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ipo溢价的影响
ipo溢价是法定的 我国不准折价发行。
溢价影响也要客观的看:有的市盈率很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市盈率是动态的,尤其适用于高科技公司。
有的就是赤裸裸的圈钱,将来亏的最多的就是散户。
希望能回答你的问题。
㈡ 我国上市公司ipo溢价的原因
楼上的几位语气上貌似很了解,但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其实根本不了解中国股票一级市场的情况与各种规则。
中国IPO“圈钱”,这个词只是因为IPO募集资金量在融资领域显得大得惊人,但其原因不是因为老板一个个的非常黑心,而是因为中国IPO发行审核制度是核准制决定的,美国是备案制;中国只允许增量发行,国外允许存量发行。这是制度的问题,能合理玩转游戏规则的人遭人嫉妒而诞生了“圈钱”这个字眼。虽然这用词的谓语非常准确,但是这个词的用法,却经常用于形容各上市公司股东从股民身上捞钱。
我来试着回答你的问题,但可能用词不那么专业。
1、公司价值计量
(1)面值计量
理解IPO发行溢价,首先我们看一下公司股价如何计量才算公允。对股份公司而言,公司注册时候的价值基本上是1元/股,因为股票的面值是1元,中国不允许折价发行,因此只能高于1元,不能低于1元;对有限公司而言,实收资本=注册资本,没有股票概念,但可以理解为每1元出资只值1元。即,设立时公司股票价格仅为实收资本或股本价格。
(2)净资产计量
其次,公司经营会提高公司的净资产,后来进入的股东与原股东共同分享了以前的经营成果,因此,理所应当以高于股票面值的价格注资。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以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作价。净资产不仅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还包括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因此,公司经营一段时间后,入股价格一般高于设立时的价格。
(3)评估计量
公司可聘请评估机构对公司股价进行评估,以评估值进行转让,但聘请评估机构需要花费一定费用,一般增资不会聘请评估机构评估股价。国有资产投资入股时,报请国资委审批一般需经评估。
(4)协议价计量
股票也是一种可转让的资产,交易双方可根据协商作价达成交易,即公司经营多年后,仍能看到1元/股的转让价格。
以上定价方法,前3种方法属于公允定价。
2、经营溢价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这就说明拟上市公司在申请上市之前需要运行至少3年。一般公司注册到上市几乎没有正好三年的情况,因此,三年间公司会以上市为目标,努力经营三年,这三年会较大幅度的提高公司净资产,而中国上市公司现在一般都是经营10年左右的公司,至少也要5年。由于上市前1年的净利润直接影响到IPO的融资量,因此尤为重要,公司上市后的价格理应有所上涨。
3、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是指股票在转换成货币时,其价值不会蒙受损失的能力。公司股票上市之前,没有活跃市场,转换成货币的能力极差,而且每次转让都需经工商管理部门备案,并且不能转让超过200人以上,转让成本高,难度大。不易转换成货币的资产自然价格偏低;而公司上市后,每天都在交易所进行转让,不需经工商管理部门备案,股东人数没有限制,成本低,难度小。容易转换成货币的资产更为接近货币的性质,价格自然偏高。
公司股票上市,股东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流动性溢价,原股东的股票资产价值可以迅速膨胀几倍甚至几十倍。能够达到如此惊人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我国IPO审核实行核准制造成的。核准制即发行人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符合条件的发行公司,经证券管理机关批准,才能发行股票。这就决定了,新股发行量由中国证监会决定,如果将新股视为投资市场中的一种商品,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弹性较大,发行量就是供给量,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决定,那么需求就是中国打新资金量。中国的投资理念已经非常完善,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已经有了有钱就投资的想法,即使是现在的老婆婆也知道钱与其存银行不如买银行理财产品,老婆婆不知道这个行为是投资,但其实质就是投资。中国投资热情的高涨决定了新股需求量的极度膨胀。在需求极度膨胀,供给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当然持续高位。
4、未来预期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公司通过经营,净资产进一步增加,同时以IPO募集资金投资原定项目,能够为公司带来现金流流入。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可以享受高额的利润分配及股票涨价带来的资本利得。公司发行股票时会设定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该项目即为公司IPO的第一亮点,投资者能够凭借公司募投项目,对公司未来现金流流入进行预期。与上市前相比,公司拥有了一大笔资金用于发展原来难以发展的项目,可以使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在获得该笔资金的同时,股票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涨幅,而这一时点,即为IPO发行成功之时。
㈢ 什么原因造成IPO首日价格会大涨承销商故意压低发售价的原因机构投资者会对IPO定价产生什么影响
影响IPO大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发行定价;二是宏观市场供求。
股票发行价的产生是企业、承销商和投资人互相博弈的综合结果,承销商在一定程度上会压低发售价,但基于承销商按融资额收费的原则,也不可能把价格压得很低。从发行企业来讲,较低的发行价会损害企业利益,但很高的发行价由于可能损害投资人利益,同时或不利于未来再融资的基础,因此企业一味追求IPO高定价也不理性。
由于IPO发行的股份大概有70%-85%由机构投资者认购,显然机构投资者对IPO定价有很大的影响,在询价阶段,机构投资者也有很多的策略来影响定价。
㈣ 什么是IPO溢价
IPO溢价是指发行价格高于股票本身的内在价值或者价格。几乎A股市场的所有股票都是这样的。
㈤ 股份公司IPO时为什么能够溢价发行或高溢价发行
由于原始股为1元每股,IPO公司都属于发展一般为3年以上经营比较成功的公司,此时再入股的股东是绝对不能像原始股东一样1元购买股份,而是给出一定的溢价;视公司的经营好坏,溢价情况会有所不同。
㈥ 我国的A股IPO溢价率为什么这么高
有历史原因,上市的公司太少,非国企不容易;投资渠道窄等等
㈦ 海普瑞港股ipo值得打新申购吗
港股ipo打新没有必要,成熟的市场会根据股票的质量来决定是否涨跌。不像国内都是爆炒。
㈧ 公司为什么IPO
白云之乡:谈点看法: 1)任何商品的存在,都是满足一部分社会的需求。公司股票上市,也是一种商品销售的形式,这种商品是满足社会资金的需求。 2)如同任何商品的销售,都是为了盈利一样。公司股票上市,也是为了盈利。股票上市的盈利模式,就是公司高溢价卖股票。所以通常,IPO的股票价格,都是溢价的。这不关道德,只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商业规律。 3)公司上市的招股书,就是公司高溢价卖股票的广告和宣传材料。为了顺利实现高溢价卖股票,公司要路演,要把公司最美好的前景展现在客户面前。如同其它商品的宣传存在虚假一样,总有一些不诚实的人,把一些虚假的东西也写进招股书。 4)如同销售任何其它的商品一样,公司股票上市要实现高溢价卖股票,也要选择地点和时间。如果选择的不好,就会得不偿失。通常在IPO时,绝大多数公司的原始股东,就把高溢价卖股票的钱赚到手了。例如,卖20%的股票,赚到80%的公司净资产。所以,以后即使公司的业务发展不顺利,或者市场不认可,价格过低。即使私有化退市,公司原始股东也是赚的。 5)作为证券的投资者,应该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公司股票上市。理解公司股票上市这种商业模式的盈利原理。不要用道德的标准,来要求上市公司。不要希望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投资者的利益。这种想法,是不符合商业市场的客观情况的。 6)由于公司上市高溢价卖股票这种商业模式,所以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盈利是不容易的。不然就不会有1赚2平7亏的股市规律了。其实,这个规律与社会的贫富分布规律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大家每个月都发工资,不太感觉亏而已。只有与社会其他人的财富比较时,才会感觉到, 7)证券投资,是一项需要专业投资能力的事情,需要花比做实业更多的时间,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全面能力。如同其它的行业一样,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的,永远是属于肯于付出,坚持不懈,客观对待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做到最好的人。 。。。。。。。。。。。。。。。。。 网友西湖涛:写的如下: 公司为什么IPO 投资就要买好公司这是大家一惯的想法,但现实总是很残酷的,称的上好公司的往往是沧海一粟,大多数的公司基本都是打酱油的。好公司基本都是不差钱的,所以IPO对公司来说基本没什么作用。因此投资者在挑选公司时如果从公司为什么IPO的方向来分析公司往往会看到另一番景象。 IPO原因: 2.一些国有企业,老总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年薪才10w。发现自己亏大了,于是准备让公司上市,美其名曰市场化,暗地里准备做低业绩准备mbo. 其他变形,国企准备市场化上市,改变公司经营业绩。 3.公司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和以后的再投入,靠自己的本钱基本不可能壮大,例如银行,地产,保险,所以上市基本是必然的选择。 4.集团公司下面的子公司上市,一方面可以打响公司的名声,一方面以后可以方便老总的集团公司融资或进行资本运作做准备。 5.一些少数不差钱的公司不上市。娃哈哈说上市就要给股东带来收益,信心不足所以不上市。个人觉得是借口,先解决和达能的股权纠纷,然后做大企业让女儿接班,傻子才上市。 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大多数公司基本上市就是为了圈钱,由此可见上市前的业绩往往注水,所以尽量不碰上市未满3年的公司。由于大多数公司基本不可能基业长青所以在购买时往往要采取捡烟蒂的方法来购买,然后到适当价格卖出。公司的发展往往是不确定的一些公司往往会发展到CEO也想不到的情况,因此这些公司往往是投资者选择长期投资理想标的,例如腾讯和格力,但笔者还没有想到如何在早期发现并判断它门,这些公司早期估值一般较低,所以这类公司往往是10倍股的集中地,需要投资者用心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