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忌赛马运用了哪个博弈论概念
应该是运筹学吧
2. 如题,第一题是田忌赛马,G为田忌,K为齐王,1,2,3为马速,1最快,想问问这样的博弈论树状图是怎
是左上角那个图吗?
里面那个值代表田忌的的分数,你可以看到,对角线上的都是-1,说明当两匹同档次的马相同时,田忌的马总是输,先说这么多吧,也不知道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3. 田忌赛马属于博弈论吗
田忌赛马是博弈论的一个问题,但博弈论的分析与我们通常知道的那个故事还是不一样的。
4. 「田忌赛马」的战略可以用博弈论解释吗
田忌赛马的确是一种博弈,和博弈论的一些观点是可以契合的。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
纳什均衡也可以解释田忌赛马。纳什均衡是指在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
但严格说,
田忌赛马不是博弈论的范例。
5. 田忌赛马为什么齐王是环境 博弈论
因为他的决策未变化
6. 囚徒困境、智猪博弈、田忌赛马对商务谈判的启示!!
呵呵,很有趣的话题。囚徒困境我曾经简单分析过。如果两个囚犯之间有沟通、谈判的机会而不是被警察分别控制玩心理战,有可能走向战略同盟,实现商务谈判的“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不过也不一定,如果两个人表面上签订君子协定而背后各怀鬼胎,还是有可能走向两个人都认罪的局面。但是谈了总比不谈好。
7. 用纳什均衡分析田忌赛马,使用公式写的。
至于公式,用到效用函数了吧,有些忘记了,不好意思,貌似我这回答没任何用处,不过不能写了放那,传上来看看
8. 田忌赛马的故事,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孙膑是怎么赢的
战国时候,齐威王和将军田忌赛马。他们每人都有上、中、下三等马,比赛的时候他们从自己三等马里面分别挑出一匹来比赛。田忌的每个档次的马都比齐威王的差一点,所以他一连输了好几次。这天,齐王又约田忌赛马。田忌就很发愁,觉得自己又要输了。
这时候,他手下的门客孙膑对他说:“将军,我有办法让你不输。”田忌将信将疑,他说:“我每个等级的马都比大王的差,怎么可能赢呢?”孙膑凑到田忌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田忌听了,连连点头,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比赛开始了。齐王先派出自己的上等马,孙膑让田忌先出下等马,齐王当然就很轻易地赢了第一场;第二场,齐王派出中等马,这次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派出了自己的上等马,经过激烈的比赛后,田忌的马赢了;最后一场,齐王剩下的下等马和田忌的中等马比赛,还是田忌获胜。
这样三场比赛下来,田忌赢了两场输了一场,以2:1取胜。田忌反败为胜,让齐王很是惊讶。田忌乘机向他推荐孙膑。齐王很欣赏孙膑的才华,就封他为军师。后来,孙膑屡建战绩,为齐国打了许多胜仗。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很有名,不仅因为它很有趣,而且里面也包含了深刻的军事思想,还运用了数学方面的知识。这种专门研究斗争的方法,后来被称为“对策论”,或者叫做“博弈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些知识在军事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9. 田忌赛马中包含的管理学原理
田忌赛马中包含的管理学原理:运用了运筹学和博弈论的思想。
1955年我国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见《史记》)这句话摘取“运筹”二字,将O.R.正式译作运筹学。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如田忌赛马、丁渭主持皇宫修复等。说明在已有的条件下,经过筹划、安排,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就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可见,筹划安排是十分重要的。
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前者提供模型,后者提供理论和方法。
运筹学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敌我双方交战,要克敌制胜就要在了解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最优的对付敌人的方法,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说法。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等著作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
参考链接:
运筹学(管理类专业基础课)_网络
http://ke..com/subview/24356/5070237.htm
博弈论(经济学学科分支)_网络
http://ke..com/subview/18930/11095135.htm?fromtitle=%E5%AF%B9%E7%AD%96%E8%AE%BA&fromid=6457051&type=s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