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成为中国股市最赚钱的那一类人
你想成为中国股市最赚钱的那一类人,需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资金足够多;二是技术比较好;三是信息相对灵;四是心态较平静;五是头脑很活泛。。。
㈡ 中国股市还有和缠中说禅一样厉害的人物吗
缠论,本身就是一部边写边总结、并且尚未完成的著作。
有人要说版,那把缠论拿到期货、外汇权市场来使用行不行?当然行。然而缠师兄自己也说过,期货市场由于交易规则不一样,其共振的状态、图形上留下的轨迹也都不一样。
那么照搬缠论的股市操作法就只能适应一部分,而期货的课程缠师兄又还没来得及写,所以将目前的缠论照搬过去,而又没有自己的天才悟性做为保证,后果是什么大家肯定很清楚。
当然,人人都认为自己天资悟性过人,尤其是在拾获缠论宝典之后。这本来就是缠论得以传播的人类内心结构之土壤,而今也导致人人都辗转在这一红海之中。
要知道,缠师兄是从蓝海过来的,并且已经从蓝海获得巨额收益后,才开坛讲法,自己已经逐步退出,在2006年开始已经转型以做人民币私人股权投资-这个当时的又一蓝海为主了。
㈢ 通过炒股一天挣几千的平均收益那类人属于哪种人
能稳定盈利就已经是5%以内的人才能做到了
㈣ 国内目前为止炒股最厉害的人是谁
中国前三名
1梁邦树
中国新生代90后超短线股神,高频365重仓超级短线交易法创始人。其超短线造诣可谓别开天地自创一家,乃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挑战世界首富股神巴菲特的发起人!2013年-2018年他连续5年蝉联新浪、网易、凤凰、叩富、多牛、财富赢家、资本魔方等多家知名网站举办的全国投资大赛冠军。从此赢得“超短线冠军收割机”的美誉!2012年年化收益率60%以上,2013年年化收益率80%以上,在不使用任何融资杠杆的情况下2014年-2015年实现年化收益率3200%以上,打破吉尼斯投资大赛世界纪录。2016-2018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00%以上。2018年梁邦树个人总投资收益超过2867倍以上。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38.9%,远远超过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20%,索罗斯的年化收益率30%。堪称,拳打沃伦巴菲特,脚踢乔治索罗斯;横扫天下无对手,空前绝后第一人!
2徐翔
提到短线不得不提到徐翔,1978年生,“私募一哥”。曾任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从营业部成名,到公开发行阳光私募产品,徐翔在创造一个又一个资本市场奇迹的同时始终保持神秘。1993年带着家里给的几万元入市。18岁放弃高考,专心投资股市。20世纪90年代后期,徐翔和几个以短线擅长的朋友被市场冠名“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投资风格彪悍。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
3廖国沛
擅长短线,也是从小资金做起的典范。17年底,中国证监会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佛山禅城人——42岁的廖国沛,罚没8149万余元。据悉,廖国沛控制本人等12人名下28个证券账户,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廖国沛操作15只股票,获利2700万多元。根据相关资料,廖国沛一直是股市散户中的风云人物,被称为“股市无影脚”。他1998年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携18万元进入股市,经历近八年“黑夜中摸索”,截至2014年账户资产就已达到数亿元。江湖人称“佛山无影脚”。
其余的比如章建平、李旭东、林园、杨怀定之流多为二线高手不值一提了。
㈤ 我个人认为金融类股票目前是被低估的甚至是被严重低估的,大家如何认为呢
低不低估是用资金说了算,如果你有三十个亿,从明天开始连续把中小流通市值的银行股(如002142 601998 等)拉三个涨停板,到时候银行股将被激活,到时候自然就有人说金融股被低估了,因为人们不可能否定已经发生的事,把它弄成即定事实,然后必得你不得不信,这就是市场先生,欺人太甚的市场先生
㈥ 中国最好的股票
没有绝对的好股票来,自但是还是有一些价值投资的股票,你可以看看!中国远洋:601919。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海洋干散货运输公司,业绩优良,尚有油轮和造船业资产没有注入。
工商银行:601398。世界市值最大的银行,中国银行龙头,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中国石化:600028。完整的产油炼油结构链条,大盘蓝筹,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铝业:601600。中国有色行业龙头,在如今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该公司已经在世界各地购买储存了大批的有色资源,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保险业龙头,业绩优良,成长性优秀。并且正在逐步向海外市场扩张
万科A:000002.地产龙头,业绩优良,超跌严重。
中国船舶:600150.造船行业巨无霸,业绩优良,基本面良好,具有极好的成长性,业务订单已经到了2011年,预计未来3-5年业绩依旧保持高速增长。
招商银行:600036.商业银行龙头,行业扩张迅速,业绩连续增幅。
㈦ 中国股市为什么跌的那么厉害就是有了这些人。(转载天涯)
在长时间内沉浸在股价飞涨中的中国投资者们,在2007年10月25日开始感到了一阵深秋的凉意。昨日中国股市上演“黑色星期四”,上证指数大幅下跌280点跌幅也高达4.8%,,两市跌停个股超过超过600只。虽然关于A股泡沫的争论已经延续已久,而我们大多数的人也心里明白股价的高估,但是面对如此暴跌,每个人还是不禁会问为什么突然出现暴跌呢? 其实有无数人早已无数次问过这个问题,而且其中一些人经历的股市大跌比我们更惨。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美国道琼斯指数单日跌幅达11.5%。这是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是历史上第一个 “黑色星期二”。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又是十月,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便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跌幅。远远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那天11.5%的跌幅。仅这一天内,美国股票市值损失5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这是一个最黑的“黑色星期一”,一个“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很多人由百万富翁沦为赤贫,精神崩溃甚至自杀。 无数美国投资人在暴跌后也在问:为什么?甚至美国国会事后为此专门成立调查小组。可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出为什么。但是不管为什么,所有投资人在暴跌后都得面临第二个问题:怎么办?最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是那么管理巨额资金的基金经理们。 1987年美国股市大暴跌时,彼得·林奇管理着100多亿美元的麦哲伦基金,一天之内基金资产净值损失了18%,损失高达20亿美元。林奇是如何应对的呢?林奇和国内几乎所有开放式基金经理一样,只有一个选择:抛售股票。为了应付非比寻常的巨额基金赎回,林奇把不得不卖的股票卖了。 过了一年多,他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后怕:“在那一时刻,我真的不能确定,到底是到了世界末日,还是我们即将陷入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又或者是事情并没有变得那么糟糕,仅仅只是华尔街即将完蛋?” 林奇是掌握巨额资金的基金经理,为了应对巨额赎回,只能抛售股票。那么那些用自己的钱进行投资的中小投资者应该怎么办?林奇经历过很多次股市大跌,但仍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业绩。也许他的以下三个建议值得借鉴: 第一,不要恐慌而全部低价抛出。林奇谈到,“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即使1987年10月19日的行情让你对股市的走势感到惊恐不安,你也不必要这一天甚至也不必在第二天把股票抛出。你可以逐步减持你的股票投资组合,从而最终能够取得比那些由于恐慌全部抛出的投资人更高的投资回报。因为从11月份开始股市就稳步上扬。到1988年6月,市场已经从反弹了400多点,也就是说涨幅超过了23%。” 第二,对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的勇气。“投资股票要赚钱,关键是不要被吓跑。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林奇最推崇巴菲特面对股市暴跌时的勇气。沃伦·巴菲特曾经告诫投资者,那些无法做到自己的股票大跌市值损失50%仍坚决持股不动的投资者,就不要投资股票。 第三、要敢于趁低买入好公司股票。林奇认为暴跌是赚大钱的最好机会:“股价大跌而被严重低估,才是一个真正的选股者的最佳投资机会。股市大跌时人们纷纷低价抛出,就算我们的投资组合市值可能会损失30%,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要把这种股市大跌看做一场灾难,而要把股市大跌看做是一个趁机低价买入股票的机会。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的。” 也许有很多投资人在暴跌后会问另一个问题:能不能预测出股市暴跌?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历史事实,是否有人曾经准确预测到股市暴跌? 林奇发现,在1987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暴跌1000点之前,没有任何一位投资专家或者经济学家预测到这次股市暴跌,也没有一个人事前发出警告。有许多人声称自己早已事先预测到这次大跌,但是如果这些家伙真的预测到的话,他们早就会提前把他们的股票全部抛出了,那么由于这些人大规模抛售,市场可能早在几周甚至几个月前就暴跌
求采纳
㈧ 中国股市人炒作的太厉害了
国家挣钱,它不管你死活。所以散户永远是少数人挣钱,多数人赔钱。国家挣了印花税,证券公司挣手续费,打新股还有几天的利息几千万。倒霉的永远是个人。
㈨ 买股票亏钱的是哪两类人
买股票亏钱的两种人,一是追高的,二是抄底的。都是主观意识太强,不跟随市场而造成的亏损。
㈩ 股票分为哪几大类
为了提高证券市场的信息质量,规范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信息,中国版证监会公布权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应该说,《指引》对上市公司的分类较原来两地交易所的行业划分更加细致,并且参考和借鉴了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国际产业分类、北美产业分类标准和摩根斯坦利全球行业分类等国内外权威行业划分标准。然而,不少证券业专业人士认为,目前两地交易所公布的分类结果仍有值得商榷之处。按照《指引》的规定,上市公司分类的原则与方法是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分类标准。当公司某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则将其划入该业务相对应的类别。当公司没有一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时,若某类业务营业收入比重比其他业务收入比重均高出30%,则将该公司划入此类业务相对应的行业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