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何国美的股价暴跌
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要成立合营公司发展房地产业的第二日,其股价立即大跌,短短两日即下降四成,如此架势逼得国美不得不表态暂缓此事,旋即股价回升。
国美电器股价的一跌一涨,黄光裕的影响力再次显现,同时投资者对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担忧也展露无疑。
股价暴跌
10月3日,国美发布公告称,暂缓推进与黄光裕及其联系人所拥有的公司共同组建物业合资企业的计划。公告表示,考虑到合资企业组建计划下潜在物业项目的进行时间及执行等多项因素以及目前的市况,公司决定暂停该计划的执行。
除此之外,国美并没有详述暂停的因由。但这一决定显然并不完全能打消市场的疑虑。
有市场人士就指出,其宣布暂停与前几日狂跌的股价及投资者对合营公司管理的担忧有着直接的联系。
9月27日,国美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鹏泽、北京鹏润及北京国美已签订合营协议,将合作设立物业合营企业,以在中国从事物业开发及投资业务。公司表示,成立物业合营企业可以增加公司在自置物业内经营店铺的组合,从而降低营运成本,并增加集团的边际利润。
消息公布后的第二日,国美股价大跌11.36%,第二天再暴跌21.79%,创下近两年新低的1.83港元。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在内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及公司刚刚处理完管理层纠纷的当下,市场普遍质疑国美的决定。
瑞银分析师表示,在当前的环境下,在中国发展房地产业面临着很多风险。国美此前宣布要成立的合资企业并非上市公司,特别是合营计划牵扯到大股东黄光裕,因此引发了外界对公司治理和帐目问题的诸多担忧和猜测。
显然,这亦是大多数市场投资者对此事的担忧。于是,在股价大跌、投资者一片反对之下,国美紧急宣布暂停此事。而市场给予的反映也颇为明显,在公布次暂停消息后,虽然香港恒指下降600点,但国美的股价却逆市上扬10%。
然而,暂停合营计划似乎还是无法完全消解投资者的担忧。瑞银在最新的报告中称,虽然目前计划已经暂停,但其相信,如果国美不完全取消组成合营公司的计划,以及结束与大股东的关系,市场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忧虑将不会消除。
另一投资机构巴克莱也发表报告表示,在目前存在不明朗因素的物业市场而言,国美宣布暂停成立物业合营企业的计划,对投资者及股东均有利,能降低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所带来的潜在企业管治问题。
合营计划
显然,物业合营计划引起市场如此剧烈的担忧,是国美此前万万不曾料想到的。从公布计划到宣告暂停,不过短短5日时间。
9月27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斥资9000万元与黄光裕旗下的地产旗舰北京鹏润,组建合营公司从事商业地产开发,国美称此举有助增加自置物业的零售店铺,减低租金成本。
此次合营,国美出资9000万元与北京鹏润、北京国美合资成立国美商业地产开发公司。根据公告,新组建的物业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为2亿元,由国美电器的全资附属公司鹏泽,以及由黄光裕控股的北京鹏润及北京国美共同出资。其中鹏泽、北京鹏润及北京国美分别占45%、30%及25%。
国美电器向物业合营企业的出资,将由公司内部资源或银行贷款拨付,合营企业的董事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其中一名将由鹏泽委任,而另二名将由北京鹏润或北京国美委任。
国美电器认为,成立物业合营企业可增加公司于自置物业内经营的店铺组合,从而降低营运成本并增加边际利润。此外,与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北京鹏润合作将产生协同效应,加速公司在地产开发与投资方面的发展。
不过公告亦显示,成立物业合营企业尚需取得国内有关当局批文,及符合香港上市规则有关关连交易的规定后方可进行。
据悉,北京鹏润原名为北京市国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光裕,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旗下有鹏润大厦、鹏润家园、国美第一城等多个地产项目。
国美电器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副经理卢江随后对媒体表示,此次合作主要是从资产保值、增值长远角度考虑。
据卢江称,除上市门店之外,非上市门店中也有部分自有物业门店,这些自有门店大部分是由于有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才被公司收购,建立物业合营公司有利于整合这些自有物业的管理。
国美电器2011年半年报显示,国美电器上市公司部分共拥有938家门店,其中34家为自有物业门店。此外,国美电器非上市部分还拥有553家门店。
有分析人士称,国美电器投资物业公司的初衷,是旨在增加对核心商圈话语权,并且在平抑日益高涨的商业物业资金的同时,可以进行商业模式试水。
国美之前的设想似乎并不被市场所接受,不过这并不代表国美将放弃自行发展零售物业市场。
10月4日,巴克莱于其主持的国美电器的投资者会议上透露,国美将较大机会自行发展零售物业市场,以取代与母公司成立物业合营企业之计划。
Ⅱ 格林美历史最低股价
复权后的历史最低价5.18
Ⅲ 国美电器近五年股价的走势和原因的分析
等比K线能够充分体现庄家的获利比率。例如10元涨到11元,说明股价涨了1元,而由专100元涨到101元股价也是属涨了1元。用普通K线来看都两者涨幅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想想,10元涨1元与100元涨1元能一样吗?不一样。前者涨幅为10%,后者涨幅仅有1%,这种比例关系只有从等比K线中才能够得到准确的体现。软件免费试用中,请登录乐股网
Ⅳ 国海证券历史最低股价
国海证券历史最低股价1.4元. 我这个是复权后的价格
Ⅳ 目前处在历史最低价的股票有哪些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Ⅵ 今天看了一下国美电器股价才一块多,怎么这么低,原因是什么啊是不是有什么重大事件影响了它的价格。
经营差是根本
经济环境差,加上传统销售被电商分流,使得家电销售并不被看好,转内型电商成容为传统家电卖场的最大看点。而国美在电商上的发展策略在绩效上被认为远落后于老对手苏宁。
黄光裕被捕入狱
这个不用多说。黄光裕因涉嫌非法资本操作被拘押
国美高层和投资方大战
这个是2010年的事情,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和董事局主席陈晓为首的管理层、以及投资方贝恩资本之间的夺权大战自全面爆发,股票价格出现大跌。
……
Ⅶ 目前股价接近历史最低的股票有哪些
农业银行,钢铁行业的大部分,这些都不建议买,其实并不是到了最低价就会反弹的,要跟公司的现状结合起来
Ⅷ 国美电器股价最低是多少钱
0.95
Ⅸ 我国A股市场历史股价最低的是哪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