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费用分析控制报告
如何看懂上市公司的各类报表
[b]如何看懂上市公司的各类报表[/b]
如何看懂看会中报,并获知关键信息
虽然上市公司中报并不需要审计,也不能以此推算出公司下半年度及整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情况和业绩利润水平,但其中也有不少重要的信息需要掌握。
一、获知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看法,自身是否有意愿参与股权分置改革,以及对补偿对价的看法等信息,
比如在目前管理层积极敦促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时候,当试点范围逐步扩大,部分上市公司可能会迫于整体形式的需要,通过中报来或多或少地披露管理层对“股改”的看法,“补偿”的意愿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融资计划或已获准再融资的公司,由于“先股改,再融资”的软约束,势必会有积极的“股改” 的诚意。乐于“寻宝游戏”的激进行投资者也可以据此信息进行一番斟酌筛选。
二、必要的公司财务数据和经营业务信息等
阅读上市公司中报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投资者要想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企业发展情况、财务状况、是否有投资价值等,阅读中报对投资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由于中报披露的信息、内容是针对各种性质的读者,因此,我们针对普通投资者,提出了几条快速、简单,全面的阅读要领,供参考。
目前中报的内容非常简洁明了,只占三大证券报的一个版面,普通投资者掌握上市公司年报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信息都基本集中在这个简报当中,简报有几个重要部分,抓住了这些部分的要点,投资者就可对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些信息主要集中在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三部分。
会计数据部分阅读要领
会计数据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获利能力、每股收益、利润总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这些都是必须详细了解的。
1、常见的评价指标
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通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这三个指标进行衡量。由于目前整体市场(剔除亏损股)的平均市盈率在14倍左右,所以蓝筹股的市盈率要保持在12倍左右或少于12倍;其净资产收益率每年至少要保持在6%-10%之间;但每股收益的多少才算是蓝筹股,这需要就个股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每只股票的股本结构大小不一,净资产高低也不同。
2、每股收益的历史比较看公司的盈利能力
净利润总额和每股收益。净利润总额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相对盈利水平。每股收益的历史比较可以看出,公司净利润增长与股本扩张之间的关系,如果每股收益并未随股本的扩大而受到稀释,那说明公司的外延式增长是合理的,为投资者所能带来的回报稳定而持久,相反,则说明公司的成长能力有限,如果是由于再融资所导致的股本扩大而使得每股收益下降,那就表明,公司募集资金所投项目还未产生效益或所产生的效益还不如原有存量资产所创造的利润。
3、研究利润构成看公司的利润含金量
主营业务利润可以反映公司盈利是否稳定,如利润来源大多数是依靠主营业务,那么其盈利就比较稳定;如果在净利润中主营业务利润所占比重非常少,则说明公司盈利情况不稳定。要观察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真正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还是来自于偶然性收入,如: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因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而调整的利润等。还要注意有的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甚至是直接变卖家产,更有极少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在财务上的技术处理,给业绩注入水分,投资者在读年报时要仔细鉴别。
其它业务利润和其他营业利润往往是一次性的,但不能持续。如:复星集团2003年每股收益0.69元,净利润26361万元,但其中大部分为来自于所认购招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配售部分上市的投资收益,结果今年的业绩则大幅下滑。
4、如何观察上市公司的持续增长潜力?
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同比增速,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是否有成长性:炒股票是炒未来,只要上市公司有成长性,即使市盈率较高,也常被做为炒做对象,因为市盈率会随着公司的成长而降低。投资者要想了解上市公司是否有成长性,应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是否逐渐提高,主营业务是否有发展潜力,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处于垄断性地位,还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主营业务的市场份额是逐年稳步提高还是缩小,都可以从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同比增速指标得到结论。
业务数据摘要部分阅读要领
1、上市公司已建成项目或再建项目将在何时可以产生利润和盈利能力,这些是未来潜在的利润增长点。
2、有无重大法律纠纷,有无重大担保涉讼债务案件。近一两年的啤酒花和新疆屯河、天山股份等就是因为大量的担保涉讼案件,使公司严重亏损。
3、大股东的持股情况
年报中披露的大股东的信息较详细,投资者需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控股股东变动。这种变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国有股股东由于股权的划转而导致控股股东改变;另一种是由于市场上发生的兼并行为、资产重组行为而导致的控股股东改变。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变动比较平稳,短期不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剧烈的冲击,但由于新旧控股股东发展战略与理念的差异可能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对于第二种情况,新的控股股东通常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这些调整会改变公司的基本面,通常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大股东的持股变动。在阅读大股东持股情况变动时,重点注意两点:1、大股东是否有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或减持股份的情况,大股东通过二级市场主动增持公司的股票可认为是对公司有信心的表现,反之说明大股东可能对前景没信心而急于套现;2、要了解股本结构,近年来资产重组股方兴未艾,“” 频出,股价成倍上涨。投资者如想抓住这些“”,必须了解股本结构,了解国家股、法人股、流通股的多少和与总股本的比例情况;上市公司前几位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情况,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持股相差的股数是否容易引起股权之争;3、十大流通股东是些什么成分,如果说十大流通股东中大多是基金,说明该股为基金重仓股,基金普遍对该股前景看好。
4、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及持股数量变化情况
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中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及持股数量变化情况,并与其一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相互比对,可以静态分析主力机构在第二季度(4月-6月)的进出状况,再通过户均持股数量等反映筹码动态集中度的指标,结合股价走势的技术图形,区间成交换手率等指标,来揣测主力机构对该股的操作行为。
5、资产重组情况
资产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不变的主题,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为加强主业或谋求多样化经营而主动收购或出售资产或股权;二是上市公司由于境况窘迫而被其他公司收购。对于前种情况,投资者需判断这种资产重组行为是否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或者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控股股东在出售一笔垃圾资产给上市公司;对于后一种情况要看新入主的控股股东是否有能力带上市公司走上光明的道路。
董事会报告部分阅读要领
1、两大“会报”:董事会报告与监事会报告中都会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说明,投资者需了解公司募集资金是否按计划使用,或者改变用途是否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等。另外上市公司可能在中报中披露公司在下半年的经营计划和业绩展望等,投资者可关注。
2、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诗司制的核心,它分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相互负责、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微观层面主要指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在分析中报时主要分析其宏观方面,而且重点考虑是否存在大股东侵蚀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或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的行为。其方法主要有两点:一守注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情况,特别是非经常业务的关联交易,如转让资产、受托经营等;二守注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对重大事项的独立意见,如监事会对重大关联交易公允性的声明,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情况的独立意见等。从一般情况来看,独立董事如果向上市公司慎重发表独立报告时,则对该公司保持警惕,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伊利股份的独立董事事件。
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部分简单要领
由于这三大表涉及到较多的专业知识,我们就常用的几点予以提示:
静态关键指标
资产负债结构指标
资产负债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公司资产的风险状况。如果资不抵债,负债过多,势必影响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公司的负债也不能没有,如果这样的话,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信誉资源,经营过于保守,难有长足发展。对于在分析财务报表时,我们认为以经营发展需要为准,以不超过70%为宜。最新的《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办法》也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我们认为,一般低于50%以下的资产负债率公司才具备回购流通股股份的能力和支付水平。
利润结构及盈利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这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企业的业务经营状况是否良好。这个比率超高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越强,企业发展状况健康。
特别科目的指标与数据
这些特别科目是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应付款、其他应付款。这些科目属于往来科目,企业可以通过在这些科目的挂帐进行隐瞒利润、隐瞒较大负债的操作。如果我们发现企业的上述项目出现异常(数额巨大),应该提高警惕,因为这些异常的后面往往都有一些机巧或隐患。
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情况。资本公积金可以转增股本,而未分配利润的多少决定着该上市公司是否具备有较好分红方案的能力。经营性现金流。反映公司生产经营业务的现金净流入,最终决定现金派息能力的指标。
注意比较分析
比较是分析的一个基本方法,没有比较,分析就难以开始。比较分析主要是指要用企业财务报表中所披露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指标与本企业历史比较,同时也要和同类企业比较,即要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
关注中报中的重大事项公告
中报新准则中规定,中报要对重大事项进行详细披露。比如重大的关联交易、对外的担保事项、公司的重大诉讼事件以及重大的投资意向等,应密切关注这些披露事项。另外,还有公司募集资金投产项目运行状况,新产品成品率或合格率等,下半年是否进行生产设备维修或检修停产等重要信息,这些都会影响上市公司全年度的业绩。因为现在二级市场的炒作往往是依托公司基本面的一些重大题材,而这些题材往往是能事先在公司公布的年报或中报中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从业绩预增的股票挖掘中报机会
从2005 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整体利润看,整体利润的增长速度迅速下降,一季度整理利润同比增长在10%左右,远远小于2004年一季度整体利润同比增长的在40%以上,这就免对半年度业绩的担心。在目前宏观调控背景,这种下降也在投资者预期之中,对于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行业尤其如此,如房地产和电解铝行业更是预期不好,相关股票表现也很差。在这样业绩增速普遍下滑背景下,业绩预增的股票更令人注意,而且业绩预增在50%以上的股票不少。截止到6月21日,半年度预增的上市公司有98家,其中预增在200%以上的有9家,都是基数比较低的股票;预增在100-200%有6家,也在少数之列;预增在50%-100%之间有83家,占绝大多数。这些股票业绩保持强势,其股价有着业绩的支撑,部分股票有着高成长预期,这些股票中在半年报披露期间有望有一波半年报行情。
一 从行业角度挖掘半年度机会 重点关注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和机械仪表
从半年度预增的股票分布看,还是具有很明显的行业特征,主要集中在化工、机械仪表、采掘(煤炭)、批发和零售贸易、钢铁、交通运输行业,而对于医药、旅游、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金融、电力、农林牧渔、纺织服装、传媒、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的行业业绩预增的股票很少,要是有也只有一到两家,这也很明显反映了目前各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景气的情况。从预增重点行业的家数看,化工行业有16家,是预增最多的行业;钢铁行业有7家;机械仪表行业有14家;采掘业有6家;交通运输有5家;房地产行业有10家。
对于预增家数较多化工、采掘业煤炭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今年很可能是行业景气的高点,加上这些股票大多是基金重仓股,也是基金近期一直减仓的股票,在半年报披露期间对这些股票的炒做时会有所顾虑;对于钢铁行业,面临下游需求下降钢铁价格持续下降和上有铁矿石大幅涨价的双重压力,业绩难有持续性;房地产行业竖家宏观调控的中重点行业,是政策打压的重点,目前已成开始有下滑的趋势;考虑业绩持续性、防御性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应该更加关注批发和零售贸易和交通运输以及机械仪表预增的股票。
1批发和零售贸易
批发和零售贸易预增的股票主要是超市和连锁店,如广州友谊、大连友谊、苏宁电器等。商业和零售是防御型比较强的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比较小,而且从政策上看,国家倾向于刺激消费政策,这对商业零售行业非常有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货币大会(IMC)上表示:国内储蓄率太高,政府计划推出新的政策,刺激消费支出。而且5月25日,商务部商业改革司透露,商务部将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安排500亿元政策性贷款,扶持全国20家大型流通企业的发展。这都表明政策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意图,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持续看好。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重点关注广州友谊、大连友谊、国际实业和鄂武商A。
批发和零售贸易半年度预增股票预增情况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预增类型 同期每股收益(元) 预增幅度 所属行业
000987 广州友谊 预增 0.11 增幅在50%-100%之间 批发和零售贸易
002024 苏宁电器 预增 0.84 增长 50%以上 批发和零售贸易
000679 大连友谊 预增 0.03 增长 200%以上 批发和零售贸易
600056 中技贸易 预增 0.01 增长 100%以上 批发和零售贸易
000411 英特集团 预增 0.00 预计公司2005年半年度
每股收益0.02元左右,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批发和零售贸易
600683 银泰股份 预增 0.08 大幅上升 50% 批发和零售贸易
000159 国际实业 预增 0.01 大幅上升100%以上 批发和零售贸易
000501 鄂武商A 预增 0.03 大幅上升100%-200% 批发和零售贸易
2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属于瓶颈行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车流量和运输货物必然稳步增长,交通运输也是比较好的防御性行业。而对于高速公路,国家更是给予优惠税收政策,高速公路收费原先执行5 %的营业税,自2005年6月1日起,所有高速收费都将执行3 %的营业税,下调2%。本身高速公路毛利率就是非常高的,毛利率一般都在50%以上,税收的优惠将一步提升其业绩。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关注捷利股份、中海海盛和粤高速 A 。
交通运输、仓储业半年度预增股票预增情况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预增类型 同期每股收益(元) 预增幅度 所属行业
000996 捷利股份 预增 0.01 增长幅度超过300% 交通运输、仓储业
600896 中海海盛 预增 0.10 增长 50%以上 交通运输、仓储业
600026 中海发展 预增 0.27 增长50%-100%之间 &nbs 希望-采纳`
⑵ 求一篇银行市场占有率分析报告
2008年中国银行行业投资策略及财务统计数据分析
--------------------------------------------------------------------------------
No:yb09-47770 中国报告大厅市场研究报告网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报告名称】: 2008年中国银行行业投资策略及财务统计数据分析
【关 键 字】: 银行 行业 投资 策略 财务 统计 数据 分析 市场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 2008年7月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或EMS特快专递
【英 文 版】: 电子版:18000元 日本の版:18000元
【价 格】: 纸介版:RMB 7800元 EMIAL电子版:RMB 7800元 两个版本:RMB 8500元
【订购电话】: 中国报告大厅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17-8000
北京:010-59871805/59871806 传真:010-59871807
福建:0592-5337135/5337136 传真:0592-5337137
值班:13681553822 网上订购
〖 描 述 〗
《2008年中国银行行业投资策略及财务统计数据分析》依托我们多年对银行行业的研究,结合银行行业历年供需关系变化规律,立足国内市场,兼顾全球市场环境,对银行行业内的企业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该报告侧重官方统计数据,采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学研究方法撰写而成。
如何全面了解我国银行行业的整体现状;如何了解我国银行行业的宏观环境;如何知道我国对银行行业采取的相关政策,并把握机遇;如何预测我国银行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何了解银行上游行业改革发展对银行发电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下游行业的需求对银行行业带来的发展性机遇和挑战;如何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并在竞争中把握商机;如何了解客户的购买行为,并预测客户的购买趋势。这些都是我国银行及相关行业企业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本报告将对这些问题做出详细的回答。
本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中国银行企业联合会等权威部门统计的2004-2008年上半年的数据及相关媒体所公布的最新数据,对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的生产、消费、供给、市场竞争格局、价格、行业结构以及影响未来银行市场格局的关键要素作了深入地分析。同时,本报告也针对银行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切入行业,为银行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与专业级的市场导向。并且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依据。
数据截止日期为2008年5月份。
〖 目 录 〗
第一章 我国银行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一、2000-2007年GDP历史变动轨迹
二、2000-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
三、2000-2007年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
四、2008年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五、2008-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 近年来我国银行行业发展政策分析
第三节 2004-2008年我国银行产业链分析
第四节 银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第五节 影响银行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二章 我国银行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
第一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第二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三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四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第三章 我国银行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规模分析
一、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总资产对比分析
二、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企业单位数对比分析
三、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对比分析
第二节 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一、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产值利税率对比分析
二、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资金利润率对比分析
三、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对比分析
第三节 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效率分析
一、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分析
二、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对比分析
第四节 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结构分析
一、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地区结构分析
二、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三、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结构分析
第五节 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一、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人均指标分析
二、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四章 我国银行行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节 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东地区银行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东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东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华东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华东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华东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华东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二节 2004-2008年上半年华南地区银行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南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华南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华南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华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华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三节 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中地区银行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中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中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华中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华中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华中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华中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四节 2004-2008年上半年华北地区银行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北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北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华北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华北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华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华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五节 2004-2008年上半年西北地区银行行业运行情况
一、西北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二、西北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西北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西北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西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西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六节 2004-2008年上半年西南地区银行行业运行情况
一、西南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二、西南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西南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西南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西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西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七节 2004-2008年上半年东北地区银行行业运行情况
一、东北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二、东北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东北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东北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东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东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五章 我国银行行业产销运行状况
第一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产成品分析
一、产成品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产成品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比较
第二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一、总销售收入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比较
第三节 2004-2008年上半年年我国银行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分析
一、销售收入增长率发展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08下半年—2010年我国银行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第六章 我国银行行业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工业总产值分析
一、工业总产值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五、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
第二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总负债情况分析
一、总负债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负债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总负债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负债比较
第三节 2004-2008年上半年年我国银行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
一、资产负债率趋势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08下半年—2010年我国银行行业资产负债率预测
第七章 我国银行成本费用分析
第一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一、销售成本总额分析
二、销售成本率分析
三、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第二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一、销售费用总额分析
二、销售费用率分析
三、销售成本率分析
四、不同规模企业销售费用率比较分析
五、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费用率比较分析
六、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费用率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一、管理费用总额分析
二、管理费用率分析
三、不同规模企业管理费用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管理费用率比较分析
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管理费用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一、财务费用总额分析
二、财务费用总额分析
三、不同规模企业财务费用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财务费用率比较分析
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财务费用率比较分析
第八章 我国银行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一、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第二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一、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第三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一、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第四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一、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第五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一、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分析
第六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一、应收账款总额分析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三、不同规模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分析
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分析
第七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一、流动资产总额分析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三、不同规模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第八节 2004-2008年上半年国银行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一、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第九章 我国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二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销售毛利率分析
一、销售毛利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毛利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毛利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毛利率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销售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一、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五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六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净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净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净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七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一、产值利税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第八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人均销售率分析
一、人均销售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人均销售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人均销售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人均销售率比较分析
第九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一、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第十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资金利税率分析
一、资金利税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资金利税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资金利税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资金利税率比较分析
第十一节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一、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十章 我国银行重点企业分析(重点企业可根据客户指定的企业来写)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数据分析
三、企业发展战略
第二节 企业二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数据分析
三、企业发展战略
第三节 企业三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数据分析
三、企业发展战略
第四节 企业四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数据分析
三、企业发展战略
第五节 企业五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数据分析
三、企业发展战略
第六节 其他企业
省略。。。。。。。
第十一章 2008-2010年我国银行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SWOT模型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风险分析
第二节 银行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银行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二、银行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三、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银行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二、竞争风险
三、经营风险
第四节 银行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一、重点投资品种分析
二、重点投资地区分析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 1、2005-2007年我国GDP增长情况
图表 2、2006-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情况
图表 3、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情况
图表4、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 5、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图表 6、2006-2007年我国进出口情况
图表7、1998年I季度—2008年I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率(%)
图表8、1999年8月—2008年3月工业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长率(%)
图表9、1999年8月—2008年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
图表10、1999年1-8月—2008年1-3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月度累计同比增长率(%) 图表11、1999年8月—2008年3月出口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与进口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图表12、1999年8月—2008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同月=100)
图表13、1999年8月—2008年3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年同月=100)
图表14、1999年8月—2008年3月货币供应量月度同比增长率(%)
图表15、2008-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图表16、2008-201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图表17、2008-2010年我国国际贸易总额预测
图表 18、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图表 19、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行业生产规模分析
图表 20、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图表 21、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22、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23、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图表 24、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规模分析
图表 25、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总资产对比分析
图表 26、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企业单位数对比分析
图表 27、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对比分析
图表 28、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图表 29、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产值利税率对比分析
图表 30、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资金利润率对比分析
图表 31、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对比分析
图表 32、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效率分析
图表 33、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分析
图表 34、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对比分析
图表 35、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地区结构分析
图表 36、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图表 37、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结构分析
图表 38、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人均指标分析
图表 39、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40、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图表 41、2004-2008年上半年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42、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东地区银行行业运行情况
图表 43、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东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图表 44、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东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45、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东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46、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东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图表 47、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东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图表 48、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东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图表 49、2004-2008年上半年华南地区银行行业运行情况
图表 50、2004-2008年上半年华南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图表 51、2004-2008年上半年华南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52、2004-2008年上半年华南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53、2004-2008年上半年华南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图表 54、2004-2008年上半年华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图表 55、2004-2008年上半年华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图表 56、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中地区银行行业运行情况
图表 57、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中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图表 58、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中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59、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中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60、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中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图表 61、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中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图表 62、2004-2008年上半年华中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图表 63、2004-2008年上半年华北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图表 64、2004-2008年上半年华北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65、2004-2008年上半年华北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66、2004-2008年上半年华北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图表 67、2004-2008年上半年华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图表 68、2004-2008年上半年华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图表 69、2004-2008年上半年西北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图表 70、2004-2008年上半年西北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71、2004-2008年上半年西北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72、2004-2008年上半年西北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图表 73、2004-2008年上半年西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图表 74、2004-2008年上半年西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图表 75、2004-2008年上半年西南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图表 76、2004-2008年上半年西南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77、2004-2008年上半年西南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78、2004-2008年上半年西南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图表 79、2004-2008年上半年西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图表 80、2004-2008年上半年西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图表 81、2004-2008年上半年东北地区银行行业产销分析
图表 82、2004-2008年上半年东北地区银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83、2004-2008年上半年东北地区银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84、2004-2008年上半年东北地区银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图表 85、2004-2008年上半年东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图表 86、2004-2008年上半年东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图表 87、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产成品分析
图表 88、2004-2008年上半年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分析
图表 89、2004-2008年上半年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产成品
图表 90、2004-2008年上半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比较
图表 91、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图表 92、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分析
图表 93、2008下半年—2010年我国银行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图表 94、我国银行行业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图表 95、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工业总产值分析
图表 96、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总负债情况分析
图表 97、2004-2008年上半年年我国银行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
图表 98、2008下半年—2010年我国银行行业资产负债率预测
图表 99、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图表 100、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图表 101、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图表 102、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图表 103、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图表 104、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图表 105、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图表 106、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图表 107、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图表 108、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图表 109、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图表 110、 2004-2008年上半年国银行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图表 111、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图表 112、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销售毛利率分析
图表 113、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销售利润率
图表 114、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图表 115、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图表 116、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图表 117、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图表 118、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人均销售率分析
图表 119、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图表 120、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资金利税率分析
图表 121、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图表 122、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图表 123、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图表 124、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图表 125、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行业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图表171、略。。。。。。。。。。。。。(见报告正文)
⑶ 2017银行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
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回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个答人贷款业务具有对象广泛、单笔体量小、风险分散的特点,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极具增长潜力的领域。相比于公司业务,个人业务的客户基础较为稳定,存款波动较小,个人贷款单笔金额小,风险较为分散,在经济下行期具有稳定利润的作用。
⑷ 银行财务分析报告的范例
网络文库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