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啤酒行业现状
中国啤酒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 中国啤酒产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啤酒工业得到迅猛发展,从 1987 年到 1994 年国内啤酒年均 增幅在 20%以上, 年产量增幅最高时达到 30%以上, 1995 年以来我国啤酒产量增长速度放 慢, 但年均增幅仍达到 7%以上. 2001 年啤酒产量为 2274 万吨, 2002 年啤酒产量达到 2386 万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大国.近几年来,啤酒行业出现大规模的兼并, 收购活动,形成了像青岛,燕京,华润,哈啤等超百万吨的大型集团.但是,并没有形成一 大批有实力的品牌,大多数还是地域性品牌,在某个地区或某些地区占有率较高.近年来由 于对啤酒消费市场发展速度的过高估计, 导致啤酒工业规模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消费市场增 长速度,啤酒行业近 3000 万吨的生产能力竟出现了 800 万吨左右的过剩,严重的供求矛盾 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程度不一的连年价格大战, 企业利润急速下滑, 行业总体经济效益也不断 走低,形势非常严峻. 我国啤酒行业是开放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从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啤 酒数十个著名的啤酒品牌涌入中国.据统计,有 60 家 5 万吨以上的重点啤酒厂搞了合资, 合资企业的啤酒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 31%. 这些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仅为 8%的外国品牌主要集中在中高档市场上,它们在高档啤 酒市场的占有率达 90%以上,它们采用品牌策略,运用品牌进行竞争.它们经过在中国近 十年的发展,一部分品牌在中国市场深深扎根,发展良好.比如,百威啤酒已经成为中国市 场上销量第一的外国品牌,其产品覆盖全国 30 个盛市,自治区,并远销港澳,东南亚等国 家和地区.也有一部分外国品牌由于其运作脱离了中国市场的实际,其经营陷入困境.被迫 退出了中国市常如澳大利亚富仕达(Foster's)啤酒公司卖掉了在珠海的工厂,嘉士伯在上 海的工厂被青岛啤酒收购. 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后, 国外啤酒巨头对进中啤酒市场展开了新 一轮的进攻.比利时 INTERBREW 集团与珠啤联姻;英国著名的老牌啤酒生产企业 NEWCASTLE 也正准备增加对合作伙伴重啤的投资;麒麟则正与中国第二的燕京啤酒集团 秘密磋商, 正在酝酿深层次的合作; 在另一大股东世界五强的南非 SAB 啤酒公司的支持下, 华润疯狂并购;A&B 公司与青啤合资.外资抢滩的第二次浪潮将改变中国啤酒工业格局, 原先的"窝里斗"也将演变成全球范围的对抗.? 从中国啤酒行业现状及国外啤酒品牌在国内现状可以看出国内啤酒行业生产能力过剩, 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为了扩大销量,压低啤酒价格,进行低层次的价格战, 导致啤酒行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 随着世贸组织的加入, 外国啤酒品牌决不会轻视我国啤酒 市场巨大的潜力,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品牌.这也可从国外啤酒品 牌在国内市场的现状, 看出国外啤酒品牌在中国已经实行品牌竞争. 价格竞争对企业的长远 发展极为不利, 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 国外市场竞争时, 价格竞争只会使企业越来越被动, 越来越缺乏竞争力, 尤其是面对国外品牌的强力冲击力时, 国内啤酒企业应从根本上改变营 销思路, 走出低层次的价格竞争, 建立品牌竞争的概念, 进行品牌竞争,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提高国内啤酒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品牌竞争, 企业在竞争中首先考虑 的不是价格, 企业通过向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完善的销售服务和整体形象来吸引消费者, 向消费者传达产品背后的企业整体形象. 品牌竞争使企业超越了低层次的价格竞争, 减少了 企业低水平的内耗, 品牌竞争把企业从短期的价格竞争上引导到长期的品牌资产建立上, 为 企业找到了一条长远的发展道路. 中国啤酒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国啤酒产业行业结构的变化: 1,集团化,规模化.企业数量会继续下降,青岛,燕京,华润的下属企业会继续增加, 生产能力和年产量会持续增长. 珠脾金星, 哈啤等二级集团也会迅速扩张, 规模会快速增大. 2,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化.大多数啤酒企业集团在把啤酒业做强的同时依靠自己优势 进入其它行业进行多元化发展. 如青啤进入茶饮料业, 进入葡萄酒业, 燕啤进入生物制药业, 蓝剑下属 20 多家其它产业等. 3,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信息的利用效率和程度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 方面,啤酒企业对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重视,一方面加快内部信息化建设,如青脾珠脾 燕脾哈啤投资数千万元上 ERP 系统,许多企业建立内部局域网等;另一方面加快外部信息 沟通和利用.更多的企业成立信息中心,加强对外部商业情报的收集分析和利用. 4,科技化.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技进步是啤酒企业未来竞争的焦点之一. 在纯生技术进步提高的同时,啤酒企业会在啤酒保鲜度延长保鲜期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 5,产品多样化.传统的普通啤酒虽然依然会是主流,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产品会不断 出现.功能性保健啤酒,果汁啤酒,无醇啤酒等特色啤酒的消费量会越来越大. 6,企业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国有企业逐渐退出,股份制企业,多种所有制混合式企业, 民营企业会得到大发展,新一轮的中外合资企业也会更多,不过合资的形式发生了改变. 二,中国啤酒产业市场结构的变化. 1,城市市场新一轮消费高潮掀起,中高档啤酒市尝特色啤酒市尝女士啤酒市场得到发 展;2,农村市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稳步增长趋势;3,渠道的变革:传统的 企业---经销商----消费者的渠道模式受到挑战, 企业-----消费者的直销模式得到快速发展, 尤 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网上营销在啤酒行业得到大发展;三,企业间竞争焦点的变化.? 2,资本竞争.资本竞争的必然性,一方面是我国啤酒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结 果,在国内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由于自身利益的原因,国内的啤酒企业之间也会达成 某种妥协,在资本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合理分割;另一方面也是竞争国际化的结果.随着我 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更多的世界级啤酒厂商将会以种种方式相继进入中国这一巨大的市 场,而在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中,通过资本运营进入将是一种非常合适的途径.在这种 情况下,我国的啤酒产业一方面要进行国内的资本竞争,同时还要参与国际的资本竞争,从 而使资本竞争成为未来中国啤酒产业竞争的焦点之一. 3,品牌竞争.啤酒质量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中国啤酒质量与国际名牌啤酒的质量差异 性正在不断缩小, 质量不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部分, 而日益趋向个性化的品牌成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部分.突出自己的品牌独特个性和丰富内涵,塑造优秀的品牌,扩大 品牌的差异性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矗当前啤酒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 时代,品牌将成为啤酒企业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竞争焦点. 4,工艺技术竞争.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要求,先进的工艺技术是 根本保障, 技术竞争将是未来啤酒企业竞争的一个焦点. 尤其是消费者对啤酒新鲜度要求日 益提高,使纯生啤酒的酿造技术成为啤酒企业竟相研究和推广的工艺技术. 5,市场份额竞争.我国啤酒产业中的企业,普遍没有占据太大的市场份额,行业中的华润雪花 、青岛,和燕京三大巨头仅占据了全国市场份额的 20%,这个比率是非常低的.在未来 的竞争中,随着竞争的规范化,越来越多的不具备生存实力的企业将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而市场份额也将会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分配, 市场份额的竞争将会成为啤酒市场未来竞争的焦 点之一.
❷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2019年全年共完成啤酒产量3765万千升
2011-2019年我国啤酒产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啤酒行业全年共完成啤酒产量3765万千升,同比下降1.2%。
啤酒产业已进入成熟期,产品升级成为业内主题
我国啤酒产业发展至现在已经达到成熟期,产量持续走低,消费量见顶,行业外部拉动力量较小。因此,行业想要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进行产品结构升级,走中高端化路线,同时持续推进行业整合。未来,渠道改造,品牌升级,产能整合,内生增长将成为啤酒行业内主题。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啤酒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❸ 啤酒市场发展前景好不好
在经过漫长的低迷期后,面对洋啤酒猛烈的攻势,当前,啤酒行业正面临的大变革,啤酒企业纷纷开启转型之路,力推高端产品成了很多啤酒企业依赖的“御冬”法宝。
不过,国内啤酒行业也逐渐回暖,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形成雪花、嘉士伯等五大巨头割据的形势。参考《中国啤酒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1-6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2268.6万千升,同比增长0.8%。其中,2017年6月,中国啤酒行业产量509.2万千升,同比增长6.0%。这也是2017年5月,中国啤酒行业产量同比增长0.7%以来连续两个月出现增长。
虽然啤酒行业的总体量在下降,但行业正朝着中高端迈进,啤酒消费低龄化、高端化的新趋势明显,对于国内啤酒企业而言,这是一个良好契机。
❹ 论啤酒行业的就业前景 (包括工作方向及工资情况)【专业人士进】。。。
在酒业公司做业务员 工资销得多就高 比较辛苦 而且啤酒行业有淡季 旺季之分
以前我在酒业公司 我的感觉是指标达到了 你就轻松了 工资在长沙可能要依公司大小
我们那个公司还包吃住 任务没完成 应该会压力大 而且扣工资
❺ 中国啤酒行业市场特点
属于快速消费品,覆盖面广,销售量大,产品比较有针对性(酒店,餐饮,KTV,娱乐等)
容易找到突破口,不过在国外和大中型城市,瓶装啤酒正在慢慢向扎啤过渡,不过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
主要还是口感要适合一个地域,品质要好,
❻ 现在啤酒的行情好吗
挺好的,像是那个金星生啤,好多 加 盟商不 都 发财了吗?
❼ 2020年进口啤酒行业前景怎么样
五大品牌合计占70%以上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啤酒市场主要品牌为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以及嘉士伯,5大品牌合计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行业集中度较高。数据显示,2018年,华润雪花占据了23.2%的市场份额,居首位;其次为青岛啤酒和百威亚太,市场份额在16%以上;5大品牌以外的中小品牌瓜分剩下近30%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前瞻认为,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在碎片化消费、潮流啤酒消费需求对接,以及个性化产品研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企业需要用现代思维来对接消费者需求,提升高端产品研发能力。未来,高端品牌定位将是啤酒行业的机会和红利,也是国内啤酒企业需要及时跟进的地方。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啤酒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❽ 重庆的啤酒市场分析
第一章 2007年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4
第一节 2007年啤酒行业经济运行环境 4
一、全球金融市场运行的宏观经济分析 4
二、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7
第二节 金融危机对啤酒行业的影响 10
第三节 中国啤酒行业政策分析 11
第四节 全球啤酒行业市场分析 14
一、供给市场分析 14
二、需求市场分析 15
第二章 2007年中国啤酒市场运行分析 15
第一节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分析 15
一、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历程 15
二、近年来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变化 16
第二节 2007年中国啤酒行业经营状况分析 17
一、行业生产情况 17
二、行业销售情况 18
三、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20
第三节 行业进出口分析 21
第三章 2007年中国啤酒市场结构研究 21
第一节 中国啤酒市场总体规模研究 21
一、中国啤酒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21
二、影响啤酒市场规模的主要因素 22
第二节 中国啤酒市场供给结构研究 23
一、啤酒生产的企业结构 23
二、啤酒生产的地区结构 24
三、不同地区啤酒企业经济效益比较 26
第三节 中国啤酒市场需求结构研究 29
一、啤酒市场集中度现状及变化趋势 29
二、啤酒消费的区域分布情况 30
三、啤酒消费的品牌占有情况 31
第四节 中国啤酒市场竞争结构研究 32
一、中国啤酒市场竞争格局 32
二、主要区域市场竞争特点分析 33
三、并购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36
四、中国啤酒产业未来的竞争分析 37
第四章 2007年中国啤酒行业原材料市场分析 38
第一节 啤酒花市场分析 38
第二节 啤酒价格变动分析 40
第五章 2007年中国啤酒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41
第一节 青岛啤酒(600600) 41
一、企业经营状况 41
二、企业竞争力分析 43
三、企业发展战略及前景 43
第二节 燕京啤酒(000729) 44
一、企业经营状况 44
二、企业竞争力分析 47
三、企业发展战略及前景 49
四、青岛啤酒、华润雪花与燕京啤酒三大企业比较 50
第三节 啤酒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分析 52
一、惠泉啤酒(600573) 52
二、重庆啤酒(600132) 54
三、兰州黄河(000929) 55
四、西藏发展(000752) 57
第四节 啤酒行业其他重点企业分析 59
一、华润啤酒 59
二、广东珠江啤酒 60
三、哈尔滨啤酒 61
第五节 跨国啤酒企业集团在中国的扩张 62
一、啤酒行业外资并购现状 62
二、外资扩张对国内企业的影响 64
三、近期外资并购的典型案例 66
第六章 啤酒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68
第一节 啤酒行业利润结构分析与利润提升策略 68
一、啤酒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68
二、进入微利时代的根本因素 69
三、阻碍啤酒行业提升的因素 70
四、啤酒行业的利润结构分析 71
五、微利时代的利润提升策略 71
第二节 构建区域强势啤酒品牌的实效策略 73
一、走自我发展的强势品牌之路可行性 73
二、构建区域强势啤酒品牌的实效策略 74
第三节 啤酒终端促销的问题和对策 78
一、目前啤酒终端促销存在的问题 78
二、解决终端促销问题的有效对策 79
第四节 啤酒行业渠道壁垒的破解策略 80
一、传统流通渠道壁垒破解策略 80
二、餐饮终端渠道壁垒破解策略 82
三、零售终端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84
第七章 2008-2009年中国啤酒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86
第一节 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86
一、国际啤酒市场发展趋势 86
二、国内宏观与产业经济环境分析 87
三、上游原料市场对啤酒企业生产的影响 89
第二节 2008-2009年中国啤酒市场发展预测 90
一、2008-2009年国内啤酒市场需求供需预测 90
二、2008-2009年啤酒行业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分析 91
第三节 中国啤酒市场长期发展前景展望 93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月度景气指数 8
图表2 199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及增长情况 10
图表3 2002-2007年我国啤酒生产增长情况 18
图表4 2002年、2007年我国啤酒生产企业数量变化情况 22
图表5 2007年我国啤酒行业企业结构(从工业总产值看) 24
图表6 2007年我国啤酒行业企业结构(从企业单位数看) 24
图表7 2007年全国啤酒产量20万千升以上啤酒企业 24
图表9 2007年全国啤酒分省市及各大地区月度产量 26
图表10 2007年啤酒制造行业收入增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图表 26
图表11 2007年啤酒制造行业收入增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分布图 27
图表12 2007年啤酒行业平均收入前十位省市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7
图表13 2007年啤酒行业平均收入前十位省市统计图 28
图表14 2007年啤酒行业平均收入前十位省市平均利润比较 28
图表15 2007年啤酒行业平均收入前十位省市平均资产比较 28
图表16 2007年啤酒行业平均收入前十位省市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9
图表17 2007年啤酒行业平均收入后十位省市统计图 29
图表18 2007年啤酒行业平均收入后十位省市平均利润比较 29
图表19 2007年啤酒行业平均收入后十位省市平均资产比较 30
图表20 国内啤酒品牌消费者口味定位 32
图表21 2004-2007年青岛啤酒啤酒产品销量增长情况 42
图表22 2004-2007年青岛啤酒啤酒产品收入及利润增长情况 43
图表23 2007年青岛啤酒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43
图表24 2004-2007年燕京啤酒啤酒产品销量增长情况 45
图表25 2004-2007年燕京啤酒啤酒产品收入及利润增长情况 46
图表26 2007年燕京啤酒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48
图表27 2006年我国主要啤酒企业财务数据比较 52
图表28 我国青岛啤酒、华润雪花与燕京啤酒三大优势企业综合比较 52
图表29 2004-2007年惠泉啤酒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情况 53
图表30 2007年惠泉啤酒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54
图表31 2004-2007年重庆啤酒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情况 56
图表32 2007年重庆啤酒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56
图表33 2004-2007年兰州黄河啤酒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情况 57
图表34 2007年兰州黄河主营业务分行业收入、利润占比情况 57
图表35 2004-2007年西藏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情况 58
图表36 影响顾客购买啤酒的因素分析 76
图表37 全国中高酒啤酒与大众型啤酒比例图 77报告简介
2007年国内的啤酒增长达14%以上,中国的啤酒行业已经进入了准高速增长阶段,而且由于国内啤酒厂商不断地整合,国内啤酒行业的吨酒利润率不断上升。作为日常消费品的啤酒产品正在面临着消费升级的重大机遇。在青岛、华润、燕京、珠江等一批大型啤酒集团进行自主创新实践的带领下,中国啤酒正以百倍的努力向世界啤酒强国冲刺。随着中国啤酒产业集团化、规模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啤酒市场竞争者层次逐渐明显化。在我国啤酒行业的区域布局中,我国的啤酒产量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目前我国啤酒行业正处在整合阶段的中、后期,啤酒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在调整中呈增长趋势。2008年至 2010年,啤酒行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际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为啤酒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啤酒行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中国是一个啤酒产销大国,啤酒产销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以至于国外诸多资本纷纷涌入;但中国又是一个啤酒小国,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主流消费场所,人们都很难找到中国品牌的身影。客观上说,中国啤酒企业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从产品、品牌、市场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要求,使得国内啤酒企业对塑造自己的品牌下了一番工夫。几乎所有具有雄心壮志的中国啤酒企业都将创造出国际化品牌作为自己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报告根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资料撰写而成。报告在对2007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中国啤酒市场的结构、领先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国内啤酒市场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并对2008-2009年中国啤酒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报告综合运用了多种统计分析技术,内容严谨、精炼,数据翔实、准确,并配有大量的图表,是啤酒生产企业及贸易商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和市场发展趋势、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的可靠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