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炭行业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
上半年,煤炭和钢铁取得了亮眼的成绩。1-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7倍,包括煤炭开采在内的采矿业1-6月实现利润总额2435.9亿元,同比增长13.4倍。
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煤炭行业去产能等政策影响,商品煤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据《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1-6月,全国煤炭共退出产能1.11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量的74%。
煤炭行业发展势头向好,煤炭消费转为正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去产能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行业仍然面临负债盈利能力弱、环境问题严重、能源转型压力大等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2. 煤炭的主要生产和销售成本有那些,为什么国
第一,中国削减煤炭产量的原因是产能过剩,中国目前每年煤炭的需求量大约是35亿吨,而产能保守估计有45亿吨;对于需求来讲,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一定会慢慢降低,但绝对量还是增长的,就是增速会放缓;所以,削减产量不会带来需求的降低。
第二,削减产量后,价格会回升,截止目前,以5500卡煤炭的环渤海平仓价为例,已经从今年最低的340元上涨至580元;对于国际煤来说,这两年进口量减少的原因是中国的煤炭价格过低,进口煤基本都是价格倒挂,所以很多国际煤生产商关闭了一些矿井;据传,最近价格回升,一些国际煤生产商已经准备重启关闭矿井,但是也应看到,发改委也在研究是否进一步限制进口煤,以保护国内煤炭生产企业。同等质量的煤炭基本都是这样。
以前煤炭价格高的时候,甚至进口便宜很多,质量好很多。
现在煤炭市场不好,进口关税又恢复了。
四是进口煤炭里大部分为电煤,动力煤,为电厂使用,国内主要电厂热衷采购澳洲 印尼煤来使用,南方电厂也是考虑进口煤炭采购较方便。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原因,煤炭开采的税收是以坑口产量为计量标准的。
2、煤炭开采不同于普通生产,对开采环境要求很高,安全标准也很高,开采一线的水、瓦斯等必须达标才可以。
一旦停产,再次复产的时候各项安全监测标准必须重新审核,很是费时费力。
3、运力的问题,煤炭的运输主要还是火车,车皮计划是年初申请的,申请难度自然不说了,一旦车皮计划被批准了,你有没有煤可运,火车线路和火车都在那里等你。
3. 煤炭行业成本分析有吗
煤炭行业成本分析
在全国工业经济普遍好转的情况下,虽然煤炭价格在较高的合理价位上运行,煤炭行业的销售额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煤炭生产等各方面支出增加,煤炭行业的利润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强力挤压,整个行业的利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今年1~2月份,我国煤炭行业利润同比下降了4.3%。
煤炭行业专家李朝林认为,导致我国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煤炭行业成本的增加。主要分析如下:
一是,煤炭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原选煤单位生产成本增加。据统计,1-2月份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原选煤产量13637万吨,同比增产799万吨;累计总成本费用256.72亿元,同比多支出19.11亿元;吨煤成本188.25元/吨,同比增加3.17元/吨,增幅1.71%。其中,维简及井巷费12.03元/吨,同比增加0.84元/吨;工资及福利费58.44元/吨,同比减少5.94元/吨。
生产成本中职工工资性支出有所增加。按照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煤炭行业的职工工资性收入有所增加。1~2月底,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828.7元,比上年月平均工资增加31.7元(含补发),增长1.8%。在24个统计单位中有8个单位增加。拖欠在岗职工工资8.8亿元,比年初减少0.7亿元,下降7.1%。
二是,煤炭资源成本上升。
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在对矿产资源的管理上,采取行政手段无偿授予矿业权,造成目前绝大多数矿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仍无偿占有矿业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5万个矿山企业中仅有2万个矿山企业是通过市场机制取得矿业权。“这就使那些无偿获得采矿权的企业可以几乎无偿地使用资源”。由此带来的是企业对资源“肆无忌惮的开采和浪费”。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15%。资源在开采和使用中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
为了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财税部门逐步提高了资源税税额标准。从2004年起,税务总局就会同有关部门,从调整税额和拓展征税品目入手,先后上调了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煤炭资源税单位税额。自2006年4月1日起上调陕西、江苏、江西和黑龙江四个省的煤炭资源税。煤炭资源税的不断调整,使煤炭企业对煤炭资源由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由廉价使用到不断涨价使用,煤炭资源的占有和使用的成本不断提高,挤压了煤炭产品的利润空间。
三是,煤炭产品完全成本的导入,推动成本不断上涨。
按照树立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行煤炭价格显然未能真正反映煤炭完全成本,没有真正体现煤炭产品的真正价值。在发展改革委与山西省共同进行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课题调研中,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认为我国煤炭行业成本核算存在两方面的缺陷。
首先是煤炭成本不完全。按照《会计法》和煤炭系统成本核算规定,决定煤炭价格的成本主要是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煤炭价格放开后,煤炭部门在核算成本时依然沿用的是以往的核算内容和核算口径,一些与煤炭开采相关的成本费用,如资源价值、安全成本、发展成本、退出成本、环境成本等费用没有或很少列入现行成本。上述因素,在煤炭成本中长期得不到体现,以致煤炭企业以及大型的煤炭基地的发展缺乏后劲,出现了社会普遍关注的“四矿”问题,暨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其核心是频率居高不下的矿难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难以解决。
其次是煤炭成本不到位。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煤炭行业历史遗留下来的企业资产损失和潜在亏损没有得到很好处理,国家对煤矿企业有许多该投入的没有投入,形成了许多安全欠账、生产欠账、职工生活欠账。这些欠账需要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调节来逐步得到解决。
我国现行煤炭价格未能反映煤炭完全成本,形成了许多安全欠账、生产欠账、职工生活欠账,从而造成煤炭企业以及大型的煤炭基地的发展缺乏后劲。为了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煤炭行业的长治久安,必须推动煤炭产品完全成本的导入,这无疑要抬升煤炭产品的生产经营总成本。
4. 煤炭企业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煤炭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措施:
一、更新观念,转变管理模式,是实现全员降本增效的根本保证
“企业兴衰,人人有责”。 全面强化全体员工树立成本管理理念和节约意识,要求全体员工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加强学习工艺流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节约用水、用电、用材,杜绝一切铺张浪费现象,特别是“长流水、长明灯、长跑气”现象,消除“跑、冒、滴、漏”,以“六节约” 降耗增效。工作时间办公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在光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开启室内照明设备。办公楼走廊、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提倡使用自然采光,白天一般不开启照明灯,夜间照明尽量减少开灯时间与数量。培养良好的节电习惯,办公室人员离开办公室时,关闭电源插线板总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机关”。
二、打造“精品工程”是实现全员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面对生产经营面临的严峻形势,始终恪守“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严格加强质量管理,铸造“精品工程”,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质量职责,并实行质量跟踪管理,严格落实每个班的工序质量标准,如出现质量问题,直接追究责任者,依照质量奖惩制度进行处罚,严格的质量管理与自身效益的紧密关联促使每个班组与每名职工都牢牢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意识,在施工中,在做好现场基础工作的同时,把施工井各道工序质量分成若干个质量管理点进行分工负责,并统一验收。
三、加强严细管理,对标挖潜活动贯穿生产全过程
生产是一个不断变化、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只有对生产过程加以认真周密的组织,通过查找最佳指标,保持生产各项要素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行,以最佳的指标将企业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最短、时间最省、占用和消耗最少,进而能够取得较大的生产成果和经济效益,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施工,保证工作面的正规循环。
5. 什么是煤炭企业,煤炭企业的经营有什么特点
煤炭企业可分为以生产煤炭的煤矿企业和以洗煤加工等中间环节、不从事生产煤炭的煤炭经营企业。煤矿企业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峒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煤炭经营企业可分为:按经营方式:指煤炭经营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包括从事原煤及其洗选加工产品的批发、零售及民用型煤加工经销三种主要方式。
1、煤炭批发经营,指从煤矿或者煤炭经营企业购进煤炭,转卖给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或者转卖给其他煤炭经营企业销售。
2、煤炭零售经营,指从煤矿或者煤炭经营企业购进煤炭,转售给城乡居民作为生活消费或售给社会集团作为公共消费。
3、民用型煤加工经销,指从煤矿或煤炭经营企业购进煤炭,经过粉碎、加工成民用型煤,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或者售给社会集团作为公共消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仅审批煤炭批发经营方式。
6. 煤炭企业如何控制成本
(一)采购环节的成本管理
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都属于地下作业,地质条件比较特殊以至于防水、火、瓦斯以及断层等安全措施投入更大,这其中就会使用大量的木材、支护材料、火工品、大型器械、专用工具以及配件等,使得材料支出成为了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关键环节,因此有必要在采购环节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在材料的采购环节应该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或者装备。在材料的投入环节,应该以集约经营的管理理念,严格控制好支护材料以及大型材料的投入与管理。此外还应该对一些高耗能的设备进行必要的限制使用,积极探索节能较好的生产方式。
(二)优化成本管理措施
优化成本管理措施是煤炭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在煤炭生产环节中,根据企业制定的煤炭生产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实施流水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机械装备并且通过合理分配,提高人机结合的工作效率。其次是生产技术的优化设计,确保煤炭生产技术的新进性以及人员机械安排的合理性,并且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工程进度都需要更加均衡的分配。最后是物资的库存管理,在保证煤炭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资源的消耗量,避免出现重复配置、积压严重、储备资金严重超储等现象,在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建立目标量化控制体系
通过建立目标量化成本控制体系,实现煤炭企业在生产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即加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与考核。通过这种方式对每一个煤炭生产环节都要制定细致严格的质量监督与成本控制管理体系,这其中就发挥了煤炭生产与成本控制间的协调关系。通过目标量化控制体系对煤炭生产与成本预算进行合理分析,得出科学的管理措施。而且在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控制,促使煤炭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转,让企业资金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当中。也只有这样煤炭企业的成本才能真正可控,管理才会出效益。
(四)定期进行成本分析
煤炭企业需要对生产成本进行定期核算分析,对一些潜在或者已经发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纠正。煤炭企业在成本管理控制管理方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行全年责任目标分解和目标量化考核制,这样一来就使得煤炭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有了明确的成本管理目标和责任,在进行下一阶段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就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计划。而且通过目标量化考核制度无形中给管理者施加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在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将成本控制落实到一线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当中,避免由于细节上的疏忽对煤炭企业的资金周转以及经济效益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总之,要想处理好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就需要通过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措施为后盾并且严格按照成本预算制度进行煤炭生产,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让煤炭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的成本由物质成本、劳动成本和环境成本构成。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也应该有两个效益,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针对各种因素,既要考虑其破坏和影响,又要考虑其再生利用价值,进行逐项的和综合的环境成本分析、控制。将产品生产和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作为产品成本和部门运行成本的组成部分,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成本控制,实现煤炭企业生成成本的最优化,并且成为提高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