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是国内电站装备制造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产业集团之一,员工12000余人,拥有一流的人才资源和一流的装备资源,以一流的现代管理和国际化运作快速融入世界经济。2002年以来,火力发电设备的生产量、销售量以及订单数量保持世界第一。
集团生产的汽轮机、发电机、电站锅炉、电站辅机等产品,经过引进技术、合作开发、合资经营和消化、吸收、科研攻关、自主开发,取得了突破性飞跃,电站设备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具有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集团主营业务:发电设备制造和成套;电站工程总承包;发电设备和电站工程建设相关的服务项目。主导产品:1000MW、600MW、300MW等级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设备,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水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电站环保设备,各类电站锅炉、各类电站辅机及交直流电动机等。 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热加工生产基地之一,是国内最强的具有核电核岛主设备集成制造能力的产业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大型船用半组合曲轴供应商。
上海电气重工集团以闵行和临港两大制造基地为支撑,具有强大的热加工生产和世界级极端加工制造能力:闵行大型铸锻件的生产能级可达到:最大一次浇注钢水量720吨,单件铸钢件最重450吨,双真空钢锭最重600吨和最大锻钢件350吨,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65MN油压锻造机;生产规模可达到:钢产量25万吨/年,大型铸钢件产量4万吨/年和产钢锭19万吨/年。临港重装备基地占地约7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最大起吊能力为1400吨,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极端制造的装备和能力。
上海电气重工集团的产品以一流的大型铸锻件技术为支撑,以核电核岛主设备的集成制造为发展重点,以大型船用半组合曲轴和船用机电配套产品为经济增长点,以大型冷、热连轧机等冶金设备为技术水平标志,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碾磨制粉设备等“中国名牌”产品为市场形象,以大型机械压力机等“世界第一”的重工产品为特色,竭诚为全球的装备制造业和电站(核电)、冶金、船舶、矿山、石化、交通等行业提供大型成套设备以及特需的“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上海电气机床集团是中国数控机床的重要制造基地,以齐全的主营产品覆盖到各类CNC磨床、立式卧式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CNC镗铣床及各种规格CNC车床,以及为各行业配套的各类专用精密、数控机床。
集团集聚国内外技术、品牌、人才资源优势,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床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以及贴近国际一流的产品技术原创力渠道。集团拥有一支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海外两家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组成的技术创新精英团队,研发的多种产品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曾屡获国家技术进步奖等殊荣,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类别最全的印刷包装机械企业集团,正在逐步成为国际合作和跨国经营的产业集团,作为中国印机行业的领头羊,产品涵盖书、报、商业印刷卷筒纸胶印机,单张胶印机,书刊折页配页装订机,包装、模切烫金压痕机,裁切机械,特种印刷等产品,全面涵盖印前、印后领域。
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合作企业、拥有与世界同步的先进产品,还在日本建立了国际级的研发中心。通过跟踪和掌握行业最前沿技术和情报,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秉承“服务用户、与用户共发展”的理念,不断以创新满足客户需求,以合作寻求共同发展,为中国印刷业的蓬勃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上海电气环保集团将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绿色能源作为产业的发展重点,已形成了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处理、大气治理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设备制造能力和工程承包能力,成为全国环保产业的骨干企业,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提供环保“一揽子”服务的大型综合性的环保产业集团。
上海电气环保集团以大力发展产学研为抓手,提升环保科技水平,培育自主环保核心技术;以项目EPC总承包为重点,促进工程、装备、系统设计联动,全方位塑造上海电气环保品牌;以收购兼并、资源整合为手段,发挥集团综合优势,迅速扩张环保产业规模,积极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环保产业集团。同时还具备在能源、工业、交通设施等方面的资质与经验,为楼宇、空调、动力站房、工厂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供货、安装及配套机电设备项目总承包等服务。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十多年保持中国空调压缩机行业龙头地位,在国内空调压缩机行业中率先完成产业转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制造基地、市场网络和著名品牌,并正积极谋求跨国发展。
产品年销售突破1000万台,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15%,连续12年位于国内第一,居于世界前三。在国内空调压缩机销售总量中,自主“海立”品牌已占到了75%以上,并于2007年获得了商务部“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称号。 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纺织机械工业公司、上海纺织器材工业公司及所属33家企业于1994年8月组建而成。下属有技术中心、进出口公司、上市公司等10个纺织机械及器材制造企业,是具备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综合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B. 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怎么样
来过我复们学校宣讲,其制他不说好吧,这家公司的招聘人员特别罗嗦,对待遇等敏感问题从不做直接正面的回答,对职位,以后做些什么事的回答也提别含糊,最受不了的是非常罗嗦,听着就烦,感觉就是设了一个又一个圈套让你不断去跳,最后你会发现和他当初讲的完全不同。
C.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是一家企业吗
电气电站是上海电气集团下的子公司,做汽轮机的,正规国企,在电气集团中算效益不错的,发展什么就是国企的模式了
D.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下属有多少公司
石家庄泵业,在渣浆泵领域国内几乎处于垄断状态,潜水泵作的也不错,年产值大概有5-6亿,销售额也差不多这样,往外报大概降一个亿左右,回款额在30%左右,近两年稍有赢利,渣浆泵仍是主要收入,市场占有率在60%左右。
连成泵业,03年就说着今年要达到10亿的销售目标,那年有水分的调查连成大概是四亿五千万左右,实际在三个亿,汇款率不到20%,曾经尝试进入水力阀门行业,亏损大概有几千万,今年的销售额到目前为止有所增长,大概在六个亿,十亿的目标不可能实现,汇款在三个亿,明年打算在东南亚一带继续加大投资,出口明年有望突破8千万。 6c/I!
上海做泵的都知道凯泉连成开利东方,这四家也是明争暗斗,销售额也是乱说一通,林凯文甚至说到年底突破20个亿,据05第二季度的报告,凯泉销售有13.8个亿,有许多工程凯泉在与同行竞争中处于亏损的单子,都算上正常利润才是15个亿左右,但凯泉年销售额上十亿是没有疑问的。开利今年不到5个亿,东方不到3个亿,他们四家在水泵领域所占比例没法估量,凯泉略占优势。
浙江大福80%做国外潜水泵,近两年也赚了不少钱,国内都不了解这家企业,从泵协朋友那得到的数据也只是海关对国外正常出口的货物统计,大概两亿。国内能比大福强的是新界泵业,同样是出口为主,潜水泵数一数二。无论质量产值销售,新界都更胜一筹。
浙江丰球论集团实力是应该入榜的,单单就泵业来说在国内也不错,潜水泵与管道泵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效益一直稳居全国三甲内,国外的出口今年近2000万美元。综合年产值和收入水分数据是6亿人民币。
沈阳水泵,老厂了,技术泵业十大一点没有争议,但股份改造后实际经营不是很乐观,产值逐年下降,销售额跟不上产值,近两年处于亏损,在市场销售上不能进入前十名。
山东潍坊生建,和丰球一样,是综合实力较强的,不是传统做泵的企业,老牌国企,固定资产比较可靠,国内工业泵和机电设备做得最好。每年的经济收入大概在3个亿,生产能力较强,评企业综合实力,生建可以入选。
大连大耐泵业,在寻找一些以往资料后,从数据上看出大耐泵业每年的收入是最稳定的,也最真实,大概在4个亿。参加的一般是国内很大的工程,比如石化,核电站等等,在污水泵和给排水泵上很具有竞争力,由于手中握有相当数量稳定且资金庞大的工程,大耐在近几年会增长较快。
上海大隆机器厂是我比较吃惊的一个企业,因为泵只是大隆比较小的一块业务,最大的收入与市场占有率是来自大型压缩机,泵做高压泵,国内产值和销售额不是很突出。但企业总体来说加上国外出口,大隆也有将近十亿的收入。由于现属于上海电气,实力大大增强,这是传统泵业所没法比的,不知这个榜的依据是什么呢?
对于佛山水泵厂比较了解,亲身到这个厂里进行实地考察。首创水环式真空泵,所产真空泵在国内当之无愧是龙头的地位,与石家庄泵业的渣浆泵感觉差不多。而后与台湾,香港,德国等国家进行合作研发产品,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果,现在的佛泵也是合资,具体哪个国家不记得了,网站上应该有的。光单一水泵的产值和销售额一直保持在4到5个亿,在南方这个领域是领先的。
天津的亚太泵业,兰州的泵总厂,重庆泵厂,武汉还有一家老牌企业,都是很好的泵企业,如果从企业实力来排,丰球应该第一。从单一产品排,石家庄泵业和佛泵在各自领域是第一,从销售额看,凯泉与博泵领先,从产品技术来看,沈阳水泵当之无愧。目前的中国泵业,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评选,本人认为意义也不大,泵阀行业靠的真材实料,依靠排行宣传不是长久的办法,做好技术产品才是关键。就写到这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E.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待遇如何
这要看你怎么复和人事谈了制。一般来说本科生工资在2千多。研究生在4千到5千。主要看你的工作种类。但他们福利还可以。年底一般会分2万以上。除非你是做行政的。毕竟上市公司。而且电站集团是上海电气的核心企业。 我一个朋友做采购。年薪12万。但已经10年工作经验了。他们可以解决户口,但好像有协议的。 一句话。没外资工资高。但比外资舒服。
F.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地址、电话、主要产品
地址:闵行来区金都路自3669号
电话:021-54429500
主要产品楼上已经描述了:
下属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
上海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经营大型发电设备
鄙人就是其中员工
G. 您好!我是一名应届小硕,昨天拿了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发电机厂的offer,承诺基本年薪9w多。不知这家企业如何
企业是不错,不过待遇可以在协商
H. 急求:有谁知道上海电气集团工程产业部的情况..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希望依托EPC产业"强身",把集团做大。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海口电厂2套12.5万千瓦机组第一个项目算起,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已经在EPC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个年头。
期间,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先后承接完成了一大批国内外EPC项目,在市场上树立起了上海电气电站集团EPC这面红红的大旗。
近年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的EPC产业厚积薄发,势头强劲,已然成长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载体、支撑品牌的主力军。安徽安庆、湖北蒲圻等项目刚完成,孟加拉巴拉普库利亚电厂和伊朗萨汉德电厂还在紧张的冲刺阶段,山西柳林、印度慕雅娜、越南广宁等后续项目便接踵而来。而且山西柳林和越南广宁两个项目对上海电气电站集团EPC产业具有开创性意义,前者为2套60万千瓦亚临界火力发电机组,首开国内大容量发电机组总承包先河;后者为2套30万千瓦火电机组,合同金额高达4.5亿美元,成为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有史以来在海外总承包的最大EPC产业项目。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的EPC产业,从过去的设备小成套,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设备总成套、联合总承包、项目总承包,也由幕后走到了前台,从配角升为主角。EPC产业在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三大产业板块中成了最抢眼的"明星"。
EPC,成为企业战略转型的重点
"现在集团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成功实现集团的战略转型,要使产业做大,不能仅靠单一的设备,更需要靠工程;现在国内市场已开始萎缩,我们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依托承接国外大的EPC项目来支撑集团的产业做大。"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工程产业部副部长毕成业对笔者如是说。
突破发展瓶颈,EPC产业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整个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建设项目投资中,设备只占15%~20%,而最大的一块"蛋糕"是工程成套。谁抢得这一块"蛋糕",谁就等于抢得了新一轮竞争的先机。
事实上,在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的发展蓝图里,EPC与设备、服务同被列为企业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而EPC产业又被寄予厚望,被看作是企业做大的重要载体。在集团一体化运营下,EPC得到了超常发展,近年来所完成的项目一个比一个漂亮,承接的项目一个比一个有影响,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已经在市场上牢固地确立了自己的EPC品牌形象。而随着EPC产业的发展,他对集团的贡献率也在逐年增大,不仅改善了产业结构,而且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EPC,需要好的制度支撑
EPC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一般设备难以达到的市场影响度和经济规模,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能做好一项EPC工程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的EPC产业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能够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初创时期一无专门的人才,二无做EPC的经验,三无品牌可言,可利用的资源也只是汽轮机、电机、锅炉、电站辅机四家厂的设备,企业有勇气承接EPC项目,凭的完全是一股开拓精神。
毕成业对笔者说,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的EPC产业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的电站事业部转变为电站集团的工程项目部;第二次由工程项目部并进一部分订单、采购人员成立了工程产业部;现在正向模拟法人模式运作方向转变,初步搭就了工程产业组织体制管理构架,支撑工程产业的各种资源也有了较大程度的集中,为企业进一步做大EPC产业打下了较好基础。
他说,除了有好的体制外,要做好EPC产业,还需要建立一个内部的良好激励机制。现在工程项目比较多,但是真正搞工程的人相对来说还比较少。目前,工程产业部总的员工有152人,而在册的正式员工只有90人。但是工程有其自身特点,所以对工程人员需要采取与一般员工不一样的激励措施。这样才能解决内部工作的协调问题,才能有力支撑项目的顺利执行。
目前,在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的全方位支持下,EPC产业正在按照新体制新机制运行。我们有理由相信,EPC产业一定能为企业撑起一片蔚蓝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