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将现实地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及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而且也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民币已有“小美元”之称
就人民币境外流通的现状分析,过去人民币仅在边境地区流通,目前已经在部分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流通和兑换。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民币流通扩大的过程。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流通的范围就越广、数量就越大。
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被当作硬通货使用,流通范围较广,老挝东北三省人民币完全可以替代本币在境内流通,最远深入到老挝首都万象一带。而在中缅边贸及旅游活动中,缅甸禅邦重镇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币多达10多亿元。
人民币在越南流通范围也非常广,已经在越南全境流通。越南国家银行已经开展了人民币存储业务。在西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地区和巴基斯坦流通。目前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哈萨克斯坦,大约有十多亿元人民币。在中亚其他国家流通的人民币总共也有十多亿元。
在东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罗斯和朝鲜以及蒙古国。特别是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蒙古国的各个银行都开展了人民币储蓄业务。在与蒙古国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现金交易量占双边全部交易量的1/3强。
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中国香港地区。人民币在香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由兑换。与在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人民币在香港被用来作为投资的一种储备货币。另外,在中国澳门地区人民币也在广泛使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币有向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流通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随着中国游客的不断增多,在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机场以及饭店也开展了人民币兑换业务。如纽约的机场、唐人街以及部分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日本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也已经开始收人民币。
从中国来看,中国大国经济特点的形成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经济交易参与者和普通公众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普遍接受性也会大大提高,人民币将必然会成为国际通货。
从亚洲来看,随着中国的崛起,在一个市场中,一种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将大大减少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交易成本,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提高交易的规模、效率和国家福利。中国与亚洲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将扩大亚洲市场的规模,并产生对共同价值标准的需求。人民币地位的提升将是一个必然结果,亚洲出现人民币替代其他货币的现象也将成为可能。
『贰』 总结在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中,最关键的数据指标,并进行解释
电子商务中使用分析数据的优点:
数据分析体系建立之后,其数据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实时的调整,调整时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周期变动以及关键指标的变动。
一般来说,单个数据索引的分析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每个索引都是相互关联的。将所有索引编织成一个网络,并根据具体需要找到每个数据索引节点。当用户在电子商务网站上有购买行为时,他们会从潜在客户转变为网站的价值客户。
电子商务网站一般将用户的交易信息,包括购买时间、购买商品、购买数量、支付金额等信息存储在自己的数据库中,因此,这些客户可以根据网站的运营数据来分析自己的交易行为,估计每个客户的价值以及为每个客户拓展营销的可能性。
电子商务平台需要分析的数据及分析规则如下:
一、网站运营指标:
网站运营指标主要用于衡量网站的整体运营情况。在这里,EC数据分析联盟暂时将网站运营指标分为网站流量指标、商品类别指标和供应链指标。网站流量指标主要用于考虑网站优化、网站可用性、网站流量质量和客户购买行为。
商品类别指标主要用于衡量网站商品的正常运营水平,与销售指标和供应链指标密切相关。这里的供应链指标主要是指电子商务网站的商品库存和商品配送,而不考虑商品的生产和原材料的库存和运输。
二、商业环境指标:
这里,电子商务网站经营环境指标分为外部竞争环境指标和内部购物环境指标。外部竞争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市场拓展率、网站排名等,这些指标通常使用第三方研究公司的报告数据。与独立的B2C网站相比,淘宝在这方面的数据要准确得多。
网站内部购物环境指标包括功能指标和运营指标(这部分与之前的流量指标一致)。常见的功能指标包括商品种类的多样性、支付配送方式、网站正常运行、连接速度等。
三、销售业绩指标:
销售业绩指标与公司的财务收入直接挂钩,在所有数据分析指标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他数据指标可根据该指标进行细分。
网站销售绩效指标主要关注网站订单的转化率,而订单销售指标主要关注具体毛利率、订单效率、重复采购率、退货率和汇率。当然,还有很多指标,如总销售额、品牌类别销售额、总订单、有效订单等,这里没有列出。
『叁』 现在各家的跨境电商系统都有啥优势微三云的呢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跨境电商平台有如阿里的天猫国际、速卖通、eBay、亚马逊、京东全球购与全球售、网易考拉海购、E&I、跨境通等等;虽然阿里的速卖通强势崛起,但Ebay似乎一直保持领跑地位,近两年亚马逊似乎也渐渐开始发力,我觉得这些平台大家都可以去尝试。如果你是贸易商,赚的是产品的中间差价,那么速卖通和ebay是不错的选择,你可以以低价批发产品,然后将他们放到平台上去售卖,赚取差价,建立自营商城微三云是不错的选择
『肆』 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分析
就人民币境外流通的现状分析,过去人民币仅在边境地区流通,已经在部分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流通和兑换。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民币流通扩大的过程。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流通的范围就越广、数量就越大。
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被当作硬通货使用,流通范围较广,老挝东北三省人民币完全可以替代本币在境内流通,最远深入到老挝首都万象一带。而在中缅边贸及旅游活动中,缅甸禅邦重镇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币多达10多亿元。
人民币在越南流通范围也非常广,已经在越南全境流通。越南国家银行已经开展了人民币存储业务。在西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地区和巴基斯坦流通。目前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哈萨克斯坦,大约有十多亿元人民币。在中亚其他国家流通的人民币总共也有十多亿元。
在东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罗斯和朝鲜以及蒙古国。特别是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蒙古国的各个银行都开展了人民币储蓄业务。在与蒙古国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现金交易量占双边全部交易量的1/3强。
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中国香港地区。人民币在香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由兑换。与在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人民币在香港被用来作为投资的一种储备货币。另外,在中国澳门地区人民币也在广泛使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币有向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流通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随着中国游客的不断增多,在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机场以及饭店也开展了人民币兑换业务。如纽约的机场、唐人街以及部分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日本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也已经开始收人民币。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是中国经济成长到新阶段的表现。同时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人民币国际化趋势首先应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政府力量推动的结果。
具体来说,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由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的:较大的经济规模和持续的增长趋势是建立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的经济基础;经济开放度较高、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能够获得交易者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国际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和需求,决定了该种货币必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促使该货币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按照这些条件分析目前正在出现的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是市场选择的结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维护人民币不贬值的国际信誉,人民银行收窄了人民币的波动幅度,与美元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关系,使得人民币迅速得到周边地区的认同,形成区域内的“良币”形象。同时,经济高速稳定增长支撑下的人民币强势表现,增强了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信誉,也赢得了区域内市场的信赖和需要。
从中国来看,中国大国经济特点的形成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经济交易参与者和普通公众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普遍接受性也会大大提高,人民币将必然会成为国际通货。
从亚洲来看,随着中国的崛起,在一个市场中,一种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将大大减少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交易成本,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提高交易的规模、效率和国家福利。中国与亚洲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将扩大亚洲市场的规模,并产生对共同价值标准的需求。人民币地位的提升将是一个必然结果,亚洲出现人民币替代其他货币的现象也将成为可能。
『伍』 跨境通股票,还能持股吗
持,这支票我盯好久了,双十一还会炒几天。
『陆』 我国人民币国际趋势化的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国际化趋势分析:
(一)人民币“自由化”推进期此期间内人民币经常项目逐渐开放,同时稳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因此将其归纳为人民币“自由化”推进期 。
(二)金融市场开放推进期
在此期间,我国积极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也将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提上日程,因此可以将其归纳为金融市场开放推进期 。
(三)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期
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契机点,中国人民银行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议,不断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故把此期间归纳为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期。可见,人民币国际化以中国经济实力为支撑,历经两次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正在走一条金融深化的路线:实现经常项目完全可自由兑换、拉开资本项目开放的序幕(目前在IMF的定义中,资本账户有43个分账户,中国大体开放了20个分账户)、推进金融市场国际化、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不断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它必然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伴相随,并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参与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构建人民币区域货币锚,为下一步的国际化做准备。
『柒』 跨境电商未来发展有什么趋势
跨境电商主要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按交易类型来看,主要分为B2B、B2C、C2C等,其中B2C、C2C都是面向最终消费者,因此也称为跨境网络零售。
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
跨境电商的快速增长主要取决于对传统贸易市场的替代,我国跨境电商渗透率逐渐提升,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7.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为六年来首次实现双位数增长,我国2017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7.5万亿元,同比增长19%,到2018年,我国电商交易额达到8.8万亿元,同比增长17.3,预计到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12万亿,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6.44%,渗透率达37.6%,未来跨境电商发展市场空间巨大。
跨境出口电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2017年行业龙头收入增速保持在50%以上。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来看,2017年跨境通收入增长64.2%,傲基电商收入增长68.5%,安克创新收入增长56.4%,价之链增长68.5%,三态股份增长63.2%,继续保持领先行业增速的势头快速迈进。
出口跨境电商是我国当前主体,进口电商占比不断提高。由于我国制造业在成本及规模上具有较高优势,同时受到一带一路政策及资本市场推动,我国目前跨境电商主要以出口为主。
跨境电商政策利好,促进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未来,电子商务将走向国际化与全球化,跨境进出口零售电子商务将成为全球贸易的新形式,跨境零售电商服务成为服务商角逐的蓝海市场。
当前,我国跨境进口、出口零售电商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伴随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品牌电商服务行业亦将乘行业之便迎来更高的增长空间。
在进口端,国内消费者对于海外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海淘”趋势崛起较快,大量海外品牌看到国内市场商机后,纷纷意图拓展中国市场;出口端,伴随着电商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内品牌商更多地选择进军国际市场。因此,未来趋势上,市场需求面临着更大的增长空间,且电商服务的品类亦会不断扩张,长尾市场将逐步打开。
『捌』 跨境电商是什么 从定义,案例及分类上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即B2B)和企业对消费者(即B2C)的贸易模式。B2B模式下,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以广告和信息发布为主,成交和通关流程基本在线下完成,本质上仍属传统贸易,已纳入海关一般贸易统计。例子可以参考杭州淘境通
B2C模式下,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邮政或快递公司,目前大多未纳入海关登记。例子的话可以参考亚马逊
跨境电商分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跨境电子商务
『玖』 从物流成本角度分析为什么跨境电商很难想国内电商那样发展
一)物流成本高
物流成本一般为总成本的30%~40%,但是中国跨境电商的物流成本则更高。由于涉及跨境贸易和跨境物流,物流的产业链和环节更长,包括国内物流、国内海关、国际运输、国外海关、国外物流等多个环节,尤其是海关和商检,操作难度和风险更高,无形中增加了中国跨境电商的物流成本。
(二)运输及配送周期长
根据Focalprice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发现客户对跨境电商最大的抱怨集中在物流方面,而物流周期长又是客户抱怨的重点。跨境贸易自身的特点使得物流的产业链和环节更长,加上清关和商检的周期,导致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周期要远远长于国内电商物流。在跨境物流上,运输与配送时间问题突出,短则半个月一个月,长则数个月,遇到购物旺季,如圣诞节,物流时间会更久。许多电商止步于物流配送,加上清关和商检的时间,跨境物流的周期则更久,这已成为制约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一道屏障。
(三)政治、文化、法律、海关等风险
依据波特的PEST模型,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颇深。跨境电商涉及跨国交易,无法回避当地的政治、知识产权、区域习惯、政策变化等因素。乌克兰政变、越南政局动荡、巴西高赋税高福利、伊斯兰国家宗教信仰、东南亚排外政策和地方保护主义等诸多因素,对中国跨境电商物流都会产生较深的影响。
(四)汇率风险
跨境贸易涉及到汇率兑换的问题。当一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税率就会发生变化,从而间接导致跨境电商利润的缩减。以卢布为例,自2013年起,卢布对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下降,货币持续贬值。中国跨境电商在网上交易时用卢布结算,回款却是人民币,因为卢布的持续贬值,导致从事对俄业务的中国跨境电商利润下滑。
(五)退换货物流难以实现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环节多、涉及面广,整个物流链条的各节点都会产生退换货物流,退换货也是困扰跨境电商的一大难题。电子商务的自身特点导致退换货比例高,物流周期长、货品质量问题、货品的丢失、海关和商检的风险、配送地址的错误等一系列问题,都导致了退换货物流的产生。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当地“无理由退货”的消费习惯和文化,使得中国跨境电商的退换货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由于涉及跨境通关和物流,退换货很难有一个顺畅的通道返回国内,各种相关成本的增加,甚至出现由退换货导致的费用严重超出货品的价值,这是中国跨境电商无法接受的,从而出现难以实现退换货的现象。
五、对策建议
2013年是中国跨境电商元年。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初步成形。伴随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未来几年将迎来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黄金期。电商和物流相伴共生,跨境电商物流问题也不断涌现,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为了应对诸多物流问题,不少中国跨境电商纷纷涉足海外仓业务。通过在海外设立仓库,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国跨境电商所遇到的诸多物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