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a股的套利思路是什么呢
a股从大的套利思路来看,就是结构性机会。多年来就是如此。找几个题材脉冲下,阶段性赌赌钱,敏感点资金完成复利,乐此不疲。做对就引导市场情绪,利用情绪蔓延完成套利的循环,但如果做成市场不认同,那只能割肉,再来“下一场”。
㈡ 如何挖掘个股套利机会
股票的套利机会,有还是没有?大还是小?如何判断?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价格趋势
买卖股票,体现在操作上就是买卖股票的趋势:有上涨的趋势时买,有下跌时的趋势卖。
那么如何把握价格趋势?
可以通过指标的方法
MACD的金叉死叉,KDJ值高值低,BOLL线轨道上方还是下方,都是可以辅助反应个股趋势的。但是我们常用的,或者说最直观的一点,就是移动平均线。
一般常用的就是10、30、60、120、250,这几根,我有时会加上177均线辅助判断。
用10日线判断的,一般是短线的强势股,或者是波段的超强股、庄股等来进行判断,主要是短线行情,拉升比较疯狂的个股比较适用。不破位趋势还在,破位趋势转向可能性较大。5日线上穿10日线可以辅助判断启动点。
短线强势股,比如合肥城建,麦达数字
一般多根均线较为密集的时候,股价的涨跌爆发性会比较强大,这时候涨跌判断需要结合移动平均线是向上还是向下。个股操作比较合适的时候,就是在均线极度集中和极度发散这两个状态下。这时候结合其他指标、量能等可以进行判断。
㈢ 股市中有哪些无风险套利机会
股市中,无风险套利几乎不存在,低风险套利是可行的。
比如说权证与股票之间的套利
㈣ 请问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的主要套利模式有哪些
瞬间套利:经验表明,金融市场中瞬间套利过程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市场中的大幅波动,也就是ETF的市价偏离净值较大。在一般情况ETF的高折(溢)率出现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根据经典的金融市场套利理论,理性投资者会发现套利机会后会立即行动,使得市价与净值直接的偏离迅速被纠正。
瞬间套利对投资者操作的及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一些机构开发了基于电脑程序自动套利买卖的软件,这也将是大势所趋。捕捉市场出现的套利机会,快速出击是把握瞬间套利的精髓。在图一(套利流程图)中,如果买入ETF和卖出股票的时间差非常小,就可以视作瞬间套利。
延时套利:通常又被称为T+0趋势交易,也就是在正确判断市场及个股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申购ETF来实现个股的T+0交易。
因为套利时间被人为拉长,所以称延时套利。瞬间和延时套利理论上可以在一个交易日反复操作,一般在振荡市中或熊市反弹的时候,采用延时套利的策略收益会相对丰厚。与瞬间套利不同,延时套利需要投资者对标的指数和成份股的超短线走势有着较高的判断能力,比较适合资金规模较大的机构投资者。
跨日套利:跨日交易往往伴随着持续的市场非理性趋势。我们考察了2007年以来深证100ETF基金收盘价计量的折(溢)价率情况,如图1所示,我们发现在大多数时间里,深证100ETF的折(溢)率维持在1%以内。
减去套利交易的费用后,在2007年上涨市中跨日溢价套利机会出现过26次,而08年调整市中跨日折价套利机会出现过101次,08年三季度曾出现过长达数周之久的高折价,最高折价率高达超过5%。在市场极端走势下,指数型ETF基金被错误定价的机会较多,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多的套利机会。
事件套利:在ETF某成分股因公告、股改、配股等事项停牌,可能造成停牌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和复牌当日价格出现偏差时,投资者可以根据偏差的程度和方向进行申购套利或赎回套利。不过即使在专业的ETF套利者看来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同一事件中,有的交易者可能收获甚丰,有的交易者则可能出现亏损。
㈤ 股市无风险套利
你的理解是错误的,我善意的提醒你一下,证券市场永远不存在无风险套利的事情。认购新股还有破发的事情。
只有获利概率高与获利概率低之分,这方面价值投资是首选,以时间换价格,如果你能拿的住,就跟老巴一样了。
㈥ 股票如何无风险套利
1、目前,复股票没有无风险的制套利方法,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股市风险是指买入股票后在预定的时间内不能以高于买入价将股票卖出,发生帐面损失或以低于买入代价卖出股票,造成实际损失。
2、套利,在金融学中的定义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中,以有利的价格同时买进或卖出同种或本质相同的证券的行为。投资组合中的金融工具可以是同种类的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 在市场实践中,套利一词有着与定义不同的含义。实际中,套利意味着有风险的头寸,它是一个也许会带来损失,但是有更大的可能性会带来收益的头寸。
㈦ 有人说如果有一支股票A股的价格低于H股,那么就有套利机会,这是什么意思如何套利
没有套利机会,因为两个市场不相互开放
只不过对股票的走势、价值有判断价值
如平安、海螺、工行
套利的前提是的“风险较低”
所以并不是A、H的套利
不过平安、海螺、工行“风险较低”
其实这样说的人只是借期货术语比喻
㈧ 股票市场有什么无风险套利
一只标的股票可以衍生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股票期权合约。比如,在2014年10月23日,以50ETF作为标的的期权交易合计有58个合约同时在交易。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当初推权证交易的时候,一个标的股票就一个认购权证,至多还有一个认沽权证,价格就被炒得鸡飞狗跳的。现在58个合约同时交易,一旦“前度刘郎今又来”,岂不乱成一锅粥!
这种担优是多余的,原因在于股票期权的交易机制与权证交易的机制有着本质差异。尽管看上去两者确有相似之处,但却是形相如而实不相如。前面曾经分析过,当初的炒家之所以敢于无视权证的价值进行爆炒,实际上是利用权证数量有限的特点进行博傻游戏。由于交易者在权证交易中无法卖空,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使得爆炒者有恃无恐。而在股票期权交易中,交易者没有做空限制,可以自由卖出被高估的期权。自由做空不仅是一股强大的平衡力量,更重要的是交易者可以借助多空组合进行套利交易。在期权价格比较合理时,套利交易属于利润不高风险也较小的交易策略。一旦期权价格偏离合理价值较大,风险较小的套利交易自然转化成可以确定获得利润而不存在风险的策略,这种交易策略称之为“无风险套利”。
任何交易策略都是利润和风险的平衡,从策略的评级看,高风险低利润的评级最低,低风险高利润的策略评级最高,而无风险利润无疑是交易策略中的皇冠。在众多的交易策略中,机构投资者最爱的就是无风险套利策略,道理很简单,免费午餐,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的午餐,吃起来也会觉得分外香。
由于无风险套利是对投资者的最大奖励,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东西。因此一旦出现价格偏离,就会有无数套利交易者蜂拥而上,以至于最后将形成套利者之间互相竞争的格局,这时候要比的是谁的资金成本更低,谁的手续费更低,谁的交易速度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机构交易者显然具有更多的优势。当这种竟争演化到极致时就是无风险套利机会难得一见。
下面,不妨举一例明之。
例1-15
前面的表1-12显示的是2014年10月23日50ETF期权1411合约仿真交易收盘行情表,期权的剩余时间为34天,当天标的证券50ETF收盘价为1.632元。
假定有一群炒家集中爆炒其中一个合约,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被炒至0.0984元,假想的爆炒结果见表1-13。我们看看将产生什么结果。
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被炒至。0.0984元时,我们看到:合成股票空头的价格比标的股票的价格高出了2.67%,这个幅度太高了,套利者马上会行动起来,卖出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同时买进行权价1.60元的认沽期权,再以1.632元的价格买进一个50ETF。假定都能以最新价成交,从计算表上知道,卖出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买进行权价1.60元的认沽期权=以1.6755元的价格卖出50ETF,这样一来便锁定了1.6755-1.632=0.0435元的差价。假定34天的资金利息和交易手续费成本为0.0135元(50ETF价格的0.83%),则净利润达到0.03元,相当于50ETF价格的1.84%,年化收益率高达18.4%。
不难想象,当大最交易者蛛拥而至卖出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时,0.0984元的价格怎么维持得住,于是价格步步下滑。假定价格跌到0.0784元,这时候的差额降至0.0235元,扣除0.0135元的成本仍旧有0.01元的净利润,净利润率0.6%(年化6%),对套利者而言还是有吸引力的,因为这是已经扣除资金成本后的净利润。
如果价格跌到0.0684元,这时候的差额降至0.0135元,扣除0.0135元的成本,净利润为零。除了极个别成本特别低的套利者还能从中渔利外,绝大部分套利者都会歇手观望,寻找下一个机会。
实际上,当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被炒至0.0984元时,还有另一种更简单的套利方法。套利者卖出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同时买进行权价1.65元的认购期权,可以收到净权利金0.0984一0.0364=0.0620元。期权到期时,如果50ETF价格(1.600,则两个期权都作废,0.0620元的权利金为净得(当然实际净得还需扣除手续费);如果50ETF价格≥1.650元,则两个期权都有行权价值,行权结果是亏损0.050元,但由于已收到0.062。元的净权利金,抵掉亏损后还是获利0.0120元;如果50ETF价格在1.600元和1.650元之间.则行权价1.65元的认购期权作废,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有行权价值,假定50ETF价格为S,则行权结果亏损=(S-1.60)元,当S等于最大值1.65时,亏损最大为0.050元,亏损额随着S的降低而减少,加上已收到0.0620元的净权利金,结果是至少可以获利0.0120元,最大可以获利0.0620元。
㈨ 现在股市还有盲点套利的交易机会吗
赚钱的机会是肯定有的,只是看你怎么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