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交通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本人是上海交通大学电院计算机系2016级的本科生,在校三年,上了许多课,也蹭了许多课,感觉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到这么多可爱又敬业的好老师,所以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1.西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史:小于老师
对于我一名非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门选修课,当然老师也有开设自己的必修课,不过听同专业的同学说,也是一样的nice!老师会绘声绘色的为我们讲述整个西方园林发展的历史,在休息时间还会播放一些视频和影片,严肃的与诙谐的兼具,各种节目的节选都有,丝毫不令人觉得枯燥乏味。老师本人更是可爱极了,用零食来“勾引”我们回答问题,所谓的“期末考试”实际上是以组为单位的抢答竞赛,还为我们准备了奖项奖状和颁奖仪式,寓教于乐,令人着迷。
令人印象深刻的课程实在是太多了,欢迎更多小可爱一起蹭课!
Ⅱ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详细介绍
我呆了4年了
1.枢纽比地铁慢 但是有座位 不用换 第一次来 还是坐虹桥枢纽吧 10号线转到5号线还是挺麻烦的
2.设施基本的都有 运动场很多 图书馆也很多 电影的话 图书馆每周有3部 投票选得 菁菁堂不定期会放 要是想看效果 还是去莘庄吧 哪里算稍微可以逛逛的地方了 电影也比市中心便宜点
3。闵行去市中心 江川3路+5号线 或者小黑车+5号线 除非你要去7宝之类的地方 一般不坐公交 或者坐校际班车 可直达市中心半小时 很快 校内的话 你是男生就要搞辆自行车 能起就行 反正会被偷 女生 就享受坐车服务就行 校内有班车 去各个地方 现在 我们都坐校车了
4.空调不知道要不要申请 是算租金的 你们住的地方就是我刚搬出来的 空调这几天不知道装好了没
5。生活成本一般600一个月最低了 你可以做家教 申请勤工俭学 每个月收入有400多 800左右校内满舒畅了
6 有努力看书的 毕业都出国了 有打游戏的 今年都没毕业 就看你怎么看了 有时候室友会对你有影响 不过最好坚持上课
7 社团的话 看兴趣 只要你喜欢的 如果没有 自己开都行 但是 时间别花太多就好了
还有什么问题 你可以问我 我还要读研的
Ⅲ 上海交通大学所有系
上海交大是综合性大学,但是区别于以文为主的复旦,它以工科为主,我国最强的几个工科专业都在交大,包括机械制造,核工程,船舶建筑等,还有比较好的专业如材料,电子等,交大少有的文科类经管安泰学院也是很好的,
Ⅳ 上海交通大学 凯原法学院 好不好
上海交通大学 凯原法学院是交大新设的学院,虽然是新开的,但是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都是发过很多论文的教授。而且录取线比交大校本部要低不少,性价比很高。
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教育可以上溯到20世纪之初南洋公学时期的政治特班。南洋公学于1901年举办政治特班,由蔡元培先生主持,在当时,科举制度还没有废除,为了给处于大变革时代的中国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学识的治国人才,特班“专教中西政治、文学、法律、道德诸学”,开设了宪法、国际公法、行政纲要等课程,从而使南洋公学成为首批开展近现代法学教育的中国高等学府之一。
Ⅳ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师资力量
是电信学院的二级学院,肯定没有电院好,师资基本是电院出,但是会不会去好老师就不一定了
楼下那个是信安的吧 呵呵 真幼稚 你查查电信学院是不是交大王牌院,信安每一个说好的,上海市考上交大的我还真就瞧不起,分太低 水平在交大综合测评里上海本市的都是倒数。。。。。
你好好问问吧
看看网络交大最高分在电院。。。。
Ⅵ 上海交通大学,进!追加。
船舶海洋工程里的国际航运,学习经济管理,法律知识,实际是管理类学科,适合女生,交大这个专业很牛的。
机械大类里的 工业工程,学习很多物流管理知识,授予的好像是管理学院的学院,适合女生,这个专业很强的。
交大媒设虽然历史不是很长,但是现在快速发展中,这是主页,你可以仔细看看她是做什么的。
http://smd.sjtu.e.cn/
交大外语学院主要有,英语,日语,德语,实力还是很强的,交大英语系负责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考试的命题阅卷发证书工作,是全国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所在地,这个说明实力了吧。
日语系也挺有历史了,交大和日本交流一直很多,校内很多樱花,还有很多建筑是梨花女子大学捐建的,日语系的藏书很多,是综合大学日语系藏书最多的,教学资源挺丰富的,而且在综合大学学习语言可以接触到不同学科的人,理科,工科,经济学科等等,这对未来发展很有好处。
信息安全是交大的热门专业,进去的学生都很优秀的,几个月前有一条新闻就是:google怀疑交大的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攻击了google的服务器,导致google瘫痪。但是这个专业和计算机比较相近,所以女生学的少。
交大有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下设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金融专业设在经济学院下边,实力很强大,很热门呢。
另外交大还有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这个是专门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而设立的,只招收硕士生,里边的教授都是国际著名大学的教授,来自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等,学生基本来自清华北大交大。生源都是国内一流的。这些学生的选择相信对你也有一些启发吧。。
交大的经济学院师资也是十分强大,国际化做的非常好;还有交大的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师资更是强大,那些教授基本是来自于,普林斯顿,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顶级大学。。以后你读研就可以申请到高级金融学院读研的,这是在交大读经济学专业的优势:http://www.saif.sjtu.e.cn/index.php?controller=ProfessorSearcher&action=Professor
交大数学系从事金融行业的很多。
数学系现在师资很强大,校友规模庞大。培养的人才非常多,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就是交大数学系毕业的,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
给你看一条新闻吧。看看交大数学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另外交大数学系师资的国际化是做的最好的,也就是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到交大任教,做老师,比如萧荫堂,蔡申瓯,王立河,莫毅明,不知道的话请网络。。都是大名鼎鼎的,所以在交大数学系,你可以真正接触到大师,接触到国际一流的教育。
而复旦的数学系,物理系或者经济系基本都是国内的老师,近亲繁殖严重,都是国内的老师不利于学生接触做新的国际化的学科知识,这个差距是值得注意的。
参考资料:http://www.sjtu.e.cn/newsnet/shownews.php?id=25554
http://www.sjtu.e.cn/newsnet/shownews.php?id=24436
国际信息学竞赛的获奖者基本是选择交大和清华的,几乎没有选择浙大南大复旦北大,这些信息学竞赛的获奖者对于大学有了很多的了解,我相信他们的选择对你有一定参考作用的吧。
Ⅶ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
我是这个班在读的。
这个班师资在学院内是最好的,有顶级名师,但也有不少垃圾老师。大部分课程采用英文,此专业上海交大全国排名第一,学习压力和强度在交大都是最强的(或之一)。在各省分数都很高,上海本地的机械分数很低,但此试点班的分数也是非常高的。在交大也是不错的。班里一半以上人都要出国,有一些交换名额,但主要还有自己申请。至于发展前途,肯定比普通班好,但机械并不算挣大钱的专业。。
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就不说了)机械制图,设计与制造1、2、3,各种力学和热力学,机械电子学,控制技术等,课非常多。
学校的机会不算多,但比起普通班和很多大学来说就很多了。好像不是自费的不多。真想出国读master或者phD还得自己申请。
我的建议是物理就别考虑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可以考虑一下,但这个学科复旦没有交大好。
因为物理学将来发展方向相对来说比较窄,很多只能出国搞研究,而且复旦的物理也不如北大、科大和南大,大概也就4、5名。教改连读班比机械试点班门槛高一点,可以全校范围内选专业,主要侧重电一类的,看你喜欢那个了。
Ⅷ 请教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听说被分成很多学校,有点惨。
50年代初,当时的政府参照苏联专业化的教育模式进行拆分。交通大学由具有相当规模的
理、工、管的多学科大学被拆分成单一的工科大学。大量院系调出。其中理学院中的数学
、物理、化学学科被调到复旦大学;化学还支援成立了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全部被并入同济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
师范大学,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财金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纺织系分离出去成立了中
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水利系由严恺带去成立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航空
工程系调整到华东航空工程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中的电子部分调入南京工
学院(现东南大学),1955年又支持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机电中还支持成立了哈尔滨工
业大学。此外还分出去支援了西北工业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等许多学校。交通大学只是从
外面调入了一些工科力量,但除了造船得到同济大学支援得到加强外,其余并入的实力都
不强。可以说交通大学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楼主. 2005-01-29 11:00:02
aadvarka(aadvarka)
级别:白银长老
发帖:1083
积分:1116
来自:
注册:2002-01-06
:0 :0 交通大学在49年建国后到文革结束前的历史,就是被严重削弱的历史:
52年的院系调整,交通大学已经遭受了第一次严重打击,以下学科:
理科——数理化(复旦)
工科——土木(同济)、化工(现华东理工)、纺织(现东华大学)、航空(现西工大)、水利(现河海)
管理——会计、财务(上财)
几乎全部损失。
工科——机电遭受重大损失(成电、哈工)。
55-57年分成上海、西安两校更不用说了,其实双方分的已经是一个52年剩下来的家当。
还要补充上海交通大学在59年之后的再度被支解的历史:
59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内为中科大招生办学。60年代,交大被国防科委接管,上海市从交大抽出专业成上海科技大学(后并入上海大学,合并组建新上海大学里质量最好的部分是原科大、工大),又抽出交大民宴路分部建上海工学院(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总设计师的王希季等就因此离开交大支援他校。71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机车车辆系分出组建上海铁道学院,迁南昌成立华东交通大学(当时上海铁道学院迁南昌的条件就是在南昌恢复交通大学的名称)。78年未迁完的上海部分恢复成立上海铁道学院,2000年铁道学院(大学)并入同济。
原上海市市长、市委副 书记,现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上海交大 211 工程中预审中就指出“复旦是院校调整的最 大受益者,而交大则是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