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邮币卡下载软件

上海邮币卡下载软件

发布时间:2021-06-17 04:47:11

A. 上海邮币卡交易所的登录原始密码是多少

邮币卡电子盘抄中的原始票,一般是指交易所在上市品种之前,以原始上市价格发行的新票份额。通俗的说,就是新上市的藏品都会有一个线下发行价格,投资者可以通过软件进行申购,获得原始价格的藏品。电子盘的规则是上市第一天的涨幅为30%,之后每天涨幅限制为10%。新品上市一般会有十几到三十几个,甚至的涨停板,所以收益非常客观。想了解邮币卡电子盘的信息,建议你去邮币通逛逛

B. 投资邮票怎么玩需要下载什么软件

投资邮票有实物与电子盘二种,实物只要到邮币卡市场,或者网上买入即可。电子盘了解好文交所,想入哪家,登陆他们的官网注册、开户即可。

C. 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交易所软件哪里下载

找 不 到 上 海 邮 币 卡 交 易 中 心 软 件 吗 , 可 以 去 知 名 的 牛 邮 网 官回 网 下 载 专 区 下 载 上 海 邮 币 卡答 交 易 中 心 , 要 是 找 不 到 可 以 直 接 联 系 在 线 的 客 服 给 你 连 接 下 载 。

D. 关于邮票

【概述】
邮票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发送者会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消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全部或部分传递费用。为方便使用,邮票四周一般会打上齿孔,背面则加上一层背胶。邮票发行由国家管理,通常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甚至是某些国家重要的财源来源,如列支敦士登。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邮票。
[编辑本段]【邮票的诞生】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不再是收信人,而是发件人付费。这是一种“预付模式”(先付费后使用)。而且邮资的费用可以因此而降低,收费也变得简单起来,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叶。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目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 资付讫证的标签,可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在1836年来自卢布尔雅那的奥地利人劳伦斯·科师尔(Lovrenc Košir)向奥地利政府提出建议,引入邮票简化邮政服务。苏格兰书商詹姆斯·查门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递交了类似的建议。建议可能为罗兰·希尔所采纳,而后者在1835年受不列颠政府委托去对邮政进行改革。希尔因此成为邮票使用的倡导人。
在19世纪早期,邮资是按邮件送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分别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费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规定,邮程在15英里之内收费4便士;20英里内收费5便士;300英里内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邮递条件还会另加邮资。邮资非常昂贵。据记载,一封从伦敦到爱尔兰的信件就要花费一个铁路工人一个月工资的两成。如此高昂的邮资不仅平民望而却步,连国会议员也难以承受,为此国会竟决定议员可享有免费邮件。结果一些议员将这些免费邮件大肆赠送给亲朋好友,免费邮件竟占邮件总数的75%,邮政部门因此亏空严重。而民间也想尽办法逃避邮资,诸如请人代送或拒绝收件等方法层出不穷。
希尔于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叫做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书籍,主张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在英国本土邮件重量只有低于0.6盎司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并且由寄件人预付邮资,还提出用一种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付邮资,引起广泛回响。1839年7月22日,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在下议院通过。8月17日,该方案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通过,决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实行。1840年3月,第一批邮票240个邮票模版制作完成,4月15日开机印刷,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发行,并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 因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称之为黑便士(One Penny Black)。这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图幅为19mmX23mm,无铭记,无齿孔,有背胶,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两枚邮票设计也是多得罗兰·希尔。为之他收到数千份设计,最后都为他弃之不用。邮票上的画像来自于一枚他特别喜欢的1837年纪念币。面值1便士的邮票是黑底的,2便士面值的则是蓝底。亨利·科巴(Henry Corbald)为之制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则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厂(Perkins, Bacon Petch)承担。而黑便士邮票也有其不足之处,邮票上的黑色邮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钻空子(漏洞)将其反复使用。为此,之后的1便士邮票改用红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红便士宣告诞生。
[编辑本段]【邮票的历史发展】
在1840年邮票诞生以前,出现过有很多种邮件付费形式。巴黎邮局的佃户让—雅各·雷奥尔德·德·维利埃(Jean-Jacques Renouard de Villayer)在年发明了一种名为“付款票”(或应付票据,法语:Billet de port payé),这是与邮票类似的纸样收费条,价值“一苏”。这种付款条被面并无粘性,需要用夹子或绳带固定在信件上。目前这种付款票已很难见到,而且流传至现世的情况不详。
在英国也有类似邮票前身制品。自1680年起伦敦芬尼邮局(London Penny Post)的商人威廉·杜克瓦(William Dockwra)和罗伯特·穆里发展出新的邮价统一系统,他们为发信者的邮件盖上邮戳的做法非常受欢迎,致使当时约克公爵在邮政领域的垄断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公爵向芬尼邮局施压,迫使后者在两年后放弃该项业务,而且被并入邮政总局。而芬尼邮局一些流传下来的三角形邮票(英语:triangular postmarks)现在依然可在博物馆见到。另外最少有四枚为私人所收藏。
19世纪初一些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城市信封”(Stadtkuverts),也可看作为贴在信封上印刷邮票的前身。1818年撒丁岛出现一盖有邮戳的信纸(Carta postale bollata),1821年前后由不列颠报纸发出的回复卡也已经有邮戳印记。世界上第一张印有邮票的明信片是在1838年从悉尼发出的邮简(letter sheets)。
【邮票的今天】
随着当代盖邮戳机的应用与电子邮件的迅速普及,邮票的使用量在不断减少。即便如此,邮票的每年世界使用量还是数以十亿计的。
收藏者是邮票的一大主顾,为了迎合这些用户,邮政当局发行了很多纪念邮票,例如正值世界杯之际发行的世界杯纪念邮票,还有一些仿古制品。一些小国家的邮票已经不再是为了邮政用途,而是向收藏者售卖,作为自身财政一大来源,如梵蒂冈,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还有一些非常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
[编辑本段]【新式邮票】
自2002年起,德国的用户可以通过软件STAMPIT在互联网上下载打印邮票。自从邮政改革之后,邮政事业的垄断开始瓦解,一些私营企业也可以出版自己的邮票。例如柏林的PIN AG2004年就东德喜剧系列的Abrafaxe发行了邮票。
2003年荷兰和芬兰邮政(后者显示面向企业用户)引入一些可以由用户自己设计的邮票。他们可以将相片,图片或者是Logo导入到模板中付印。奥地利在2003年也提供该服务,最低印数为200,但2005年后则降至100。而美国则只需20张即可。瑞士在9月6日发行了四张印有手机照片的邮票,所有瑞士公民都可提供这些手机照片。
奥地利在1988年引入了全息照片邮票。但该技术花费甚高,所以并未成为主流,这是为了特定场合而制。这种邮票现只有120张左右,而且自成了一种收集方向。
[中国邮票的发展史】
中国第一枚中国第一组邮票邮票的故事: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分三次刷发.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
中国在清光绪四年六月(公元 1878年7月)开始发行邮票。第一套邮票共三种,图案是一条五爪大龙,它在清代是皇权的象征,具有国徽的性质。这套邮票通称为“大龙邮票”。1888年,台湾设立文报总局,在其颁布的<台湾邮政票章程>中,首次出现“邮票”二字。总局印发了两联单式的台湾邮票,用以在传递公文中分清职责和传递时间,官用的称“邮票”,民用的称“商票”,但这里所说的邮票与现在的意义不同。在我国邮政史上,正式使用“邮票”一词从1899年开始的,这时邮政汇总已开办,邮政业务扩大了,“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1912年,我国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字样。1896年决定开办大清邮政。1897年初,清政府决定将海关兼办邮政时期发行的邮票和清代红色印花税票加字改值暂作邮票使用。同年8月,大清邮政首次正式发行成套普通邮票,全套共12种,图案为蟠龙、鲤鱼、飞雁,面值最低为半分,最高为5元。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暂将大清邮政1901年第三次发行的无水印蟠龙、鲤鱼、飞雁图邮票加盖“中华民国”字样(全套15种),于1912年3月起陆续发行。同年 11月又发行主图为孙中山像的“中华民国光复纪念”邮票和主图为袁世凯像的“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一套,每套各有12种。两套邮票面值相同,最低1分,最高5元。1913年5月,发行中华民国第一套普通邮票,图案有三种:面值半分至10分的为帆船图,15~50分的为农民收稻图,1~10元的为北京国子监大成门牌楼(通称“宫门”)图。从1878年开始有中国邮票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发行邮票400余套,2000多种。1930年,赣西南革命根据地设立了邮政总局,发行“赣西南赤色邮政”邮票,已发现三种,面值为1分、3分、8分,这是现知中国人民革命政权最早发行的邮票。中国人民革命政权发行邮票分三个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发行邮票的单位有175个,发行了2200多种邮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8日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即“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全套4种。自此至1984年底,共发行各种邮票 502套(包括加盖“中国人民邮政”字样的中华邮政邮票10套),2091种,小型张33张,小本票11本。邮票面值从半分到20元共30余种,其中以4分、8分的发行量最多。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会徽、吉祥物福娃》 邮票 (中国国家邮政局限量发行)the 2008 BeiJing 29th Olympic games 《emblem,the mascots-five fuwa》stamps(limited issued by China Stamp State Post Bureau ) 邮票名称:29届奥运会会徽和吉祥物 name :the 29th Olympic games emblem and mascots.
[编辑本段]【邮票制造】
铭记
铭记用来表示邮票的发行国家与机构。1874年,邮政联盟规定各国邮票都必须印上国名;1889年修订的《万国邮政公约》又明确规定应当用拉丁文来标记国名,但目前该规定没有被严格执行。目前世界各国的邮票铭记主要是采用文字标注,这通常是国名或国名加邮政字样,有的还加注英文。以中国邮票为例,采用的是中国邮政加CHINA铭记。美国的则是USA或US,前苏联则是CCCP。英国是唯一的例外,其的邮票铭记为女王的侧面剪影,不标任何文字。此外,匈牙利发行的邮票铭记不是其国名,而是“MAGYAR”(中文“马扎尔人”之意);瑞士的邮票铭记则是“HELVETIA”(中文“荷尔维第亚人”之意)。欧洲一些国家联合发行的欧罗巴邮票上,加注有“EUROPA”和“CEPT”字样。
造型
邮票最早的造型是长方形,直立比横放要普遍。长方形邮票可以非常美观的放置在方连里。长方形的特殊形式—正方形的邮票比较少见。匈牙利就很喜欢发行漂亮的正方形邮票。除了四角邮票外,早期的一些邮票还呈现出三角形。其中最有名的是英国殖民地好望角发行的一套三角形邮票。
最近的十几年,很多国家都发行了形式多样的邮票,例如以足球为主题的圆形邮票。这种邮票不像四角或三角邮票那样容易从方联撕下来,因此它们常以邮票块的形式出现。收藏家席拉·里昂(Sierra Leone)以其收集的特殊形状邮票而出名,例如徽章,水果,鸟,地图和椰子形。法国的邮政局(La Poste)曾发行过心形邮票。
由于矩形有节省原料的优点,所以成为大量发行的普通邮票票形首选,而三角形也有相同优点,是除矩形外使用最多的票形。有些形状如圆形、菱形、心形以及包括水果、鸟、地图等各种事物的形状,会浪费原料,所以这些票形多用在发行量较少的纪念邮票上。
邮票也常以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和小本票等其他形式的形式发行。小型张(miniature sheet)是指将一枚或数枚邮票印在一张面积较大的纸上,在邮票四周的空白处一般印有相关文字和图案的小开张邮票。而小全张属于小型张的同类特殊版式,是指全套邮票印在一张纸上的邮票,其面值、图案、枚数与同时发行的邮票完全相同。二者在边纸上大多都会饰以相关图案或说明文字,有时还会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出售。世界上第一枚小全张是年卢森堡发行于1906年的纪念威廉四世大公登基小全张邮票。中国的第一枚小全张是中华邮政发行于1941年的《节约建国》邮票。小本票又称为邮票小册,是邮政部门将一套邮票印制成连票并装订成册,配有封底的邮票称为小本票。这种邮票经常由于由于装订的原因而有一边、两边无齿孔或二、三边无齿。小版张是邮政部门在发行全版张之外另印制的小开张邮票。小版张四周一般有装饰或与邮票主题关联的文字与图案。
齿孔
到了今天制齿则成为了针对邮票边缘最受欢迎的加工方法,这种方法也成就了邮票这种独一无二的外形样式。邮票边缘的齿其实是邮票打孔的摩登样式。开始的时候邮票的边缘不会怎么被加工。没有齿,使用者需要用剪刀方能从邮票方格分离出来。而英国人亨利·亚瑟尔(Henry·Archer)则打算改善这种情况。他首先应用了一种穿孔机,里面有着细小的刀排,人们能用它在两张邮票之间作出等距切口。世界上第一张以这种方法制出的邮票出现于1848年。
亨利·阿舍并没止步于此,他不断改进该机器,后来利用钻芯代替小刀。这种方法非常受欢迎。当第一枚边缘带齿的邮票在 英国出现后,世界各国也紧随其后应用该做法。
在打孔机发明之后,大部分邮票都是有齿孔的,但有时因不具备打孔条件(如战争时期等),小部分邮票也没有齿孔。这种邮票收藏价值普遍高于有齿孔邮票,有时邮政部门为了满足集邮者的需求而故意发行无齿孔邮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62年8月8日发行的纪94号邮票“梅兰芳舞台艺术”和1963年8月5日发行的特59号邮票“熊猫”。
涂胶
邮票的背面会涂胶,之后只要湿润其表面就会产生粘性,可以粘贴到信封表面。时至今天邮票会在印刷之前就用机器上胶。但早期却是先印后胶的,而且在相应的机器出现之前,涂胶是手工用刷子完成的。胶的主要成分是塑料,例如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碳多聚物。后来则是动物粘着剂,也见植物粘着剂 ,如糊精或阿拉伯胶。一些邮局则开始应用带粘性的塑料薄膜。大部分使用者使用舌头湿润涂胶层,因此很多邮局想办法使邮票带“味”。例如德邮在 1955年到1956年测试了带薄荷味的涂胶材料。在集邮者收集邮票时,需要将背胶洗掉,才能夹在邮票册中。
材料
邮票的纸是特制的,要符合技术上的要求,它们既要对防伪识别起作用,又要张张如一(在战争期间就很难做到),所以价格昂贵。
现今的邮票使用的纸会发光。荧光,磷光和邮票的这种光效增益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邮票的这种发光性质一方面可防伪,另一方面自动盖戳机要靠它来识别戳印位置。德国每天需要25吨邮票用纸。
很多其它的国家则使用木或布料制邮票。例如瑞士就发行过这些邮票,但只面对收藏家。从1955年开始发行邮票的不丹,在1973年4月15日发行了一套68到100毫米的唱片邮票,它们既是邮票又是唱片。苏联1965年印有两枚以航空为主题的铝邮票。东德在1963年发行了一涤纶邮票,因涤纶一词Dederon从发音上非常接近东德的德语首字母缩写DDR。布隆迪在建国三周年之际发行了金薄膜邮票纪念其独立。2003年意大利发行牛仔裤料邮票。2004瑞士发行木料邮票。在2000年6月21日,瑞士还发行了世界第一套刺绣邮票。但是归根到底,纸还是邮票的最实用材料。
【邮票种类】
邮票有很多种。只是因为自其诞生之日起,邮票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用途 ,可分类归纳为:
普通邮票:
普通邮票既是最古老又是最为常见的邮票种类。购买普通邮票是交纳邮费的一种方式。普通邮票面值齐全,发行量大,票幅较小,图案比较固定。往往多次印刷,有多种。
纪念邮票 :
纪念邮票是为某一事件或场合特别发行的邮票。秘鲁在1871年暨其第一条利马和卡亚俄之间的条路开通之际发行了世界第一枚纪念邮票,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许多国家将纪念邮票作为自我广告的一种形式。特别是一些小国家,其纪念邮票成为自身财政来源之一(但是有时也可能存在着宣传目的,例如德国第一枚纪念邮票就是在纳粹时代出现的。)纪念邮票主要面向的是收藏者,因为它们基本上不会用到信封上面。所以比起长期邮票,罕见附有纪念邮票的信件。纪念邮票通常票幅比较大,设计印刷精致,图案丰富,不允许重印,有特定的发售期限。
特种邮票:
为宣传特定事物而发行的邮票,基本上只要不是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的邮票都属于此类,范围比纪念邮票更加广泛。
福利邮票:
又称附捐邮票,是为福利、健康、赈灾、慈善等事业而发行的邮票。其面值分为两部分,一是邮资本身,二是附捐金额。世界最早的附捐邮票是189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行的1便士邮票,其售价比邮票面值高12倍,多余的金额即用于捐赠。
公务邮票:
公务邮票是政府机关单位用于支付公务邮件所使用的邮票。因此在一般邮局是不会看到有公务邮票出售的,而且它们也不能由于普通邮寄。所以实际上是没有滥用或盗用公务邮票的事件的。
第一枚公务邮票于1866年英属印度被发行。中国的第一枚公务邮票是中华邮政在新疆发行的凿孔“公文贴用”。德国则要等到1920年再有自己的公务邮票,但二战结束后又被废除了。东德在1954年到1960年使用过公务邮票。奥地利则只有在德国1938年到1945年占领期间才出现过公务邮票。瑞士则在1918年到1944年使用过公务邮票。列支敦士登从1932年其发行公务邮票。1983年,美国发行的公务邮票上注有“美国公文邮票”和“私人使用将罚款300美元”的字样。因此又被称为处罚邮件邮票。
航空邮票:
航空邮票适用于空运邮件,因此也被称作“空运邮票”。但它们只能用于空运邮件,普通邮递是不能使用航空邮票的。自20世纪中期起,空运邮件成为邮运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会发行自己的航空邮票。票面图案通常为气球、鸽子或飞机等。 德国和瑞士在1912年就引入了第一枚航空邮票。奥地利则是在一战时1918年3月30日发行第一枚航空邮票。大部分欧洲国家在二战之后废除了航空邮票。现在普通邮票已可用于空运邮件。
欠资邮票 :
在很多国家存在着欠资邮票,它们用作计算邮寄欠资。工作人员在邮件寄出之前会给邮费投入不足的信件贴上邮资邮票,并且会在邮件交付的时候结清。欠资邮票不能作为邮资预付的凭证,邮局也不销售。
世界最早的邮票出现在1859年,出现于法国。奥地利在1894年发行了第一枚邮资欠票。直到2002年引入欧元时被废除。德国从没有过欠资邮票。只有当时享有邮政主权的巴登和巴伐利亚在1862到1870年发行过欠资邮票。瑞士在1878年到1938年间发行过欠资邮票。列支敦士登在1920年与奥地利分开邮政之前一直有用奥地利的欠资邮票。在之后它先是发行奥地利货币欠资邮票,再在1940年转成瑞士货币的。中国最早的欠资邮票发行于1904年4月1日,1956年停用旧币后就再无发行。
电子邮票:
根据邮资大小,由自动贩卖机打印不同面值所出售的邮票,又称自动化邮票。这种邮票无齿孔,无背胶,有的上下两边各有两个半圆形凹槽。1981年德国发行了首套电子邮票,面值可根据需要分档选择(1芬尼到999芬尼)。
信销票与盖销票:
盖过邮戳的邮票按其状态可分为两类。分别是信销票和盖销票。信销票指的是实际寄过信,作为邮资使用过的邮票,也称实销票。盖销票又称特销票,是邮局已表示作为邮资使用过,专为集邮人士提供的邮票。这种邮票比新票略便宜,邮票上邮戳痕迹鲜明清晰,有背胶的保持原胶。
快递专用邮票:
专门用来邮寄快信,于1955年在美国首度发行。
挂号邮票:
专供在挂号邮件上贴用的邮票。
军用邮票
供现役军人或军事机关减免邮寄费用的专用邮票。世界上最早的军用邮票于1879年发行,发行国是奥匈帝国。
包裹邮票
供寄送包裹贴用的专门邮票,又称包裹印纸。一般不单独出售,只可在寄送包裹付款时由邮局人员将其贴于包裹上并加盖。世界上最早的包裹邮票发行于1879年的比利时。
电报邮票
在发电报时使用,非常罕见,
报纸邮票
专供邮寄报纸和杂志。最早于1852年发行于奥地利。
汇兑邮票
供汇兑的专用邮票,又称汇兑印纸,采用飘汇方式办理邮政汇兑业务时,贴在汇票及其核对收据上的汇款金额凭证。有面值,不能作为邮寄邮件的凭证,最早的汇兑邮票发行于1884年的荷兰。
试印票
在邮票正式印刷前,邮局会为了检查效果而先以邮票样式印刷一些样张,是为试印票。
发光邮票
这种邮票因为涂抹了特殊材质,可在暗室内发光。根据发光物质的种类又可细分为荧光邮票和磷光邮票。
加盖邮票
在原有邮票上加盖文字以变更面额而产生的新邮票就是加字改值邮票。这种邮票的出现多是因为政权轮替与物价暴涨,让邮政部门无法跟上变化导致。
【奥运邮票】
自奥林匹克和现代奥运会问世起来,体育邮票就与它结为亲密“伙伴”,并以邮票的形式向人们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奥林匹克网络全书。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为此,东道国在希腊邮协领导人萨科拉弗斯的建议下,率先发行世界第一套奥运会邮票(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体育出票),成为体育邮票的开山之作。
[编辑本段]【无齿邮票】
无齿邮票(Imperforated stamp)指四周不打齿孔的邮票。世界上早期发行的邮票都没有齿孔。自1854年亨利•亚第尔发明了打孔机后,英国和其它国家才开始发行有齿孔的邮票,但有些国家因不具备打孔条件,发行无齿孔邮票的历史很长。如我国解放区发行了许多无齿孔邮票,就因当时无打孔条件。后来,一些国家虽然有了打孔条件,但为了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专门发行无齿孔邮票,也有在发行有齿邮票同时,特地发行一些无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一般因其发行量小,倍受集邮爱好者青睐,收集无齿孔邮票最好是带边纸或双连的,谨防伪品。
[编辑本段]【世界珍稀邮票】
物以稀为贵,一些邮票因为数量少而备受收藏家追捧。世上并没有最珍贵和最稀有的邮票,因为有很多孤本邮票在世。其中最有名的如下:
黑便士 (英国 - 1840年)
世界第一枚邮票
毛里求斯“邮局”邮票 (毛里求斯 - 1847年)
1847年9月,毛里求斯总督夫人举行舞会,为邮寄请柬,当地邮局发行了两种邮票,面值分别为桔黄色1便士和蓝色2便士,图案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各500枚。这是英国殖民地最早发行的邮票。邮票由一位名叫约瑟夫·巴德纳的钟表匠雕刻,由于是第一次做而且他视力极差,结果将“post paid”印刷成“post office”。但是当时没有人发现这错误。舞会结束后,大部分请柬都被丢掉,只有十几枚邮票被一班轮船运到了欧洲和印度。1869年后,人们才发现这枚邮票的错误。目前实寄封仅发现1个,1993年以50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而1便士邮票新票存世15枚,2便士新票存世12枚。均为世界珍邮。
萨克森深红色变体票 (萨克森 - 1850年)
萨克森在1850加入德奥邮政联盟后,发行了第一套无齿邮票,邮票面值3芬尼,凸版印刷,共印50万枚,实际售出463058枚,其余销毁。这些邮票专供寄杂志报纸等印刷品,在取出邮件后大部分都被弃毁,因此存世稀少。而错色变体票更加稀罕。一枚使用过的错色变体票四方连于1987年3月14日以50万马克的价格拍出。
传教士邮票 (夏威夷 - 1850年)
夏威夷在1851年发行了第一套邮票,面值有2分、5分和13分。由于当时的邮政局长是传教士的儿子,且贴这类邮票的信件多为传教士,故有“传教士邮票”之名。现该票新票2分拍卖价为35000美元;5分为35000美元;13分为175000美元。

阅读全文

与上海邮币卡下载软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d1是什么意思 浏览:419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员工薪酬 浏览:61
小沙僧理财可靠吗 浏览:731
安信信托领导 浏览:839
2016外资占外汇占款 浏览:883
qfii基金斩获14倍收益 浏览:70
中国交建发行价格 浏览:545
我的财富里看不见买了基金 浏览:298
泰铢对人民币汇率4月2号 浏览:834
科创板确定最终发行价格 浏览:22
期货理论价格公式 浏览:952
银华定增基金狂跌怎么办 浏览:313
贷款无力偿还会判刑吗 浏览:402
如何考核基金管理人 浏览:839
中国外汇新政策 浏览:89
那个科创基金比较好 浏览:478
融资租赁论坛 浏览:524
投资家pdf 浏览:631
货物质押融资业务 浏览:249
韩币100换中国人民币多少 浏览: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