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杨百万上海弄

杨百万上海弄

发布时间:2021-06-19 17:59:44

㈠ 杨百万何许人也

原名:杨怀定,人称“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原上海铁合金厂职工,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风云人物,当时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们现在只剩下杨百万一人还活跌于证券市场。杨百万具有江浙上海人特有的精明与金融意识,从而成为中国证券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个人物,后来其故事被包括美国《时代杂志》、《新闻周刊》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广为报道。并在1998年被中内电视台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早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㈡ 我想去上海找杨百万学炒股,怎么才能联系上他呢

杨百万要是真行,他早成杨亿万了.
记住:股市无师傅----也没有什么制胜的法宝.
当别人视之为洪水猛兽,惟恐避之不及时-----可以考虑收留他们(股票).
当别人都趋之兀鹫时,可以施舍给他们...

㈢ 杨百万只不过是上海最早的投机倒把分子。

杨百万清还算不上是上海最早的投机倒把分子,最早应该是个体户。
个体户,暴发户也是城市中最早,富起来的人。
80年代初期“投机倒把分子”、个体户
这批人是被当时的“吃国家粮”之类的观念所排斥,被主流国营经济拒之门外的人,这批人掀起袖子走上个体经济的道路,甚至投机倒把。

他们率先成为中国的第一批“万元户”—其经济地位类似于今天的亿万富翁。
第二次暴富机会:

90年代初股票认购证;当时股票刚发行,大部分人对这一新鲜事物不敢接触。为了“推销”股票,政府甚至以红头文件的名义,按人头分配,
后来几乎所有的股票一上市就疯涨,最先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很多人一夜之间,就莫名奇妙的成了百万甚至千万亿万富翁。

第三次暴富机会:90年代中期炒期货;继股票热潮短期退潮后,期货的出现给“胆大的人”又一次巨大的财富暴利机会。
第四次暴富机会:90年代末期股票5.19暴涨;股市大幅度的上涨,阿猫阿狗只要买入一支股票都能赚到一倍以上的钱。
第五次暴富机会:2000年初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你投资开个网络公司了么?你买了网络股了吗?你拿着这样的融资计划书找过风投了么?无论是开网络公司还是买网络股,无论是开网吧还是到网络公司打工,胆大的人都在当年的“网络乱世”中获得了一桶金即使你只是在当地第一家开网吧的,赚个几百一千万也不是什么难事情啊。

第六次暴富机会:2000年到2007年房地产楼市暴富;拿一块地,盖几栋房子,几辈子都吃不完了。或者你随便买几套房子,到今天你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当时你买房了么,炒房团你参加了么?

第七次暴富机会:2003年的非典暴富机会;一瓶白醋卖到100多元,一袋板蓝根卖到几十元上百元,一转手就可以赚几十倍。

第八次.....

㈣ 杨百万是谁啊据说最近很牛X啊· 谁能提供些资料·

http://..com/question/57390112.html?si=6&wtp=wk

㈤ 杨怀定的发展旅程

近日,素有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怀定坐在自家大户室里,追忆其股海沉浮二十年传奇。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已从上海铁合金厂辞职的工人杨怀定,斗胆取出自己国库券投资收益中的一万元人民币,购买了一百股真空电子,赚到了股市第一桶金。二十年来,杨怀定的名号杨百万,名扬海外,如今他有千万人民币在股市,坦言自己就是小平所说的先富起来的人。
他曾是中国股市的一个传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在股市呼风唤雨的超级大户,甚至因此获得了中国第一股民的称号。
他就是人称杨百万的杨怀定。他以第一批参与者的身份,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成为直接受益者。可以说,杨百万的传奇折射着中国股民群体的成长历程。
杨百万的幸福生活
一间并不大的办公室,桌上并排放着三台台式电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电脑屏幕上闪烁着沪深股市的实时行情,杨百万决策操作系统清楚地显示着买入或者卖出的标识。
杨怀定的公司和工作室,在上海城区北部一幢住宅楼里。每个交易日,他就在这里上班,凭借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寻找股指起落中的投资机会。
杨怀定的家,是同一个住宅小区一套面积达250平方米的商品房。下班后步行几分钟,杨怀定就可以回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
这是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杨怀定说,如果没有证券市场,我不可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20年前,38岁的杨怀定还在上海铁合金厂工作,每天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守着工厂的仓库。不过,骨子里的不甘平淡注定让杨怀定放弃那种安稳的生活。揣着两万元积蓄,他辞去公职开始了平民证券投资者的生涯。
从倒卖国库券,到每天进出上百万元资金成为当年股市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让杨怀定完成了角色转换,也成就了一段关于杨百万的传奇。
20年中,中国股市从蹒跚学步到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杨怀定则从中心舞台渐渐退出,成了数以亿计中国股民中的一员。
不过,作为中国股市培养的草根英雄,杨怀定并没有淡出公众的视线。节假日,他常常受邀到各地演讲,现场的火爆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位知名经济学家。他和儿子一起开发的杨百万决策操作系统软件,有着不少拥趸。学历不高的他还出版了五本专著,其中《要做股市赢家》甚至获评2007年最佳商业图书。
对于我来说,炒股已经不是一种生存需要,不是职业。年近花甲的杨怀定说,他至今仍没有退休的打算,因为他已经将股市投资作为一生的事业。 股市,永远没有毕业生
在《要做股市赢家》一书的序言中,杨怀定写道: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
20年间,杨怀定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孜孜不倦地苦读,尝尽了酸甜苦辣。这让他面对火热时多了一份冷静,面对低迷时多了一份淡然。
2006年下半年开始,A股经历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大牛市。2007年9月,上证综指攀上5000点以上的高位。当许多投资者憧憬着8000点甚至万点大关时,杨百万却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股市风险加大,又到克服贪婪时。他说绩优股群体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泡沫,告诫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不要盲目理解所谓绩优股的投资价值,而进入价值投机的怪圈。
就在他发出警告后的第20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在双双攀上历史高位后,走出了一波罕见的持续深幅振荡调整。
而当沪深股市出现累计超过七成的巨大跌幅之后,杨怀定又在今年10月末再度作出大胆判断:大盘已进入底部区域。基于这种判断,他在市场人气极度涣散的背景下高调入市,买入了多只大盘蓝筹股。
无论是一年前的见顶,还是如今的筑底,杨怀定对大势的判断都换来了许多股民的嘲笑,甚至是骗子的骂名。对此,他一笑置之。 20年中,我从为了挣钱而进入股市的投机者,成了一个理智的投资者。杨百万说,作为股市的实践者、推动者、受益者,现在,我愿意怀着对改革开放的感恩之心,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维护者。
和中国股市一起成熟
对于年轻的中国股市而言,杨百万是一个典范,更是一个标本。他的传奇,折射着新中国股民群体的成长历程。
20年,中国股市从当年的老八股,发展成为上市公司总数超过1600家、投资者开户总数过亿的新兴市场,不仅为企业发展募集了巨额资金,更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20年,许许多多的普通百姓投身股市,以投资者的身份见证、参与并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对于这支规模庞大的散户队伍来说,股市是他们观察宏观经济走势的窗口,是他们检验智慧和眼光的舞台,甚至还是一些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起落落的股市造就过诱人的财富神话,也让许多人体验了切肤之痛。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与股市一起成长,他们为市场规模的日渐扩大、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叫好,面对股市依然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他们担忧,也会愤怒。
20年里牛熊转换,当年股市里许多和杨百万一样的风云人物或翻身落马,或悄然消失,而杨怀定,仍然活跃在股市的风口浪尖中。
证券市场看大势赚大钱,看小势赚小钱,看错势要赔钱。稀里糊涂赚钱的人,一定会稀里糊涂地赔钱。炒股要有平常心,涨时不贪婪,跌时不恐惧。做散户的,要用心,要理智,不要做'傻户'。逃顶,晚一步不如早一步;抄底,早一步不如晚一步。这些平民化的格言,成为杨怀定20年投资生涯的经典。
投资者永远是不成熟的。不经过几轮熊市的洗礼,他们不会领略到股市投资的真谛。杨怀定说,他希望和充满潜力的中国股市一起成长,和数以亿计的中国股民一起成熟。

㈥ 风靡股市的上海“杨百万”的真名叫什么

杨百万在股市上名声在外,真名叫杨怀定,1950年出生在镇江中华路太保巷,读完小学版后随父母到了上海,由于在权股市的名气越来越大,杨百万告诫新股民,股市不是暴富场所,而是一个高风险的场所。新股民首先要学习证券知识,起手买个500股、1000股的先练练手,眼下虽然股市高开,但“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往水里跳!”

㈦ 我想知道杨百万的详细经历经历

杨百万 杨百万简介
--------------------------------------------------------------------------------------------------------------
杨百万,原名杨怀定,汉族,性别男,国籍中国,出生于1950年,原上海铁合金厂职工,“中国第一股民”,”平民金融家”,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早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杨百万生平:

1988年 投身证券交易市场,大量购买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正式成名。
1989年7月 顺应国家的宏观调控,能人所不能,依然将全部身家投入股市,赶上了90年股市狂涨的大潮,两年内资金翻倍,其购入股“电真空”“飞乐音响”更是几十倍的翻新。
1992年初,杨百万预见股票市场即将由盛转衰,在股票升至1400最高点时,抛售股票,转投证券。就在杨百万将手中股票刚刚抛售完,大盘急跌900多点,很多人血本无归,杨百万成功了避免了风险,声明鹊起。但杨百万在出名的同时,并没有忘形,他将闲暇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不仅买股市操作的书,买国库券交易的书,而用最多时还订了大大小小118份报纸,他说:"我的事业,就是从报纸开始的,掌握了股票操作的完备技巧和第一手的市场资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杨百万成为了股市的一盏明灯。在国务院、上海市领导、深圳市领导的关心、努力下,在各大券商及上市公司的配合下,也许是在杨百万的带动下,一批勇敢的人在股市黑暗之际,大胆地用自己的钱大笔大笔地买进股票。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严科之后是春天"-在经历了五个多月的下跌后,上海股市像是报复性地以一天50点、100点井喷式的速度迅速上冲,一浪一浪地上涨,。杨百万的收入又翻了个倍。有了钱,他买了五套房子,这儿住住,那儿住住,因为找他的记者、朋友太多,而他则想安静地学习。时间是宝贵的,为了赶时间,他买了辆夏利小汽车。他致富不忘他人,当听说一位叫罗淑珍的妇女因受丈夫虐待而致残,濒临绝境时,给她捐款,请了终身保姆。对此,《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法制报》都作了报道。
1994年,杨百万被沈阳财经学院聘为金融学教授,每个月160元工资,他高兴又自信地接受了聘请(但这160元工资他又委托学院捐赠给了希望工程)--他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有需要的人。一个初中文化的人 ,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财富和声名的双丰收,杨百万的事迹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开后,外国通讯社中的很多记者都采访了他,其中就有美国VOA、日本NHK和英国BBC等的报道;他们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住处报道一个传奇人物,他们看到了社会主义中国改革的希望。
1998年 中央电视台为了宣传改革开放而制作的大型连续剧"改革开放二十年二十人"又以浓彩重墨报道了他的事迹。
2000年10月 杨怀定来到中国最高学府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最大的101教室讲学,上海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都派人来现场采访。面对众多研究生硕士生的欢迎和企盼的眼神,杨百万激动地向大家回忆了自己从下岗工人到百马富翁的成长历程,未名湖畔,一夜无眠。他实在是太忙了,一年到底不停地奔波于北京、烟台、青岛、汕头……,在全国进行讲学,但他心里却是快乐的--他希望能将自己的金融知识传播给予全国千千万万的工人、农民、干部。他始终坚信,21世纪,是金融的舞台。
2009年的今天 杨百万已过知听命之年,仍勤勤恳垦的战斗在传授金融知识的第一线,为祖国经济的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把自己纵横股坛多年的经验教给了自己的儿子,甚至有传言说,他把儿子取名叫杨宪,小名叫涨停板。。。。他的儿子承继父志,把自己父亲的经验成功的转化为高科技手段,在他的筹划下,开发了杨百万证券决策系统,在全国范围内代理和推广,开创了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服务。

杨百万:投资股票的三大秘诀:

一 选对时机:
职业投资者区别于普通投资者的最大之处在于,他们往往能从变化莫测的股市交易细微处,洞察先机。而他们之所以能看出盘中数字变化传递的信息,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亦即股市经历。
杨百万提出,看盘主要应着眼于股指及个股未来趋向的判断,大盘的研判一般从以下3方面来考虑:股指与个股方面选择的研判;盘面股指(走弱或走 强)的背后隐性信息;掌握市场节奏,高抛低吸,降低持仓成本。尤其要对个股研判认真落实。
二 选对股票:
好股票如何识别?杨百万建议股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买入量较小,卖出量特大,股价不下跌的股票。
(2)买入量、卖出量均小,股价轻微上涨的股票。
(3)放量突破趋势线(均线)的股票。
(4)头天放巨量上涨,次日仍然放量强势上涨的股票。
(5)大盘横盘时微涨,以及大盘下跌或回调时加强涨势的股票。
(6)遇个股利空,放量不下跌的股票。
(7)有规律且长时间小幅上涨的股票。
(8)无量大幅急跌的股票(指在技术调整范围内)。
(9)送红股除权后又涨的股票。
三 选对周期:
股民可根据自己的资金规模、投资喜好,选择股票的投资周期。
[编辑本段]杨百万证券决策系统
最大特色:准确及时判断大盘个股实际运行趋势,在证券实战操作中顺势而为,不做死多头,不做死空头,做坚定的滑头。
适用范围:中线短线,个股大盘,但不做长线,不判断典型长庄股。
客观分析:证券金融政策是可能变化的,个股的基本面是可能突变的,甚至部分典型长庄股是天马行空的,这是任何证券软件都不能提前判断的,这也不是软件所需要做的事情。但是,运行趋势是可以判断和掌握的,毕竟大盘个股趋势一旦形成后是不轻易随主观意向改变的,因此使用人多并不会不灵,关键是如何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理念准确运用,有的放矢。
公式化/数理化地总结揭示杨百万多年实用生存哲学与操作技巧,抄底逃顶,捕捉个股机会,跑赢大市,编织天罗地网,实现个性化操作。利用软件平台,并可籍此与 杨百万建立私人的沟通渠道,分享杨百万的实战思维及生存哲学。
软件中著名指标公式成功效用范例:
(1)蚂蟥叮庄:学蚂蟥,你拨我不出来,你只要进去了蚂蟥叮庄是红的,不变绿我就不出来,一放绿的我跑得比你快,你跑我也跑,散户当蚂蟥盯在庄家身上;
(2)百万测底:揭示各股大盘买入操作信号;
(3)百万踏浪:短中线操作针对各股大盘的炒底、逃顶、买入、卖出,提示;
客观分析:证券金融政策是可能变化的,个股的基本面是可能突变的,甚至部分典型长庄股是天马行空的,这是任何证券软件都不能提前判断的。但是,远行趋势是可以判断和掌握的,这正是杨百万证券决策系统的优势所在。
网络唯一授权销售商:郑州杨百万网、郑州杨百万软件有限公司

㈧ )杨百万最早是从哪个城市买进国库券在上海卖出的( )

从上海买进并卖出。
1988年4月21日,上海开放国库券买卖,杨百万一早赶到西康路版101号,以开盘价104元买了两万元年权利率15%的三年期国库券,而当天下午发现涨到112元了,他害怕跌赶紧把手上所有的国库券又卖出了。

㈨ 介绍股市名人杨百万。另外他炒股水平怎样

“杨百万”绝对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跟很多日后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样,杨百万只是因为“穷则思变”,开始了他“从没想到过的”人生,那时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会广为流传。
杨百万原名叫杨怀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一个普通职工,干“第二职业”赚外快积累了两三万元余款。有一次他管的仓库被盗,他因出手“大方”,常买烟请厂里的工友们抽而被怀疑是监守自盗,公安局还请他“谈话”。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强的杨怀定,他一横心就辞职了。那是1988年2月。
辞职后杨怀定开始从订阅的几十份报纸信息中埋头搜寻致富的机会。4月的一天,一条“上海将开放国债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杨怀定的关注,他在4月21日开市第一天一早,买了10000元三年期国库券。“银行利率5.4%,三年期国库券年利率超过15%,为什么不买?”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过来开始纷纷买入时,价格一下涨到112元,杨怀定抛掉了。半天时间,他赚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资——800元。
很快,杨怀定发现全国8个城市的国债价格差异很大,他开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国库券异地交易。他带着全部的积蓄前往全国其他省市,在当地银行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国债,然后再带回上海,以较高的价格卖给银行,赚取差价。为了赶时间,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没有睡觉。
1989年,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杨怀定,转身投入炒股。杨怀定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半年后,股票大涨,杨怀定在800元以上价位抛掉,净赚150多万元,“杨百万”的外号,就此不胫而走。一年后,“电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买了回来。在股市行情低迷时,杨百万的“绝招”就是全部卖光,远离熊市,“2001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远离,直到2005年1月份,虽然四年的时间我每天还要去股市上班。”

㈩ 上海的杨百万有多少钱

以前几百万,现在最起码千万了,可能还不支这些

阅读全文

与杨百万上海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6月2日澳元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972
房屋低压怎样贷款 浏览:745
靖江融资 浏览:977
基金公司006551 浏览:406
2019年几月份柴油价格最低 浏览:824
史玉柱理财 浏览:382
知名理财方式 浏览:501
央视财经频道悟空理财 浏览:954
哪些理财网站 浏览:294
外汇k线1分钟 浏览:589
私募股权基金司机 浏览:331
金融资产ppt 浏览:772
沪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343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408
188美金的人民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424
苏州有什么股票 浏览:104
100美元现在换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689
废品收购是看股票还是期货 浏览:411
招商基金近十年现金分红 浏览:449
股票聊天群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