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地理角度分析大连港口发展的优势

地理角度分析大连港口发展的优势

发布时间:2021-06-26 03:41:51

① 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这道题

最主要目的煤,铁,石油,海盐 本区严重缺水,不合理用水,大量开采地下水 接近煤铁矿,郊通便力,减少污染。 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雄厚…

② 地理.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分析其区位优势

(1)大连港港阔水深;位于海湾中,风浪小。港口陆地地形平坦,便于筑港;腹地(东北地区)宽阔,腹地内经济发达;依托城市大连经济发展。
(2)不知道你们是什么版本的教材,我觉得应该是多核心吧。利弊应该从基础设施建议、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吧

③ 建港口的区位优势

水深港阔,有广阔平坦的腹地。
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发展良好。
气候稳定,风浪小
只记得这么多了……

④ 从经济区位的角度分析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

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中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 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沿海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面积占全国13.6%,人口占全国42%。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辽宁中南部、京津唐、沪宁杭地区都集中于此,重要的农业基地——黄淮海平原的大部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也分布在这一带。从全国看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通讯设施的基础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与海外有传统的经济联系,信息灵通,对外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和广西沿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等经济开放区都在这一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加快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外引内联和对外、对内两个辐射扇面的作用,使这一地带逐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基地,海洋开发的基地,培养向全国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向全国传送新技术、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交通运输紧张,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若干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环境容量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防洪问题,这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交通网络,加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横向联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商品性、创汇型的农业生产,把长江三角洲、渤海圈和珠江三角洲建成为环太平洋带上的重要经济地域。
中部地带 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9个省区,面积占全国29%,人口占全国35.6%。这一地带能源、各种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内蒙古有广阔的天然牧场,大部分省的农业比较发达,是中国粮、油、棉、糖的重要产区。今后中部地带应加快能源、原材料加工,主要是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磷矿、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促进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逐步把中部地带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若干重要机电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能够提供大量商品粮和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中部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铁路运输能力不能适应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需要,黄土高原的大量水土流失,东北森林的过度砍伐,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高所潜伏的洪水决口泛滥危机,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以及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等。因此,在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潜力的同时,加强由西向东的运输通道建设,大力造林育林、保持水土,防止土地沙化和江河泛滥,并大力发展同东部沿海、西部地带的横向联系,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转移的重要纽带,担负起承东启西的作用。同时生产更多面向全国和可供出口的产品,在新技术和新产品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
西部地带 包括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共9个省区。面积占全国57.4%,人口占全国22.4%。初步调查,各种资源都很丰富,特别是能源、各种矿产资源前景可观。但目前勘探不够,开发利用更少。这一地带除四川盆地、陕西关中、甘肃兰州附近等少数地区以外,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交通不便,人口和城市较少,科技和文化教育都不够发达。今后应大力发展农林牧业、交通运输业,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加工工业。由于西部地带,特别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在不适宜开垦和耕种的地区因滥垦滥牧,使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交通困难。这一地带目前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选择水源条件较好的地点,扩大绿洲农业,逐年减少粮食调入量;加强草原牧区建设,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速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加快对现有铁路干线的电气化改造,建设与中部、东部沿海地带联系的铁路干线,努力搞好公路建设,在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地方民航事业;在黄河上中游、长江上游、新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等地建设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区;建设川滇黔交界地区,使之逐步成为一个主要能源、原材料的生产基地;建设新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地区,使之逐步成为新疆重要的工业枢纽地带;进一步开放西部边境的某些市镇,发展边境贸易。从长远来看,西部地带资源丰富,有发展工农业的广阔空间,是全国的战略后备地带。
全国按照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各自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安排开发的重点,作出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规划,采取东西结合、沿海与内地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发展战略,使各个地区都借助自己的优势得到发展。为了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必须加强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在加工工业集中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发展技术水平较高、资源消耗较少的产业及出口产品,资源富集地区要加速资源开发,并适当发展加工工业,同时加快建设东西走向的交通干线,扩大沿海与内地的交流,缩小沿海与内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⑤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说明大连海港建设的意义

大连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对外窗口,港口辐射整个东北,也是欧亚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的大连港是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的。

⑥ 大连的区位优势

(1)大连港港阔水深;位于海湾中,风浪小.港口陆地地形平坦,便于筑港;腹地(东北地区)宽阔,腹地内经济发达;依托城市大连经济发展.
(2)不知道你们是什么版本的教材,我觉得应该是多核心吧.利弊应该从基础设施建议、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吧

⑦ 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

区位:指某事物的具体地理位置和与周围环境各要素(自然和人文)的联系
自然:
1.地理位置:位于华北经济核心区,邻近东北亚经济圈;
2.地形:平原为主;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和;
4.资源:当地煤、铁、稀土以及石油等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
1.历史: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工业基础雄厚
2.政策:国家推进一系列产业转型政策;
3.科技及产业:高等院校、高科技人才云集,世界大型企业在当地设立研产基地,促进了当地产业转型,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市场:邻近以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心的东北亚经济圈,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4.交通:海运、铁路、公路、航空、港口构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网

⑧ 高中地理主观题,如何分析某地航海业有利条件

首先是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当地的天气温度,处于什么气候,附近有什么洋流经过或是鱼类迁徙通道等,其次可以说人文地理,当地的渔业文化,历史上的打渔历史,政府是否对渔业资源能源重视,大力扶持
例子(从网上找的):濒临海洋,国家领土南北走向海岸线很长,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改善了冰冻状况,有终年不冻港。
http://..com/question/421215917.html

⑨ 大连港的优势条件

(1)临海地势平坦不冻港 (2)紧邻重工业基地经济腹地宽广

⑩ 大连为什么比其他港口发展的好

楼主你好,大凡发展的好的城市必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古至今,只要地理位置重要的都形成了重要城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轨迹,要了解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主要先看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周边形势的地位、所在区域的资源形势等等),然后就看看她有何政治上的渊源(所在国家当时情势下的决策,有没有对其进行扶持,就是特区之类的,大连就是政府一种决策),其他的你可以看看网络,直接搜索大连,里面很详细的,也是分类介绍,你看过就会明白的,应该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与地理角度分析大连港口发展的优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 浏览:248
粤电力b股票 浏览:212
dhl股票代码 浏览:127
境外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 浏览:137
上海承恒贵金属吧 浏览:334
哈罗出行股票价格 浏览:977
孙杰外汇交易中心 浏览:509
钱夹理财逾期 浏览:179
2019基金持有家数最多的股票 浏览:655
琅琊榜投资了多少钱 浏览:981
资金4个月翻倍 浏览:995
沙特外汇储备下降 浏览:706
融资警戒线和平仓线 浏览:785
掌众金服理财 浏览:232
地产融资中介 浏览:396
武钢国际资源开发投资公司 浏览:26
东京a股票 浏览:115
基金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职责 浏览:830
百川理财币群 浏览:930
2019年期货时间 浏览: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