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国民主制度的优劣
优: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劣: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受到了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影响。古代希腊的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少数人的民主,多数人的暴力。
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局限性,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劳动人民很少享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但在历史上它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调整了统治解决内部矛盾,也调整了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能够享受到民主和自由。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英国的制度,不论是君主、议会、行政机构或法院,都深植其根于悠久的历史中,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通过政治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因此,很多方面都体现为传统与现代共存,导致政治主体比较多,各机构之间关系比较复杂,权力分配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中。在这里,我想从英国政治生活的主体入手对英国政治制度作一个简要描述。在我看来,英国政治生活的主体主要包括:君主、议会、内阁、政党。
一、 英王与君主制
英国王权制度由来已久,历史上国王的权力几经消长。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在形式上继续保留君主,专制君主制逐渐向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王权不断弱化,逐渐从“实位”向“虚位”发展,国王成为虚位元首。当今的英国国王从法律上讲,还具有至尊的地位和权力,但在政治实践中,国王的权力要受到一系列宪法性习惯的限制,实权大多由内阁或议会控制,英王只是根据内阁和议会的意思,照章办事而已。这表现在:
1、国王统而不治,临朝而不理政;
2、国王不能介入政党政治,必须以“公正无私”为原则,保持中立;
3、国王对内阁提出政策建议,并无约束力,而大臣对国王提出建议,国王则有义务听取,并据此行动;
4、国王在议会或内阁的委托或建议下,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其它权力。
国王虽然没有实权,但绝不是全无作用,之所以英国至今还保留着国王,实行君主制,就是因为国王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包括:
1、 国王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2、 国王是国家政治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体现的保证;
3、 国王是协调党派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工具;
4、 国王担任向政府首相和大臣提供咨询、建议的“政治顾问”的角色。
所以,有西方学者把英国君主的这种作用称作是“无用的有用”。议会和内阁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在英王的名义下进行,可见它赋予了政府尊严和正统性,加强了政府活动的合法性。国王在英国的是维系国民道德感情的重要象征,因此,君主制在英国能够长时间存在下来是有其内在根据的。
二、 议会与民主制
议会是英国最高立法机关,也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英国信奉“议会至上”的原则,英国议会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组成。其中,英王是世袭的,上院由各类册封的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组成,只有下院是由公民普选产生的。议会的权力分配在历史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发展到今天,形成了由下院掌握主要权力的两院制模式。英国议会的主要职权有:
1、 立法权;(理论上,议会可以就一切领域内的所有问题进行立法,并且由它制定的法律除了它本身以外再没有任何其它机关具有修改和废除的权力)
2、 财政监督权:包括批准公开开支批准税收方案和审查公共账目等;
3、 行政监督权:包括质询、调查、辩论、提不信任案等;
4、 司法权。(除司法权由上院单独行使外,其余职能主要由下院行使)
虽然实际上,英国内阁越来越掌握实权,议会可以说已成为内阁的“附庸”或“奴隶”,但在法律上,英国议会“就地位看,它是至尊无上;就权限看,它是无所不包复哉”。/《世界政府辞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620页。/为什么英国要将议会置于至上的地位,主张“议会主权”呢,主要是因为议会是人民掌握权力的象征,议会的下院是由公民普选产生的,能最有效地代表民意。“议会主权”源于“人民主权”,议会是英国代议民主制的载体,所以某种意义上讲,议会主权是英国民主制的标志。
三、 首相与内阁制
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是首相行使权力的工具。英国政府由首相、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组成。从权力结构的角度分析,首相是政府权力的中心,阁员大臣协同首相行使重大的决策权,非阁员大臣只作为行政首长行使政策执行权。
首相是内阁首脑,居实际行政首长的地位。按照惯例由在大选中获得下院多数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所以,实际上首相拥有三重身份:政府首脑、议会领袖和党魁,这三重身份也赋予了他巨大的权力:
1、 充当内阁与英王联系的桥梁,实际上行使了巨大的王权,成为“无冕之王”;
2、 有权组建和改组内阁,任免内阁与政府成员和其它各界重要官员;
3、 领导内阁和政府的活动;
4、 通过议会党团控制议会的运作;
5、 领导和控制执政党的行为及其取向等。
内阁是在首相的领导下根据惯例行使职能的,1918年政府机构委员的会的报告列举的内阁的主要职能有:
1、 对提交议会的政策作出最后决定;
2、 按照议会通过的政策,行使最高的行政管理权;
3、 随时协调和划定各行政部门的权力。
综上,如麦金托什所说,“英国内阁的主要任务是协调行政”。不过这种协调权是首相一手操纵的,实际上是首相协调。“内阁政府”成了“首相政府”。
四、 政党与两党制
政党制度是英国政府工作中的核心元素。英国主要的政党有:工党、保守党、自由民主党、苏格兰民族党、威尔士民族党以及北爱尔兰一些政党。目前英国实行的是两党制,即由两个主要的政党轮流组织政府来执掌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公共事务。这两个执政党即工党和保守党。它们的雏形是议会中的托利党和辉格党两大派别,前者主张维护君主特权,后者主张议会主权。1832年议会通过《选举改革法》以后,原来的政治派别转型为政党,即托利党转为保守党,辉格党转化自由党,并形成了两党轮流执政的制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政党制度。一战后,工党取代了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把英国现代两党制推向了新的阶段。
执政党的主要功能是:
1、 掌握政权、制定政策;
2、 利益综合、反映民意;
反对党的主要功能是:
1、 监督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保持政治体系稳定性和连续性。
政党是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得以长久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和机制。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实现执政党和反对党的和平、民主的置换,维护了英国社会政治的稳定,是英国资产阶级维持和改善其统治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五、 英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1、 传统向现代渐进发展
英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历史传统的国家,它的政府体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是通过不断的改良和渐进的过程建立起来的。
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体制在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旧体制上建立新体制,并在新旧体制并存的过程中,把旧体制的权力逐步转移到新体制手中,不断向现代体制的方向演变。对于无法废除的旧体制,英国又十分注意保持在它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使它们在新制度中仍能发挥某些特殊的作用。由此,传统和现代两种因素在矛盾、妥协以及相互利用中共同促进了英国政治的发展。
在上述几大政治主体中,英王、议会贵族院的保留就属于对传统继承,而平民院、内阁、政党则是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现代力量。而政治实权正逐渐由前者转移到后者。以立法权为例,历史上,英国资产阶级取得了议会立法权后,仍然保持“国王在议会中”,允许代表贵族制的上议院和代表共和制的下议院并存。而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立法权逐步从国王手中转到上议院,使国王成为“虚位君主”,尔后再从上议院转到下议院,使上院成为退休政界人物的养老院。时至今日,立法权又从下院转到政府内阁手中。
2、 权力结合的政府体制
英国政府体制的建立实行了典型的权力结合。政治主体间的复杂联系使得各种权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表现在:
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来源,英王虽然在整个政治体系中丧失了实权,但它的触角仍是无处不在。议会和内阁的几乎所有活动都以英王的名义开展。
首相一身兼三任:议会领袖、政府首脑和党魁,将议会、政府和执政党紧密地联系起来。由此,立法和行政也就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选举,在下议院中占多数的政党成为执政党,对立法起主要作用。执政党的领袖担任首相,组织内阁,掌握了行政权。同时,所有法官都由作为阁员的大法官直接任命,或经他推荐由国王任命,所以内阁又间接地控制了司法权。因此,内阁实际上是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裁判员。
同理,执政党也是大权在握。按惯例,首相在组织内阁政府时必须从两院本党议员中挑选内阁成员。这样,执政党既控制着议会的多数,又支配着内阁政府。另外,由于大法官、最高上诉院法官、上诉法院法官等重要司法官员都是由执政党领袖向国王推荐的,因此,执政党领袖的政治取向就容易影响到司法官员,从某种意义上讲,执政党部分地控制着司法权。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为国家元首,行政机关由首相领导。
『贰』 从英国政治体制角度分析英国脱欧法案需要英国女王签署后才能生效的理由
从英国政治体制角度分析,英国脱欧法案需要英国女王签署后才能生效的,是的,这是嗯,英国国家也有英国国家的制度。
『叁』 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1689《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肆』 依据材料,说明英国的政治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
材料
研究英国宪法的著名学者德洛姆在1834年写道:“英国法 学家坚信的基本原则,是认为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 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以外,它什么都能做到”。作为立法机构的英 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 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 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 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 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 《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 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依据材料,概括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利的分配呈现怎样 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共同原因。(14分)
变化: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6分)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使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工人运动的推动。(8分)
『伍』 列举现在英国政治体制中的传统因素
http://wenku..com/view/97723217866fb84ae45c8d0d.html
这个文档很详细!去看看吧
『陆』 中国的政治体系跟英国的政治体系有什么不同!!详细分析一下!急急急
英国为君主立宪政体,由英王、首相、内阁、议会(分为上下议院)等构成。
其中英王为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首相为国家首脑,掌握了行政、立法等权利。
英国的主要党派有工党及民主党。
其中,首相由议院中的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再由首相提名内阁成员,提交英王批准后生效(形式上),所以内阁是与首相共进退的。
如果内阁表示出对首相做的重大决策的不信任,解决办法有:1.首相带领内阁辞职2.解散议会
君主立宪制可以比较有效地分散权力,保证民主的实现,不但英国的资产阶级分享到了国家权力,更为重要的是英国社会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从这时起,议会真正掌握着国家的实权,因而它作为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更加巩固了。君主立宪制既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也是他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的贡献。
英国的代议制民主政治是一种间接民主,不过,它具有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对于欧洲、北美地区,以及对于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是首相权力可能过于大(由于首相为多数党的领袖,所以重大决议通常可以通过),无成文宪法,王室逐渐与现代社会脱节,成为附属品与累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是党与政府相并行。一般事情由政府出面,大事由党委负责。
公民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参加国家管理、参
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
由。它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享有选举与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
的代表或者某些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3)公民对被选举的代表享有监督和罢免的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除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所有的年满18周
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
居住期限的限制。
(二)言论自由
1.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口头、书面、著作及电影
、戏剧、音乐、广播电视等手段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自由权利。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言论自由是公民在公共场所发表意见或者讨论问题的权利
;
2)广义的言论自由则既包括在公共场所发表意见和讨论问题的权利
,还包括出版自由、学术自由和新闻自由等权利。
2.言论自由作为近现代宪法上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是资产阶级干革
命的产物。1776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宪法最早规定了保障人民的言
论自由,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宣布“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
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
版的自由”。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也同样重视言论自由,我国建
国以来的历部宪法都将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写入宪法之
中。
3.言论自由人作为公民的法律权利,其核心是指国家的任何立法与
行政活动都不得剥夺公民的言论自由.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
的,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保护个人不受诽谤或者对权利的其他分割;
2)维护社会道德水准的需要;
3)当国内发生暴力或者骚乱行为时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
4)当外敌入侵时为捍卫国家安全的需要;
※我国宪法第5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
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
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具体表现为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
1)不得用言论进行反革命宣传、反革命煽动;
2)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
3)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4.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范围、限制方式,许多国家都制定有专门的
法律加以调整,如新闻法、出版法、诽谤法、广播法等。宪法学
将各国不同的法律限制方式分为预防制和追惩制两种:
1)预防制是事前限制,即所有的演说、出版等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
行为在表达以前要受一定的国家机关的干预和审查,前者只有通
过后者的审查才能实现其表达言论的意愿。
2)追惩制是事后限制,即所有的言论与出版不受事前的审查,都事
先被假定为可以行使,只有在表达言论后构成违法的才依法定程
序予以制裁的制度。英国、美国等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实行这
种制度。
(三)出版自由
1.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扩展,是广义的言论自由。它指的是公民
有权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出版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
思想的权利。
2.在英美等国家,出版自由的观念根深蒂固。英国在1695年的时候
就取消了出版领取许可执照的制度;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
:“国会不得制定法律来剥夺出版自由。”我国的历部宪法都专
门规定了公民出版自由的权利。
3.但是,出版自由并非毫无限制,对于出版自由的限制方式主要有
追惩制、登记制和审批制。英美等国实行追惩制,我国则实行登
记制和审批制:
1)前者不受任何的事先审查,只在出版后构成违法才予以追究法律
责任;
2)后者在出版前要接受新闻审查,经批准并登记后才能出版的制度
。
3)从禁止出版的范围看,有伤风化的出版物为各国所普遍禁止。
(四)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1.集会、游行、示威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各国宪法大多赋予公民以
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经济、社
会、文化权利公约》规定:“和平集会的权利应被承认。对此项
权利的行使不得加以限制,除去按照法律以及在民主社会中为维
护国家安全或者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保护公共卫生或者道德或
者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的需要而加以限制。”
2.我国的历部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1989年10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对我
国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自由作了全面规定:
1)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2)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
活动;
3)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
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思的活动。
※ 集会、游行、示威具有如下特点:
1)它是由公民自发举行的,而非由国家机关组织进行;
2)它是在露天公共场所公开举行的,而非在室内秘密进行;
3)它的目的是表达某种意愿,而非为了娱乐。
3.由于集会、游行、示威是一种较为激烈地表达意志的方式,在客
观上往往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因而,世界各国法律对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权利的行使都给予一定的限制,其方式有
三种:
1)申报制,即仅须在集会、游行、示威前向有关机关报告,无须经
过相关机关批准的制度;
2)批准制,即集会、游行、示威须取得有关机关许可方能举行的制
度;
3)追惩制,即在集会、游行、示威前不受任何机关的干涉,也无须
向任何机关报告,只有在集会、游行、示威中有违法行为时才依
法予以惩罚的制度。
※上述各种限制方式中,批准制限制最为严格;追惩制限制最为宽松
;申报制处于两者之间--它既不会不当限制公民集会、游行、示
威权利的行使,同时又使相应的维护公共秩序的国家机关可以有所
防范,能平衡秩序和自由的矛盾,所以是一种较合理的限制方式。
4.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公民在行
使这些自由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1)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
3)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地点、路线等都要按事先批准的内容
进行。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采取的限制方式是批准制。
『柒』 英国政治趋势
我个人认为2000年以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UK 正在极速衰落
政治上更加保守
『捌』 英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分析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政治体制上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但是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主要由贵族构成,是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的产物,不具备实权。下院由民选议员构成,决定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下院议员互选产生首相和内阁,首相对议会(实质上是议会下院)负责。由于首相由议会下院互选产生,所以通常情况下首相是议会多数党的党魁。
经济上英国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典型的自由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实行民营化的,并且英国政府对于经济的管控程度并不是那么强。但同时,英国的经济制度也有福利化的色彩,在某些情况下英国政府也会根据情况对某些企业实行国有化。
『玖』 分析17,18世纪的英国的政治制度与中国相比有何明显不同
一个属于资本主义,一个属于封建制,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1640年(17世纪),应该就已经开始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国家体制也逐渐过渡到资本主义,而18世纪当时的...
『拾』 关于英国的政治体制
英国实行的是议会民主制,君主是宪法意义上的国家首脑。自从1952年就位以来,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国的首脑。英国的民主体制具有悠久的历史,自由选举、言论自由、法律公开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确保英国的民主体制绵延至今。
英国民主体制的原则是最长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由人民选举产生设于伦敦的下议院议员(MP)。下议院的每一名议员都代表了英国659个选区中的一个选区,即所谓的“席位”。 通常议员也是主要政党的成员。赢得大多数席位的政党得以组成政府,制定政策。自从1999年以来,苏格兰议会和威尔士及北爱尔兰的议会也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其他的议会成员分属于反对党或其他的政党,也可以是独立的议员,其结果就是议会代表了各种不同的政治见解,每个成员都有权就重要的政府问题和政策通过辩论发表意见。下议院是英国最高的立法机构,比英国的另一个议会机构--上议院的权力更大。英国的上议院是依据完全不同的原则而形成的,上议会也参与立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