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康普股价暴跌

康普股价暴跌

发布时间:2021-06-19 05:04:18

『壹』 清算美国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8613789
·条形码:9787508613789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

内容简介
美国经济是如何陷入衰退的?《清算美国》认为,美国的经济形势正好真实地反映了日本曾经历过的“温和衰退”。对金融繁荣的结构性反应、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都使美国面临总清算的边缘。《清算美国》对美国政治、军事中的重大事件和经济、金融的关系进行了精辟深刻的分析,强凋了这些事件与经济动荡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在书中,你会知道:为什么“信息时代”股市泡沫会破裂?
为什么高消费、高信贷的消费主义使美国经济走向衰退?美国会像日本一样衰退吗?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遗产是什么?未来,人口老龄化很有可能比财政政策更能影响股价吗?萧条并不一定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历史积累的种种问题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集中在某个时刻爆发。美国的经济形势何以发展到今天?未来它又会怎样发展?《清算美国》会带给你难以想象的启发。

--------------------------------------------------------------------------------

作者简介
威廉·波纳,Agora出版集团的董事长和CEO,金融时事通讯刊物《每曰结算》(TheDailyReckoning)的创始人。《每日结算》在美国和英国已拥有50多万名读者,并被翻译成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备受主流媒体推崇。他还著有畅销书《债务帝国》,同时也是《流氓国家》的合著者。
安迪森·维金,《每日结算》的主编兼发行人,同时,他还是一家营业额达百万美元的财务调查公司及AgoraFinancial出版集团的执行社长。在《纽约时报》、《金钱》、TheStreet.com以及CNN等杂志和网络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曾在位于华盛顿的卡托研究所工作,于圣约翰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著有《美元的坠落》,也是《债务帝国》的合著者。

--------------------------------------------------------------------------------

媒体推荐
历史证实,人民普遍储蓄和投资的国家经济会增长、繁荣,反之则会衰退、恶化乃至崩溃。本书阐述了由格林斯潘和美联储人为设置的低利率和快速的信贷催生政策,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股市的泡沫。而美联储贯彻执行的政策则加剧了泡沫的恶化,它把一个单纯的股市泡沫转变成消费和住房泡沫。当这些泡沫破裂时,情况将更加糟糕……
吉姆·罗杰斯,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国际著名投资家

--------------------------------------------------------------------------------

编辑推荐
美国人不去储蓄,不去投资有利可图的新项目,而选择了超过收入水平的奢侈消费。如今,清算日已经到来。
美国经济正在重演日本谱写的剧本。除了小部分的即兴创作和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外,美国1995~2001年问的情节和日本1985~1991年问的故事基本类似。
消费社会的经济体已经无法产生普通美国人退休所需要的收入。随着婴儿潮一代逐渐逼近退休年龄,如果他们决定按照5%的比例储蓄,就将导致多年不见的经济衰退的发生。
美国需要找到一个新的经济模式,不能再希望通过消费和贷款就能走向繁荣。这不是周期性的变化,而是将长久持续的结构性的变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消费主义的不断发展使美国到了历史的关键时刻,美国会陷入史上最大规模的萧条吗?
经济、军事、人口,美国的一切问题都将在今天被清算。

--------------------------------------------------------------------------------

目录

序言 吉姆·罗杰斯 VII
引言 XI
第一章 过度膨胀的时代 l
从先驱到傻瓜 5
因为资金过多而崩溃 7
清算日会到来吗? 10
贪婪的“新人类” 11
虚拟利润的真实命运 14
被兴奋激起的骗局 16
一枚小小的针刺破了泡沫 18
疯狂而荒谬的并购 20
通用汽车与旧经济 22
疯狂的代价 23
信息能创造永远的繁荣吗? 25
让股价暴涨暴跌的互联网 27
信息让我们无知 29
大众的诱惑 3l

第二章 所有资本主义都有弊端 33
狂妄自大的美国人 35
后退的进步 36
发展是必然的吗? 38
技术制造了更大的泡沫 38
千年乐观派 39
价格真的像掷骰子一样可以预测吗? 4l
市场从未客观冷静过 42
荒谬的有效市场假设 45
资本主义的不稳定性 46
信贷的恶性循环 47

第三章 投机狂热 49
甘康普瓦大街上的凶杀案 51
密西西比狂热 52
约翰·劳的传奇人生 53
血本无归的苏格兰人 54
法定货币发行在即 55
创造货币 57
拯救王室财政 58
泡沫正在膨胀 60
一路狂飙的股价 6l
纸币的终结 63
骗子与先知 65
投机狂热的简史 66

第四章 像日本一样衰退 71
不一样的日本 73
日本经济的特色 75
怪异的资本主义 76
日本的繁荣 77
奇迹的泡沫 79
自我膨胀 81
消费狂欢 82
从信贷膨胀到信贷紧缩 84
经济奇迹的崩溃 85
失去的十年 86
金融丑闻 90
和日本相似的美国经济 9l
万变不离其宗 92
无法复原的日本经济 93
集体幻觉 95
潜伏的“吸血鬼公司” 96
中央银行的失败 97
受惊的美联储 99
长期缓慢的衰退 100

第五章 格林斯潘的大泡沫 103
灵活的货币体系 105
林肯绿币 107
从下挫到萧条 109
理性利己主义 113
黄金和经济自由 115
格林斯潘的诱惑力 116
经济史上最大的繁荣 119
非理性繁荣 121
拯救者格林斯潘 123
生产力的骗局 124
错误的牛市 126
垃圾债券和不良赌约 127
高深莫测的好处 129
最值钱的纸币 130
卖权神话的破灭 132
徒劳的降息 133
失败的远见 135

第六章 非理性的大众 139
大众的疯狂 141
群体思维的魔力 143
空洞的推理 144
抽象的公共知识 146
不可靠的理智 147
接近无知 148
大众控制 149
群体思维的目的 149
破灭的大众神话 15l
普遍信念 152
美国人的世纪 153
民主消费资本主义 153
现代的温和衰退 154
集体化风险 155
资本主义遭受的重大冲击 156
股东国家 158

第七章 即将陷入长期衰退的美国 161
人口大变动 162
衰老的西方 164
老龄化的影响 165
退休的老年人 167
婴儿潮一代 170
消费社会的兴起 172
繁荣的假象 175
晚期衰退的资本主义 178
高位运行的股市 180
盛大的幻境 181
即将来临的萧条 183
不可靠的社会保障 1 86
脆弱的养老金计划 187
医疗开支的膨胀 188
更多失业者 188

第八章 清算美国的时候到了 193
低利率的诱饵 197
节约成了人民公敌 198
消费者的信心 199
危险的美元 202
非同寻常的低迷 203
日本的衰退 207
真正的财富和贫困 208
事实与谎言 210
滥发的货币 212
经济死胡同 215
及时性经济 216
不堪重负的帝国 217
通货膨胀的万能药 22l
战争能致富吗? 223

第九章 异常繁荣后的异常衰退 225
应当得到应得的 229
道德风险的增大 232
泡沫之后 234
悲伤的美元贬值过程 237
新消费狂欢的危险 239
十年一次的交易 242
享受世界末日 244
致谢 246
……
[看更多目录]

--------------------------------------------------------------------------------

序言
有人想买棒球队,有人要做花花公子,但我听说,当被问到最想要做的事情时,年轻人最多的回答是:“我要周游世界。”
我已经周游世界两次了:一次骑着自行车,另一次则是坐在奔驰跑车里。我感觉我比一般人都要疯狂得多。
我喜欢周游世界,而不喜欢其他的什么冒险活动——我当然喜欢冒险,其原因就在于,这是可以让我真切地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的唯一方式。我不信任报纸、电视或政府公告。这些只能让所有人看到同样的事情。我想要身临其境,亲眼目睹,甚至亲身经历。
当你穿越荒无人烟的边境,寻找黑市、兑换货币或是同当地人交谈时,你能对当地社会知道更多,感悟更深,这些可不是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官员、经济学家泛泛而谈,或是收看财经频道CNBC就能了解到的。
当我跨过边境到达某个国家时,我对这个国家的各种情况已经知道了个大概。我了解它的官僚机构、基础设施、贪污腐败情况,了解这个国家的经济和货币状况。我还知道自己会不会在这里进行投资。
了解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的另一种方式是研读历史。我在大学里演讲的时候,年轻人总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我想成功,我想周游世界,那我应该学些什么?”
我总是给他们同样一个回答:“研读历史。”
他们总会用茫然的眼神看着我:“什么意思……那经济学呢?市场营销学呢?”
“如果你想成功,”我总是这样回答,“你一定要懂历史。你会发现虽然世界总在变,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事情其实之前都已经发生过。不管你是否相信,股市并不是从你毕业的那一天开始运转的。股市已经存在几个世纪了。所有的市场都是如此。这些很早之前都已经发生过,也将继续发生。”

--------------------------------------------------------------------------------

文摘
婴儿潮一代
1946~1964年间,美国新生人口达到7800万——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婴儿潮。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婴儿潮一代成为人数最多的一代人,占到美国全国人口的l/3。1953年,光婴幼儿食品就卖出了120万罐,2002年发行了1.5亿张信用卡,凭借这些,“婴儿潮一代”的存在世人皆知。
对婴儿潮一代的规模以及影响,已经有过很多描述和评论了,在此我就不重复了,只补充一点:大众历史中,不会有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那高达7900万的新生人口更让人意识到它的庞大和重要性了。以前从未有过如此众多的人口同时成长的经历。多亏了现代传播——主要是电视——婴儿潮一代不管身在何处都能保持联系。婴儿潮一代一同观看《米老鼠俱乐部》、《反斗小宝贝》以及迪克.克拉克主持的“美国演唱会”等节目,在这些节目中发现各自的身影。花在电视机前的大把时间,让他们不仅知道了如何跳舞,还知道该听什么样的音乐,如何穿着打扮,以及想些什么。这样的场景以前从未发生过。
这一人数众多的群体融入美国社会,并改变了美国社会的面貌,这些似乎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而婴儿潮一代成为疯狂的一代人——比历史上任何一群人都要疯狂——这种疯狂的程度似乎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婴儿潮一代吸收了任何一种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思想,将之简化,然后广而告之,广泛传播,然后像沉迷于最喜欢的流行歌曲一样沉迷于这些思想。这些人年轻人愤世嫉俗,到了中年就变得平庸市侩。考虑到这一代人的庞大数量对于股市的影响力,婴儿潮一代创造了一个盛大的经济繁荣期。接下来,这些人将创造一个经济大衰退。
“‘我是一名学生,不是计算机卡片!别把我折叠、插在纸插上或弄残损了!’这是196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斯普勒礼堂前警示牌上的内容。”威廉.施特劳斯和尼尔‘豪在他们合著的《第四次转机》一书中这样写道。这个警示所针对的很多人,在几十年后都将为硅谷公司工作,但此时,他们还在嘲笑学校对他们的“计算机卡片”式的处理方式。
艾伦‘金斯伯格以及“垮掉的一代”通过安静的诗歌集会来表达他们的主张,而婴儿潮一代,却用上街游行的方式来发牢骚。对于他们要抱怨什么事情、要抱怨谁,婴儿潮一代从来没有过清晰的概念。“婴儿潮一代的嬉皮士们广泛宣传他们那‘没有磋商余地的要求’,却并不在乎到底有谁听进去了。”施特劳斯和豪在书中这样表示.
“听,开始,离开!”他们叫喊着。
20世纪60年代动力强劲的经济给每一个想要工作的人都提供了工作机会;被

『贰』 《喧哗与骚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班吉的故事。班吉在他33岁生日这一天由他的黑人看护卢斯特领着到处游荡。他们看别人打高尔夫球,寻找丢失的本想用来去看剧团演出的二角五分硬币。回到家里,迪尔西大骂卢斯特,晚上,班吉看见有人从昆丁的窗户钻出来。班吉的头脑在大部分时间里闪现的都是种种纷乱的人以及与凯蒂有关的事情。一天,当凯蒂回家时,班吉感到她失去了原来的体香,就扑向她放声大哭;原来那天凯蒂和男友约会时失去了贞操。

第二部分:昆丁的故事。昆丁自杀这天,做了许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事情,如砸碎了祖父给他的表,给父亲和同学写信,买了两个大熨斗等等;他对妹妹凯蒂不检点的生活十分反感。觉得父亲卖掉属于班吉的土地给他上学实在可笑,昆丁买了熨斗后被人误以为诱拐一个紧跟他的小女孩而被送进了警察局,误会澄清后和同学一起去野餐时,他的情绪突然低落下来,并和同学打了起来。打架被另外的同学劝开,昆丁回到哈佛后,在傍晚时分跳水自杀了。

第三部分:杰生在杂货店干活时收到凯蒂的信。信中询问她近年来寄给女儿的支票使用的情况,但杰生多年来一直独吞这笔钱,因此整个上午一直在思考这个令人失望的家庭。后来他又发现股价暴跌,全家的心情更加糟糕。

小说的第四部分是以迪尔西为中心视阈展开的。小昆丁在早晨没有下楼,当杰生打开她的房门时发现她已经无影无踪,而杰生发现自己的积蓄也被席卷而空;当警察的寻找和自己的追踪毫无结果时,杰生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家。当所有的吵闹归于平静后,班吉又回到了一片空白的幸福状态。

在小说的附录中,作者补叙了康普生一家的全部历史和其余的细节。班吉被送进收容所后,杰生在本地经商并逐渐成为了富翁。

福克纳的作品题材广泛,主要运用意识流的手法来深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突出历史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加作品的现实感与层次感,有时作品还呈现出一种变幻莫测、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作品语言有时晦涩、朦胧、冗长而又生硬,却使作品取得了特殊的效果。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他本人最为喜爱的作品,书名出自莎士比亚的名作《麦克白》中的一句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因此,全书首先就弥漫着一种悲观的情调。小说通过康普生一家的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南方不断变化的历史,旧的价值观念正在被抛弃,新的资产阶级的价值标准已被接受和确立,彻底的自私自利和拜金主义受到推崇。四个孩子性格迥异,但生活结局却都很悲惨。作者正是通过这一故事体现了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必然崩溃以及他对资本主义价值标准的有力批判;小说中照佣人迪尔西是书中惟一的亮点,她没有享受过任何的生活乐趣,却坚强地生活着并帮助他人也活下来;这一形象象征着只有顽强生活的人才能得到最后的幸福。

『叁』 上世纪的金融是什么样子的呀

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就是一个经济社会中有些单位有闲散的资金,有些单位资金短缺,例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资金,而家庭往往有储蓄,所以说金融就是把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给资金短缺的企业用,作为回报,给予资金出让方一定好处,比如利息、股息等等。

金融产品一开始只有外汇交易、股票和债券,刚开始的股票市场可没有现在那么先进,是用电子交易平台的。一开始都是纸张化交易,非常繁琐。

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西方发达国家流行起了金融产品创新。于是例如期货、期权交易等产品迅速被开发出来,这些工具一开始是用来套期保值或者说在国际贸易中销售交易使用的,但是后来逐渐演变为投资和投机者的工具。

这些金融创新产品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只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就可以借入大笔的资金进行炒作,保证金比例往往只有借入资金的很小一部分,投资者的负债远超其自身的资金实力,往往导致一夜暴富或者一夜一贫如洗。

例如这次次贷危机其实就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给那些次级信用的人一定数量的贷款,再将此类贷款组合成一种证券进行交易,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金融创新产品。

现在的金融和上个世纪70年代后的金融差不多,但是和70年代以前相比金融产品丰富了许多。

金融创新本没有错,错就错在监管不到位。这次美国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不过应该肯定的是,美国是全世界金融最发达的国家,所以他们的资金融通也最有效,资金的使用效率亦最高,故而不能因为这次金融风暴就全面否定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产品创新,应该肯定的是这是未来我们的发展趋势。

阅读全文

与康普股价暴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实德金融集团贵金属 浏览:644
国债期货合约是一种 浏览:442
外汇交易六部曲 浏览:754
工行信托费 浏览:295
慈善剩余信托 浏览:921
安信信托跌破 浏览:959
上海理财规划师准考证查询 浏览:800
股票放历史天量 浏览:663
龙泉2号信托 浏览:185
外汇收益计算器 浏览:578
p2p定期资金 浏览:470
金管家外汇 浏览:676
优胜理财 浏览:335
银行股份公司幕集资金 浏览:977
华林证券投资分析 浏览:505
6月2日澳元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972
房屋低压怎样贷款 浏览:745
靖江融资 浏览:977
基金公司006551 浏览:406
2019年几月份柴油价格最低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