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境外熔断机制的经验分析

境外熔断机制的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1 04:42:20

A. 熔断机制究竟熔断了什么:恐慌情绪还是流动性

熔断机制究竟熔断了什么:恐慌情绪还是流动性
2016年01月08日 08:55
记者 孙宇婷

新年伊始,A股便连遭熔断。一时间,仅仅推出数日的熔断机制成了众矢之的,遭到各方口诛笔伐。那么,熔断机制真的是罪大恶极吗?作为一项世界各国普遍施行又行之有效的制度,为何令A股有些消化不良?我们的熔断机制与世界各国有何不同?下一步,是废除熔断机制更好,还是进一步改良,又应该如何改良?
为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设立的一种保护机制,即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其原理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
在国外,熔断机制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熔而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主流股指期货普遍采用“熔而断”的机制。
不过,由于门槛设置得比较高,各国至今很少触及熔断点。那么,A股在推出熔断机制后为何频频触发熔断呢?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研。
回顾美股:熔断机制为改善流动性
美国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史称“黑色星期一”。当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市崩溃,早晨9点10分,开盘钟声响后,道指在屏幕上一开始显示就已下跌了67点,卖出指令排山倒海涌来。开盘不到一小时,指数已下跌104 点;下午两点,跌250点;两小时后收盘,道指下跌了508点,由2246.74点狂跌到1738.74点,跌幅达22.6%,市值损失5030亿美元。
这场突如其来的股灾,让市场真正认识到了价格限制制度的重要性。
1988年,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熔断机制。这一机制最初挂钩道指,实行两级熔断门槛:当道指下跌250点时,暂停交易1小时;当道指下跌400点时,暂停交易2小时。指数的跌幅是影响暂停交易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跌幅越大,暂停交易的时间越长。
熔断制度推出的好处显而易见,在此后的18年中,美国再没出现过大规模股灾。
不过,2010年5月6日,一场惊涛骇浪不期而至,道指盘中疯狂跳水近1000点,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市值更瞬间蒸发逾8600亿美元,创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单日盘中跌幅。随后道指开始反弹,收盘下跌347.8点,跌幅3.2%,刷新一年多来最大跌幅。另外,标普500指数收盘暴跌3.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3.44%,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异动。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的股价在5分钟之内从40美元跌到1美分后又迅速回到40美元价位。而高盛集团、通用电气、花旗集团、摩根大通以及福特汽车等重量级上市公司股价也无一例外上演“过山车”行情。
在美股闪崩事件发生后,为了防止未来股市急跌可能耗尽市场流动性。2010年6月,SEC在1988年创立的大盘熔断机制基础上,推出了个股熔断机制。此外,受闪崩未触发熔断机制影响,SEC将挂钩的基准指数由道指修改为标普500指数,同时将熔断机制修改为三级,熔断门槛分别为7%、13%和20%,当触发7%和13%时,暂停交易15分钟;当触发20%时,直接休市。
除针对指数的熔断机制调整外,SEC还以“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替代之前实施的个股熔断机制,重点在阻止个股偏离一个特定的价格幅度区间,以降低暴涨暴跌所带来的市场波动以及波动所引起的后续影响。比如15秒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将暂停这只股票交易5分钟,但开盘价与收盘价、价格不超过3美元的个股价格波动空间可放宽至1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熔断机制作为非常规的制止股价异常波动的手段,使用的次数并不高。美国从1988年实行熔断机制至今,只有1997年10月27日触发过一次。
对比美股:A股熔断存四大差异
根据A股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指数熔断相关规定,触发5%熔断阈值市场将暂停交易15分钟,尾盘阶段触发5%或全天任何时候触发7%,暂停交易至收市,基准指数选择更能全面反映A股市场总体波动情况的 沪深300 指数。
根据A股熔断机制的特点,实施过程中又分为以下几种状况:当沪深300指数波动触发5%熔断阀值,两市暂停交易15分钟,熔断结束后开始集合竞价,随后继续当天交易;当沪深300指数在14时45分及之后触发5%阈值,当日将暂停交易至收盘;当沪深300指数全天任何一个交易时段触发7%阈值,将暂停交易至收市;假如开盘沪深300指数触发7%阈值,市场将于9时30分起暂停交易至收市。
记者梳理发现,相比美股,A股熔断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差异。
第一,熔断机制分级。美股实行的是三级熔断,有三个档次,分别是7%、13%和20%。触发前两个熔断阈值,暂停交易15分钟,触发20%熔断阈值,则直接休市。而A股市场当前实行的是两级熔断,5%和7%,任何时候触发7%熔断阈值,都将暂停交易直至休市。
第二,交易制度。美股采用的是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A股则是有涨跌停板限制的交易制度。对于大盘和非ST股而言,涨跌停板的限制是10%。在这种制度下,只要达到涨跌停板的限制,A股就会出现类似自动熔断的情况。
第三,覆盖范围。美股市场上,除了股指和股指期货在达到一定幅度的涨跌时会触发熔断机制外,熔断机制也适用于个股。根据道指对个股设置的“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机制,如果某只个股的交易价格在5分钟内涨跌幅超过10%,则需暂停交易。如果该个股交易价格在15秒内仍未回到规定的“价格波动区间”内,将暂停交易5分钟。
而根据A股现行熔断制度,当沪深300指数日内涨跌幅达到一定阈值时,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股票期权等相关品种将暂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货合约暂停交易。也就是说,即便个股的走势出现异常波动,只要不达到涨跌停板的限制,其日常交易就不会被熔断。
第四,投资者结构。根据Choice终端数据,在剔除大股东所持流通股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计算发现,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A股公募基金、保险、券商、社保基金、QFII、私募等六大机构持股市值占同期流通市值比例为16.45%。其中,公募基金占比最高,为7.6%;其余83.55%均为散户持股。A股的“散户化”情况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美股市场上,投资基金、养老金和境外机构投资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45年以来,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的比重已经由不足10%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63%,占据市场绝对多数。
机构观点集锦
交银施罗德基金:熔断机制加剧流动性收缩
熔断机制设置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市场大幅波动概率,维护市场稳定,防止市场在短期内发生非理性大幅波动,但市场近期给出的测试结果和机制设计的初衷出现一定背离。
近期,流动性的边际性变化是影响当前A股市场趋势走向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矛盾;人民币贬值带来流动性抽紧及避险情绪提升,熔断机制本身带来的市场心理性恐慌性抛售,加剧了流动性的进一步收缩。
鉴于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化决定因素在央行,尽管央行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短期大幅贬值,但却无法预判政策维稳的时点,因此维持对A股市场谨慎判断。下阶段A股需密切关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是否有所转好;海外风险有没有进一步大幅提升。
汇丰中国:预计熔断机制将调整
汇丰中国股票策略主管孙瑜在研究报告中称,“设计欠佳”的熔断机制导致近期A股波动率大幅上升,预计政府未来几个月将进行调整,以保护而不是挤出市场流动性。调整内容可能包括提高暂停交易或全天停止交易的门槛,缩短暂停的时间。
2015年夏季的股灾表明,A股市场的主导力量是受情绪推动的散户,需要减少交易限制才能避免市场出现“踩踏”。鉴于杠杆水平较低,流动性和市场人气基本恢复正常,预计市场波动性的短期上升将是暂时的。
麦格理:熔断并未加剧市场震荡
麦格理策略师Erwin Sanft在简报中表示,熔断机制“降低了政府临时干预的必要性,我认为许多海外投资者可能乐意看到这一点。我们认为MSCI对此会感到放心,预计他们将在6月宣布把A股纳入基准指数。”
建银国际:“恐慌”情绪或会持续几周
建银国际策略师Mark Jolley表示,股市可能进一步下跌,直到人民币汇率企稳、经济数据改善以及相关部门对股市熔断机制作出一些规定。熔断机制导致市场疲软,因为投资者试图抢在他人之前卖出股票。恐慌情绪最终将转化成买进机会。A股下挫必然会波及H股。
IG Asia Pte:熔断机制适得其反需修正
IG Asia Pte驻新加坡策略师Bernard Aw表示,新实施的熔断机制本来希望成为股市的稳定器,却似乎产生了反效果,因市场参与者蜂拥赶在交易暂停之前夺路而逃,进而放大了下跌。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熔断机制不起作用,而是需要修正以更有效。
中国很可能调整触发熔断的百分比,这或有助于完善这一机制;目前的两档触发阈值之间间隔可能太小,中国可能需要扩大触发阈值。
(每经记者据彭博资讯整理)
小贴士新加坡熔断机制
新加坡交易所2014年2月开始实行的熔断机制属于“熔而不断”,旨在当证券市场发生大规模动荡时,保障投资者权益。
当证券潜在价格较参考价格相差10%时,便会触发熔断,继而实施5分钟“冷静期”。“冷静期”内股票仍可交易,但价格波动范围限制在10%以内。“冷静期”过后,交易恢复正常,新参考价根据“冷静期”交易情况而定。

B. 股市熔断是如何的哦。

指数熔断机制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目前已在两个交易日连续触发两档熔断,引起市场热议,有观点把市场的下跌都归罪于熔断机制。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熔断机制的误解。熔断机制成为了股市下跌的“替罪羊”。
实际上,仔细分析来看,市场的下跌实际上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一是受人民币兑美元(6.5926, 0.0381, 0.58%)汇率持续大幅下跌影响。2016年以来4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调降,中间价累计贬值达1.09%。今日,人民币即期汇率继续大幅贬值。由于市场大多预期人民币将继续贬值,增加资金外流压力,同时,市场预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可能会发生微调引发市场压力加大。
二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拖累国内股市。昨日,欧美股市普遍下跌,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47%,标普500指数下跌1.31%;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04%。亚太股市也普遍走低,国际油价创11年以来新低。
三是市场对股指熔断机制不适应。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时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经验,市场对新的规则有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对熔断机制下的市场运行方式不适应,容易产生较大的。“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触碰熔断阈值,这是熔断机制本身固有的特征,境外实施熔断机制的市场也存在这一情况。
但目前我国市场以个人散户为主,容易形成一致预期和羊群效应。
因此,可以看出,股市的下跌是主要是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振导致的。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去年6、7月份股市异常波动的时候,市场中对熔断机制的呼声非常高,为此,监管层对熔断机制的业务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设计论证过程并公开征求了意见,对于收到的4800多条意见和建议反复研究,包括对与涨跌停板制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证,形成操作实施方案。
当初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引入不是一步到位的理想化过程,也没有统一的做法,而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
为此,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金所[微博]暂停实施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可谓非常及时,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对于监管层的这种发现问题,及时完善的做法,也是尊重市场的重要表现。
笔者认为,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市场需要给这个新的制度更多完善的时间,只有这样资本市场才能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C. 探讨国内外熔断机制的差异 这个论文题目可不可以

不可以,你这个题目一看就不像是论文题目,更多的事像学术报告,你要改一改:
比如:基于国内外熔断机制差异的研究之类的名字。
至于怎么分析国内外的差异化,你可以横向或者纵向比较得出差异化结果,最后重要的还有要从这个分析中得到了什么用价值的结论。这就是自己作这篇论文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谢谢!望采纳为感

D. 熔断机制的机制争议

熔断机制面临市场三问 大招能否令A股止跌反转?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即认为,熔断机制下,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反映交易者的意愿,容易导致价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价格扭曲会带来价格波动,价格波动会加剧市场波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应引入这项机制。
指数熔断设涨跌5%和7%阈值 交易所火速征求意见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微博上表示,证监会研究制定指数熔断机制方案,方向是正确的,利于稳定市场。不过业内也有小同意见,经济学家宋清辉在微博上表示,熔断机制下,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地反映交易者的交易意愿,容易导致价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应该引入这项机制。”宋清辉称。
政协委员:推出熔断机制反映官员不了解金融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宏安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广西社团总会会长邓清河指出:“在2015年的时候,内地金融监管机构暴力救市,犯了很多错误;年底的时候出台了熔断机制,在我看来反映出它不太了解金融市场。”
专家:熔断机制导致风险加大 环境不同结果南橘北枳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板还是有差别的,涨跌停板的时候单项可以卖,熔断是买和卖都是停的。虽然股指期货的保证金现在提高了到40%,但是法定还是很低的,实际上熔断的时候,对于交易所安全来讲很有异议,融资融券的人风险是加大的,熔断首先体现的是融资融券交易所保证金的利益,因为这些既可以做空也可以做多。”
学者王子念对于熔断机制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首先熔断机制阻碍A股市场效率。当A股熔断机制触发后,上交所将暂停股票及相关品种的竞价交易,而基金(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型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除外)交易的暂停则会产生基金应付赎回资金的压力。基金需要每日都要结算应付赎回要求,如果股票市场停止交易,将会加大基金应付投资者赎回的流动性压力。基金为了应付赎回压力,只能以减持股票的方式应对,而这不符合熔断机制的初衷。另外,由于熔断机制的出现,当沪深指数波动到达5 %或7%后,股票市场暂停或停止交易,会减少原有的市场交易时间,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股票市场的价格调整,牺牲了股票市场调整的效率。
其次,熔断机制损害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熔断机制下,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地反映交易者的交易意愿,容易导致价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A股的熔断机制是针对我国沪深300指数的波动幅度制定的暂停交易制度,然而沪深300指数无法体现中小市值股票的走势。当A股出现熔断时,中小市值股票即使在正常波动幅度内,仍然不能进行正常交易,交易暂停后对该类股票的波动反而可能产生一定的冲击,使得蓝筹股的非理性增长传染到中小股,影响股票的市场价格。
张捷认为,熔断机制在中国水土不服,关键在于中国一熔断就真断了,国外不是真断。因为国外有巨大的期权市场,有巨大的场外市场,还有做市商制度,真熔断了是给做市商筹集资金,做市商是有法定救市义务的,西方的熔断是借着熔断到场外交易,来完成一些市场出清的工作。中国是没有场外交易的,中国的场外交易都被定为非法,中国熔断的时候等于交易全停,不但原来的市场出清进行不下去,而且会引起新的市场恐慌和市场无法平复的不均衡,实际上是让市场的恐慌去发酵,所以看似一样,但是制度环境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就是南橘北枳。
2016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方新在北京团全团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她说,有的政策想借鉴国外经验,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国外政策的施行要有间接条件、有前因后果,“咱们只是照搬,比如去年证监会的熔断机制。”她认为,不论是国外经验还是国内其他地区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
2016年3月13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熔断机制出发点是防治股市剧烈波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论证时面较广,共识度较高。未来几年可以预见中国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几年中国不具备推行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

E. 什么叫熔断机制

为了控制风险和减少市场波动,我国在股指期货交易中除了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外,还新引入了价格熔断机制。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由交易所设定,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风险状况调整期货合约的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

熔断机制是中国所借鉴国外经验并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制度创新成果之一。国内股票交易及商品期货交易中都没有引入熔断机制。在金融期货创新发展之初,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率先推出熔断制度作为其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熔断机制的设立为市场交易提供了一个“减震器”的作用,其实质就是在涨跌停板制度启用前设置的一道过渡性闸门,给市场以一定时间的冷静期,提前向投资者警示风险,并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关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赢得时间和机会。[1]

每日开盘之后,每当一合约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时且持续一分钟,对该合约启动熔断机制。

熔断要求:

1、启动熔断机制后的连续十分钟内,合约申报价格不得超过熔断价格,继续撮合成交。十分钟后,取消熔断价格限制,10%的涨跌停板生效。

2、当出现熔断价格的申报时,进入检查期。检查期为一分钟,在检查期内不允许申报价格超过熔断价格,对超过熔断价格的申报给出提示。

3、如果熔断检查期未完成就进入了非交易状态,则熔断检查期自动结束,当再次进入可交易状态时,重新开始计算熔断检查期。

4、熔断机制启动后不到10分钟,市场就进入了非交易状态,则重新开始交易后,取消熔断价格限制,10%的涨跌停板生效。

5、每日收市前30分钟内,不启动熔断机制,但如果有已经启动的熔断期,则继续执行至熔断期结束。

6、每个交易日只启动一次熔断机制,最后交易日不设熔断机制。

备注:当某期货合约以熔断价格或涨跌停板价格申报时,成交撮合实行平仓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

F. 熔断机制的利弊:熔断机制的利与弊有哪些

熔断机制对于股指期货,乃至整个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都是非常有效的。事实上,自从1988年美国股市引入熔断机制之后,已经有18年没有发生股灾,其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熔断制度对于股指期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对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提供预警作用,有效防止了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从我国股指期货熔断机制的设计来看,在市场波动达到 10%的涨跌停板之前,引入了一个6%的熔断点,即股指期货的指数点升跌幅达到6%.

即在此后的10分钟交易里指数报价不能超出熔断点之外,这不仅给股指期货的交易者提出了一种警示,也为期货交易的各级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警示。这时,包括对期货股指期货的交易者、代理会员、结算会员和交易所都有一种强烈的提示。

使他们都意识到后面的交易将是一种什么状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使交易风险不会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6)境外熔断机制的经验分析扩展阅读:

表现形式:

国外交易所中采取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我国股指期货拟将引入的熔断制度,是在股票现货市场上个股设置10%的涨跌幅限制的基础上,为了抑制股指期货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而设立的。

按照设计,当股票指数期货的日涨跌幅达到6%时,是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第一个熔断点,在此幅度内“熔而不断”,在到达“熔断”点时仍可进行交易 10分钟,但指数报价不可超出6%的涨跌幅之外;10分钟之后波动幅度放大到10%,与股票现货市场个股的涨跌停板10%相对应。

G. 美国股市经历五次熔断,什么叫熔断

你好,所谓熔断机制,指的是基于参考价格的一系列价格波动限制。简单来说,就是内当股市跌容到一定幅度之后,市场自动停止交易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全天交易就此终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防范恐慌情绪进一步扩散,给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美国推出熔断机制的动因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道指暴跌508.32点,跌幅22.6%。3个月之后,1988年2月熔断机制出台,10月首次开始实施。目前,在美国交易时段和非美国交易时段,甚至于部分个股,美国都有熔断机制。除了非美国交易时段的期货有针对上涨幅度的熔断外,美国交易时段只对跌幅有熔断机制。

阅读全文

与境外熔断机制的经验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90年英镑人民币汇率 浏览:667
外汇美加视 浏览:886
中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企业 浏览:995
星期六股票资金账号登录不上 浏览:302
华为股票收益 浏览:642
几年买的股票 浏览:918
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浏览:300
交行现金添利投资金额 浏览:754
今天美元港币汇率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29
中信期货全部出金 浏览:920
金鼎盛投资 浏览:76
股票太极线 浏览:794
公司融资计划书范文 浏览:345
外汇平台哪家正规 浏览:597
辽宁万华融资 浏览:819
泓湖投资联系 浏览:35
港币78人民币多少 浏览:114
融资融券夫妻 浏览:955
外汇一招打天下 浏览:8
胡玮炜融资 浏览: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