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4月份哪些消息影响股市

4月份哪些消息影响股市

发布时间:2021-06-23 09:55:38

① 4月CPI上涨3.4% 环比下降0.1% 请问这个对股市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综合各种因素分析,我们认为2008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1、美元贬值诱发全球性通货膨胀,加大了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随着次级债危机的不断扩散和恶化,美国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导致美元持续贬值,美元指数屡创新低。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的“供钞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应过多、流动性过剩,资本流动性大幅提高,投机行为盛行,致使石油、农产品、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暴涨,屡创新高。另外,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标价,不断贬值的美元使得大宗商品的身价相对上升。 事实上,由于国际市场上能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007年前10个月全球通货膨胀普遍呈上升趋势。10月份,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3%,同比上升3.5%;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1%,同比上升6.1%,均创近两年来的新高。如果国际油价维持90-100美元/桶的水平,预计年底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将达到同期16年来最高的5%。俄罗斯至10月中旬通胀率已达到8.5%,已超过俄政府原计划将2007年通胀率控制在8%以内的目标,预计全年通胀率将超过10%。欧元区10月份的通胀率升至2.6%,为2005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拉美地区物价上涨问题比较突出,1至10月,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3.6%,玻利维亚前10个月的通胀率达9.7%,乌拉圭和巴拉圭的通胀率分别为8.4%和7%。亚洲国家的物价也全面走高,印度尼西亚10月CPI年增率达6.88%,高居亚洲国家之冠;韩国10月份 CPI年增率达3%,是两年半来的新高;我国香港地区10月份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升3.2%,是九年多以来的高位;泰国10月CPI年增率也是八个月来最高的,为2.5%。目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一半左右的原油、铁矿石、铜精矿等资源产品和基础产品需要依靠进口,煤炭也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国际市场粮食、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将直接加大国内的生产成本和服务成本,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受此影响,2007年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占整个工业品近77%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总体呈现“先稳、后升、回落、再升”的态势,前10个月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0.7%。预计2008年美元仍将保持弱势格局,全球能源、农产品、原材料、贵金属价格亦将居高不下,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我国价格体系。2、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而且企业效益显著改善。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2007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1.5%,创1995年以来的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2008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虽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面临调控压力,但要注意到我国经济运行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科学的调控之后,经济增长将更加健康和持续。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显示:10月份我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为117.3,已连续三个月进入代表偏热的黄灯区,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强劲态势。具体来看,主要是工业生产指数、居民价格消费指数、财政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涨幅较大,直接对宏观经济起到加温的作用,也预示着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上行趋势。本轮宏观经济增长与微观企业效益实现了良性互动,2007年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632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企业效益良好能够给居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使广大群众分享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3、失业率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近几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采取了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方针,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前九个月城镇新增就业920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102%。2007年三季度末登记失业率降至4%,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实际失业率也进入近五年来的最低时期,出现劳动力短缺的苗头。此外,各项社会保障工作进展顺利,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逐渐增多,覆盖面继续扩大。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675元,同比增长18.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同比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出3.2个百分点。另外,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20.2%和19.8%,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4、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2007年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8.2%,涨幅比二季度高出1.9个百分点,尤其是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涨幅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再创2006年以来的新高。本轮房价上涨呈现面广、加速的特点,部分地区出现了泡沫化迹象。虽然根据国际惯例,房价不直接计入CPI,但购房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支出项目,房价持续上涨必然加大居民通胀预期,并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一轮超级牛市行情,沪深股指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仍在5000点之上进行高位震荡,财富效应显著,大多数投资者获得丰厚的收益,居民财产性收入得到快速提升。研究显示,美国人的股票财富每增长1美元,能促进消费4.5美分;房地产资产每增值1美元,能促进消费达7美分。通常来说,CPI反映的主要是即期和现实的物价水平,而资产价格波动则预示了未来和潜在的物价走势,因此要高度重视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可能造成的影响。5、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2007年1-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8953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而且同比增幅一直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受房价大幅上涨的刺激,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1-10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1.4%,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7.2个百分点,也高于今年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投资回报较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预计2008年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1)明年是政府换届年,各地党政领导上任之初往往把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基建规模作为出“政绩”的主要举措,各地投资热情很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1993、1998、2003年等政府换届年的投资增速均比前后几年要高,预计2008年也将重复这个轨迹。2)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代表了未来一段时期的投资规模,自2007年2月份触底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不断上升,表明一大批新开工项目将逐步建成投产,投资反弹的势头非常强劲。3)2008年8月份我国将举办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将有一批在建重大项目加快进度,争取在上半年竣工,增大了投资压力。4)次级债危机导致的美国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对明年中国出口造成显著冲击,为了刺激内需,政府可能放松对投资的调控力度。投资快速增长会拉动上游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最终会传导到末端消费品,进而带动CPI上升。(上)(作者单位:宏源证券研究中心)

② 在股市中,哪些消息是利好消息哪些是利空消息

06第四季度疯炒大盘股时,股指期货曾是炒做点之一。舆论当时也一致认为股指期货师大利回好。然答而,时间仅过个月,股指期货又变成了洪水猛兽,成了大利空。

股指期货被当作逼险工具,可对冲股市风险。遗憾的是,股指期货成了国际对冲基金操纵国际资本市场的有效工具。这中在欧美资本市场合合规法的东西,到了新兴市场便成了祸害一方的恶魔。近年来国际上大的资本市场动荡,都因期货而起。
中国监管部门的经验和效率,决策部门应对危机的能力,确实让人不敢恭维。进几天证监会陆续公布了对某些股市操纵者的处罚。这本是好事。但看了操纵事件发生的时间,证监会的“铁腕”却实是让人深感忧虑的笑饼。发生在2000年的违法事件到场007年才得到处理。这种效率能应对突发危机吗?!
广州点击网解答

③ 耶伦发表鸽派讲话 美联储4月加息可能性降低对中国股市有哪些影响

北京时间周三凌晨,美联储主席耶伦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耶伦表示,全球经济存在风险,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联储加息应谨慎。
耶伦表示,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油价暴跌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令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增加,因此美联储应更缓慢地进行加息。当前联邦基金利率处于低位,在面临经济冲击时,美联储运用常规货币政策的能力是不对称的。
两周前,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3月利率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耶伦强调加息节奏将是缓慢的,同时美联储官员将今年的加息预期从4次削减到2次。但上周,美联储四位官员纷纷发表鹰派观点,公开支持4月加息。这种反转来的太快,让加息前景再度扑朔迷离。
今日耶伦表态与其3月会议后新闻发布会上的立场一致,认为经济中的风险因素影响前景展望,因此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应表现得很谨慎。不过,耶伦未就何时再度加息给出具体细节。
耶伦表示,尽管美联储对经济的基本展望几乎未较去年12月时有变化,但全球局势发展带来持续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使得市场出现剧动。去年夏天和今年年初金融市场都出现了大幅震荡,这表明来自海外的风险因素太大,不能会忽略。
年初以来美国经济喜忧参半。耶伦指出,受全球市场剧动和美元走强影响,制造业和出口方面令人担忧。通胀方面也不能太乐观。尽管近期通胀上涨,但更多是受暂时性因素影响,似乎不可持续。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继续走强。此外,消费者支出、房地产市场、财政政策,均对经济给予支撑。
耶伦表示,当前市场不再预计美联储会在年内进行多次加息,市场预期有所扭转。美联储下修年内加息次数预期,使得包括住房抵押贷款的长期利率走低,对消费者支出有所支持。
整体看,耶伦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成功地经受住考验。全球经济对美国经济的拖累会是有限的,具体拖累程度还需评估,存在不确定性。
耶伦最新讲话颇为鸽派,削减了市场对近期可能加息的担忧。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资深经济学家Sal Guatieri表示,耶伦最新观点表明,她并不希望在4月份加息,若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回升,则仍然存在在6月份加息的可能。

④ 未来一个月有哪些大事件对股市有重大影响

1、1990年台湾股灾
1987年到1990年,台湾股指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执照开放等,都是热钱涌入的重要原因,当时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一时间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当时,岛内可以说完全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从12000点的下跌过程中,许多人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从12000点回到8000点以下,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点买进,6000点买进,5000点更是买进,日后是一路跌到了2485点。

2、中国式股灾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
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3、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4、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 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浑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5、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今酿成了全球性的深重危机。
1.危机愈演愈烈 全球联手应对
2008年10月8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外的街头交谈。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实行降息以防止金融危机升级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但此举未能缓解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忧虑情绪,当日纽约股市波动剧烈,收盘时三大股指连续第六天下跌。 西方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8日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率,努力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恢复市场信心。当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以及英国、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均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 随着危机向南美地区蔓延,8日墨西哥和巴西采取措施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墨西哥央行宣布,从该国外汇储备中拿出25亿美元进行拍卖,以阻止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持续下跌。当天,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一度跌至14比1,创历史最低纪录。在墨西哥央行宣布采取上述措施后,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回升至12比1。 墨西哥央行行长吉列尔莫·奥尔蒂斯说,墨西哥外汇市场6日出现自1995年该国银行业危机以来的最剧烈动荡。但他同时强调,墨西哥的银行机构仍比较稳固。 墨西哥央行还宣布,如果今后单一交易日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下跌幅度超过2%,墨西哥央行还将在该交易日再拍卖4亿美元。墨西哥外汇储备总额目前约为840亿美元。 此外,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还建议,出台一个总额达530亿比索(约合43亿美元)的紧急计划,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墨西哥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2008年10月8日,巴西央行为了遏制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快速贬值的势头,开始在现货市场上抛售美元。这是巴西央行最近5年来首次采取这种做法。7日,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下跌5.09%,跌至2.31比1,为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点。8日,在巴西央行的干预下,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略为上涨,为2.29比1。 巴西央行没有公布所拍卖美元的具体数额,但外界估计至少超过10亿美元。巴西央行行长梅雷莱斯日前曾表示,巴西拥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只要市场有需要,央行肯定将介入救市。 在欧洲方面,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2008年10月8日在巴黎呼吁,在市场剧烈动荡的背景下,投资者应“保持镇定”,过度悲观不可取。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8日召开紧急内阁会议,讨论金融危机对意大利经济的不利影响。他随后宣布,意大利政府准备购买陷入困境的银行的股份。意大利政府官员表示,受援助银行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充实资本,或者用来购买其他处于困境的银行。 俄罗斯莫斯科股市2008年10月8日开盘后不到一小时即大幅下挫,相关部门随即停止了股市交易。为避免股市暴跌,俄罗斯股市9日休市一天。过去几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莫斯科股市剧烈动荡,交易多次被暂停。 在亚洲方面,日本央行2008年10月9日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短期金(203,5.85,2.97%,吧)融市场投放2万亿日元资金。至此,日本央行在连续17个工作日内共向短期金融市场投放30.6万亿日元资金。 当天,在日本短期金融市场,外资银行间筹资难的状况还在持续,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在0.55%到0.6%之间浮动,略高于日本央行0.5%的政策利率水平。因此,日本央行认为有必要继续向短期金融市场投放资金,以缓解外资银行面临的困境和稳定市场。 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行长李成太9日宣布,将银行基准利率从原来的5.25%下调到5%,以稳定韩国金融市场,防止经济出现严重萎缩。这是韩国央行自2004年11月以来,首次下调银行基准利率。 李成太在当天举行的韩国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后说,未来影响韩国金融货币政策最大的因素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韩国央行将不断对其金融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他表示,韩国央行今后有可能继续降息。 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金融动荡影响到韩国经济,2008年9月末以来韩元汇率和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一路暴跌。8日,韩元对美元比价为1395比1,创下10年来新低,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也跌破1300点大关。9日首尔外汇市场开盘后,韩元对美元比价一度暴跌至1480比1,后在韩国政府入市干预后有所回升。 为遏制韩元汇率和股市连日暴跌的势头,韩国金融监督院8日下午曾表示,韩国政府正密切关注汇市和股市变化,并计划采取“非常措施”稳定外汇市场。 2008年10月8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股市主要股指开盘后一度大跌10.4%,随后相关部门宣布暂停股市交易。为避免股市进一步动荡,2008年10月9日印尼股市继续暂停交易。
2.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
虽然中国并非主要受冲击的国家,但它至少能从以下三个方面感受这次危机带来的影响: 首先,美国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使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动摇,在失去伸展性的同时,也面临更大风险。由于中国官方所持有的主要是美国国债,而在证券资产中,国债的风险性又是最低的,因此,中国外汇储备受到的影响会较有限。 与中国官方的投资方向不同,中国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大部分是美国公司债券或股票。以目前投资美国雷曼公司金额最多的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其持有的雷曼公司相关债券共计1.914亿美元(其中次级债券仅0.5亿美元),约占2008年6月30日建行总资产的0.019%。由此不难看出,雷曼等美国金融机构的倒塌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影响有限,更难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形成较大冲击。 第二,在所有的金融市场上,对公司的资本估值已经缩水,而这会产生连带效应。不仅公司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也将大幅增加。 不过,比起以上两点,消费需求的萎缩,将是中国在本次金融风暴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其经济衰退所导致的民众信心不足,及购买力的萎缩,会使中国的出口面临需求下降的局面。中国海关总署在9月22日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今年1到7月,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403.9亿美元,增长9.9%,增速下滑8.1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首次回落至个位数。尽管消费需求萎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显露,但它迟早会到来。因此,中国公司最好根据两年或更长的时间跨度,来调整对美国出口的预测。此外,由于美国市场的表现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全世界的消费开支都可能随之下降,并对中国公司产生额外的压力。 总的说来,有人预计金融风暴的影响将持续三至五年,由于与发达国家市场的联系较小,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及一些东南亚或非洲国家)所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冲击也将更小。尤其是中国,根据我对她这么多年的了解和研究,中国的金融政策是十分稳健、安全的,因此,此次由华尔街而始的金融风暴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将是有限的。当务之急,中国公司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投以更多的关注,以努力弥补因美国市场萎缩造成的损失。

6、创业板上市

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推出

8、2010年债务危机阴云笼罩欧洲

9、中国股市七次牛市熊市盘点

1 特点:波动极大

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上交所正式开业以后,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高位。

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

2 特点:上涨极快

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386点到1558点,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股指回到325点。

3 特点:出台利好救市

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达200%,最高达1052点。

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4 特点:牛市极短

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轮行情条件具备。

5 特点:绩优股带头

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在深发展等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从1996年4月1日算起,至12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种。两只领头羊深发展从6元到20.50元,四川长虹(5.21,0.07,1.36%,吧)从7元至27.45元。

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最知名的当属《人民日报》发表《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文章发表当天,配合涨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场暴跌。

6 特点:一度历史最高

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了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5·19”行情直接的爆发点是上海证券报记者李威的《网络股能否成为领头羊——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进军网络产业的思考》,一开市领头的是东方明珠(10.59,-0.27,-2.49%,吧)、广电股份、深桑达等网络股。
这一次,《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申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坚定信心。就是在这轮行情中亿安科技破了百元大关,但最终成为一桩丑闻。

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问题。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四年时间股指下跌超过50%。

7 特点:调整时间历史最长

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

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这一轮牛熊市目前波澜起伏,从998点到6124点的新高,让无数新股民做了一场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而梦醒时分,却在三千点的沼泽地里痛苦挣扎。这一次牛熊市我们经历了上半场,下半场的走势又将会如何呢?

2009牛市 今年是我国经济复苏阶段,人们对股市充满希望

⑤ 怎么样的新闻或者消息对股市有影响

比方说:某种商品销路好呀,这个股票就涨;反之就跌。大的方面说,国家政治、经济等等各个方面越是稳定,哪么,它的证券市场就相对稳定。

⑥ 股市为什么经常受一些消息事件的影响

只要股市存在,就始终伴随着消息和事件,关键是消息面前是否人人平等,事件发生前是否能预料和判断,股市的涨跌和股民的信心有着密切的关系.

⑦ 哪些消息会影响下周股市

受欧洲股市回暖影响,在没有政策影响下。应该是缓步上涨的格局。但由于国内股民的看跌心理浓重,导致资金量很可能跟不上。在2600点徘徊的几率比较大。不过可以关注一下抄底反弹的股票。如果感觉好。可以采纳。

⑧ 4月份股市怎么样

从市场对近期重大利好反应看,股市对养老金入市反应平平,但这或许并不意味着该消息不是利好,而只能说明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而节后市场对多项利好的良好反应,未必仅是上述利好的简单作用,而更大可能是前期多重利好作用的综合释放,从这个意义上讲,4月份股市很可能迎来政策利好作用明显反弹

阅读全文

与4月份哪些消息影响股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jyp公司股票 浏览:38
365是什么理财项目 浏览:331
20万港元兑换人民币 浏览:911
519069基金净值百度 浏览:876
互联网基金宣传违规信息案例 浏览:525
小赢理财靠谱 浏览:457
2019人民币兑换港币的利率 浏览:83
股票没有卖盘 浏览:809
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行情 浏览:14
投资理财怎么展业 浏览:170
湖北理财规划师准考证打印时间 浏览:206
中国外汇储备两难境地 浏览:500
FOF基金亏损 浏览:968
原油投资必胜术 浏览:781
瑞贝卡股票吧 浏览:499
凡谷资金流向 浏览:641
复星为什么要投资南钢 浏览:269
荣华地产股票 浏览:429
睿远基金和天天基金 浏览:844
哈啤股票 浏览: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