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碳排放列入环评,企业如何应对
1月5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进行了规定,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该《管理办法》将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首先将发电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并印发了配套的配额分配方案和2225家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作为推动我国碳减排工作的重要抓手,我国碳市场自2011年在北京、上海等七个省市启动试点以来,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一系列文件的正式发布,是我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向前迈了实质性一步。
❷ 购买碳排放配额是怎么回事 有什么好处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一个英国人提出设想———可以建立一个体系,买卖碳排放量配额。这意味着,大公司可以购买碳排放量配额,也可以将这些配额卖出,这些买卖都在“碳交易所”进行。
许多人提出疑问———这是不是变相允许大公司无限污染,造成更大环境破坏?一开始,环境学家抵触,商界领袖拒绝参与,连投资银行也拒绝为这类公司提供担保。
2002年,英国最先将这一设想变成现实,2005年,欧盟实施碳排放量配额制度。事实证明,这项制度反而可以环保节能,是规范排放量的好方法———许多公司为了将得到的配额出售获利,往往采用更清洁的技术生产能源;许多公司为了节省购买配额的资本,也会选择其他可替代的清洁能源……这样循环的结果就是,碳排放量得到了控制,资本得到了活跃,碳排量交易市场也成为众人青睐的新兴市场。
❸ 碳排放交易的现状分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11月21日(星期三)15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2年度报告情况。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是从2011年11月份开始启动的,确定了七个省市作为试点地区,现在各个试点单位都在开始启动这项工作,建立了专门的班子,编制了实施方案,有些已经开始就碳交易建立一些制度,也建立了交易的核查机构、认证机构。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一些地区和城市基本上准备就绪了。
实际上,做碳交易最基本的是要对这个地区确定一个碳的排放总量,然后确定一些额度,把这些额度分配给各个重点的排放企业或者排放单位。有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就可以核算出减排的成本。各个单位之间、各个行业之间减排成本差距越大,交易的积极性就越高。所以现在应该说各地的准备工作大体上就绪。为了规范各地交易的行为,国家发改委今年6月份颁布实施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备案管理的方式来推出经国家认可的自愿减排的项目、交易产品、交易平台和第三方审核认定机构,促进市场公开、公正和公平。此外,还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指南》,主要是规范审定与核证工作,保证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现在各地的交易所都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的试点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们希望在这些试点的基础之上来总结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和其他国家开展这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现在,澳大利亚、欧盟以及周边的国家,还有美国,都希望与我们展开合作,也希望建立全球的碳市场。
2013年初,列入全国首批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中的北京、上海有望率先试水国内地区性自愿减排交易。其中上海方面碳排放交易试点初步方案中首批参与试点交易的企业约200家,涉及16个行业,包括钢铁、石化、有色、电力等10个工业行业,以及航空、港口、机场、宾馆等6个非工业行业,均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初步测算这200家企业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1.1亿吨。在交易试点期间将实行碳排放初始配额免费发放,然后适时推行有偿拍卖制度。试点期间试点企业碳排放配额不可预借,但可跨年度储存使用。
“暂时只是地区性的交易平台,预计初期交易的活跃度有限,试运行更多是为碳排放体系设计完善和示范推广提供参考。”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也将有望在2013年开展碳排放交易,而到2015年,国内碳排放交易有望在国内全面开展。
2016年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就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前重点准备工作做出了部署。
据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参与主体初步考虑为业务涉及上述重点行业,其2013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对于拟纳入的企业,将按照已分批公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分年度核算其过去3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相关数据,并由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的排放数据等进行核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方应高度重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建立起由主管部门负责、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在资金保障上,各地方除确保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所需工作经费外,还要争取安排专项资金,专门支持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
2016年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攻坚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将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摸底,在确定拟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企业名单的基础上,对拟纳入企业的历史碳排放进行核算、报告与核查。
❹ 获得碳排放权交易许可
目前,中国有三家最主要的环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回源交易所,天津排答放权交易所。
后来各地又陆续成立了多家碳交易所,比如,深圳,武汉,大连,河北,厦门,贵州,,,
这些交易所都有政府背景。
因为中国暂时不承担国际减排义务,因此中国国内碳排放交易没有起步。
中国的碳排放交易目前处于试点阶段,多基于自愿交易。
如果有足够的资金,个人参与碳排放交易,做个中介什么的,应该可以。
从中介做起。
❺ 如何销售碳排放配额
在技能方面:优秀的销售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团队精神。在态度方面:优秀销售员首先要充满激情和上进心;其次要对自己、对产品、对公司充满自信;
第三要从心底里面有对成功的渴望;
第四要养成勤劳的习惯;
第五喜欢来自市场的挑战。当然还要有善于沟通,善于合作等基本素质。
❻ 七大试点碳排放配额采取有偿拍卖的有哪几个
国际碳交易市场对碳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历史法、基准法和拍卖法,由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在探索学习的阶段,七个试点大多采用了历史法计算配额数量,同时对于绝大多数配额进行免费发放。除了电力和供暖领域,基准法尚未大规模使用,但是越来越多的试点开始尝试通过拍卖的手段为控排企业提供有偿配额。
目前,不包括重庆试点在内的其他六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分配了10 亿多吨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大多企业对于分配制度大体满意。但是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需要改进目前的配额计算过程和分配方式,最重要的是增加整个过程的透明度。由于碳排放配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关系到企业生产成本和经营利润的重要资产,碳配额计算和分配的准确性、公允性、透明性,可以提升系统的公信力,并使得政策制定者和交易主体间的信息流动更加畅通,促进各相关行业准确理解规则,并贡献行业知识。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http://www.tanpaifang.com/tanbiao/201412/1941000.html
❼ 在公司做碳排放配额这方面工作,每年的配额都超,怎么办啊!!
锋区的这些特征都说明锋面是大气斜压性集中带,是大气位能的积蓄区。
��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
❽ 的碳排放配额指标在市场出售如何做会计账务处理的
重点排放企业取得配额后先在市场进行出售的(全部或部分出售),按照出售实际专收到或应收的价款扣属除相关税费,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付碳排放权”科目,并分别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1.重点排放企业当期累计实际排放量超过出售后所剩配额的,应当在实际排放行为发生时,按照当期实际超额排放部分的公允价值,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碳排放权”科目。
2.期末,按照已出售的配额以及超额排放部分计算的应付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应付碳排放权”科目;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3.重点排放企业购买碳排放权时(包括购买原已全部或部分出售的配额以及超额排放的碳排放权),按照购买日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碳排放权”或“应付碳排放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实际履约时,按照应付碳排放权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碳排放权”科目,按照碳排放权的账面价值,贷记“碳排放权”科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❾ 碳排放配额的定义是什么
你好,通俗的说,就是碳排放的量。不同国家,企业之间都可以用来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