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钢贸真相

上海钢贸真相

发布时间:2021-06-24 11:37:43

Ⅰ 聊聊刚听说的钢贸贷款 民生银行今日为何大跌

刚才和一个本地钢贸商聊天,顺带问了关于钢贸贷款。 他是福建那一带的人,但不是周宁人。 信息可靠度并不确定,不过我最近对钢市和钢贸贷款也有所了解,对信息业能分辨。 这些信息也是侧面信息,有了解详情的同学情补充。 上海钢贸贷款基本上都是福建周宁人,至少一半。 这次肯定是破掉了,至少周宁人的肯定没救了。周宁人很多跑了(有一些跑到了浙江改头换面了),大部分人准备以不还作为续贷的要挟。肯定是没足额的钱还了,但是钱还是有的,只是想着赖掉,即使还了不足,不仅破产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不如干脆一点都不还抵押物也是很多无效的,人一走银行没办法(至少他们这么认为)。浙江和江苏,经营户相对理性一点,浙江现在基本没出事。 贷款很大部分是骗贷。抵押物重复抵押严重。贿赂也很严重。贷款高息成本、贿赂成本、浪费成本、投资房产损失,等,这些贷款继续续贷也不可能收回来。 贷款银行比较集中。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听到就这几家)。 兴业银行的极端优质的资产质量,会不会在这场钢贸贷款风暴中暴露,或者就续贷,永远烂在优质资产的数字里。我们不得而知。 上海的钢贸贷款总额是1800亿。坏掉一半是900亿,损失率严格一点算60%。那几家集中地银行损失都不会小,民生银行大概最夸张,当然坏账要多一些,最终部分坏账可以追回,一位跑掉的实际上有钱和资产,只是想赖掉。如果都用司法手段,应该不会完全收不回。 ——————————— 俺听说滴闽北人骗贷的版本: 先到乡下找个穷汉(无牵无挂的那种)花个几十万 给他好吃好喝 请他做法人代表 然后去银行贿赂贷款如果出事 穷汉蹲监狱 背后的推手再花钱摆平监狱的关系 让穷汉不至于在里面的日子太难过。。。 北方貌似还稳定,上海这帮人挺不过去就会死一大批。 一仓多贷是常态。圈内人基本上都知道。 认识一个在北京做了十几年钢贸生意的福建人,从来不贷款做钢贸,坚持自有资金做。现在钢贸基本上已经不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了。 应该是光大银行最多了,号称钢贸贷款余额有200亿,民生应该少很多,这个从法院的诉讼案件数量能一定程度上验证。详情请看上海法院网的开庭公告,可根据被告(光大银行或民生银行)来查询。 民生这次如果暴跌,又是一次加仓好机会。 苏宁刚刚消停一会,民生又开始了 钢贸坏账在民生银行上的暴露开始体现了,这只是08年刺激导致的坏账冲击第一波。而如果恐慌性刚需被挤出来的房地产需求在后面跟不上,未来的市场有意思了。 虽然上海钢贸贷款总额据说1800亿,但一个是比较集中(民生要为前几年的激进付出代价了);一个是都担心坏账是不是这就开始了。尽管银行已经破净,但当坏账从推测到现实还是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呵呵。 民生银行(1988.hk)跌8.7%。重庆农商行(3618.hk)跌5%。钢铁行业在拖累银行业。有钢铁业人士说:"政府刺激的时候,银行求我们借钱。我们并不需要钱,所以就把借来的钱拿去投房地产了。" 今天民生银行大跌,据说是因为近期的钢贸事件 大约5年前,认识的一个税务局检查员就说起过,一些福建人办的钢贸公司,平进平出甚至高进低出,亏损做生意的目的不是规避税收,而是做大销售额贷款

Ⅱ 宁德市的福安、周宁人在上海乃至全国的钢贸、融资公司把所有银行都绑架了,到底该谁为此负责

国家负责咯,现在福安连,去年在福安骑(摩的)的人,现在去上海那边一年回来也开一部200多万的版奔驰回来,这样的人权在福安这边多的是,在那边注册个公司就可以找担保公司,到银行贷款了.贷1000万,担保公司压你300万,你自己拿到手的只有700万,而且你要还1000万的利息.现在的生意哪有那么好做.只要有利润的东西.人家都抢着做,最后也变的没利润了.这些人拿着银行的钱快活,回来买房、买车都是做老婆或孩子的名字.银行也拿他们没办法,不还钱顶多坐几年牢,也不会枪毙.所以没钱的人快去那边做向银行要点钱用用

Ⅲ 上海钢贸危机怎么回事谢谢

资金链断裂让上海钢贸业遭受灭顶之灾,2013年上半年,仅在上海各级法院开庭审理的针对钢贸商的金融借款纠纷就超过600起。
2010年后国家出台地产调控政策,钢价在2011年迎来暴跌,大部分沪上钢贸企业陷入巨亏和资金链断裂的境地。2012年起,很多企业被银行连带追诉,钢贸商破产跑路的比比皆是,在产业链中最先出局。钢贸商因失信于银行,被列入黑名单。2013年钢材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65%,钢贸行业本身亦难以为继。
特别是2012年周宁人李国清在被检察机关带走协助调查后失踪,风传其骗贷10亿元。李国清为无锡一洲集团董事长,旗下公司均申请破产,涉及案件数十起。
此后,各大银行纷纷将钢贸企业列为谨慎型行业,并采取逐步退出的方式挽救损失。钢贸行业作为资金密集行业,银行的信贷限制对其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联保互保、动产质押加上担保机构担保的融资模式的开创者,周华瑞也身背20多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及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
因为互保被牵连进去的,周华瑞仅仅是一个缩影。 据周宁上海商会统计,2013年80%的周宁钢贸企业因银行借贷无法偿还而破产或濒临破产,700多人被通缉,300多人入狱,上千家企业成为被告,上万张信用卡被严重透支。

Ⅳ 上海一家钢贸企业想做垫资过桥,能做的速度联系

我是国有企业开发区招商
有兴趣可以扣我
1516
03
175
营业执照费用,按照注册资本的万分之八收取,
税务登记证
0元,
组织机构代码
费用120元。
园区管理费
免费
年检免费
不垫资的
10w在1000左右
垫资的话
10w的公司大概
3000
50w的
5500
100w的
8500
代理注册公司垫资的风险
1
假征询、假垫资
2
后续没有描述的多收费等等
-------------------
贸易型企业可以注册
实地生产型企业不可以注册~

Ⅳ 上海哪些钢贸公司被骗

上海逸驰钢铁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共季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惠开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闽昊金专属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锦属鹏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兆昀商贸有限公司
上海秒光物资有限公司
上海善龙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强亮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悠卡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舜泽钢铁有限公司
上海鹭翔物资有限公司
上海雄焰建材有限公司
上海翘首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弘诚钢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欣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德雅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龙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企合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弘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宁松工贸有限公司等30余家市场单位与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支行,中国光大银行金山支行,交大银行,建设银行等有法律纠纷。

备注:以上公司仅供参考,实际情况遵循法院判决为准。

Ⅵ 钢贸行业如何提高盈利

提升利润空间的途径有哪些?

面对钢贸商在夹缝中苦苦挣扎的现状,北京市工商联金属材料行业商会会长杨国宏不止一次地呼吁:“钢厂要认识到我们也是企业,我们拿了成千上亿的资金做钢材,一个月做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不是在玩,我们也要生存,也要交税、养员工,得给企业创造价值,我们不能喝西北风去。”这并不是说钢贸商没有利润的主要“罪魁祸首”是钢厂,但至今为止钢厂还在无视钢贸商的存在、还在推行它的霸王条款、还在无视合同的法律性和严肃性、还在无视市场规律而在价格倒挂时眼睁睁地看着钢贸商往里面贴钱,难道这是正常的经营行为吗?难道这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吗?这实在令人痛心!

提升钢贸商的利润空间有政策方面的因素,有市场方面的因素,有技术方面的因素,有自身经营方面的因素,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因素。这显然是一篇短文不能囊括也无法探讨透彻的复杂问题,但本刊记者还是就采访到的一些企业的经验做法提供给广大钢贸商,希望借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一是慎重选择钢铁生产企业。陈平董事长认为:“钢贸商在选择钢厂时,不要片面地认为钢厂越大就越好。不要只盯着大的,要选择价格政策比较稳定、信誉比较好的。”适合自己的才算最好的,同时也不要一棵树上吊死,多一个选择就多一个机会。

二是经营规模化,服务综合化,采取统购分销的做法向超级终端模式发展。这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钢贸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做法,他们通过全国的渠道布局,通过大代理、大加工、面向中小用户及无资源贸易商,建立采购超市、薄利广销,靠规模经营优势跳出低层次竞争的圈子,使自己的利润有一定的保证。

三是行业细分化,产业链条化,向服务特定类型客户模式发展。他们基于对市场的分析选择某一细分行业群体作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提高钢铁产业链条的整合集中,提升综合服务力。

四是产品专业化,服务多样化,向经营品种专一、规格配备齐全的模式发展。他们通过建立某一产品专卖店的模式,把某一类产品做专、做全进而广泛地面向客户进行服务。比如河北廊坊正泰物资有限公司就是在H型钢经营上做专做精,很快成为这个行业里的佼佼者。

五是产品定制代订,向服务特殊客户特殊要求的模式发展。如上海鹿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在四年前就开始为终端用户进行特殊规格产品的精细加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企业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资本实力为国内、国际客户进行代理定制加工钢材高附加值产品的服务。
六是区域加工配送、综合代理采购,向区域性加工、贸易一体化模式发展。他们通过建立或联合钢材加工中心,建立并联合物流配送车辆,为区域内企业广泛、深入地进行采购代理、加工、配送的服务。

七是一竿子到底,发展直供客户,减少中间环节费用,提高利润。他们利用资金和企业品牌优势,大力开发、培育直供客户,与客户建立起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抓住了终端客户,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与客户之间实现了双赢。

八是出口。一些大的钢贸企业如五矿、中钢等,拥有自己的出口渠道,甚至在国外建立了自己的办事机构,中小型钢贸商也通过其它渠道开展了出口业务。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反倾销、反补贴”的折腾和国家相继出台的降低出口退税、出口许可证制度、征收钢材出口关税等措施,钢材出口已经大幅降温。

九是“拓展产业链”。往上游拓展就是开铁矿、卖焦炭、卖钢铁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卖钢坯等等,往下就是加工配送、物流服务、办钢材交易市场等等。至于那些打着钢材经营的幌子去做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已经淡出了这个行业,不在本文探讨的范畴。

十是开展钢铁电子交易。网上钢材超市、钢材期货即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钢铁期货还没有真正开绿灯,但作为一种方便快捷、套期保值的现代钢铁交易模式,必将走进钢贸行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之中。

十一是争取话语权,确立钢贸商在钢铁行业链中的地位,是提升钢贸商利润的关键。北京金属商会会长杨国宏不止一次地提出过“钢材代理制”的思路:钢材出厂价格、销售价格由钢厂统一制定,钢贸商就是通过自己的服务获取合理的利润(钢厂的代理费)。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能够转变目前的钢厂与贸易商对峙的局面,实现厂商合作共赢,而且还能够促进钢材市场的稳定。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中钢集团中钢钢铁公司总经理辛希乐也对这种观点表示认同,他说:“代理制和变相代理制是钢贸企业保持一定利润的手段之一”。很多钢贸商也多次发出实施代理制的呼吁,但至今还没有哪一个钢厂采纳。

也有行业专家从技术角度上提出了“五环同心原理”:核心层目标市场环——紧密层目标市场环——松散层目标市场环——边缘层目标市场环——辐射层目标市场环。

Ⅶ 传统的钢材贸易模式有什么弊端,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传统的钢材贸易模式如下:

一、钢厂代理模式

钢厂代理是传统的钢贸企业发展之路,从钢材行业供不应求开始,取得钢厂代理商资格不但是取得利润的主要方式,而且是公司实力的体现,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是从做钢厂代理开始发展壮大的。

钢厂代理模式的优点是:资源稳定,可以保证连续性供货,对于开拓下游客户和影响市场十分有利。此外,公司的大规模库存资源,常常吸引终端客户和小贸易公司给予较多关注。在过去较长年份里,钢材价格保持了震荡但是总体上涨的趋势,长期以来,其为钢贸商创造了高额利润。

然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订货政策由钢厂单方面指定,代理商没有发言权,处于被动地位。钢厂在制定销售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在价格上涨时期可能会对代理商让利;在价格波动及下跌时期,往往强制性要求代理商遵守自己的订货政策,将市场风险转嫁给代理商,而对代理商的补贴及反馈却往往无法弥补其损失。

从2006年开始,这种情况表现比较明显。在2003~2005年这几年间,钢铁行业的产能急剧扩张,这也是2005年出现价格暴跌的根源之一。与此同时,钢厂进入强势时期,对代理商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导致从2007年开始,部分大公司从钢厂协议户中退出,进入到现货领域与短期期货资源争夺的市场,由此加剧了行业竞争。市场也越来越活跃。

二、绑定终端模式

钢贸行业企业众多,有的专门服务大型终端企业,与之签订三方协议,保持连续性业务操作,这种模式往往在资金和业务上有多种捆绑式合作条件。比如湖北汇通之于奇瑞汽车,湖北联义之于中油天宝、杭州新泰之于浙江东南等。每一家的客户都为该公司创造的销售额和利润的比重比较高,月供货量至少1万吨,公司为客户长期性垫资,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贸易融资方式。这种客户要求对方资信条件较高,难于开发,需要长期追踪。据湖北汇通讲,他们对奇瑞汽车跟踪两年,才开始操作具体业务。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大型客户,需求稳定持续,可以保证销量和利润的稳步增长。缺点是单一客户在公司业务中的权重较大,客户方面发生变动,对公司业务影响巨大,导致销量和利润的突然减少,公司一时措手不及。2008年中油天宝为湖北联义创造了三分之一的利润;2009年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客户订单大量减少,导致连续几月无单可做,致使该公司业务停顿。等到后来,客户开始有了订单,就不再需要其为客户垫资,因为在此期间,客户应收账款基本收回,资金闲置,可以直接到钢厂订货。

三、期现配合模式

这种模式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贸易商需持续保持手中有大量现货,主要品种为热卷、螺纹钢、线材。在现货市场上大量资源无法满足公司的销售要求时,公司则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

这样的操作可以帮助企业锁定风险,避免无法预测的情况发生,能保持日常业务的连续性,避免出现严重亏损。缺点则是贸易商往往在价格可能上涨时,提前出货,导致因市场变动带来的超额利润损失,错失市场。

四、操作行情模式

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机,大规模买入现货,囤积到固定市场,等待价格反弹。资源来源主要为市场现货、钢厂现货、钢厂短期期货等。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易把握行情,大规模操作,利润较高,日常管理成本较低,主要成本是钢厂公关和调研费用。缺点是一旦行情判断出错,可能付出惨痛代价。常出现情形是,贸易商在自认为低位时进入,结果造成严重损失。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急于大量开展业务,多次频繁介入市场,结果在较大变动行情中赢取较小利润,得不偿失。

五、市场搬货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或者个人能力突出,有稳定客户;或者人数众多,一致行动,为终端配货,赚取服务费用。这种方式具有风险小,赚取差价,不承担市场风险的作用,此外,也不用承担质量异议风险,薄利多销,稳步发展。缺点是:总体利润低,扣除税收、工资及管理费用后,净利润微薄,适合个人投资者和小公司发展,难以做大做强。

六、佣金代理模式

钢材贸易对资金需求量巨大,市场参与者很多时候会在资金方面短缺,又不想失去业务机会,往往依托大型代理单位为其融资,付出一定资金成本。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避免市场波动风险,赚取固定利润,同时做大营业额,争取更多银行授信。缺点是利润较低,难以为公司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七、产融结合模式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资金量在上亿规模的钢贸企业来说,一年一两次的价格波动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投资回报。一旦错失机会或者决策失误,就可能导致大规模亏损,因此分散投资,成了一个趋势。

在2006年前钢贸大发展的时代,浙江企业由于区位优势,很早进入上海,占据了发展先机,取得了很大的原始积累,也就获得了转型的成本。福建企业作为后来者,赶上了最后几班车,获得了不少利润,但是这些仍不足以支持其进行企业战略转型,因此,通过钢贸企业大规模融资成为了普遍模式。这种模式是伴随着国家对流通产业的支持,放松了对钢贸企业融资的门槛要求而壮大起来的。

近几年,很多企业出现资金不足,“钢材市场+小额贷款担保”模式盛行,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方案。

钢铁流通行业发展至今,钢贸行业转型势在必行。实力强的公司可以向全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渗透,实力弱的也许可以探寻一两条路同时走,单一钢贸公司虽然尚可生存,但是回报率太低了,生存也太艰难了。

毫无疑问的是,钢贸转型已经不能再停留在“共识阶段”了,而是该“立即行动起来”。

阅读全文

与上海钢贸真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实力外汇崩盘 浏览:7
二年级理财 浏览:463
公司理财教材 浏览:523
理财投资那个最好 浏览:450
利佛摩尔投资名言 浏览:382
基金经理揭秘系列之三十八 浏览:597
农行贷款哪种利息低 浏览:708
淘宝工资理财 浏览:569
上海贵金属现实铜价 浏览:274
e生盈基金 浏览:960
贵金属矿采选 浏览:289
平安银行贵金属居间服务商 浏览:545
p投p理财安全吗 浏览:298
珠江领航微理财是什么 浏览:245
我要炒外汇赚钱 浏览:178
江苏银行外汇利率 浏览:744
卓德外汇骗局 浏览:700
116新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38
西部明珠股票 浏览:366
外汇聘销 浏览: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