机之后,国家停止了保障房的建设,导致商品房占绝大部分,保障房基本没有。所以产生的后果就是老百姓为了住房不得不购买商品房。而商品房也属于金融商品,给一个金融注入强大的硬性消费的后果就是商品房价格和土地价格不断攀高,因为你不消费不行啊。
东京和纽约就不一样了,一来,他们有完善的保障房,老百姓居者有其所,对于商品房不再那么渴求。没有硬性消费的助推力,商品房的价格也会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二来,国外大城市的交通比中国的大多数要便利的多,那汽车为例,东京和纽约的汽车绝对不比北京上海少,但是他们的交通就要通畅的多,因为他们强调把城市中的功能区外移,降低城市中的汽车密度,而北京上海的功能区全部集中在市中心,能不堵吗?城市一堵,上班上学距离就远,距离一远,你能不在市中心买房子吗?还有地铁,纽约的设计就是要比北京上海科学。有了便利的交通,纽约的居民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把居住地定在房价便宜的郊区,而国内还做不。
⑦ 中国的房价和人均收入的比值是世界之最吗我们应该感到耻辱还是光荣
我觉得这个说法就值得商榷。房价:有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北京在中心区和郊区,房子有豪华和普通,朝阳区和东城区也有很大差别。房价高不能一概而论。西藏那曲房价估计就不是很高。所以,说房价是一个连续概念,从十万到几千万的都有。这怎么能比较。
我们说房价高,应该不是绝对概念,而是相对概念。就是相对于我们的收入我们买不起或者即使买得起也会很艰难。所以,这种比值也就比较高。所以,我认为你的说法应该是成立的。
发展中国家当然是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国既然人口最多,资源又并不富裕,所以比别的国家房价高也不难理解吧。
楼上我很赞同。我的观点是:贫富差距。有钱的人可以买很多房,所以开放商不用担心。有钱人买房可以出租,而且房价上涨赚差价。同时政府某些一把手是可以获得福利(就是以房价十分之一的价格购买,其余由政府财政支付)。所以政府也并不想管,他们不用担心住不起。
⑧ 房价与工资的对比多少才算合理
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标准为4到6之间)。
但正确的比例是永远都不会达到的。
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单价25000元/平方米计算,平均200万左右;
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6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12000元,年收入为14.4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13.9,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15年度《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排行榜》显示,
房价收入比排名前十位是:深圳27.7、上海20.8、北京18.1、厦门16.6、福州14.7、太原12.2、天津11.7、杭州11.3、南京11.3、广州11.1。
拓展资料:
一个国家的平均房价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总收入与一套房屋的平均价格之比来计算,即:
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其中,每户住房总价和每户家庭年总收入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每户住房总价=人均住房面积×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x单位面积住宅平均销售价格 每户家庭年总收入=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⑨ 上海房价几时能恢复正常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收入与买房严重失衡啊!!
看这个社会现状,房价估计不会正常了。
地方政府是不愿意控制房价的,因为高房价的最大收益者就是政府。
等吧,前几年中央政府说调控,结果越调房价越高,不仅房价,医疗、教育、甚至物价都在飞扬,通货膨胀的事实出现了,那么不动产的价格就只有继续涨,或者说上海的地产哪怕前面涨的离谱,现在也不会回落太多。,
中国现在经济结构本来就有问题,巨额贸易顺差导致人民币的滥发助长了物价的上涨,一个乱啊。。
去年下半年开始银根紧缩,等吧,看今年的年中经济结构有什么调整, 上海的房价应该有调整,看中央的后续政策
⑩ 上海平均月薪全国第一,月薪和房价的比例是多少
近日, 58 同城发布《 2019 年一季度人才流动报告》。报告显示,上海企业平均支付月薪是 9723 元,排名全国第一,北上广深依旧是求职需求最旺盛的城市。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求职热度上升迅速、薪资涨幅也较快,其中,杭州企业支付薪资为 8684 元,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
根据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8年,受监测的中国50个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值为13.9,相比2017年的14.1下降了1.4%。(房价收入比,顾名思义,就是房价与收入之比,一般以住房总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来计算。这一指标衡量的是普通居民家庭购房的难度——不吃不喝要多少年才能够买得起一套房。)
整体来看,以房价收入比来衡量,深圳全国最高,长沙最低。而深圳、三亚、上海、北京、厦门、福州等6城房价收入比超过20,这意味着在这些城市,普通家庭不吃不喝要20年以上,方能供得起一套房。
上海平均月薪虽然全国第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单靠工作薪水来购房还是很有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