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帮忙分析一下华东科技(000727)的前途如何
在牛市里市盈率无关重要 只要有资金推动就足够了 000727短期突破平台站稳10元后 中线空间大好
有关系,海航投资是海航集团下属的子公司
『叁』 华东科技大学哪个专业最热门
亲,是华中科技大学在武汉,很好的985 ,没有华东科技大学。最好的专业:机械专回业全国排行第一答,很牛,就业不错
电子信息大块全国第一,就业很不错。计算机全国前五,就业不错。水电学院实力很强,就业也不成问题。光电学院实力很强,且全国有这个专业的学校很少,就业很不错,这是华工的王牌专业,当然,分数都不低。
还有就是华东理工大学了,这个也是985高校,分数也很高的,在上海。国家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1 个 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8 个(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材料学(培育) ,这些都很好,就业不成问题,很多毕业保研的。。
『肆』 近三年内,会计信息披露出现问题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毕业论文分析用的,非常感谢!
O(∩_∩)O~,是作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吗?找了一些中英文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加油哦
[1] 徐舒韵.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 2000,(07) .
[2] 杜兴强. 公司治理演进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博弈分析与历史证据[J]财经研究, 2004,(09) .
[3] 周晓苏. 法国会计模式的特色和借鉴[J]财会月刊, 2000,(14) .
[4] 耿建新.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 2000,(07) .
[5] 阎达五,谭劲松.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与改进——一个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 2003,(11) .
[6] 綦好东. 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 2002,(08) .
[7] 陆建桥. 后安然时代的会计与审计——评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及其对会计、审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研究, 2002,(10) .
[8] 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 2002,(11) .
[9] 惠尚文. 从美国安然事件看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的重塑[J]新疆农垦经济, 2003,(03) .
[10] 宋慧. 英国会计界的监管体系[J]审计月刊, 2004,(02) .
[11] 董成. 法国会计模式研究及借鉴[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1,(01) .
[12] 娄权,刘朝晖. 日本会计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农业会计, 2002,(10) .
[1] 肖建华. 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 1999,(02) .
[2] 胡维波. 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 2004,(03) .
[3] 叶陈毅,连珂,张侠. 英国会计法规制度及其借鉴[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04) .
[4] 李明辉. 信号传递理论对会计的启示[J]广西会计, 2001,(04) .
[5] 王慧,刘宏伟.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 2007,(02) .
[6] 徐海燕. 论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制度及其与行政监管的互动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
[7] 陈建明. 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 2004,(03) .
[8] 王咏梅.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01,(04) .
[9] 李艳平. 会计监管:信息披露的理性选择[J]科技创业月刊, 2007,(02) .
[10] 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 市场 政府与会计监管[J]会计研究, 2002,(12) .
[11] 顾晓安,卢蕾. 混同均衡与政策制定程序——来自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博弈分析和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 2007,(01) .
[12] 陈杨. 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
[13] 徐经长. 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体系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03) .
[14] 乔旭东.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 2003,(05) .
[15] 鲁篱. 证券交易所自治地位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 2004,(05) .
[16] 李华.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5,(04) .
[17] 王俊秋,张奇峰. 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02) .
[18] 李健. 改进我国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08) .
[19] 张玉霞. 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的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 2006,(01) .
[20] 耿东照,孙娜. 国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对我国的启示[J]事业财会, 2005,(05) .
[1] 蒋义宏. 会计信息真实之程序理性观与结果理性观[J]财经研究, 2003,(06) .
[2] 刘婉立.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2,(02) .
[3] 张德容. 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刍探[J]财会月刊, 2002,(09) .
[4] 康均 ,王涛. 独立董事与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J]财会月刊, 2002,(09) .
[5] 潘立新. 我国会计规范实施机制的缺陷分析[J]财经论丛, 2002,(06) .
[6] 马晓芳. 论会计相关性及其与真实性兼容的实现途径[J]财经研究, 2002,(08) .
[7] 王富炜,刘玉兰.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Z1) .
[8] 贾国涛.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
[9] 陆竞红. 论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华东经济管理, 2002,(03) .
[10] 谷祺,姜英兵. 会计信息复杂性与财务估价修正[J]会计研究, 2002,(06) .
[11] 汤立斌.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J]会计研究, 2002,(08) .
[12] 罗正英.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 2002,(08) .
[13] 赵家保,杨菲菲. 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2,(02) .
[14] 吴远超. 有效法人治理结构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03) .
[15] 刘立国,杜莹.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3,(02) .
[16] 赵晨辉. 财务会计报告应披露的信息[J]山西财税, 2001,(07) .
[17] 肖仲明. 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分析[J]上海会计, 2001,(03) .
[18] 严静,周伟. 刍议未来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J]事业财会, 2002,(01) .
[19] 张炎兴. 论不同财务报告目标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J]企业经济, 2002,(01) .
[20] 秦志全,董维庄. 浅谈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01) .
1] Easton, P, and T Harris. Earnings as an explanatory variable for return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29, 29 :19-36 .
[2] Hayn, C.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Loss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5, (20) :123-153 .
[3] jiri Yuji. 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J]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75, .
[4] Brom wich Michael. The Possibility of Partial Accounting[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0, (2) .
[5] Ball,Brown.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3,) :P32-P34 .
[6] Beaver,Clarke,Wrigh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systematic security returns andthe magnitude of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9, (3) .
[7] Becker.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Selected Studi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6,) :P44-P47 .
[8] Kormendi,Lipe. Earnings innovations,earnings persistence and returns[J] .Journalof Bisiness, 1987, (60) .
[9] Warfield ,Ohlsonj. Book value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1) :P16-P23 .
[10] LaPorta,Francis,Schipper. Have financial statements lost their releva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9, (3,) :P31-P35 .
[11] Collins,Maydew,Weiss,Healy,PalePu. Changes in the value-relevance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es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4) :P15-P19 .
[12] Steven , M H Wolman. Value-relevanc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disclosures in an emerging capitalmarket: the case of B-shares and H-shares in China[D] .Th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1998 .
[13] SEC. Testimony of Arthur Levitt . .
[14] SEC. Concept Releas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 .
[15] Tara Vishwanath,Daniel Kaufmann. Towards Transparency in Financial and Governance .The World Bank,SSRN working papers. 1999 September, .
[16] Jenson,Maliolo. Cross-sectional,capital market research and modelspecification[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8, (64) :P23-P24 .
[17] Christie, Andrew A. On cross-sectionnal analysis in accounting research[J] .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 1987, (9) .
好吧,我把题目给你....很多....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如下:
浅谈佛山零售业发展及竞争对策
对非货币性交易的几点探讨
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思考
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论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认识与治理
EPR在会计中的应用
浅谈上市公司重组的财务问题
论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舞弊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论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实证研究
网络会计的实践与思考
对我国电算化审计发展的思考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目标
税务筹划有关问题探讨
浅析我国增值税的运行问题和解决方法——建立双向运行机制,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
论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
金融衍生工具下的财务会计创新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企业偷逃增值税现象的思考
长虹四十亿应收账款背后凸显的问题—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
浅析商誉会计的若干问题
论企业多元化战略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议CPA诚信危机
中外个人所得税的比较与启示
从中国家电业的现状谈我国家电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
关于“知识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会计思考——解深圳华为技术公司的发展之谜
我国公司治理的缺陷——以银广厦为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浅谈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问题与规范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规避策略
企业资金短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浅谈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内部审计外部化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关于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思考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所得税改革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实行家庭课税模式和合理的扣除标准
关于广东省中小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问题的思考
“人力资源会计”之我见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之法律思考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从安然公司看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浅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企业并购战略的剖析与研究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
试论本量利分析法的局限性
企业并购、整合理论在青岛啤酒的实践
EVA薪酬激励模式在我国电信行业中的应用探讨
对我国政府内部控制有关问题的思考
浅论我国MBO股权的定价问题与对策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
佛山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与发展
对现代企业负债经营的探讨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利用现金流量表探究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研究
试论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
对作业成本法的再思考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
论内部会计控制及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框架构建
揭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秘密面纱”——上市公
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动机以及防范体系的建立
浅析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传统会计的影响
对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思考和探索
浅谈衡量企业价值的方法和因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手段及其识别与防范
企业资本经营战略浅析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佛山市资产减值准备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应用税收公平理论分析我国涉外税收的不平等现象
浅谈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支付的相关会计处理
关联方交易发展新趋势
对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及其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
浅议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浅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对策
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对策的探讨
肯德基的价值链管理
税务代理,路在何方——完善我国税务代理问题的思考
偷税行为的博弈模型与多重博弈模型分析
试论广东省税务代理业的发展
浅议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
浅议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的控制
会计委派制有关问题探讨
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赊销政策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会计探析
并构与重组——企业迅速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捷径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模式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及其管理运用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招聘成本的思考
我国法务会计建设及人才培养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落实与完善
会计政策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关于兼并重组的问题分析
关于佛山陶瓷行业在反倾销问题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透析“万家乐”败局
从个性心理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浅析中小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
经济特区企业避税的方法对策研究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品牌国际化——中国建陶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案例分析——以佛山TF公司为例
新时期新方式——浅谈博客营销
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改革措施
浅议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
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角度看管理培训生的投资成本
试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谈在小规模企业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浅谈农村税费改革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浅谈审计证据及其证明力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企业第三利润源——物流成本的核算与分析规划
对我国审计市场现状的研究
试论价值链会计的创新及应用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探讨
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基于钢铁行业的分析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
成本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未来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财务分析的完善及其指标的改进
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及原因
优化控制企业的营销成本
公司控制权市场及法律机制浅析
略析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财务会计的影响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及其防范措施问题的探讨
现代管理会计的成本核算方法——变动成本法的优越性
浅谈我国电算化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人民币的升值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系
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的探讨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论无形资产评估
关于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思考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恒美电热器具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的实证研究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理论与证据
农村土地征用赔偿问题的经济分析——基于顺德的实地调查
审计风险:成因与控制
论人力资源会计——同济环境工程公司的案例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
二十一世纪会计新领域——法务会计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框架问题探讨
对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思考
投资会计制度变迁研究
固定资产会计制度变迁
无形资产会计制度变迁及经济影响
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
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
论债务重组准则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会计处理
战略存货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证研究
紧扣企业核心能力,推行企业多元化战略
浅析人力资源会计
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外购商誉会计论
我国税务会计有关问题研究
我国税务筹划若干问题探讨
浅谈审计的独立性及影响其的几个因素
审计风险刍议
AIA国际会计师公会,作为国际性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及认证机构,AIA因其受到英国政府的官方认可,成为当今世界最高标准的会计资格考试之一,AIA专业资格证书是会计行业中炙手可热的执业资格证书。p
『伍』 搜集一家上市公司的资料然后对其分析,并说明为什么看好它。搞金融的 投资的 理财的 股票的都可以 只
这么简单的事你都不会!!你可以把多家证券对股票的调研文章自己改改就行呀!!你别告诉我都没用过股票软件,我建议你写华东科技这家股票公司!!!
『陆』 请高手推荐几只有关新能源板块的股票,最好是风能或者太阳能的。
新能源板块的股票有哪些?2009年03月28日 星期六 21:29 人类社会三次产业、技术革命的经验来看,技术革命发生的根本条件在于技术本身能否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是蒸汽机,实质是发现能源,从而代替手工劳动提高生产率;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是电力,实质是发现如何传输能源,一方面使得能源生产规模化,另一方面使得能源传输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是计算机和互联网,使人类对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增加而提高生产率。
那第四次呢,新能源本身是一种替代品,是为了防止非可再生能源枯竭而产生的。非可再生能源的获取成本主要在于能源本身的价格,而可再生能源的获取成本主要在于发电设备的价格。现在后者的成本仍然远远大于前者,至少在发电设备价格远低于能源价格之前,新能源技术对生产率的提升并不明显,新能源技术也不会像前几次产业革命的技术那么具有“革命性”。
但是新能源的另外一个意义在于全球财富之间的再分配,中东、俄罗斯等能源富有国的“能源通货”会随之减少,而拥有锂矿、技术和发电设备相关配套工业的国家将因此得益。
虽然说新能源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可能还有些早,但通过新能源投资带动全球经济走出泥潭却很有可能。炒完资源、黄金和原油,新能源或许是下一个目标。(上海证券报)
政策助推
财政部建设部联手力推太阳能应用
中国证券报记者26日从财政部获悉,为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战略部署,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手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实施我国的“太阳能屋顶计划”。
初期将采取示范工程的方式,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组织开展一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以缓解光电产品国内应用不足的问题。
在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积极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积极支持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离网式发电,实施送电下乡,落实国家惠民政策。
财政部将促进落实上网分摊电价等政策,将光电建筑应用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在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市照明中积极推广使用。
中央财政安排专门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补助标准将综合考虑光电应用成本、规模效应、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并将根据产业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的情况逐年调整。
此外,财政部还将出台政策鼓励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并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财政扶持政策。
住房和建设部的工作重点将集中在完善技术标准,加强质量管理和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
财政部已出台《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满足以下条件的项目都可以获得补助资金:单项工程应用太阳能光电产品装机容量应不小于50kWp;单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6%,多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4%,非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6%。
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具体标准将根据与建筑结合程度、光电产品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分类确定。以后年度补助标准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予以适当调整。(中国证券报)
政策补贴“抛砖引玉”:“太阳能屋顶”计划铺展光伏产业蓝图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20元/Wp的补贴。该补贴的力度较大,覆盖成本的三成以上。虽然此次用于补贴的资金总额并不多,最终对整个太阳能产业链的拉动力度还不确定。但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补贴将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政府可能出台更多后续支持措施,以加快太阳能光伏利用的发展,而此举有望改变城乡民用能源结构。
今年最多补贴20兆瓦规模
受“太阳能屋顶计划”财政补贴政策的利好影响,昨日,天威保变(600550)、川投能源(600674)、孚日股份(002083)、南玻A(000012)、乐山电力(600644)等太阳能题材股涨势强劲,整体位于涨幅排行榜前列。
据介绍,目前太阳能的光伏利用主要包括三个领域,城市建筑屋顶和幕墙、离网式太阳能发电以及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根据财政部的文件,此次“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积极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二是积极支持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离网式发电。
按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政府将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20元/Wp的补贴。据从事太阳能光伏生产的保定英利集团的一位人士介绍,该补贴的幅度比较大,大约能覆盖生产成本的30%-50%,这将大大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有助于太阳能光伏利用技术的推广。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用于补贴的资金并不丰厚,示范性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据平安证券分析师王凡介绍,根据2009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今年国家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支出预算为4亿元,即使这4亿元全部用于“太阳能屋顶”计划项目的补贴,总计也只能补贴到20兆瓦的光电项目。而按照目前生产1兆瓦太阳能电池需要8吨多晶硅计算,政府补贴部分最多拉动160吨的多晶硅需求。
有待更多政策出台
我国从事太阳能生产的企业较多,目前电池、组件等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据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介绍,200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1000兆瓦,到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能已经接近3000兆瓦。
但我国国内的太阳能电池需求量很少,大部分的企业只能依靠出口。去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对太阳能的需求也不断下降,国内企业订单减少,开始艰难度日。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太阳能光电技术在我国城乡建筑领域内已有应用,但当前我国大多数太阳能公寓都是采用国外技术建成,由于建造技术限制等原因,还不能马上推广,目前只是处于示范阶段。
河北保定高新区去年10月18日落成的电谷锦江国际酒店就是一“太阳能大厦”,该酒店10%的电量都由太阳能发电系统提供。目前海信集团在青岛崂山计划开发建设五座太阳能公寓,其中有一座已建成完工。而北京上地地区也正计划建设太阳能公寓,建设用地已于上周获批,日前正在招标中,计划在今年七月份开工。
但此次《暂行办法》明确表示,将优先支持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应用光电项目。周涛认为,这说明目前政府只是希望通过补贴公共建筑的太阳能光伏项目,起到对社会的示范作用,而不是通过补贴拉动商业需求。
补助资金支持项目要求达到单项工程应用太阳能光电产品装机容量不小于50kWp,这意味着单个项目的补贴资金将达到100万元以上,实际上也将个人用户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
据英利集团人士介绍,即使按照较高密度太阳能电池板的排列,每平方米的发电装机容量也只有130wp左右。照此计算,50kwp的发电装机容量需要的占地面积超过350平方米。
而业内人士介绍说,以国外的经验,一旦出台对商业化太阳能光伏利用的补贴,太阳能产业每年将呈现100%的爆发式增长。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在昨天举行的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上透露了我国太阳能的发展规划,他认为,目前我国光伏发电尚在起步阶段,主要是因为成本高,没有竞争力,要积极地推动应用,估计到2030年,实现把太阳能发电成本降到风电的水平。业内人士认为,要达到此目标,还有待后续出台更多的支持措施。(中国证券报 李阳丹 于萍)
投资策略
太阳能支持政策出台 光伏业驶入快车道
受利好刺激,太阳能板块昨日午后突然异军突起。包括天威保变(600550,收盘价28.44元)、南玻A(000012,收盘价13.78元)在内的多只个股更是封死涨停。昨日,财政部,住房建设部发布了《太阳能光电建设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多位分析师认为这将对光伏产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是重大利好,甚至会超过风电的使用,并且均看好龙头天威保变等个股。
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出台
《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内容包括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领域的应用,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实施财政扶持政策,发挥财政资金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加快光电商业化发展,还要加强建设领域政策扶持等内容,而真正让市场兴奋的可能还是《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
该办法,详细列出了补助的资金的使用范围;补助资金支持项目满足的条件,比如单项工程应用太阳能光电产品装机容量应不小于50kWp;应用的太阳能光电产品发电效率应达到先进水平,其中单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6%,多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4%,非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6%等;以及补贴的具体额度,“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另外还明确了资金来源等内容。
产业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这是一份已经具备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对正处于艰难期的光伏行业可能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
光大证券王海生说:“实际上企业正在走出最差的阶段,但还谈不上转好,但最坏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去年高价硅库存正在消化,比如尚德,在去年年终,已经把去年第二、三季度买进的高价硅基本消化完毕,多种利好也接踵而至,我们判断最早在今年年中,在光伏产业链中的企业业绩可能会转好。”
龙头天威保变最看好
谈到具体补贴条件时,王海生认为最关键是价格,“现在出台政策是补贴20元/Wp,按这个标准补贴的话,已差不多相当于整个光伏设备的投资了”,他认为补贴标准已经很合适了。
他还与风电做出了对比,“如果按这样的补贴标准,光伏的每度发电的成本与风电将差不多,而且它还有很多优点,发展空间将强于风电”。
这可能将大大刺激国内对太阳能相应产品的需求,对于上游的包括多晶硅等的上市公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这必将带动整个行业的需求,对公司来说会是正面的影响”川投能源(600674)董秘谢洪先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具体到个股,业内几乎一致看好但天威保变。东莞证券分析师俞春燕也特别看好天威保变和拓日新能(002218)等。(注:文中WP为峰瓦,在太阳能电池模组的标准条件状态下换算的太阳能发电板的最大输出单位) (每日经济新闻 朱秀伟)
政策春风推动 掘金五类新能源股
近日财政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此举凸显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
周四以天威保变(600550)、航天科技为首的新能源概念股全线飙升,多家新能源股以涨停收盘。从当前市场表现看,作为主题投资机会,新能源概念有望成为今年市场一个重要的投资主线。
2008年全球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增长幅度接近30%,且新能源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有望成为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高收益产业。目前来看,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子行业,每个子行业都孕育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特别是个股机会值得重点把握。
核电股 我国处初级阶段 可中长线配置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能源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使用,而我国核电的民用历史还非常短暂,前期相关部门曾表示调整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是加快发展核电,因此核能发展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二级市场上看,不妨重点关注核电概念的龙头中核科技、自仪股份、上海电气、方大炭素(600516)和皖能电力,这些公司有望长期享受巨额投资所带来的收益。鉴于此类个股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的垄断优势,可作为中长线品种配置。 华银电力 九龙电力 奥特迅、沃尔核材 兰太实业 闽东电力
太阳能光伏股 价格明显下滑 产业遭遇“倒春寒”
2007年我国从事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共计200多家,到2008年这个数字剧增至近400家,2008年我国的光伏产能首次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国光伏产业急剧膨胀的推动下,上游装备产业也发展迅速。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设备总销售额达17.66亿元,增长迅速,其中,太阳能级硅单晶生长和加工设备销售额达12.26亿元。
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大多集中在四川地区,二级市场上的主要龙头品种有川投能源、天威保变及力诺太阳。不过,光伏组件价格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价格不断下滑,且从环比增幅与同比增幅上看,下滑有日益加剧趋势,产业遭遇的“倒春寒”是否即将过去仍需观察。
风电股 产业前景最佳 媲美火力发电
风电是利用风能发电的一种新能源方式,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08年底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了12.08万兆瓦,相当于减排1.58亿吨二氧化碳,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事业的发展,风能发电在商业上将完全可以与燃煤发电竞争。
我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保持高速发展。2009年风电业的利润总额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经过2009年高速增长,预计2010年、2011年增速会稍有回落,但增长速度也将达到60%以上,2010年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2000万千瓦,提前实现2020年的规划目标。
风电龙头金风科技、湘电股份(600416)将受益产业的高速成长,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可作为新能源细分行业中成长性最佳的品种中长线持股。
建筑节能股 产业结构面临调整 建议高抛低吸
日前财政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这对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玻A是我国浮法玻璃的龙头企业,同时公司根据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导向,确定了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发展前景广阔。另外,三峡新材及金晶科技(600586)也是该行业优秀品种。这类品种由于股本较小,业绩优良,股性活跃,可采取波段操作的方法进行高抛低吸。
新能源汽车股 中央财政补贴 前期涨幅过大
新能源汽车就是用大功率的电池代替石油等传统能源对汽车进行驱动,发展新能源汽车,代表了全球汽车业发展的方向,也符合我国国情。1月份,财政部、科技部就曾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并明确中央财政将重点对试点城市购置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品种有福田汽车、中通客车和安凯客车,从二级市场上看,此类个股已经过疯狂炒作,前期涨幅巨大,目前进入平台整理阶段,是否能突破平台迎来第二个主升浪有待观察,建议谨慎观望。(金证顾问 张超)
『柒』 毕业论文"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初探"怎么写呀急急急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的对策分析
固定资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企业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
理和核算工作却是大同小异。下面,将着重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出
相应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归结起来,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点:
1.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计划性,存在
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不能做到物尽其用和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生产
经营中的作用。
2.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不严格,固定资产调拨不按规定办
理资产调拨手续,一些主管部门领导或经办负责人员,不了解或不知
道固定资产调拨应当按规定的程序来办理必要的调拨手续,因此财务
部门不能根据有关的资产调拨手续进行固定资产增减账务处理,因而
极易造成账实不符。
3.账、物管理工作脱节,账面反映的资产规格型号多数填写不全
或为空白,存放地点或使用部门很多与实际不符,甚至不能准确填报,
其结果直接导致账面反映的资产,不能和实物一一加以对应,这就给
资产管理部门,对其管理的某项资产做盘亏、报废处理或进行改建、扩
建,并由财务部门对该项资产进行增、减账务处理时,造成难以准确确
认原值和净值的困难。另外,前面谈到的由于未办理调拨手续,其结果
必然会造成资产入账单位不掌握实物的真实存在情况,而资产使用单
位也不可能知道实物价值及折旧情况,当实物到了报废不能再继续使
用时,上述二单位均不能及时按规定进行有关报废资产的账务处理。
4.固定资产账、物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职责
不够清楚,关系不够理顺,由于存在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真正
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固定资产管账和管物的部门主要应该有财
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并
没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每年至少一次的固定资产盘点
工作,致使许多固定资产账外管理等账实不符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资产管理部门对无调拨手续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的做法,也没有及时
提出纠正意见和采取补救措施;办公室作为综合管理部门,更没有协
助和配合好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办公设备、家具、生活用具等非生产
经营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而造成各职能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脱节,导
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从购建到使用,再到报废、变价处理,都需要有一套严格
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从而达到避免固定资产流失的目的。然而,为数
不少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固
定资产管理便成为了企业经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管理上应当注
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地说,就是以制度形式规
范固定资产管理,使之形成一个有效的资产管理制约机制,它应当包
括固定资产的范畴、确认标准、资产分类;固定资产的购建申请、资产
交付、调拨转移、盘盈、盘亏及报废资产处理的审批办法和办理程序;
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等项内
容,对已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尚需完善的部分要进一步加以完
善、充实。
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均负有管理好固
定资产,使其完好无损的责任,这些部门从各自工作职责出发,管理固
定资产应当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财务部门:
———负责根据发票、交付使用资产清单、资产调拨单、投资协议、
资产盘点表等入账依据对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
卖、盘盈、盘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的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包括
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进行核算;
———负责组织、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和盘点结果资产价值的确
认以及盘点表填报、盘点报告编报、盘点结果账务处理等项工作;
———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调拨、变卖、报废手续,填报相关
资产价值工作;
———负责组织、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
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财务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好固定资产。
(2)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固定资产购建计划的审定、编制、汇总、报批工作;
———负责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卖、盘盈、盘
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有关审批手续和财务入账手续
的办理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负责对盘盈、盘亏资产数量的
确认,协助财务部门确定盘盈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并负责盘盈资产
完好率、报废资产有无使用价值的技术鉴定和报废资产审批等项工
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
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生产经营用
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负责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等项管理工作;
———负责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
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资产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好固定资产。
(3)办公室:
———负责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生活用具和文体设施等固定资产
购置计划的审定、编报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
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非生产经营
用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各资产使用部门: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精心维护和保养,确
保固定资产完好无损;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借用、调拨、转移、变卖固定资产;
———积极协助、配合财务、资产管理和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参与固
定资产盘点工作,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接受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和办公室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
面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各级领导提高认识,支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关键企业各级
领导应当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注重对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
工作,克服和改变“重生产经营、轻管理核算”的思想,充分认识固定资
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
它的增值保值指标,也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检查考核内容,应积极支持
和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工作,这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的关键所在。
二、固定资产在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不统一,资产分类不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已
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然而有些企业却将符合固定资产确
认标准的一些检验仪器、通信工具和文体设施等未做固定资产入账处
理;还有的企业在固定资产分类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如有的单
位将检测仪器仪表、通信工具和生活用具都放在机器设备类别中,还
有的企业不使用统一分类名称,自行进行设置分类名称,从而造成固
定资产分类混乱;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确定不统一。主要表现在对机器设备、办公
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通信工具(如移动电话)、生活用具(如电视
机、空调、炊具)等资产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
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3.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
到处理。一些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企业必须进行的固定资产清查盘
点工作意义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盘点工作走过场等情况,因此就不
能做到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真实完整情况,致使前面所述,由于固定资
产管理与核算不规范,造成的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到
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从核算方面应当注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
要包括以下三点:
1.明确固定资产包括的范畴、确认标准,统一资产分类和折旧年
限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
器、机械、运输工具等生产经营用设备、器具、工具和单位价值在2000
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非生产经营用设备物品,都应作为
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管理。
关于固定资产分类和确定折旧年限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
计制度的规定,由财务和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参加,制定统一的固定
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
旧方法等,将其编制成册,并按管理权限,经过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
准,报送有关部门备案,同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备查。上述经批准实施
的有关内容,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
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根据
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建议固定资产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仅供参
考):
(1)房屋建筑物
(2)交通运输设备
(3)机器机械设备
(4)自空设备及仪器仪表
(5)通信设备
(6)办公设备
(7)生活、文体设施
(8)其他
2.合理设置帐卡,正确核算资产价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
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
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据此,各单位财务应当设置总
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固定
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应当按固定资产类别分设,它可以反映
每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情况,每类账簿前
面几页应当设置分类资产汇总账页;固定资产卡片除明细账反映的情
况外,还可以比较详细的反映该项资产存放地点、使用部门、附属那些
设备、资产调拨及增减变动情况,应当至少一式三份,财务、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办公室)、资产使用部门各一份。
3.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
废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固定资产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
实地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
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准后,在期末
结账前处理完毕(行业会计制度规定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予以处
理)。这项工作是调整固定资产帐实不符、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废固
定资产,解决许多固定资产遗留问题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正确
掌握和熟练应用这一方法十分有必要。这项工作应当在主管领导的支
持和参与下,由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和有关人员相
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具体做法和步骤如下:
一是由财务部门根据财务账簿记录,逐项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
中的有关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账面数量、原值、净值、存放地点(使用
部门)等项内容。
二是各部门参加盘点人员依据上表反映的有关内容,对资产实际
存在情况进行实地盘点。盘点过程中,凡是实物的规格型号、存放地点
与账面反映情况不符的,都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办公室)负责查实后
予以纠正;凡是查无实物的,都作为盘亏处理,反之有实物存在,而且
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账面未做反映的资产,都要做盘盈处理,同时
对盘盈资产的新旧程度予以鉴定和确认。盈亏原因应由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查明,并要求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
三是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毁损和无使用价
值的待报废资产进行技术鉴定,确认后,在盘点表中予以标注,其报废
原因要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负责根据同
类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值确认盘盈资产的原值。
四是财务部门负责协助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
值,并根据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确认净值;负责对该盘点表盘盈、盘亏和
待报废资产的原值和净值进行汇总。据此,编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
包括4项内容:1.说明盘点依据、范围、时间、参加部门和人员;2.说明
盘点结果,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金额;3.着重分别说明账实不符和
报废资产形成的原因;4.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说明有无过失人和保
险公司赔偿责任,同时应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改进建议。
五是上报主管部门“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和“固定资产盘点表”,同
时对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分别做相应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
资产清理”和“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的增加、减少账务处理。
综上所述,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注意做好上述分析事
项,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1] 马凤莲. 不同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比较[J]. 河南科技 , 2005,(09)
[2] 滕艳莉.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统计工作的探讨[J]. 统计与咨询 , 2001,(06)
[3] 邵成开. 对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关问题的思考[J]. 齐鲁珠坛 , 2005,(04)
[4] 霍龙. 固定资产设备更新为什么迟缓?![J]. 科学管理研究 , 1992,(01)
[5] 吴寿仁. 企业如何用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国务院“60条”系列解读之四[J]. 华东科技 , 2006,(11)
[6] 刘彪. 沉淀资金与企业融资[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1993,(05)
[7] 臧二伟. 谈如何做好电台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版) , 2006,(08)
[8] 孙梅华. 事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水文 , 1992,(S1)
[9] 姜阿丽. 怎样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版) , 2006,(09)
[10] 陈云贤. 科技进步·无形损耗·折旧政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1986,(10)
『捌』 华东科技股票怎么跌的这么厉害
亲,您好,不要相信来所谓的什么炒自股软件,要是真的行的话,那他们干吗还要出来卖这个东西?把房子、车子卖掉,用这些钱来通过所谓的炒股软件来买卖股票不就得了吗?干吗还要整天累来累去的?你说是不是?呵呵,个人认为,买股票一定要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套路,祝您财源广进。对于华东科技为什么会跌的这么厉害,个人认为,一是上涨后的调整,所谓物极必反;第二是前期买入的股民们获利了结,涨得高了风险也就更大;三是这家公司11年的业绩不怎么的。
『玖』 什么是IT
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