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爆雷的P2P平台
大浪淘沙后,行业能留下来的平台预计在500家以内。
新华社发表文章表示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不能因为短时间内出现的问题就一味地否认它。
短时间内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坏事,这是行业进行自我净化的一个正常阶段,相信在行业震荡后,迎接投资者的是更加健康开放的投资环境。
B. 如何看待最近p2p持续爆雷
分析了下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平台成立之初,就没有打算长期发展的,只是为了圈一笔钱跑路。这样的平台存在严重的自融、资金池问题,其标的通常是虚假的,而且会持续烧钱来营造高收益产品,诱使投资者投钱。
2、5月份多半平台都弄了理财节活动,吸收了大量资金。到了6月,到期待偿金额较大,平台资金流出严重,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提现困难。
3、受到负面舆论影响,闹得人心惶惶,平台投资人争相提出资金,出现挤兑,同样也导致资金链问题。
4、受备案工作收尾时间影响,许多合规无望的平台原本就计划好了在6月底撤出。趁着5月份大捞一笔后,索性跑了失联。
C. 什么是p2p公司爆雷
指的是P2P平台因为逾期抄兑付或经营不善问题,未能偿付投资人本金利息,而出现的平台停业、清盘、法人跑路、平台失联、倒闭等问题。
从2018年6月至2018年7月中旬,短短50天,已有163家P2P网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老板跑路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3)爆雷p2p分析扩展阅读:
引证示例
2018年7月23日,广州礼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部分项目逾期,礼德财富实际控制人郑彦森暂时失联,平台将尽快成立工作小组对平台资产和业务进行盘点,与借款人联系沟通提前还款,并尽快将质押物处置变现。
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23日,礼德财富借贷余额近13亿元,待还笔数1579笔。2018年3月,礼德财富在网贷之家发展指数百强榜位列第22名,2018年3月国资系十强排名第2名,网贷天眼100家网贷平台合规测评位列第五。
D. 为什么p2p的集体爆雷
(一)市场经济
大家都知道2018年国家货币政策收紧,政府也一直在推进去杠杆的工作,这导致整个市场的资金都不够充裕,也就是说大家都缺钱了。
那么这对P2P行业会有什么影响呢?打个比方说,之前借款企业可以从银行筹集资金来还给P2P平台,但现在银行不给贷款了,那么P2P平台上面的借款项目就会出现逾期。
(二)网贷平台备案延期
之前大家都说2018年是P2P的生死年,因为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所有P2P平台都要在2018年6月底之前完成备案,无法通过备案的就要被淘汰,而通过的平台就能得到政府的认可。
所以各平台想方设法的整改业务,压缩规模向合规靠拢,这其中付出的成本也是十分巨大的。当备案延期的消息传出时,就好像你拼尽全力刚跑完了5千米,到达终点时发现前面还有5千米,那些网贷平台的心情可想而知。
最关键的是,在这种持续高成本的运营下,许多平台都坚持不下去了,纷纷选择清盘或跑路。
(三)投资者对于网贷平台的信心
如果说以前很多跑路的平台都是假P2P,那么这次雷潮中真正的P2P平台也处境艰难,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资者恐慌情绪在蔓延,导致平台资金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
简单的来说就是投资者不再信任P2P平台,因为他们发现以前看中的那些背景、优势都变得脆弱不堪,如今只想赶紧离开这个市场。
E. p2p金融平台为什么会爆雷
暴雷的复原因分析:
诈骗跑制路
这类P2P平台一开始就是来骗钱的。典型的例子就是e租宝,这种平台先发布超高收益的标的来吸引投资人,标的期限到期的时候,平台就用新投资人的钱向老投资人偿还本息,也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当没有接盘侠来接盘的时候,平台资金链断裂,老板就畏罪潜逃了,但天网恢恢,骗子总会收到惩罚。诈骗跑路的平台肯定会暴雷,只是时间问题。
假标自融
这类暴雷P2P平台设立的时候是为老板关联公司输血的。
老板关联公司缺钱了,通过层层运作制造假标的,融到的钱输送到自己的公司,支持自己的主业。或者,平台将融到的钱再拿去投资暴利和非法行业,比如高利贷、毒品、赌博等等。御泰金 融告诉你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希望题主收到回答能够采纳一下呗,十分感谢您。
F. 又一百亿级理财平台出事 P2P频爆雷谁最该反思
那么除了跑路的平台主,谁还负有责任?恕我直言,协会或许难逃其咎。包括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国家互联网金融科技委员会等形形色色的协会。
这些协会在收取了会员单位如此之多的会费之后,为什么会沦落成一个只懂得宣传会员正面形象的联谊组织?协会的自律性体现在哪里?一直反反复复说已搭建的风控数据预警体系,为什么并没有起到预警作用?协会针对借款人建立了黑名单,那针对平台眼花缭乱的股权变更与神出鬼没的资金掮客,有没有建立异常信息数据库?
这并不是对个别协会的苛责。既然监管层和投资人都对协会予以重望,手握大量会员数据的协会,就应该在事前预警方面做得更多;而不是在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后,再呼吁投资人保持冷静或平台有序退出。
中金公司研报预测,整个行业最终只有不到200家的P2P平台会存活下来,但很多资深行业人士的看法更为悲观——或许仅有百家以内得以留存。
既然还有真正合规的平台能坚持到最后,那么,希望这百舸能逆流而上,回归普惠金融的本质。
御泰金 融P2P平台告诉你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希望题主收到回答能够采纳一下呗,十分感谢您
G. P2P爆雷不断,我们应该得到哪些启示
这些都是身边投资人的真实案例,懊悔唏嘘之外,更有诸多沉痛却深刻的启示。
1
只看利息挑平台,忽视背后的风险
很多人在投资P2P的时候,看到收益高、活动多,被高息、返现等字样冲昏了头脑,受利益的诱惑就不假思索地投了。也有些羊毛,抱着薅一波羊毛的投机心态。结果你图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万万没想到,暴雷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忽然变成了一连串提不出来的数字。
这段时间暴雷的平台,像唐小僧、联璧金融、国金宝等,很多平台早就被自媒体列为预警问题平台。然而很多人还是没躲过。
P2P平均收益在8%—11%,如果一个平台的收益率在20%以上,活动又特别多,尤其是在平台有负面舆情的时候,疯狂加息搞投资返现活动,这时投资人要特别警惕了。对于不合理超高收益的平台,投资人一定要有足够的警惕,切勿因为一时贪念而血本无归。
正儿八经做P2P的平台,会核算一下运营成本,加息、返现、高收益,平台又靠什么来承担这些成本呢?
2
风险控制和分散投资很重要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跟大咖们学会了分散投资的理财,于是我把资金分散到了十多个平台,结果现在有维权的地方就能见到我的身影。”
这个段子虽然是段子,却是很多人的写照,虽然有一定夸张的成分。但也暴露了不少投资人没有正确打开“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本质就是资产配置,根据个人承受风险的能力匹配资金,而不是把所有的资金放在一个平台,或者分散到十几个平台这种粗暴做法。分散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地规避风险集中爆发,使资金和收益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状态。
听到很多投资人懊悔的说,我大半辈子的血汗钱啊,都投在一个平台了,现在这钱到底能不能回来嘛?如果不能回来,因为这笔失败的投资经验自己要承受的恶果。
H. 为什么p2p突然暴雷
好久好久没有关注过P2P了,今天打开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等网站,看到数据令人触目惊心,谁能想到,当年红岭创投撤出P2P历史舞台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紧接着车贷龙头微贷网也出清了,备受资本关注的积木盒子也迈出了清盘步伐。
其实不难想象,自2018年传出P2P备案制以来,几经延期,至今尚无定论,而就在这虚无缥缈的备案风声中,九千多家平台倒闭了九千家,只剩下零头在苟延残喘。
如今回头看看,我本人投资P2P五年来,注册过上百家平台,无一踩雷(唯一一个雷台也本息全回),可以说是一个幸运儿,但我与P2P平台的恩怨纠葛,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而这场纠葛,让我看到了更多黑幕,黑幕让我冷静下来,看到了本质。
来P2P平台贷款的人都是被银行贷款拒绝的人(次级贷款用户),他们既然愿意付出比银行贷款高得多的代价去借钱,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最大的隐患,这是其一;
当P2P行业中的精神领袖投之家暴雷时,整个行业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连投之家平台的高管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他们纷纷投案自首以求自保,何况我们普罗大众,如何能透过重重迷雾看透庞氏骗局的本质,这是其二;
监管对P2P的定义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不做非法集资,不提供增信服务,而监管却一直在引导行业备案,从央行到银保监会、到金融局再到互金协会,走的却是金融机构的路子,这前后的自相矛盾是怎么回事?这是其三;
国外的P2P行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着成熟的信用体系,而我国直到2020年二代征信系统依旧未上线,P2P行业的关键词并不是暴雷,而是老赖,借款人变成老赖,导致平台老板也成了老赖,老赖不还钱,那些借钱投资P2P的出借人也连累成了老赖,最核心的借款人资质问题根本没法解决,行业就有着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劣根,这是其四;
一个微信朋友圈卖茶叶的骗子骗了10万块就面临着3年的有期徒刑,而非法吸存了1000万的P2P平台,按照非吸罪名可能只有1年左右的量刑,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他们觉得一年牢狱之灾能赚1000万甚至更多,值了,违法成本太低,这是其五;
出于求生欲,很多东西我不敢写了,我只能写到这里了,至于有没有第六条、第七条大家自己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