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中国股市都是资金推动型

中国股市都是资金推动型

发布时间:2021-06-25 08:58:30

① 为什么我认为是一场资金推动型的大牛市

资金是牛市启动的条件之一,牛市的启动需要经济,政策利好的引导,主要还是赚钱效应。资金是一直不缺的,只不过是从这个地方流入另一个地方而已。…………
06,07年中国制造业的不景气资金流入股市走出一波牛市行情,08年金融危机,中国股市也出现了暴跌,资金便慢慢流入房市,中间也有个插曲黄金也兴了一波,之后才有了房市的爆发,14,15是房市遇到瓶颈所以才转向股市,所谓的去杠杆只不过是为了保住房市而已,房子大家都知道并不缺,但是有利润,商随利往。
说的有点多了,也有点偏,想表达的也就是牛市不是某个人的观点或单纯的技术分析而来,这个需要政策和时机的结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又提起了价值投资,只是为了理性的投机而已。不过现在也不同于从前,金融衍生品太多了,理财的渠道也多了,所以个人认为,类试从前的快牛不会有了,慢牛到是会有一点

② 如何看待600844的走势

你可以去“金融点评网”查查,那里有个股诊断功能,一切都是免费的

③ 中国股市

关于中国股市现状的批判一直未绝于耳,而批判者关心中国股市、希望中国股市一路平安的良苦用心无不清晰可见,也正因为如此,本刊今日特编发国研中心的此篇研究文章,剖析中国股市目前存在的三大问题。作为一家之言,读者尽可以凭自己的功力和悟性去见仁见智。

一、上涨速度过快问题

国民经济以8%的速度发展,股市应以多快的速度上涨才合理?如果股市以50%的速度上涨,结果将怎样?

股市每年上涨多少?或者以多快的速度上涨才是牛市呢?当然,这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上涨的背景和依托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这是一条被世界各国股市反复实践证明了的铁的经济规律。中国经济GDP目前为+8%,发展速度已是相当快,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99年,沪市大盘起点1146点,终点1366点,涨幅+19%;2000年起点1366点,终点2073点,涨幅+51%。如果认为1999年的行情是“恢复性上涨”的话,2000年的行情就是标准的加速上涨,这种加速上涨的速度50%合理吗?2001年行情还会以50%的速度上涨吗?今年会不会出现加速之后的修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股市的发展情况,美国股市是世界最成功的大牛市,对中国应该有借鉴作用。美国股市从1987年的2000点,到1994年的4000点,7年内翻了一倍,每年的上涨速度为10%;从1994年到1999年站上11000点,5年内每年上涨速度为22%;而从1987年至1999年,尽管12年内股指总体涨幅达到5倍多,但每年的平均上涨速度只有15%,其中上涨最快的年份也只有20%多。

从财富效应和社会资源配置上分析,如果股市上涨过快,大部分人都能从股市中赚钱,股市中的平均收益超过社会其它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其财富效应必然造成社会各方资源向股市的过分集中,形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平衡,各方资金在股市中的堆积必然促使股市的泡沫膨大,一旦这个泡沫破灭,结果也将是灾难性的。

中国股市目前的大牛市主要是靠资金堆积起来的,是银行连续6次降息和一次征税造成的银行存款资金分流,另外还有一些一时无法寻求合理投资渠道的社会闲置投资资金的入市,造成股市资金空前集中。而两市容量过小、供小于求的矛盾,最终堆积成目前的牛市。这种资金推动型而非业绩推动型的大牛市,一旦失去资金来源,最后的接力者必将成为牺牲品。因为只有业绩推动型的大牛市才能长久、牢固,中国牛市目前急需实现从资金推动型到业绩推动型的战略性转变,才能真正有效防患于未然。我始终坚信,中国股市是大牛市。但是,第一,大牛市不应是狂牛更不应是疯牛,狂牛疯牛是病牛,病牛是危险的,是不能长久的。第二,大牛市应是慢牛,是稳中有涨,是波动性地上涨,过程中不排除若干个短期、中期调整。

二、市盈率过高问题

把一个60倍市盈率的中国股市推向平均市盈率不足20倍的世界股市后,结果将怎样?

市盈率是衡量股价定价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一个被世界股市普遍认可的铁的经济规律。过去,中国股市走势与中国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在于过去中国股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是典型的封闭市的结果。

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中国经济必将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国股市必将对外开放,政策市必将转变为市场市。中国股市的走势必将与世界股市同步,中国股市的运行规律也必将与世界股市的运行规律一致。说到底,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必将与世界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接近。

目前中国股市在2000点上方的市盈率已超过60倍,比世界股市平均不足20倍的市盈率高出3倍。显然,中国股市60倍的市盈率已严重高企,迟早必然会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这个“价值回归”过程如果得不到足够重视,如果得不到充分预防,越往后拖,其战略性系统风险也就越大,甚至不排除有“股灾”的可能。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如果认为60倍的市盈率也是合理的话,那么向上还会不会有空间?还有多大空间呢?70倍、80倍、100倍能到吗?如果到了70倍、80倍、100倍又会怎么样呢?这是一个很令人深思的问题。不过,我们认为,管理层一定会注意到这一点的,近期支持有实质性的资产重组,打击虚假重组,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等一系列规范市场的重大措施,已经说明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预防。

三、投资理念导向问题

增量资金进场大肆投机炒作重组股,一旦退出机制建立后,结果将怎样?

近年来,中国的证券市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投资绩优股赚不了钱,而投机垃圾股反而能赚大钱。原因在于大搞资产重组,实实在在出现了一些“乌鸡变凤凰”的案例。正是在这种“乌鸡变凤凰”的诱惑下,两市大炒资产重组,不管真真假假,只要有重组的可能就大炒特炒。然而,真正能重组成功的案例数量还是非常少的,比例相当低,ST、PT的阵容也实实在在地在一年一年扩大。“乌鸡”与“凤凰”之间本没有什么必然的内在关系,如果每年暴炒资产重组,必然会让投资者产生一种“乌鸡必然变成凤凰”或者“乌鸡肯定会变成凤凰”错误理念,致使投资者发生买了“乌鸡”坐等变“凤凰”的操作行为,这将是一种致命的错误。一旦退出机制推出,抱着的“乌鸡”只能变成“死鸡”。那时系统风险就更大了!

目前场外资金仍在不断流入,但是,如果不让新增资金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如果让新增资金接受了“乌鸡必然变成凤凰”的错误理念,出现买了“乌鸡”坐等变“凤凰”的操作行为,过多吸纳垃圾股和低价股,等着“乌鸡变凤凰”的美梦成真。这不仅将损害这部分新增资金,而且将使中国股市的系统风险越积越大。存在就是合理的,投资绩优股赚不了钱,而投机重组股能赚大钱。尽管管理层正从多方面努力保护投资者利益,这种主观动机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过分纵容炒作垃圾股,过分纵容已破产公司(净资产为负、按公司法、资不抵债就应破产)的存在和暴炒,这从另一方面极易对投资者产生客观上的政策误导。

目前对资产重组的大肆炒作,除了极少数是有实质性的资产重组外,大多属纯炒作,纯投机,是一种泡沫,泡沫是不可能长久的,总会有破灭的一天,一旦退出机制建立,泡沫破灭时将是一场灾难。我坚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中国的证券市场明天也会更好!从国家的战略利益出发,提前预防上述三个战略性危机问题,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我也坚信,聪明的管理层一定会意识到这些问题,一定会提前防范的。

④ 未来股市行情会好吗我想学炒股

未来股市要在底部磨合很久 但是牛市早晚会来的 下跌和上涨本来就是每天存在的事情
关于学炒股

如果你要做长期,基本分析可行,这在股市会赚钱,全球的股市基本都是符合这个规律的。可唯独中国股市是不符合这个规律。要做长线,靠基本分析,在中国股市是行不通的。

中国股市是资金推动型,政策扶持型的股市。这句话要去深刻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意思上。

做中短线,在股市中一般是用的技术分析。
但是技术分析是根据历史数据来预测之后的趋势,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没有其他的变化或因素,市场会朝着预期的方向波动,这是技术分析最完美的预测。
很多时候技术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互相矛盾着,技术分析是没有明确的唯一答案的,只是可能性更大的方向。
我们都知道,市场是随时变化着的,所以前一刻分析的结果和后一刻分析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一般都是技术分析出可能性比较大的预测,外加关注消息面来随机应变的。但前面说过中国股市是资金推动型,中国股民也不够成熟和理智,所以常常会出现急剧波动的现象,也不好把握。

这些都是分析方面的,总结一下就是资金面、基本面、技术面、消息面,还要考虑大盘、板块联动、个股之间的影响等等,要学透的话需要很多精力和时间积累。就算分析的很厉害,股市也常常不按预期的趋势发展。

刚上面也说了就算分析的再厉害,也不一定赚钱,当然分析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有分析能力,因为我们要操作就得是有把握才去操作,而不是凭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操作方面。分析只能告诉你会怎么变化,但是怎么去做呢?

我觉得在理财方面,比技术分析更重要的是个人投资的原则、纪律、技巧和心态。
比如说设置止盈止损,每次都设置,临近止盈止损位也不能随便改动,就算因为这个少赚了些钱也不能让自己的心态有丝毫影响,保持自己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风险意识;
比如说降低成本的一些加仓方法;
比如说投资是长久战的一个心态,绝不凭感觉操作;
比如说绝不逆势而为,也不被市场牵着走,有把握才交易,没把握就观望等等。
这方面的很多经验,我觉得比起技术分析来说是更加重要的。

你自己拥有良好的投资习惯、风险意识等等都比较科学,然后加上一定的技术分析,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赚钱,但总体赚钱是绝对没问题的。

⑤ 为什么讲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中国的股市到底能反映多少企业的经营业绩

因为政策引复导炒作资金的动制向因此也可以称为资金推动型市场在这类市场中投资者的主要投资理念为:坐庄式的价值挖掘型投资理念,即主要通过研究有组织(主力)资金运作方法和轨迹来获得投资机会,其注重的是市场有组织资金行进方向且投资多为短中期行为,因此收益主要来源于中短期抄作差,所以在这中种资金推动性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收益只与有组织资金流动的方向有关而于企业的价值没有太大的关系。
‍亲,以上便是您所关心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盼,财源广进!‍

⑥ 谁有好的炒股方法啊

如果你要做长期,基本分析可行,这在股市会赚钱,全球的股市基本都是符合这个规律的。可唯独中国股市是不符合这个规律。要做长线,靠基本分析,在中国股市是行不通的。

中国股市是资金推动型,政策扶持型的股市。这句话要去深刻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意思上。

做中短线,在股市中一般是用的技术分析。
但是技术分析是根据历史数据来预测之后的趋势,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没有其他的变化或因素,市场会朝着预期的方向波动,这是技术分析最完美的预测。
很多时候技术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互相矛盾着,技术分析是没有明确的唯一答案的,只是可能性更大的方向。
我们都知道,市场是随时变化着的,所以前一刻分析的结果和后一刻分析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一般都是技术分析出可能性比较大的预测,外加关注消息面来随机应变的。但前面说过中国股市是资金推动型,中国股民也不够成熟和理智,所以常常会出现急剧波动的现象,也不好把握。

这些都是分析方面的,总结一下就是资金面、基本面、技术面、消息面,还要考虑大盘、板块联动、个股之间的影响等等,要学透的话需要很多精力和时间积累。就算分析的很厉害,股市也常常不按预期的趋势发展。

刚上面也说了就算分析的再厉害,也不一定赚钱,当然分析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有分析能力,因为我们要操作就得是有把握才去操作,而不是凭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操作方面。分析只能告诉你会怎么变化,但是怎么去做呢?

我觉得在理财方面,比技术分析更重要的是个人投资的原则、纪律、技巧和心态。
比如说设置止盈止损,每次都设置,临近止盈止损位也不能随便改动,就算因为这个少赚了些钱也不能让自己的心态有丝毫影响,保持自己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风险意识;
比如说降低成本的一些加仓方法;
比如说投资是长久战的一个心态,绝不凭感觉操作;
比如说绝不逆势而为,也不被市场牵着走,有把握才交易,没把握就观望等等。
这方面的很多经验,我觉得比起技术分析来说是更加重要的。

你自己拥有良好的投资习惯、风险意识等等都比较科学,然后加上一定的技术分析,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赚钱,但总体赚钱是绝对没问题的。

⑦ 咱中国股市是资金推动性股市可以这样认为吗!

全世界任何一种股市都是资金推动型的

股票涨的时候大家赚的是谁的钱

回答这些基本问题,我们需要模拟一个股市运行的场景。来看一下,在股市中,究竟是谁在往股市里面投钱,谁又在赚股市中的钱。

首先,我们假设一家叫做ABC的公司,通过向证监会提交申请,要发行股票。我们且假设该公司拟发行1000万股,每股5元钱。在股市中,由于新股票在上次当天都会有比较大的涨幅,所以申购新股几乎是一件没有任何风险的事情。所以,新股发行很容易完成。这样的话,这家叫做ABC的公司就从申购新股的股民那里拿到了5000万现金。

接下来,ABC公司的股票于某年某月上市,开盘价10元钱。这样的话,凡是申购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在上市这天或着随后几天以10元卖出,每股就获得了5元的收益。至于ABC的股票为什么会开到10元钱,原因很多,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需要ABC的股票在上市当天有一个预想的价格。这个问题很复杂,有时间我们可以另外讨论。

我们还是先来梳理一下吧。看看股市中被抽走了多少资金,第一笔是ABC公司发行股票得到了5000万,第二笔,是所有申购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以10元卖掉自己申购到的ABC的股票,资金就又被抽走了5000万。当然,第二笔抽走的资金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假设,在实践中,由于有一些新股持有者继续看到该股票随后的走势,并不急于在10元卖掉。而且,由于市场的波动,股价的涨跌,并不能保证大家都卖在10元。

ABC公司付出了什么吗?它付出了自己的股份,得到了5000万的现金。在此之后,除了现金分红和股价波动,投资者不可能在它身上获得更多的东西。除非将来这家ABC公司实在是钱多得不行,把自己企业的钱拿出来到股市上买股票做投资,这5000万,基本就算从证券市场消失了。所有我们把发行新股叫做“抽血”。新股发行的越多,股市上的资金就越少,因为这些资金被转移到企业的募集资金上面去了。

让我们继续下去。这就涉及到我们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股市为什么会涨?股市是由千支股票组成的,我们所说的股市在涨,实际上是在说一个重要的指标,即股市的指数在上涨。而我们提得比较多的,就是上证综合指数。综合指数的计算有一个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它是以一支股票的总股本来计算股票的市值,从而得出这样一个指数。在股市中有许多股票属于流通股本比较小,而总股本比较大的股票,这些股票就容易成为市场主力调控指数的工具。

股票为什么会上涨,原因比较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金持续买入这支股票就会导致股价的上涨。资金为什么会买这个股票,也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比价效应。比价效应,就是指在不同市场或者同一市场内对基本面基本相同或类似的股票进行对比,资本发现它们的价格差异之后流入那些价格低的股票,从而实现“同质同价”。比价效应在实践中通常是被股市的参与者利用的东西。

事实上,在股市上涨或下跌的过程中,真正起决定因素的,就是参与各方对未来的判断和信心。在股价上涨的时候,由于持有者预计股价还会继续上涨,所有持有者不会急于卖出自己的股票,拥有货币的投资者由于有获利的预期,也会买入这支股票。但是,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由于持有者对于股价的判断并不一致,所有会有人卖出股票,有人买进股票。比如说,我们买进了一支股票,成交价是5元,我们自己判断它会涨到6元钱,那么,在这一元的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通常状况下投资者不会卖出这个股票。但是,会有一些因素影响持股者的信心,比如整个股市的大幅波动,比如一些对股票或股市的传闻等等,都会影响持股者的信心。

在股市中间,最常见的运行方式就是比价效应和个股轮动。比如说,太阳能题材的天威保变,白酒行业的山西汾酒股价大幅上涨,就会导致其他同题材股票的价格联动上涨。再一个说到个股轮动,股市的持续上涨必须是个股轮动的,如果所有的股票都一起上涨,一方面对资金的消耗比较大,另一方面,不利于给新增资金以及场内资金创造持续赢利的机会。

但是,这些都还是表面现象,股市上涨最真正的实质,还是来自于资金的持续流入。中国股市的上涨,向来都是资金推动型的上涨。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贯穿全年的大牛市行情,说白了,依然是资金持续流入股市的结果。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央行宣布加息之后,面临利空,股市依然出现大幅上涨,更是说明了后来的上涨完全是资金推动的结果。

股市从1000点之下涨到3000点之上,应该说参与者基本都是赚钱的。在这样一轮大牛市中,赚钱是正常的,不赚钱是不正常的。但是,这又回到了一个根本问题,股市赚的是谁的钱?表面上看起来,大家似乎是都赚钱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股票的价格上涨,会导致股票持有者的资产增加,但是这只是一种纸上财富。还是举例子,你5元钱买的股票,现在涨到10元了,看起来你是赚了5元钱,但是你要真的获得这5元的收益,就必须把股票卖掉。股市可以承受你一个人卖掉自己的股票,但承受不起所有人都卖掉自己的股票。所有人都想把自己的股票卖掉,那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崩盘”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因为我们现在市场的参与者已经太多,超过了8000万,想让8000万人做同一种选择,不容易。都只想买,没人卖,股票开盘就涨停了。都只想卖,没人买,股票开盘就跌停了。这种情况会出现在一些股票上。

当有很多人希望将自己的股票收益兑现的时候,就会出现抛盘,这时候股价就很难继续上涨。因为所有资金投入到这个股市里来,都是为了获利,而且大多数资金,并不是为了只是维持一个纸面上的财富。基金要分红,QFEI也要分红,私募基金也要分红,股民投进去的钱,到了一定阶段,也需要把股票卖掉去做其他事情。除非股民越来越多,拿到股市里面的钱越来越多。否则,随着新股的发行,随着印花税和交易佣金对资金的消耗,股市里面的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的钱自然无法支持股市持续上涨。

在2007年元月份,股民单日开户数达到了9万,一个月就开了138万新证券帐户,带来的新入市保证金增加了839亿。但也就是在一月份,印花税和佣金就收了150亿,新股发行消灭了资金180多亿。截止2007年元月末,沪深股票市场的保证金存量为6700亿元。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股市主要的参与者是普通投资者,是散户,是老百姓。随着新资金和新股民越来越多,他们可能就是这轮行情最终的买单者。但具体谁是最后的接棒者,那就看个人的投资水平了。

从某种理论上来说,在行情一致看好的时候,股市应该是先来者赚后来者的钱。可惜,先来者也有水平低的,后来者也有水平高的。在上涨的时候,谁将自己手中的利润兑现,谁就赚到了钱。而对后市判断错误,以为股市还会继续上涨,结果买入之后就一路下跌,最后又到低位将股票卖出的投资者,就是股市中的输家。所有,股市赚的钱,就是那些高位接盘者的钱。而所谓的高位接盘,并无先来后到,也许新股民都逃得一干二净,老股民却全仓杀入也说不定。

股指在1000点的时候,买入股票的股民如果可以持仓到3000点,至少获利在100%;这个概率很高。但是,在3000点买入股票的股民,如果想实现同等的指数收益,大概需要等到指数在9000点吧?这个概率有多高?

指数上了3000点,可能暴跌,也可能继续涨下去,或许还有可能回探一次2245点,确认一下是否有效突破。甚至可能会令大家都大跌眼镜,马不停蹄地一路涨,直到5000点才停下脚步,或者更高。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终究会有大部分股民成为股市的牺牲品。能够成为胜利者的,依然会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股市为什么会涨?因为买的人比卖的人多,它就会涨。赢家赢的是谁的钱?赢家做得是低买高卖的事情,在高位接盘是输家,赢家赚的就是在高位买入者的钱。股市的财富从哪里来?股市的财富来自千千万万的普通投资者,是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只有时隔多年之后,我们才能冷静地看待这一轮大牛市带来的深远影响。

⑨ 听说中国股市就是资金推动型的市场,那什么是资金推动型股市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评论界将股市分成了“价值推动”和“资金推动”,而所谓的“价值推动”被理解为投资,是理性的表现;而“资金推动”是投机,是市场不规范的表现。

综观世界,全世界哪一轮行情不是靠资金来推动的?不要说股市,就是经济的发展也是靠资金来推动的呀,各国的救市不靠钱靠啥?没有资金的推动,经济不会自动好转。再说股市,其走势说白了就跟菜场卖菜差不多,菜多了,价格就下来了,而菜少了价格自然就涨上去,这是经济规律使然。股价是靠钱堆上去的,也是靠抽钱而下跌的,供求关系决定着股市的走向,所谓“价值投资”只是一个诱饵,这个诱饵引导着钱的投向。

钱多了,能将股市从1000点推到6100点;股票多了,能将股市从6100点砸到1600点,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着市场的自动平衡,而在这种平衡的寻求过程中,都离不开资金的走向。
社会上钱多了,钱总要寻找出路,资金如水,总归由高处向低处流动,而股市则成了社会游资选择的一个场所。与实体经济相比,股市中的钱尽管去得快,来得也快呀,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闲散资金涌入股市在所难免,从这个角度而言,说如今的股市是资金推动型也未尝不可,但这不能作为一种贬义的评判,而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而已。

股市中钱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而在股市的操作中,看量、看量能,跟着资金走,乃是股市中博弈的一个最重要的法宝。哪天,当资金推不动股市了,行情就差不多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股市都是资金推动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贵金属原油平台排行 浏览:843
股票支付方式 浏览:522
融资公众 浏览:26
京东贷款买车比4s店贵 浏览:689
综合管廊融资 浏览:498
b股有哪些股票 浏览:698
上海世贵贵金属有限公司 浏览:349
德宽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311
落地房抵押贷款 浏览:76
2016年韩币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856
天齐锂业股票吧 浏览:460
股票前面带s 浏览:732
北京鼎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325
转让1亿融资租赁 浏览:324
招商证券10万资金佣金多少 浏览:82
嘉会创投理财安全吗 浏览:578
吴志祥融资 浏览:832
11月17日人民币台币汇率 浏览:35
去哪网股票价格 浏览:604
融资融券余额差值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