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已经跑路的P2P平台都有哪些特征
平台信息不透明
虽然监管部门强调平台要充分披露信息,提高透明度,但是许多平台并没有达到要求。信息不透明是触发道德风险的最大隐患,加上没有明确的法律制约,平台就存在了跑路的可能。更有部分平台,捏造虚假信息,自称有国资背景,其实连办公场所都是伪造的,这种平台早晚要跑路!
平台促销活动频繁
平台有促销活动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平台在某个时间促销忽然大量增加,比如推荐有奖,充值返现等等。其目的无非是要招揽短期投资人,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平台近期资金运营不善,所以放出大量促销吸纳现金。而这一举措无异于饮鸩止渴,漏洞会越来越大,最终平台只有跑路一个结局。
平台标的不真实
有些平台短期投资项目过多,而且利率都很高。这说明平台即将面临大规模提现,所以放出虚假标的。我们选择平台时一定不能贪图短期高利率,而要仔细考量标的的真实性,笔者了解一家私人P2P平台叫房易贷,他们平台标的100%真实,借款人信息都不打马赛克,这样的平台才是安全可靠,不易跑路的。
平台无银行存管
五大特征判断P2P平台什么时候跑路?我们在投资P2P理财产品时,一定要选择有银行存管的平台。这是因为有了银行存管,平台就不能随意挪用用户资金,大大降低了卷款跑路的风险。目前国家已经下达硬性规定,在今年8月底,所有正规P2P平台必须有银行存管。因此目前尚无银行存管的平台,要么在努力对接洽谈,要么就是想着捞一笔跑路了。
平台提现困难
五大特征判断P2P平台什么时候跑路?如果你发现平台提现困难,而客服又含糊其辞,基本可以确定平台一定是出现问题了。大部分平台会一拖再拖,就是不给提现,想的是要么有大户救场,要么再多捞一点,然后跑路。此时我们能提现尽快提现,减少损失,如若不能,就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权了。
『贰』 如何查到已经跑路的p2p平台的数据
公安局报案说你在里面有投资,想了解资料,看下是否
『叁』 上市公司的p2p跑路了吗
截至2018年11月20日,上市公司参股、控股以及直接股权上市的P2P网贷平台回112家,其中上市公答司控股平台44家,上市公司参股平台61家,直接股权上市平台7家。
截至2018年11月20日,正常运营的上市系P2P网贷平台有75家,其中上市参股平台41家,上市控股27家,股权上市7家;出现问题的上市系P2P网贷平台共12家,有8家是上市参股,4家上市控股;25家停业、转型及争议平台中,上市参股12家,上市控股13家。
截至2018年至今,P2P网贷行业已有7家正常运营平台赴美上市成功,其中4家在纽交所,3家在纳斯达克。7家平台的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2017年和2018年。
特别提示:背景只是上市公司对P2P网贷平台发展的认可,出借人不能仅以这一个指标作为选择平台的标准,而应结合合规进度、资产端类型、平台舆情等多维度指标综合考量。您可以看看我们平台,我们是做汽车众筹的,模式和P2P大同小异,但现在来看比网贷更有优势
『肆』 P2P行业现状分析是怎样的
网贷之家对各平台的信用评级方法是依据编制的打分方法和权重确定方法,首先统计出财务情况和运营管理状况大体满足要求的平台,根据公开可查的平台公开发布的信息与数据,对9项综合指标各自评分,依照确定好的权重赋权加总,以发展指数来对信用水平进行展示,并就此指数对多家参评平台进行排名,给出机构自身的建议结果。其中发展指数=品牌积分×18%+分散度积分×16%+透明度积分×16%+杠杆积分×14%+人气积分×13%+成交积分×8%+技术积分×5%+流动性积分×5%+合规性积分×5%。融360采用的指标为背景实力、风险识别、运营能力、信息披露、合规性及用户体验,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平台综合实力评估。此外还有我国国内一些学者对P2P平台构建的信用评级体系,但其评级目的多是对P2P平台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和对比,并未特意针对其信用进行评估,且评级指标多采用定性指标,对定量指标重视不足。
3 我国P2P平台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
3.1 评级指标选取原则
对于我国网贷平台来说,有诸多影响其信用评级的因素,如平台成交量、借贷人数、资金流入和贷款余额等,能否全面客观地选择指标,会极大影响到参评平台的评级合理度。为了从全局出发,客观公正地体现平台的信用水平,本文选择信用评级指标将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 全面性
因为最终的评级结果是对平台信用状况的综合反映,所以研究选取的评级指标应尽可能全面系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高度概括平台真实的信用水平,从而全面地展现所选平台的信用风险状况,如除P2P平台的运营水平等财务指标外,还应该考虑平台的经营管理、背景、组织架构以及担保模式等方面的定性指标,从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俩方面去选取,确保涵盖主要影响因素。
2. 公正性
信用评级的结果是提供评级信息给投资者,相关平台以及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因此只有评级方法及过程做到公正客观,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参评平台的信用水平。即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不能有意图选择对某些平台数据有利的指标,应从独立的第三方视角入手,去进行指标的选择。
3. 适用性
我国P2P网贷行业以及对其信用的评级仍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宏微观环境以及国内P2P平台的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和特点,根据其特殊性选取指标并构建评级体系,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以期建立出适用于我国自身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4. 独立性
评级指标的选取需要做到科学合理化,不重叠,不遗漏,并保持各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性,一套科学合理的P2P网贷平台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对于网贷平台乃至整个网贷行业的良性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3.2 评级指标的筛选
我国P2P网贷行业仅有13年的发展历程,信息透明度低与监管不足使得对此行业的信用评级尤为重要,因为它与传统企业和金融类机构特点不同,在选择信用评级指标时要分清重点,找出适用于P2P网贷平台发展特点的评级指标。
本文在参考有关信用评级的文献资料和相关专家构建的评级体系后,结合我国P2P网贷行业的特殊性,决定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且适当提高定性指标的评定权重,以使最后的综合得分更好的反映实际情况。
在定性指标方面,主要选取反映平台背景实力、信息披露程度及担保情况等指标。在定量指标方面,则选取主要反映运营能力、财务状况及流动性三大维度上的八个具体指标来进行研究。同时根据这些因素构建国内P2P网贷平台信用评级体系的一级指标(维度),以及在各一级指标下设立相应的二级指标。其中初步架构的定量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表3-1 定量指标体系及说明
维度具体指标指标解释
运营能力成交量它表示P2P平台在一个时间单位内实现成功贷出的交易笔数,是一种供需的体现。若是一家平台运行良好,其整个周期内的成交量与成交额都会较高。
平均预期收益率是投资者在P2P网贷平台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较高且稳定的收益率也是平台对资金良好运用的体现。
运营时间 P2P网贷平台的运营时间越长,说明其经营越稳健,从而有更强的应对风险能力。
财务状况人均投资金额由P2P网贷平台的现有资金总额除以投资人人数得到,此数值高,意味着平台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较小。
待还余额指通过P2P网贷平台向借款者或融资者借出的尚未归还资金的额度。待还余额越大,说明其所持有的运营资金的规模越大,平台可能面临的风险越小。
注册资本指平台从登记成立时的资本总额,是其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
流动性资金净流入描述的是资金流向,是特定时段内外部资金流入P2P网贷平台的余额,这个指标可以很好体现平台流动性能力。
平均借款期限指所有外部借款人占用平台贷款余额的平均期限,时间越长,整个平台的流动性能力越差,越容易出现信用风险。
3.3 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本文期望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层次分析法恰恰是这样的一种决策方法,同时其自身分析步骤严谨客观,也适合对P2P平台评级指标进行权重的赋予,即通过对各指标分类分层次,按照层次分析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将思维过程系统化、模型化,有利于对最终需得出的综合评分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 确定目标层和因素层,目标层对应的就是最后的综合评分,因素层对应的为相关的各项评级数据指标。本文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分开进行分析,最后在进行加总。
2. 构造判断矩阵,将各要素进行俩俩对比,得出对比尺度表。判断矩阵的元素aij是各要素互相对比而得出的对评分结果影响程度的比例值,且有aij=1/aji。重要性程度的量化比例如下表:
表3-2 量化比例表
指标对比(前者比后者) 量化值
重要性相同重要性强一些重要性较强烈重要性强重要性极强 13579
中间值 2,4,6,8
3. 对各指标重要性量化后进行分析后,对其层次进行排序,并对构建的矩阵最大特征根λ的特征向量做归一化处理后记为W,以此确定所选指标对最终评级结果的影响权重。接着利用一致性指标CI做一致性检验(注意此指标与一致性结果成反比)。定义一致性指标为:CI=(λ-n)/(n-1),其中n为矩阵阶数。同时计算出随机一致性指标RI,它是对指标一致性出现随机偏离的度量,其值是已经确定的和阶数有关的数值,本文对三个定性指标维度与三个定量维度构建的判断矩阵为3阶矩阵,对应的RI值为0.58,对所有定量指标构建的判断矩阵为8阶,对应的RI值为1.41。
4. 最后计算检验系数CR=CI/RI,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前提是检验系数小于0.1,若未成立,则因素指标与综合得分一致性不通过。
首先对定性指标进行单独赋权,结果如下:
表3-3 定性指标判断矩阵和权值
评分平台背景信息披露担保状况 W
平台背景 1 2 3 0.55
信息披露 1/2 1 1 0.24
担保状况 1/3 1 1 0.21
定性指标构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为3.0183,一致性比例CR=0.0176≤0.1,一致性可接受。再对定量指标整体体系分析,构造的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表3-4 定量指标—级指标判断矩阵和权值
评分运营能力财务状况流动性 W
运营能力 1 1/2 1/3 0.1634
财务状况 2 1 1/2 0.2972
流动性 3 2 1 0.5396
所有定量指标维度所构建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为3.0092,一致性比例CR=0.0088≤0.1,一致性通过。下面是对20家平台数据的调查统计。
『伍』 p2p爆雷平台统计,你中招了吗
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从安全的角度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控制,,一是要找合规的平台投资,不要因为贪图一点点的高收益而选择投资不正规的伪P2P平台,现在P2P公司跑路的新闻也是不少的。收益高只有在本金有保障的情况下有用,如果本金都得不到保障了,就算有人跟您约定再高的利息,不也是白搭么。二是投资之前了解投资平台的实力,查下合作公司的背景情况,成立时间,过往业绩、银行存管等信息。比如我目前在投的人人贷和增小钱,平台的风控保障体系都很好,资金银行存管,合规备案一一具备
『陆』 分析:已经跑路的P2P平台都有哪些特征
1、未上线银行存管
在未来,会不会出现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跑路不好说,起码现在还没有。已经出事儿的平台要么就是没有银行存管,要么就只是签约没有上线,比如妙资金融和国诚金融。所以至少上线银行存管是比没有银行存管的平台更加值得信任一些。大家可以在咱们公众号里回复“存管”来查询所有已经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在这些上线银行存管之外的平台投资,一定要慎之又慎。
2、成立时间普遍偏短
这些出事的平台,大部分运营时间不错过6个月,只有极少数是超过1年,一般超过1年的,主要是经营不善出现困难。更多的是在短短的3个月内就出事,甚至还有2天、3天就跑路的平台,如福翔创投,福建的一家三无平台,开业三天就跑路,创了平台跑路的记录,后面的元一创投以2天的时间刷了下限,估计是后无来者了。这些在6个月内倒闭的平台,随着资金提现期的集中,无后续资金流入,资金链断链,要么提现困难,时不时编个借口,给投资者画饼充饥,每天挤牙膏一样发点蚊子钱。要么干脆跑路,提早把资产转移好,跑到国外逍遥自在。所以建议选择运营时间有两年到四年以上的平台进行投资,如融资易,这样的平台会更加稳健。
3、平台自融
指的是有资金需求的人自己设立一家投资理财平台,为自己或相关企业进行融资“输血”,资金并没有流向真实的借款人。这类平台的特点集中表现是高息短期,贷款人不多,但单个贷款人的贷款金额却非常高。自融投资理财平台在操作上直接触犯了银监会所划定的四条红线之一的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而今年上半年出现问题的中宝投资就是其中的典型。
『柒』 P2P平台是如何走向跑路的
P2P发端于美国,却在中国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P2P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4.8万亿元。P2P在中国迅猛发展有其内在原因,由于在特定条件下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相对发达国家更加突出,同时,居民收入近些年增长较快,但投资渠道较少,加上监管者在行业发展初期对其持十分宽松的态度。P2P有条件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使得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服务的小微企业、个人能够获得融资,但也有一些投机者缺乏基本金融知识,以套利为目的,打着创新旗号,利用宽松的监管环境,通过拆分等方式,突破监管底线,留下了大量风险隐患。
从统计数据看,2013年至2015年是中国P2P网贷业务高速发展期,这一过程中几乎没有对这一业务的规范,真可谓野蛮生长。直到2015年7月监管部门才开始对包括P2P平台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原则以及行业自律、信息披露、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等提出明确要求。由于监管未能及时跟上,这一市场的投机风险不断积累并暴露,最典型的问题就是P2P平台跑路频发。截至2017年6月,网贷平台累计5909家,问题平台3795家,其中跑路平台1138家。
从这些跑路平台自身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些平台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庞氏骗局,本身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经营动机不正,这些平台基本以骗钱为目的,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跑路,这种平台往往隐蔽性强,初期不容易识别;一些平台则是由于经营过程中缺乏风控能力、经营不善,往往以过高利率吸引投资者,资金链断裂后只能跑路,有调侃说,你看中了他的过高利率,他看中了你的本金;当然,也有一些平台在监管政策日趋严格下,由于自身业务模式存在较大问题,不可能符合监管的要求,最典型的如借款人的借款额度远超出监管规定,最终选择了提前跑路。
随着监管规定的落地和日趋规范,P2P网贷行业已经进入了关键转折点,优胜劣汰也会加速,这既是规范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会加速一些潜在问题平台的爆发,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推动问题平台公司的有序退出也成为摆在市场监管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也留下许多关于创新与监管的值得反思的新课题。
『捌』 为什么这么多P2P跑路,P2P跑路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平台自创办起就是为了诈骗。这些骗子平台虚构各类资质,以极高的收益率做诱饵,通过借新还旧不断吸收资金,当达到期望的金额或者后续资金难以为继的时候便消失跑路。
第二,平台进行违规操作,导致不必要的风险。部分平台出于冲高交易额金额等原因,人为拆标、建立资金池等违规行为层出不穷,这导致平台的流动性风险激增,最终因为提现困难而倒闭。
第三,因为团队实力有限,风控或网站安全出现问题有一些P2P平台运营上虽然完全合规,但是因为团队里缺少有金融背景的成员,风险意识很弱,风控能力较差。于是在经营中出现了较高的坏账率,本身的资金实力或收益难以覆盖风险,当出现较高比例的逾期时,平台资金链就容易断裂。
『玖』 现在这么多P2P产品,而且高的在8%-10%这样,甚至更高。最近有两家P2P跑路了,如何判断一个P
我只能告诉P2P本身只是一个噱头,只是公司融资的一种手段,那公司拿着钱投资失败,必然会跑路,你要先去了解这家公司的规模,和在这个行当的存在时间,因为国内比较牛的P2P公司也就那几家,新的P2P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必然开出高额的回报,他要付出高额的回报,就会做高风险的投资,高风险的投资必然容易投资失败,所以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你自身就是源头,如何控制自己的投机取巧的心里才是关键,银行有太多的理财产品了,你为何不选择,如果你真想爆富,玩外汇和现货白银吧,要么发财,要么爆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