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的经济数据 比如GDP 怎么每季度后的第一个月月底才公布啊,比我们国家效率还低呢
我们是估算,人家是精算,统计方法不一样。
我们只是在以往的数据上调高或调低一点(世界经济形势好,我们就更好,世界经济形势差,我们也不差)。记得有一回,好像是前年吧,十一黄金周还差一天才结束,但是所有的统计数据都公布出来了,整个黄金周全国各景点接待了多少人旅游啊,产生多少经济效益什么的。无语!
不要相信这些数据,每个月给你发了多少工资才是现实的。
⑵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原因是什么
您可参考《美国大萧条》,该书是2009年0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默里·罗斯巴德 。主要根据米塞斯关于商业周期的理论,细致而全面地分析了美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的经济状况,对那场发生在上世纪初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大致内容:《美国大萧条》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著作。罗斯巴德认为那场大萧条不是因为政府实行了“自由放任主义”的政策引起的,而恰恰相反正是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使然;对于金融领域,罗斯巴德采取了反中央银行的立场,批评了中央银行违背金本位原则,而对金融货币领域加以干预的做法,认为这样对长期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0-12-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简要论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其成因
9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之伴随的是美国经济123个月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进入巅峰状态之际,新经济潮流迅猛,势不可挡。然而,新世纪开局,美国及世界经济遭遇增长减缓之痛,特别是“9·11”事件的发生将美国经济推进了阶段性调整的灰暗之隅。而对其背后成因的研究重新唤起世人对新经济的兴趣,其未来走向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与美国经济的起落相伴随
1996 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概念。1997年2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官方语言确认了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概念。虽然目前国际上对何为新经济并无统一认识,但综合有关学术资料,可以初步将新经济归纳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7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其核心是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技术样式,其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高新技术的运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较大提高,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间的关联度。
其次,企业利润、信贷和投资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而高科技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可迅速进行投资战略调整,增加应对市场供求的灵活度。
第三,通胀率和物价水平被控制在较低范围,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效能,且政策时滞较前拉长。
第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诸多因素有效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及其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并使传统经济的生产、运作、管理模式出现新的变化,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
新经济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推进了美国工业制造部门、服务部门和流通部门的发展。1990年到1998年的8年时间里,美GDP增长了26.7%.其间,电子和电力装备产业产值增加了224%,机械工业增加了107%,商业服务、通讯、流通和交通产业产值的增幅亦均在42 - 68%之间。2000年,美国GDP达到99657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上升到31.54%.2001年,持续增长近十年的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周期性调整的迹象,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此影响下,作为信息产业经营状况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急剧波动,高新科技企业利润下降、库存增加,企业裁员、倒闭现象急剧上升。而“9·11”事件的发生则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导致股市再次暴跌,缩水达65万亿美元,其中在股市重开的第一周,纳指就下跌 16.1%.美国经济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创击。但是,“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经济,其中包括新经济即出现反弹势头。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由第三季度的负1.3%摸底回升至1.4% ,全年经济增长1.3%.进入今年以来,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即攀升到5.8%.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宣布“美国新经济依然健在”,并且预计在未来11年内,美国劳动生产率可年均增长2.1%,与整个90年代相同。业内专家评称,各种迹象显示,新经济依然生机盎然。
二、存在即合理?
对新经济,褒之者有,贬之者亦有。贬之者以新经济缺乏存在与发展的科学理论为由,将其列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泡沫现象而难以为继。“9.l1”事件后,这种持否定的论调更是甚嚣尘上。但是,从新经济兴起以来的十年进程综合分析,新经济的确具有较为广泛而牢固的理论基础。
从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发展原则来看,分工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而分工所能达到的程度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模的大小则又取决于市场交易的成本。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使市场规模扩大,分工更趋细化与合理,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此外,根据熊彼特所提出的著名的“创新理论”,新经济绝不仅仅是个技术概念,它不简单等同于技术上的发明和应用,新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等的广泛普及,创造了包括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在内的新的经济运行体制和组织管理体系。
从迈克尔·波特的管理学理论来分析,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高新科技的运用使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多彩,可以满足消费者千差万别的需求,企业更加容易利用差别化赢得比较优势;微电子、软件与网络等高新科技产业的巨大发展要求进行大规模生产,实行高度分工协作,产业聚集成为必然,并且上升为加速经济变革的一种工具。
三、前景令人看好
虽然美国新经济尚未走出阶段性调整,但是可以预计,新经济依然令人看好,其发展前景广阔。
1、十年来推动美国新经济成长的现实条件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虽然信息产业在去年底出现了阶段性调整,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却为技术革命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持久而强劲的动力。与历次美国经济衰退不同的是,美国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受到严重创伤,依然保持连续增长,现仍维持在5%的水平。这表明,无论是在新经济的繁荣期还是调整期,技术革命创造的高水平劳动生产率依然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尽管经济全球化引发了新一轮的南北矛盾,但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运动的客观现实无法回避。在当前形势下,国际商品、资本流动、信息技术扩散和国际化经营继续得到发展,欧盟、北美、东亚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稳步向前推进。经济全球化已使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一代工业体系出现新的变化,全球生产力要素组合与生产力布局出现新的特点,在全球化浪潮中,企业正加紧进行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市场制度与企业制度的创新亦正在加速进行。经济全球化不仅使美国企业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有利位置,而且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将自身优势与国外广大市场和廉价劳动力进行利润最大化的“合理配置”,谋取了巨额经济利益。
2、新经济为美国成功实现产业结构大调整,赢得先发优势创造了牢固的物质基础,美国将会继续从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实际上,20世纪 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革命最初得益于80年代里根和老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减税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经济的全面发展准备了条件。目前,布什政府正面临使美国经济摆脱低迷和推动经济全面增长的双重任务,其在经济政策上沿袭了共和党“务实”和“自由放任”的传统特征,这将为今后新经济的走强注入巨大活力。布什政府以“里根经济主义”为依据,再次提出供给学派理论,认为生产和供应能创造需求,自行调节经济。主张削减联邦政府权限,弱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其中包括减少对作为美国经济基础的私人企业的干预,政府依靠企业进行决策,不断扩大私人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作用;实行大幅减税;限制货币供应量等。去年,布什政府已向国会提交了10年减税1.6万亿美元的方案,该方案将有助于政府扩大预算盈余,刺激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此外,美国政府为有效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在政策、法规制定,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与科研部门协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此外,90年代以来的企业购并和重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为新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新的基础。它反映了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抗性竞争正逐步被协作性竞争取代,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正发生新的变化。尽管近一两年来,企业购并和重组出现了一定降温势头,但总的发展趋向没有逆转。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巩固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了重复劳动,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且带来了不同经营发展模式的相互接近与融合。由于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特有的收益递增性容易造成经济的不稳定,因此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为维持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走大规模兼并之路无疑有利于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更重要的是,将为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坚实的组织基础。
⑷ 美国gdp为什么那么高
很多人很迷信美国,是因为美国的GDP数字世界第一多,但是美国的GDP 数字为什么那么大呢?
其实很简单,举一个例子:
美国人卖一条衬衣,他们可以赚十五美圆(假如衬衣单价在30美圆),这样,光销售一件衬衣,他们的GDP 数字就增加了15美圆
而中国呢,同样的衬衣,在中国只卖30人民币,中国的商场最多只赚他一个15元人民币,中国的GDP 数字就只增加了15元人民币
所以,从卖一件衬衣这一点来看,美国的GDP 增加值就是中国的8倍
但是美国的销售服务员难道付出了更大的劳动吗?一点都没有
所以,销售同样多的东西,美国人的GDP就是中国人的八倍
美国现在的GDP主要来自服务业,同样的其他的服务业,比如护理,在美国,一个小时的护理工作可以给美国的GDP的增加值比中国的 GDP的增加值多7倍
所以,美国人什么都不要干,就只要服务业,他们的GDP 就可以是中国的好几倍了
美国人在其他方面是有干一些的,他们的制造业还是没有完全消失的,但是他们的制造业的规模有多大呢?钢铁,机床,水泥,化工,纺织,消费电子,汽车,轮船等等等,都不如中国的产业的规模大,或者只比中国的产业规模大不了多少
他们的制造业的规模小也关系不大,人家只要有服务业,也就是无六,护理,零售,家政,清洁等等的,他们的GDP 就可以是中国的好几倍了
有的人说到美国的金融服务业,是的,我承认他们的金融服务业很发达,但是他们的金融服务业的发达是建立在对其他国家的掠夺的基础上 的,他们凭借着自己所掌握的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大肆买空卖空,杠杆收购干尽坏事,破坏其他国家的金融稳定,做其他国家的经济的吸血虫--这个是提不上台面的
⑸ 2020年美国GDP下降3.5%,你对美国经济问题有何看法
美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疫情的防控效果。如果美国想要提高经济的话,那么首先要做的事,做好疫情防控,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美元一度可以兑换成黄金,可以说美元的价值非常大,而且他们是世界上通用最广的货币,用美元就可以买到石油等高资源的产品,可以说是有很大的价值。这也于美国的经济实力是离不开关系的,如果美国的经济下降的话,那么美元也会受到重创。
因为他们的工厂产业都不能复工复产,所以造成了一片严重的损失。而且新冠疫情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一些对外贸易的行业都会迎来”行业的寒冬”,比如说餐饮,旅游,航空这种服务业,也让很多美国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职业并且他们失去职业之后就会陷入贫困的状态。现在美国对于新冠疫情的防控还没有看到有效的成果,所以非常有可能美国的经济在2021年的第一季度还是会处于衰退的趋势。不过这样也不能认为美国的经济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因为他们的国家政府已经在促进经济的复苏,促进疫情的防控,所以说他们的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前景的,很有可能随着夏季的到来而提升。
⑹ 美国经济为什么是世界第一
1、美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并不是有些人分析的只是因为技术、私有产权、宪政等单方面的原因。历时告诉我们,美国那个国家仅因为土地贫瘠或资源匮乏而被注定贫困与动荡的命运,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依赖良好的天然环境或幸运的历时机遇长期保持富强繁荣。
2、从文化力量来看,没有没有古国的那种文化负担,也就没有长期小农社会留下的保守、封闭。美国文化深受犹太-基督教精神浸润,集中了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化之大成,又聚集了世界各地移民的共同智慧,具有很大的张力。可以说,美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观,有“两大动力和一个机遇:它继承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产业革命的巨大成果,借助于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全球性移民潮流和历时给予的机遇,在100多年的世间里一跃成为强国,1900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3、从经济制度来看,美国在1930年代之前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在1913年美联储成立之前连中央银行都没有(第一国民银行和第二国民银行各自存在仅仅20年,而且只是部分意义上的央行),产权私有,1929年大萧条之后,市场监管的力量得到加强,单美国的经济自由程度仍是相当高的。美国大部分(约75%)财产属于私人和公司所有,政府所有的财产不超过25%。
4、从自然条件来看,美国幅员辽阔,两面临海、自然资源丰富,位于北温带,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对于发展农业、工业都有很多有利条件,美国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5、从社会环境来看,美国社会文明程度比较高,文化素质也比较高,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社会运行的交易成本低,社会上鼓励创新、争先创新的思想意识强烈。这是其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6、从法律制度来看,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司法的独立运作,这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因为政府不能干预司法,企业也就不愿意寻求政府的保护,从而减少了腐败行为,各类企业能够平等竞争,实现发展。私有产权加上严格的法律、司法体系等加强了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使得美国经济活力旺盛。
⑺ 中国和美国的GDP构成以及原因分析
GDP分为三部分:投资、消费、政府支出。
在中国;GDP中投资占比太大(由于有大部分投资是有政府主导,其效益大打折扣),消费很小,政府支出也不小(但大部分政府支出用在了无效的领域,比如三公消费,形象工程,贪污的公款也在内)
在美国: 投资较小(并且投资都很有效),美国的政府支出比较大(但几乎没有浪费,都用在了教育、军事、社会福利上了)看美国政府巨大的财政赤字就知道了;美国消费很大。
⑻ 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三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增幅从之前估测的2.2%上调至3.2%,显示就业形势改善之后,美国消费复苏力度强劲。个人消费为经济增长贡献了2.2个百分点,高于之前估测的1.5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在支撑GDP增长的几大要素中,个人消费是三季度经济实现高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实际上,消费一直是此轮美国经济反弹的主要动力。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23日发表声明说,随着实际工资水平连续两年增长,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创2007年以来新高。此外,家庭杠杆率大幅下降,也推动消费增速持续走高。
美国密歇根大学和路透社23日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消费者一致认为,就业形势和工资预期的改善以及油价持续走低,是推动美国经济预期持续改善的重要因素。
回顾美国经济一年来的走势,一季度严寒天气导致经济意外萎缩,二季度强势反弹至4.6%,三季度再度攀升至5%。同时,今年以来非农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也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新高,11月份失业率已降至5.8%。
鉴于良好经济形势,美联储10月底结束了长达6年的量化宽松政策,数位美联储官员以及大部分市场人士预计首次加息将发生在明年年中。美联储主席耶伦近日表示,美联储明年3月前不会加息,加息时点将取决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商务部当天公布的另一项数据也显示通胀预期继续保持稳定。11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个人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4%,低于美联储设定的2%通胀目标。
美联储近期表示,能源价格下跌使通胀水平持续低于美联储长期目标,但预计随着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改善以及能源价格走低等暂时性因素消退,美国通胀水平将朝着2%的目标迈进。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外部需求疲软以及美元走强会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美国出口增速,但目前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穆迪认为国内需求仍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家庭债务水平下降、失业率持续走低以及工资增长逐步加速,这些因素将推动消费需求稳步增长。穆迪预计美国明年经济将增长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微博]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将近期油价下跌的因素考虑在内,美国经济增速明年将达到3.5%,高于基金组织10月份3.1%的预测值。
不过,分析人士也注意到,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美国经济能否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尚存疑问。在货币政策未来逐步收紧情况下,美国经济增长是否具备长久动力也有待进一步观察——转自fx678财经频道。
有不明白的可以再问我。
⑼ 美国GDP高的原因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茂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使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GDP的指标有哪些呢:
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这时,该国中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上经济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了。因此,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涨,而低经济增长率则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而欧元区11国中除爱尔兰(9.0%)较高外,法、德、意等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仅为2.2%、1.5%和1.2%,大大低于美国的水平。这促使欧元自1999年1月1日启动以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贬值了30%。但实际上,经济增长率差异对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国内需求水平提高,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这样,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
二是如果该国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出口产品,则出口的增长会弥补进口的增加,减缓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
三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成本降低,因而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并且经济增长率高使得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会有上升的趋势。
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商务部负责分析统计,惯例是每季估计及统计一次。每次在发表初步预估数据(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后,还会有两次的修订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发表时间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用来跟去年同期作比较,如有增加,就代表经济较快,有利于其货币升值;如减少,则表示经济放缓,其货币便有贬值的压力。以美国来说,国内生产总值能有3%的增长,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是健康的,高于此水平表示有通胀压力;低于1.5%的增长,就显示经济放缓和有步入衰退的迹象。
GDP增长原理前提条件
既然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换产生财富的原理,那么,我们在追求GDP时,就必须符合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是:一是交换必须自愿,二是交换必须不妨碍第三人,三是交换必须在两个清晰的产权主体之间真正发生。假定不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所得出的GDP数值的准确性恐怕就得大打折扣,或者说GDP的数据就会有瑕疵。如强制交易的GDP 、妨碍他人的GDP 、出口创造的GDP 、投资产生的GDP 、消费带来的GDP 等等都会影响GDP的总有效积累。
⑽ 分析历史上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
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有三个原因,第一是美国争取到生存空间和政局稳定以后,对于蒸汽工业涉足不深,而此时正好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没有历史包袱虽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开始的较晚但完成的最迅速。而两个科学巨匠爱迪生电器革命之父,和电力工业革命之父尼古拉特斯拉都是美国人或者移民美国的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而第二个原因就是工业流水线在美国诞生以后也随着电力供应革命的东风水涨船高使得美国的工业能力一跃成为世界之首。第三就是利用中立政策在两战期间大规模的军火贸易带来的暴力
当然这三件事也不是平白无故的落在了美国人的头上,美国人的立国志向和立国精神,在五月花号事件上就已经基本确立了,美国人的开拓精神与创造力在美国还没立国之前就已经渐渐形成的,然后走向独立,一路扩张,南北战争,西部大开发。为美国经济迅猛发展 做好了前期铺垫。另外美国人与英国人的复杂关系,也为他们的技术走私提供了先天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