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国药上药包揽96%国采配送呢
流通环节作为医疗器械购销领域的“重灾区”,带金销售、过票洗钱的现象层出不穷。随着“两票制、一票制”、联盟集采推行,以及医疗器械监管政策的收紧,医疗器械流通领域面临走向集中化的趋势。
2. 医药行业的4+7是是什么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即4+7个城市)将进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
试点地区委派代表组成联合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联采办)作为工作机构,代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采购,日常工作和具体实施由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承担。并发布文件《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其中文件注明在化学药品的采购时,需要约定采购量。
(2)上海医药带量采购扩展阅读
开展原因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是对既往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重大改革,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高的药品。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是我国医改深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受制度环境和管理体制的制约。中国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尽管问题很多,但是难以实现根本性变革。2018年,药品集中采购的制度环境发生了积极变化。
将11个试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分散的药品采购量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团购效应。有利于以量换价,明显降低药价,切实减轻患者药费负担,也有利于减少企业的跨区域市场推广成本。
3. 医院制剂的现状和发展如何呢
4+7带量采购首次落地执行产业链不断地调整 药企发力零售业
2019年4月16日,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医疗救助吹风会召开。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截至4月14日,4+7带量采购品种已经完成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中标药品的质量和供应都得到了保障,使用量超出了预期,有关政策基本上全面落实,比如医保的预付、医院使用以及回款等等。
在首次带量采购落地执行以来,未来国家集采范围是否继续扩大引发关注。
与此同时,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医药行业产业链也在不断地调整。一家医药流通上市公司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4+7带量采购主要针对卖到医院的药品,所以会对医药分销产生影响。
此外,“因为面向医院的品种降价压力大,所以制药企业和流通企业开始向零售发力。”上述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2019年前2月医药行业利润总额持续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2月底,我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7296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1696家,亏损面23.2%,环比提高了8.8个百分点。2018年全年医药行业亏损总额40.3亿元,同比增长13.5%。
在利润总额方面,2018年1-12月我国医药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3094.2亿元,同比增长9.5%。截止至2019年1-2月我国医药行业利润总额达到了482.6亿元,同比增长4.2%。
2018-2019年前2月我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1-7月利润总额增速为11.7%)
4+7带量采购落地加速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4月1日起,4+7带量采购的11个试点城市已经全面启动,截至4月14日24点,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采购总量达到了4.38亿片支,总金额5.33亿元,完成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
陈金甫表示,这个数字应该说超出了预期,也消除了以往大家的担心,就是说医院采不采、用不用。从试点的效果来看,试点地区肿瘤、乙肝、高血压、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用药获得了质优价廉的药品,医疗费用显著下降。
陈金甫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扎实抓好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加强试点监测和督导,指导试点地区确保中选药品的质量和供应,促进中选药品的优先使用,能够让患者真正得到改革试点的实惠和红利;及时启动试点的评估、总结,指导完善试点政策;根据试点评估的结果,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完善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和制度,研究部署扩大试点工作。
在此之前,第二轮带量采购将于今年夏天启动的消息传到市场。
不过,上述企业人士认为,第一轮的还没有完全执行,应该不会很快推出第二轮带量采购。“也需要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产业链加速调整
4+7带量采购执行之际,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流通企业都面临着业务的调整,这从上市公司发布的年报也可以看出。
上海医药在2018年年报中这么描述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对分销的影响:商业流通领域随着药品中标价的大幅下降,供应商的进一步集中而承受收入与毛利的双重压力。
“第一轮集采的品种平均降价在52%左右,意味着分销金额会缩减为之前的一半。不过从目前来看,体量并不大,因此对行业影响较小。”上述流通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上述流通企业人士认为:“这个对流通企业有利有弊,好的一面是加快行业集中度,企业可以趁机提升医院市场的份额;弊端是中标品种的分销金额和毛利都有下降,这只能依靠市场份额的提升去弥补,另外就是多做器械、零售等增速高、毛利率高的业务。”
据了解,随着医药分家的执行,院外市场已经成为医药市场关注的焦点。除了流通企业发力零售板块外,制药企业也加大了药品零售市场的布局。
据媒体报道,4月11日,2019恒瑞医药零售战略客户特邀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行。国内多家知名连锁药房参与了此次活动。
对此,一家制药上市公司人士向记者如此解读,以后很多处方药都需要通过药店来销售,所以与这些公司建立合作应该是行业很普遍正常的做法。
“相对于院内市场,院外市场的产品价格受政策影响不大。”北京鼎臣医药咨询管理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药企发力院外市场的做法,上述流通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现在大力发展零售就是为了应对处方外流,肥水不流外人田,就算处方外流也要流到我们自己的药店”。
发力DTP药房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药和进口药审批的提速,专业药房成为企业布局的重点。
据了解,医院处方外流的主要承接者包括DTP药房和院边店。院边店的优势在于距离医院近,方便患者就近购药,其经营品种广泛,但提供的服务往往有限。而DTP药房主要销售新特药,药品毛利率高,客户黏性强。同时,DTP药房还兼具慢病管理的功能,满足患者的长期用药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周到的服务。
华润医药在2018年业绩报告中介绍,公司共拥有853家零售药房,并积极开展DTP、慢病管理等创新业务模式,公司的DTP药房已布局了140家,覆盖66个城市。
益丰药房在2018年年报中披露,将加快医院周边门店和DTP/DTC专业药房的建设步伐,加快与处方药厂家开展深度的战略合作。截至目前,公司建成DTP专业药房20余家,经营国家谈判指定医保报销品种42个,医院处方品种近200个,与近80家供应商建立了DTP/DTC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包括柳药股份、一心堂等都对DTP药房进行了加码。
“很多新药和慢病药都在瞄准院外市场。”另外一家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很火,但总量并不是很大,毕竟价格比较贵,用得起的人不多,但未来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越来越大,会成为公司弥补仿制药利润下滑的一种方式。
不过,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但DTP药房否能承接住这个利好,还需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处方来源问题,处方只能由医生开具,若无法从医院获得处方,连接互联网医院平台功能,具备处方能力将十分重要;第二是专业的药事服务能力,对于处方药,患者可能需要问询服药禁忌、配伍规范等,专业的服务能力是用药安全的保障。这两个因素也是对DTP药房综合能力的考验。
4. 4加7带量采购药品是什么意思
4+7带量采购是选择北京、天津、上海等11个城市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4+7带量采购是首次由最高层审议通过、由国家主导、以真正的带量为前提的集中采购,对整个医药产业具有颠覆性影响。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坚持正确的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切实减轻患者负担,确保药品质量及供应。
二是坚持依法合规,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确保专项采购工作程序公开透明,全程接受各方监督。
三是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相结合,既尊重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又更好地发挥政府搭平台、促对接、保供应、强监管的作用。
四是坚持平稳过渡、妥当衔接。
采购药品药品范围:
文件涉药品种根据已批准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目录和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
〔2016年第51号〕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品目录,经联采办会议通过以及咨询专家,从而确定的。不包括中草药、中成药、生物制剂等。
探索两个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完善药价形成机制。
二是通过带量采购、量价挂钩,实现原研药和仿制药充分竞争,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带量采购
5. 带量采购是什么
带量采购,就是在招标公告中,会公示所需的采购量,投标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你能否承担起相应的生产能力。
2018年11月15日,以上海为代表的11个试点地区委派代表组成的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其中规定:“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品目录,经联采办会议通过以及咨询专家,确定采购品种(指定规格)及约定采购量”。业内称为带量采购。
(5)上海医药带量采购扩展阅读
带量采购的来源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明确了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
2018年11月15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同意,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以下简称4+7城市)。
试点地区委派代表组成联合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联采办)作为工作机构,代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采购,日常工作和具体实施由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承担。并发布文件《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1],其中文件注明在化学药品的采购时,需要约定采购量。
6. 上海哪家社区医院可以买4+7带量采购药品
去医院吧,医院执行国家标准的更准确,
7. 药品带量采购是什么意思
带量采购,就是在招标公告中,会公示所需的采购量。
1、就是有规定号数量的货物的招标。比如最近的药品招标。
2、招标是一种国际上普遍运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是贸易中的一种工程、货物、服务的买卖方式,相对于投标,称之为招标。
招标是指招标人(买方)发出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说明招标的工程、货物、服务的范围、标段(标包)划分、数量、投标人(卖方)的资格要求等,邀请特定或不特定的投标人(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行为。
(7)上海医药带量采购扩展阅读:
药品带量采购预期成效:
1、国家试点的预期成效,总体概括起来就是探索“两个机制”、实现“四个效应”。
2、探索两个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完善药价形成机制;二是通过带量采购、量价挂钩,实现原研药和仿制药充分竞争,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
3、实现四个效应。一是药品降价提质。通过促进竞争,推动药品降价和仿制药替代,通过量价挂钩、及时回款降低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和财务成本,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通过设定质量门槛,带量采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群众用药整体层次。
4、两者相结合,实现让人民群众用更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高效的药品。二是药品行业转型升级。通过设定质量标准和带量采购,推动医药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通过量价挂钩、保证使用、及时回款,规范了流通秩序、净化了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