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指标

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指标

发布时间:2021-06-26 11:57:44

1. 哪些指标可以评价,揭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发展能力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
(二)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体现了企业运用所支配的经济资源,开展经营活动,从中赚取利润的能力。
(三)盈利质量分析
盈余质量也称盈利质量、利润质量、收益质量,它是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内在揭示。
(四)综合分析
每个企业的财务指标都有很多,而每个单项财务指标本身只能说明问题的一方面,且不同财务指标间可能会有一定的矛盾或不协调,如偿债能力很强的企业,其盈利能力可能会很差,因此,只有将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有机联系起未,特别是将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总体变化规律作出本质的描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总括性的结论,从而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作出综合的评价。

2. 如何判断持续经营能力

一、持续盈利能力应具备的要素
1.具有经营所需的资源要素;
2.具有优秀管理团队和核心员工;
3.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的增长性;
4.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二、如何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持续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1、行业
· 企业所处行业是否属于国家政策允许、扶持、鼓励的行业;
· 是否存在行业周期性风险;
· 行业竞争主要存在的其他外部风险。
2、股东、管理层
· 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及稳定性;
· 是否存在利用私人职权优势损害公司利益的动机和风险;
· 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
3、资源要素
· 是否取得经营发展的必要资质;
· 是否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且该技术尚在保护期内;
· 是否具有必要的土地、厂房、设备、权属是否清晰;
· 是否具有核心团队;对上下游客户是否具有依赖性;
· 是否具有独立的渠道。
4、财务状况
· 是否具有充足的现金流;
· 是否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
· 企业的经营收益是否稳定增长;
· 企业对于研发等成本投入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否与收入、规模相匹配。
5、产品或服务
·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可替代性;
· 产品及服务的品种结构。
6、重大诉讼仲裁
· 是否存在重大诉讼、仲裁。
7、纳税
· 对税收优惠政策、才能补贴的依赖性。

3. 有关企业的发展能力分析指标

股东权益增长率与净利润增长率的比较,若某年的净利润增长率高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一、销售增长率

1、什么是销售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增长额与上年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反映销售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额

=(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

2、销售增长率分析

(1)销售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扩张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

(2)该指标越大,表明其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3)销售增长率的趋势分析和同业分析

(4)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Image:销售增长率计算.gif)×100%

98年销售额16944.28万元,99年18294.2万元,2000年19248.58万元,

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3、销售增长率与资金需求关系的讨论

(1)销售百分比法确定融资需求

= 1 \* GB3 计算敏感项目的销售百分比

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66.67%

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6.17%

= 2 \* GB3 根据销售增加量确定融资需求

(本年销售额3000万元,计划新增销售额1000元,计划销售净利率为4.5%,股利支付率为30%)

外部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新增销售额×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1000×66.67%-1000×6.17%-3000×(1+33.33%)×4.5%×(1-30%)

=666.7-61.7-126

=479万元

(2)销售增长与外部融资的关系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销售每增长一元需要追加的外部融资额.

由于外部融资需求=新增销售额×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基期销售额×增长率×(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基期销售额×(1+增长率) ×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因此,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外部融资需求÷新增销售额

=外部融资需求÷(基期销售额×增长率)

=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1+增长率)÷增长率] ×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66.67%-6.17%-[(1+33.33%)÷33.33%]×4.5%×(1-30%)

=47.9%(=479÷1000)

如果销售增长500万元(增长率为16.7%),

外部融资额=500×[66.67%-6.17%-(116.7%÷16.7%)×4.5%×(1-30%)]

=500×38.43%=192.15(万元)

外部融资需求不仅取决于销售的增长,还要看股利支付率和销售净利率.

(3)内含增长率

内含增长率是不从外部融资,仅靠内部积累所能达到的增长率.

销售额增加引起的资金需求增长.有两种途径来满足:一是内部保留盈余的增加;二是外部融资(包括借款和股权融资,不包括负债的自然增长)。如果不能或不打算从外部融资,则只能靠内部积累,从而限制了销售的增长。此时的销售增长率.称为“内含增长率”。

设外部融资为零。

0=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1+增长率)÷增长率] ×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0=66.67%-6.17%-[(1+增长率)÷增长率]×4.5%×(1-30%)

增长率=5.493%

验算:

新增销售额=3000×5.493%=164.79万元

外部融资额=164.79×(66.67%-6.17%)-3164.79×4.5%×70%=0

在内含增长率增长的情况下,公司资产不断增加,其资金来源于负债自然增加和留存收益的增加.而负债自然增加的比率和留存收益增加的比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4)可持续增长率

①可持续增长率的概念

由于企业要以发展求生存,销售增长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企业增长的财务意义是资金增长。在销售增长时企业往往需要补充资金,这主要是因为销售增加通常会引起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资产的增加。销售增长得越多,需要的资金越多。

从资金来源上看,企业增长的实现方式有三种;一是完全依靠内部资金增长。有些小企业无法取得借款,有些大企业不愿意借款,它们主要是靠内部积累实现增长。完全依靠内部来源支持的增长率.就是前面提到的“内含增长率”。内部的财务资源是有限的.往往会限制企业的发展,无法充分利用扩大企业财富的机会。二是主要依靠外部资金增长。从 外部来源筹资,包括增加债务和股东投资,也可以提高增长率。主要依靠外部资金实现增长是不能持久的。增加负债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筹资能力下降,最终 会使借款能力完全丧失;增加股东投入资本,不仅会分散控制权,而且会稀释每股盈余,除非追加投资有更高的回报率,否则不能增加股东财富。三是平衡增长。平衡增长,就是保持目前的财务结构和与此有关的财务风险,按照股东权益的增长比例增加借款,以此支持销售增长。这种增长率,一般不会消耗企业的财务资源,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速度。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可持续增长率的假设条件如下;

1.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一个目标结构.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2.公司目前的股利政策是一个目标股利政策,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3.不愿意或者不打算发售新股,增加债务是其惟一的外部筹资来源;

4.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并且可以涵盖负债的利息;

5.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将维持当前的水平。

在上述假设条件成立时,销售的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相等。

虽然企业各年的财务比率总会有些变化,但上述假设基本上符合大多数公司的情况。大多数公司不能随时增发新股。据国外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上市公司平均20年出售一次新股。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亦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且至少要间隔一定年限。改变经营效率(体现于资产周转车和销售净利率)和财务政策(体现于资产负债率和收益留存率),对于一个理智的公司来说是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当然,对于根本就没有明确的经营和财务政策的企业除外。

平衡增长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关系如图1所示。

Image:平衡增长分析.gif

可持续增长的思想,不是说企业的增长不可以高于或低于可持续增长率。问题在于管理人员必须事先预计并且加以解决在公司超过可持续增长率之上的增长所导致的 财务问题。超过部分的资金只有两个解决办法:提高资产收益率,或者改变财务政策。提高经营效率并非总是可行的,改变财务政策是有风险和极限的.因此超常增 长只能是短期的。尽管企业的增长时快时慢.但从长期来看总是受到可持续增长率的制约。

②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

限制销售增长的是资产,限制资产增长的是资金来源(包括负债和股东权益)。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的情况下(即企业平衡增长),限制资产增长的是股东权益的增长率。因此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可推导如下:

(由于总资产周转率不变,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由于资产负债率不变,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润×本期收益留存比率÷期初股东权益

=期初净资产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

=期初总资产收益率×期初权益乘数×本期收益留存比率

=期初总资产周转率×本期销售净利率×期初权益乘数×本期收益留存比率

应注意,“权益乘数”是用“期初股东权益”计算的,而不要用期末权益计算。

[例]A公司1995至1998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如表所示。(单位:万元)

年度 1995 1996 1997 1998

销售收入 1000 1100 1430 1352.46

净利润 50 55 71.5 67.62

留存收益 30 33 42.9 40.57

股东权益 330 363 405.9 446.47

总资产 390 429 557.7 527.46

期初净资产收益率 55/330=16.67% 71.5/363=19.70% 67.62/405.9=16.66%

收益留存比率 60% 60% 60%

可持续增长率 10%(16.67%×60%) 11.82% 10%

实际增长率 10% 30.00% -5.42%

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公式(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如下:

可持续增长率(1996年)=期初净资产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16.67%×60%=10%

实际增长率(1996年)=(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

=(1100—1000)/1000=10%

其他年份的计算方法与此相同。

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也可以全部用期末数和本期发生额计算,而不使用期初数。其推导过程如下:

由于:企业增长所需资金的来源有增加负债和增加股东权益两个来源。

所以:资产增加额=股东权益增加额+负债增加额 (1)

假设:资产周转率不变即资产随销售正比例增加

则有:资产增加额÷期末资产总额=销售增加额÷本期销售额

资产增加额=期末资产总额×(销售增加额÷本期销售额) (2)

假设:销售净利率不变,

则有:股东权益增加额=留存收益增加额

=(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3)

假设:财务结构不变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比例增加

则有:负债增加额=期末负债×(股东权益增加额÷期末股东权益)

=(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负债÷期末股东权益(4)

将(2)、(3)、(4)代入(1):

期末资产总额×(销售增加额÷本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负债÷期末股东权益

=(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期末负债÷期末股东权益)

销售增加额=(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期末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总资产/期末股东权益

令A=期末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总资产/期末股东权益

销售增加额=(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A

销售增加额= 基期销售额×A/(1-A)

因此,

可持续增长率=期末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期末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

使用上例的数据.根据本公式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见下表:

年度 1995 1996 1997 1998

销售收入 1000 1100 1430 1352.46

净利润 50 55 71.5 67.62

留存收益 30 33 42.9 40.57

股东权益 330 363 405.9 446.47

总资产 390 429 557.7 527.46

期末总资产周转率 2.5641 2.5641 2.5641 2.5641

销售净利率 5% 5% 5% 5%

期末权益乘数 1.1818 1.1818 1.3740 1.1814

期末净资产收益率 15.15% 15.15% 17.62% 15.15%

收益留存比率 60% 60% 60% 60%

可持续增长率 10%* 10% 11.82% 10%

实际增长率 10% 10% 30.00% -5.42%

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公式(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如下:

可持续增长率(1996年)=期末净资产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1 –期末净资产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15.15%×60%/(1-15.15%×60%)=10%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个公式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是一致的。

3.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

通过上面的举例可以看出.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是两个概念。可持续增长率是企业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而实际增长率是本年销售额比上年销售额的增长百分比。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

1)如果某一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上年相同,则实际增长率等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例如,1996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1995年相同,1996年的实际增长率(10%)与根据1995年有关财务比率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10%)相同。这种增长状态,在资金上可以永远持续发展下去,称之为平衡增长。当然,外部条件是公司不断增加的产品能为市场历接受。

2)如果其一年的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增加,则实际增长率就会超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例如,1997年权益乘数提高(其他比率不变)使得实际增长率上升到30%,超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10%)。由此可见,超常增长是“改变”财务比率的结果,而不是持续当前状态的结果。企业不可能每年提高这4个财务比率,也就不可能使超常增长继续下去。

3)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比上年下降,则实际销售增长率就会低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例如,1998年权益乘数下降(其他比率不变)使得实际增长率下降到-5.42%,低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10%)。即使该年的财务比率恢复到1995和1996年的历史正常水平,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超常增长之后.低潮必然接踵而来.对此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不愿意接受这种现实,继续勉强冲刺,现金周转的危机很快就会来临。

可持续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公式中的4项 财务比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乘积是资产净利率,它体现了企业运用资产获取收益的能力,决定于企业的综合实力。至于采用“薄利多销”还是“厚利少 销”的方针,则是政策选择问题。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的高低是财务政策选择问题,取决于决策人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企业的实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决定了企 业的增长速度。因此,实际上一个理智的企业在增长率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尤其是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一些企业由于发展过快陷入危机甚至破产,另一些 企业由于增长太慢遇到困难甚至被其他企业收购,这说明不当的增长速度足以毁掉一个企业。

再举一个例子:

ABC公司19*1年有关的财务数据如下:

项目 金额 占销售额的百分比

流动资产

长期资产

资产合计

短期借款

应付帐款

长期负债

实收资本

留存收益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1400

2600

4000

600

400

1000

1200

800

4000 35%

65%

无稳定关系

10%

无稳定关系

无稳定关系

无稳定关系

销售额 4000 100%

净利 200 5%

现金股利 60

要求:假设该公司实收资本一直保持不变,计算回答以下互不关联的4个问题

(1)假设19*2年计划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需要补充多少外部融资(保持目前的股利支付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不变)?

销售增长率为25%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 [(1+增长率)/增长率]*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比率)

=100%-10%-1.25÷0.25×5%×70%=72.5%

外部融资=1000*72.5%=725(万元)

(2)假设19*2年不能增加借款,也不能发行新股,预计其可实现的销售增长率(保持其它财务比率不变)。

0=100%-10%-[(1+增长率)/增长率]*5%*70%

增长率=4.05%

(3)保持目前的全部财务比率,明年可实现的销售额是多少?

可持续增长率=期初净资产收益率*收益留存比率

=200/(1200+800-200*70%)*70%=7.53%

=200/2000*70%/(1-7%)=7.53%

销售额=4000*(1+7.53%)=4301.2(万元)

(4)若股利支付率为零,销售净利率提高6%,目标销售额为4500万元,需要筹集补充多少外部融资(保持其它财务比率不变)?

销售增长率为12.5%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 [(1+增长率)/增长率]*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比率)

=100%-10%-1.125÷0.125×5%×70%=36%

外部融资=500*36%=180(万元)

二、资产增长率

三、资本增长率(资本积累率)

4. 能够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是A总资产周转率 B股东权益增长率 C已获利息倍数 D资产负债率

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在财务上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成长能力等。

A总资产周转率属于经营性态综合分析,与上述能力无关。
B股东权益增长率也称为权益乘数,是考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之一。
C已获利息倍数属于企业偿债能力,是考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之一。
D资产负债率也属于企业偿债能力,是考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之一。

因此,能够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是:
B股东权益增长率
C已获利息倍数
D资产负债率

5. 财务上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哪些

财务生存能力即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正常运营,以实现财务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的基本条件是有足够的经营净现金流量。反映财务生存能力的评价指标有:净现金流量、累计盈余资金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属于财务评价。财务评价是指企业的财务评价正是从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入手,评价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等因素,从而对企业风险进行信号监测、评价,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长短风险控制策略,降低甚至解除风险,使企业健康永恒发展。财务评价是从企业角度出发,使用的是市场价格,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借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6. 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从一般分析和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两方面研究。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一般分析
可以按照会计基本要素设置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标,借以评价企业各要素的盈利能力及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1、主营业务毛利率
主营业务毛利率是销售毛利与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毛利率=销售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其中:
销售毛利=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毛利率指标反映了产品或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表示取得同样销售收入的销售成本越低,销售利润越高。
2、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企业的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根据利润表的构成,企业的利润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四种形式。其中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包含着非销售利润因素,所以能够更直接反映销售获利能力的指标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通过考察主营业务利润占整个利润总额比重的升降,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理财状况的稳定性、面临的危险或可能出现的转机迹象。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一般要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率和主营业务净利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反映了每元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给企业带来的利润。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水平较高。
主营业务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分析中,应将企业连续几年的利润率加以比较,并对其盈利能力的趋势作出评价。
3、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资产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的平均数。资产净利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亦称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它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它可以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即反映投资与报酬的关系,因而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率的核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1)净利润是指企业的税后利润,是未作如何分配的数额。
(2)平均净资产是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与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数,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反映企业资本营运的综合效益。该指标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不受行业局限。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排序中,该指标居于首位。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获利能力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同类企业的差异水平。一般认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5、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该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的权益增长越好,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企业发展后劲越强。一般情况下,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表明所有者权益增加,企业增值能力较强。但是,在实际分析时应考虑企业利润分配情况及通货膨胀因素对其的影响。
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 扩大规模, 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在分析企业发展能力时, 主要考察以下指标:
1、销售 (营业)增长率
销售 (营业) 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 (营业) 收入增长额同上年销售 ( 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这里,企业销售(营业) 收入, 是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销售 (营业) 增长率表示与上年相比,企业销售 (营业) 收入的增减变化情况, 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总额=(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总额
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标志, 也是企业扩张增量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不断增加的销售 (营业) 收入, 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 世界500 强就主要以销售收入的多少进行排序。该指标若大于零, 表示企业本年的销售 (营业) 收入有所增长, 指标值越高, 表明增长速度越快, 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若该指标小于零, 则说明企业或是产品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 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产品销售不出去, 市场份额萎缩。该指标在实际操作时, 应结合企业历年的销售 (营业) 水平、企业市场占有情况、行业未来发展及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因素进行前瞻性预测, 或者结合企业前三年的销售 (营业) 收入增长率作出趋势性分析判断。
2、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是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它可以表示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 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积累率=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 X 100%
年初所有者权益

该指标是企业当年所有者权益总的增长率, 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资本积累率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情况, 是企业发展强盛的标志, 也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展示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资本积累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 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 企业资本保全性越强,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该指标如为负值, 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 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 应予充分重视。
3、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 它可以衡量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 评价企业经营规模总量上的扩张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
总资产增长率= 本年总资产增长额 X 100%
年初资产总额

该指标是从企业资产总量扩张方面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 表明企业规模增长水平对企业发展后劲的影响。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一个经营周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实际操作时, 应注意资产规模扩张的质与量的关系, 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 避免资产盲目扩张。
4、固定资产成新率
固定资产成新率是企业当期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同平均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成新率=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X 100%
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年初数同年末数的平均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的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
固定资产成新率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体现了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快慢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该指标高, 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比较新, 对扩大再生产的准备比较充足, 发展的可能性比较大。运用该指标分析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时, 应剔除企业应提未提折旧对房屋、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真实状况的影响。
5、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表明企业利润的连续三年增长情况, 体现企业的发展潜力。其计算公式为: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年末利润总额/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 -1]×100%
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指企业三年前的利润总额数。假如评价企业2002 年的效绩状况, 则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是指1999年利润总额年末数。
利润是企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 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积累越多,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发展的潜力越大。利用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 能够反映企业的利润增长趋势和效益稳定程度, 较好地体现了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能力, 避免因少数年份利润不正常增长而对企业发展潜力的错误判断。
6、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表示企业资本连续三年的积累情况, 体现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其计算公式为 :
三年前年末所有者权益指企业三年前的所有者权益年末数。 假如评价2002年企业效绩状况, 三年前所有者权益年末数是指1999年年末数。
由于一般增长率指标在分析时具有“滞后”性, 仅反映当期情况, 而利用该指标, 能够反映企业资本保增值的历史发展状况, 以及企业稳步发展的趋势。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得到的保障程度越大,企业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越充足, 抗风险和保持连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需要强调的是, 上述四类指标不是相互独立的, 它们相辅相成, 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企业周转能力好, 获利能力就较强, 则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反之亦然。

7. 求数学分析方法: 我要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需要运用数学方法来得出哪个指标对可持续发展影响大,

以叶隐形,出自《欧冠子·天则》,与一叶障目出自同一典故,相传一个楚国的穷书呆子看了《淮南子》,得知螳螂以叶隐形捕捉知了,便以身效法,在得到妻子一句“看不见”的敷衍之后便以为成功,导致了到街上当面偷东西被抓的下场,县官得知事情本末后大笑不止,把楚人释放了。故事流传至今,大多用于比喻一些人只看到片面而看不到全部,也用于形容人目光短浅。

楚人隐形 原文: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辨,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恒言答曰:“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翻译: 楚国有个人非常贫苦,读了《淮南方》,知道螳螂捕捉知了时用一片树叶把自己遮蔽起来,就可以隐形,使知了看不到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朝上,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结果树叶掉落在地上,而树下原先有许多树叶,再也分不清哪一片树叶是他想用来隐形的。于是他扫了好几斗树叶回去,一片一片地拿来遮蔽自己,还不时地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 妻子开头总是说:“看得见。”被他打扰了一整天,已经厌烦极了,丈夫仍然纠缠不休,妻子就干脆哄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个人暗中笑了起来,显得异常高兴他还着这片树叶跑到街上去,当着别人的面偷东西,给官吏抓着送到县衙门去了。县官审问他,他便把此事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①:“得螳螂伺蝉自障叶②,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③。”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④:“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⑤,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⑥。 ――节选自邯郸淳⑨《笑林》⑩ 注释 ①《淮南方》:书名,即《淮南子》,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人编撰。②伺(sì):观察,守侯。障:遮蔽。③恒:常,总是。④绐(dài):欺骗。⑤赍(jī):携带。⑥诣(yì):到……去。⑦受辞:听取供辞。⑧不治:不予治罪。⑨邯郸淳(132--?):曹魏时书法家、文学家。邯郸人。博学多才,精通训诂,善写"虫篆"与八分隶书。曾得曹操器重。魏黄初(222)中,官为博士、给事中。因其著《投壶赋》工巧精密,得魏文帝赏赐。著《笑林》3卷,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⑩ 中国古代第一部笑话集,三国时魏人邯郸淳编撰。其中一些笑话散存于《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类书中。《笑林》所收民间笑话,反映了一些人情世态,讽刺了悖谬的言行,生动有趣,但也有一些低级趣味 。 通假字 不 不通否,用在问句末尾,表示询问;如“汝见我不?” 嘿 嘿通默,暗中;如“嘿然大喜”。 古今异义 可以 今常用义:表示可能或能够。文中古义:可以用它来……;如“可以隐形”。 不见 今常用义:不见面;不在了。文中古义:看不见;如“绐云:‘不见。’” 对面 今常用义:对过;正前方。文中古义:面对面;如“对面取人物”。 人物 今常用义: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文中古义:别人的物品;如“对面取人物”。 不治 今常用义:无法医治。文中古义:不予治罪;如“放而不治”。 一词多义 居 (1)动词,处于;如“楚人贫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2)动词,停,止;如“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复 (1)副词,又,再;如“不能复分别”。“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 (2)动词,回答;如“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3)动词,重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经 (1)动词,经历;如“经日乃厌倦不堪”。 (2)名词,经书;如“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言 (1)动词,说,讲;如“妻始时恒答言‘见’”。“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陌上桑》) (2)名词,话语;如“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受 (1)动词,接受;如“县官受辞”。“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2)动词,遭受;如“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辞 (1)名词,言辞;如“县官受辞”。 (2)动词,辞别,告别;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说 (1)shuō,动词,叙述;如“自说本末”。 (2)shuō,名词,一种文体,可议论,可记事;如“故为之说,以侍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3)yuè,形容词,同“悦”,高兴;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遂于树下仰取叶”之前省略主语“楚人”,即“(楚人)遂于树下仰取叶”;该分句可译为“(楚人)就站在树下仰头找叶子”。 (2)“嘿然大喜”之前省略主语“楚人”,即“(楚人)嘿然大喜“;该分句可译为“(楚人)暗中非常高兴”。 2.省略宾语 (1)“吏遂缚诣县”之中,谓语动词“缚”之后省略宾语“之”,代楚人,即“吏遂缚(之)诣县”;该分句可译为“当差的便将他绑了去见县官”。 (2)“放而不治”之中,谓语动词“放”和“不治”之后省略宾语“之”,代楚人,即“放(之)而不治(之)”;该分句可译为“县官释放了他而没有治他的罪”。 3.省略介词 (1)“叶落树下”之中,谓语动词“落”之后省略介词“于”,意思是“在”,即“叶落(于)树下”;该分句可译为“那树叶落到树下”。 (2)“赍叶入市” 之中,谓语动词“入”之后省略介词“于”,意思是“到”,即“赍叶入(于)市”;该分句可译为“(楚人)带着叶子来到市场上”。 欣赏评点 当一个人过于执着于某个目标的追求,受到刺激、诱惑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做出一些出人意料或滑稽可笑的事。寓言中的这位楚人读《淮南方》时捕捉到这样一条信息:得到螳螂伏击蝉时隐藏自己的叶子可以隐形。隐形就可以为所欲为。于是他找来螳螂伏击蝉时隐藏自己的叶子,大白天做起了隐形的梦,反复演练终于“大功告成”,之后他携带“隐形”树叶,走上大街干起“白日抢”的勾当,幸亏县官在了解了他作案前后情节后,晓得他得了偏执性幻想症,属精神有问题而非暴徒,这才免于刑事处罚。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利欲熏心,一心想不劳而获,巧取他人钱财,就会像这个楚人一样干出自欺欺人的蠢事。

8.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

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量与资产占用量之间的比率。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是要通过对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第一,营运能力分析可评价企业资产营运的效率。

第二,营运能力分析可发现企业在资产营运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营运能力分析是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的基础与补充。

(8)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指标扩展阅读

相关原则:

反映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有许多,要正确分析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首先必须正确设计评价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体系。设计选择评价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体现提高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要求

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资产占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周转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创造尽可能多的纯收入。

2、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体现多种资产的特点

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它们各有其特点。对于固定资产应考虑它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脱离的特点,指标计算上,从两方面加以考虑;对于流动资产,主要应体现其流动性的特点。

3、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有利于考核分析

应尽量采用现行制度规定的考核指标,或根据现有核算资料可以计算并便于分析的指标,否则,指标再好也没有实际意义。

9. 考量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首要财务指标是

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就是其盈利能力,因为只有剧本一定的盈利能力,你才能够进一步的稳健发展。投资者对于财务分析方面是要有所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资金做好股票的选择。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呢?今天就跟随笔者来了解吧。
股市行业中,股转公司对你挂牌企业虽然是没有财务指标的影响要求,但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中依然明确规定,挂牌企业必须具备持续盈利能力。那么什么是持续盈利能力?如何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详细的介绍如下。
第一:持续盈利能力
持续盈利能力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或者财务的概念,公司的一切经营运作都与持续能力紧密相连的,虽然它看似保罗万象,无所不至,但是作为监管机构的审核标准,也具有具化的可能性,因此,券商、律师在实际判断和掌握中也并非无章可循。优秀的持续盈利能力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要素:
1.具有经营所需的必备资源要素;
2.具有优秀领导团队和核心人员;
3.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增长性;
4.朝阳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如何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在上面所提及到的四个要素是非常具有抽象性的。在哲学中,经常讲到的就是量变产生质变,抽象的事物在被解构、具化后,将变得较为容易理解,也因此,在实际判断中,我们将上述抽象的要素分解为以下具体的标准:综合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和反馈的信息,持续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行业
1.企业速出行业是否属于国家政策允许、扶持、鼓励的行业;
2.是否存在行业周期性风险;
3.行业竞争主要存在的其他外呼风险
二:股东、管理层
1.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管理成是否稳定;
2.是否存在利用优势地位损害公司利益的动机和风险;
3.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
4.管理层是否具有因个人业绩束缚而追求短暂财务指标的可能性
三:资源要素
1.是否取得经营发展的必要资质;
2.是否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且该技术尚在保护期内;
3.是否具有必要的设备、徒弟、厂房、权属师傅清晰;
4.是否具有核心团队;对上下游客户是否具有依赖性;
5.是否具有独立的渠道;
四:财务状况
1.企业现金流是否充足;
2.是否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
3.企业的经营收益是否稳定增长;
4.企业对于研发等成本投入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否与收入、规模相匹配
五:产品或服务
1.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可替代性;
2.产品及服务的品种结构
六:重大诉讼仲裁
是否存在重大诉讼、仲裁。
七:纳税
对税收优惠政策、才能补贴的依赖性。

10. 怎样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

一、以价值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思路。 1、企业发展能力衡量的核心是企业价值增长率。
通常用净收益增长率来近似地描述企业价值的增长,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标。
净收益增长率是指当年留存收益增长额与年初净资产的比率。
2、净收益增长率的因素分析:
净收益增长率=留存收益增加额÷年初净资产 =当年净利润×(1—股利支付比率)÷年初净资产 =年初净资产收益率×(1-股利支付比率) =年初净资产收益率×留存比率 该公式表示企业在不发行新的权益资本并维持一个目标资本结构和固定股利政策条件下,企业未来净收益增长率是年初净资产收益率和股利支付率的函数表达式。企业未来净收益增长率不可能大于期初净资产收益率。
从上式可以看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留存比率是影响企业净收益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净收益增长率也越高。企业留存比率越高,净收益增长率也越高。
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重要作用,在实际运用中经常把净收益增长率扩展成包括多个变量的表达式,其扩展式为:
净收益增长率(g)=年初净资产收益率×留存比率 =年初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净资产)×留存比率 =年初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年初权益乘数×留存比率 综上,企业在各方面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能以g的速度每年增长(该增长率是可持续增长率),当企业增长速度超过g时,上述四个比率必须改变,也就是企业要超速发展,就必须要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总资产周转率),要么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销售净利率),或者改变企业的财务政策(股利政策和财务杠杆),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调整经营效率、获利能力及财务政策来改变或适应自己的增长水平。
例如,企业的留存比率为0.75,销售净利率为10%,资产周转率为1,权益乘数为2,此时的净收益增长率为1×10%×2×0.75=15%;
如果企业增长率要达到20%,可以改变股利政策,调整留存比率为1,或者调整财务杠杆(权益乘数)为2.67,或者提高总资产利用效果,使得总资产周转率达到1.33,或者提高销售净利率到13.33%
当然也可以对上述几方面同时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过上述调整和改变在现实中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P111)
在实际情况下,实际的净收益增长率与测算的净收益增长率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上述四项比率的实际值与测算值不同所导致的。当实际增长率大于测算增长率时,企业将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当实际增长率小于测算增长率时,企业存在多余资金。
3、评价
以净收益增长率为核心来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其优点在于各分析因素与净收益存在直接联系,有较强的理论依据;缺点在于以净收益增长率来代替企业的发展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的发展必然会体现到净收益的增长上来,但并不一定是同步增长的关系,企业净收益的增长可能会滞后于企业的发展,这使得我们分析的净收益无法反映企业真正的发展能力,而只能是近似代替。
二、以影响价值变动的因素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思路 影响企业价值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1、销售收入
2、资产规模
3、净资产规模
4、资产使用效率
5、净收益
6、股利分配

3指标编辑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指标:
一、销售增长率 1、什么是销售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增长额与上年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反映销售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额 =(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 2、销售增长率分析
(1)销售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扩张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
(2)该指标越大,表明其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3)销售增长率的趋势分析和同业分析
(4)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Image:销售增长率计算.gif)×100%
98年销售额16944.28万元,99年18294.2万元,2000年19248.58万元,
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3、销售增长率与资金需求关系的讨论
(1)销售百分比法确定融资需求 = 1 \* GB3 计算敏感项目的销售百分比 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66.67%
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6.17%
= 2 \* GB3 根据销售增加量确定融资需求 (本年销售额3000万元,计划新增销售额1000元,计划销售净利率为4.5%,股利支付率为30%)
外部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新增销售额×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1000×66.67%-1000×6.17%-3000×(1+33.33%)×4.5%×(1-30%)
=666.7-61.7-126
=479万元
(2)销售增长与外部融资的关系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销售每增长一元需要追加的外部融资额.
由于外部融资需求=新增销售额×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基期销售额×增长率×(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基期销售额×(1+增长率) ×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因此,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外部融资需求÷新增销售额 =外部融资需求÷(基期销售额×增长率) =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1+增长率)÷增长率] ×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66.67%-6.17%-[(1+33.33%)÷33.33%]×4.5%×(1-30%)
=47.9%(=479÷1000)
如果销售增长500万元(增长率为16.7%),
外部融资额=500×[66.67%-6.17%-(116.7%÷16.7%)×4.5%×(1-30%)]
=500×38.43%=192.15(万元)
外部融资需求不仅取决于销售的增长,还要看股利支付率和销售净利率.
(3)内含增长率 内含增长率是不从外部融资,仅靠内部积累所能达到的增长率.
销售额增加引起的资金需求增长.有两种途径来满足:一是内部保留盈余的增加;二是外部融资(包括借款和股权融资,不包括负债的自然增长)。如果不能或不打算从外部融资,则只能靠内部积累,从而限制了销售的增长。此时的销售增长率.称为“内含增长率”。
设外部融资为零。
0=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1+增长率)÷增长率] ×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0=66.67%-6.17%-[(1+增长率)÷增长率]×4.5%×(1-30%)
增长率=5.493%
验算:
新增销售额=3000×5.493%=164.79万元
外部融资额=164.79×(66.67%-6.17%)-3164.79×4.5%×70%=0
在内含增长率增长的情况下,公司资产不断增加,其资金来源于负债自然增加和留存收益的增加.而负债自然增加的比率和留存收益增加的比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4)可持续增长率 ①可持续增长率的概念
由于企业要以发展求生存,销售增长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企业增长的财务意义是资金增长。在销售增长时企业往往需要补充资金,这主要是因为销售增加通常会引起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资产的增加。销售增长得越多,需要的资金越多。
从资金来源上看,企业增长的实现方式有三种;一是完全依靠内部资金增长。有些小企业无法取得借款,有些大企业不愿意借款,它们主要是靠内部积累实现增长。完全依靠内部来源支持的增长率.就是前面提到的“内含增长率”。内部的财务资源是有限的.往往会限制企业的发展,无法充分利用扩大企业财富的机会。二是主要依靠外部资金增长。从 外部来源筹资,包括增加债务和股东投资,也可以提高增长率。主要依靠外部资金实现增长是不能持久的。增加负债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筹资能力下降,最终 会使借款能力完全丧失;增加股东投入资本,不仅会分散控制权,而且会稀释每股盈余,除非追加投资有更高的回报率,否则不能增加股东财富。三是平衡增长。平衡增长,就是保持目前的财务结构和与此有关的财务风险,按照股东权益的增长比例增加借款,以此支持销售增长。这种增长率,一般不会消耗企业的财务资源,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速度。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可持续增长率的假设条件如下;
1.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一个目标结构.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2.公司目前的股利政策是一个目标股利政策,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3.不愿意或者不打算发售新股,增加债务是其惟一的外部筹资来源;
4.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并且可以涵盖负债的利息;
5.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将维持当前的水平。
在上述假设条件成立时,销售的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相等。
虽然企业各年的财务比率总会有些变化,但上述假设基本上符合大多数公司的情况。大多数公司不能随时增发新股。据国外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上市公司平均20年出售一次新股。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亦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且至少要间隔一定年限。改变经营效率(体现于资产周转车和销售净利率)和财务政策(体现于资产负债率和收益留存率),对于一个理智的公司来说是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当然,对于根本就没有明确的经营和财务政策的企业除外。
平衡增长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关系如图1所示。
Image:平衡增长分析.gif
可持续增长的思想,不是说企业的增长不可以高于或低于可持续增长率。问题在于管理人员必须事先预计并且加以解决在公司超过可持续增长率之上的增长所导致的 财务问题。超过部分的资金只有两个解决办法:提高资产收益率,或者改变财务政策。提高经营效率并非总是可行的,改变财务政策是有风险和极限的.因此超常增 长只能是短期的。尽管企业的增长时快时慢.但从长期来看总是受到可持续增长率的制约。
②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
限制销售增长的是资产,限制资产增长的是资金来源(包括负债和股东权益)。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的情况下(即企业平衡增长),限制资产增长的是股东权益的增长率。因此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可推导如下:
(由于总资产周转率不变,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由于资产负债率不变,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润×本期收益留存比率÷期初股东权益 =期初净资产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 =期初总资产收益率×期初权益乘数×本期收益留存比率 =期初总资产周转率×本期销售净利率×期初权益乘数×本期收益留存比率 应注意,“权益乘数”是用“期初股东权益”计算的,而不要用期末权益计算。
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公式(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如下:
可持续增长率(1996年)=期初净资产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16.67%×60%=10% 实际增长率(1996年)=(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 =(1100—1000)/1000=10%
其他年份的计算方法与此相同。
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也可以全部用期末数和本期发生额计算,而不使用期初数。其推导过程如下:
由于:企业增长所需资金的来源有增加负债和增加股东权益两个来源。
所以:资产增加额=股东权益增加额+负债增加额 (1) 假设:资产周转率不变即资产随销售正比例增加
则有:资产增加额÷期末资产总额=销售增加额÷本期销售额 资产增加额=期末资产总额×(销售增加额÷本期销售额) (2) 假设:销售净利率不变,
则有:股东权益增加额=留存收益增加额 =(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3) 假设:财务结构不变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比例增加
则有:负债增加额=期末负债×(股东权益增加额÷期末股东权益) =(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负债÷期末股东权益(4) 将(2)、(3)、(4)代入(1):
期末资产总额×(销售增加额÷本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负债÷期末股东权益 =(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期末负债÷期末股东权益) 销售增加额=(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期末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总资产/期末股东权益 令A=期末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总资产/期末股东权益 销售增加额=(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A 销售增加额= 基期销售额×A/(1-A) 因此,
可持续增长率=期末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期末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
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公式(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如下:
可持续增长率(1996年)=期末净资产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1 –期末净资产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15.15%×60%/(1-15.15%×60%)=10%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个公式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是一致的。
3.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
通过上面的举例可以看出.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是两个概念。可持续增长率是企业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而实际增长率是本年销售额比上年销售额的增长百分比。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
1)如果某一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上年相同,则实际增长率等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例如,1996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1995年相同,1996年的实际增长率(10%)与根据1995年有关财务比率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10%)相同。这种增长状态,在资金上可以永远持续发展下去,称之为平衡增长。当然,外部条件是公司不断增加的产品能为市场历接受。
2)如果其一年的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增加,则实际增长率就会超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例如,1997年权益乘数提高(其他比率不变)使得实际增长率上升到30%,超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10%)。由此可见,超常增长是“改变”财务比率的结果,而不是持续当前状态的结果。企业不可能每年提高这4个财务比率,也就不可能使超常增长继续下去。
3)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比上年下降,则实际销售增长率就会低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例如,1998年权益乘数下降(其他比率不变)使得实际增长率下降到-5.42%,低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10%)。即使该年的财务比率恢复到1995和1996年的历史正常水平,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超常增长之后.低潮必然接踵而来.对此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不愿意接受这种现实,继续勉强冲刺,现金周转的危机很快就会来临。
可持续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公式中的4项 财务比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乘积是资产净利率,它体现了企业运用资产获取收益的能力,决定于企业的综合实力。至于采用“薄利多销”还是“厚利少 销”的方针,则是政策选择问题。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的高低是财务政策选择问题,取决于决策人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企业的实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决定了企 业的增长速度。因此,实际上一个理智的企业在增长率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尤其是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一些企业由于发展过快陷入危机甚至破产,另一些 企业由于增长太慢遇到困难甚至被其他企业收购,这说明不当的增长速度足以毁掉一个企业。

阅读全文

与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掌众金服理财 浏览:232
地产融资中介 浏览:396
武钢国际资源开发投资公司 浏览:26
东京a股票 浏览:115
基金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职责 浏览:830
百川理财币群 浏览:930
2019年期货时间 浏览:734
理财会开场白 浏览:704
金扣理财 浏览:850
旅游融资宝 浏览:641
唐山融资案 浏览:53
22万理财 浏览:529
解除质押价格比质押价格 浏览:615
梦熙理财行 浏览:529
理财邦雷 浏览:579
潘多外汇 浏览:553
南方贵金属官方网站 浏览:193
大陆期货股东中山证券 浏览:765
股票资金分布软件 浏览:147
鲁证期货的净值怎么查询 浏览: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