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87年美国股灾暴发的原因损失多少钱这些钱都被谁赚了
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7年10月19日,一个让人牢记的日子,一个被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的日子,一个被《纽约时报》冠以“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当我们回首当年那段痛彻心扉的日子,仿佛觉得它恍如隔世但又无比清晰……
最近的股市波动勾起人们对1987年10月19日股灾的回忆。股民都不禁担心,股灾20周年将到来,历史是否会重演。
近期,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现在世界金融市场的景象,与1987年股灾时非常相似。在市场中,恐慌情绪占据了上风。市场的不安定急坏了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为了规避次贷造成的种种风险,他进行了大幅的减息救市。危机狂潮不但让美国尝到救市不易的滋味,也冲出国门,波及到全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欧美通过注入近十万亿美元资金,纾缓了信贷的短缺。
虽然这些措施暂时稳定了市场的信心,但近日全球股市再起波澜,通胀猛虎又蠢蠢欲动,让市场不免又产生了股灾“二十年一轮回”的担忧。
摩根士丹利环球策略师碧斯表示,美国现在的市场状况与1987年股灾时相似,当时市场担忧贷款突破极限,现在则有次贷问题,而现在对冲基金设程序盘,跌市时加剧沽售,与1987年流行的投资组合保险相同。
虽然市场近期已日渐平缓,道指也仍在14000点的历史高位徘徊,但有分析师指出,全球化令现在金融市场的风险蔓延范围更广,市场也更全球化,据统计显示,目前风险在全球扩散的速度比20年前更快,风险不再只存在于一个特定市场。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20年前那黑色的一天……
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华尔街上的纽约股票市场刮起了股票暴跌的风潮,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仅在一天内就重挫508.32点,跌幅达到22.6%,创下自1941年以来单日跌幅最高记录。6.5小时之内,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其价值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
这次股市暴跌震惊了整个金融世界,并快速在全球股票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均受到强烈冲击,股票跌幅多达10%以上。股市暴跌狂潮在各国股民中引起巨大恐慌,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数以千计的人精神崩溃,跳楼自杀。
“一切都失去了控制”,《纽约时报》这样报道。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最苦的是那些靠自己多年积存的血汗钱投资于股票的投资者。受股价暴跌震动,股民的心理变得极为脆弱。因股市暴跌而不堪于债务重压的许多人,精神彻底崩溃,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银行破产,工厂关门,企业大量裁员,人心惶惶。
有分析人士指出,1987年的那次美股暴跌,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并不明显,其伤害也仅限于股市,而且恢复的速度也相对较快。但是近段时间所发生的这起风暴,虽然较不严重,但影响范围扩大,产生了近10年来楼市最大跌幅、信用市场严重分裂、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反复无常的股市等一系列的事件。
❷ 关于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大崩盘
崩盘之前的8月份,格林斯潘刚刚接任联储主席新职,9月份就按其一贯的反通膨立场提高利率两码,道指则从8月25日的高点2746点开始缓慢下跌。到10月16日(周五)的盘中高点,道指缓慢下跌的幅度只有13%,至2396点。但接下来的“黑色星期一”10月19日则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名声。当天开盘后,道指一路狂泄,最低曾到达1677点,比周五高点下跌30%之多!接下来的周二,道指继续大跌7%,盘中低点一度到达1616点!累计不到两个月,道指暴跌41.2%,从8月25日的2746点跌至1616点!
究其原因,格林斯潘的前任沃尔克一直过度放松银根是根本原因。当格林斯潘不得不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膨时,泡沫破裂,才造成崩盘。
❸ 87年美国股灾 下跌多少
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华尔街上的纽约股票市场刮起了股票暴跌的风潮,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仅在一天内就重挫508.32点,跌幅达到22.6%
❹ 1987年的股市崩溃
1987年10月17日(星期日)晨,美国贝克财长在全国电视节目中一语惊人: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扩展,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10月19日,星期一,华尔街立刻掀起了一场震惊西方世界的风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狂泻508点,6个半小时之内,5000亿美元烟消云散!
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疯狂了,道·琼斯指数直线下降,早市开盘半小时下跌93.18点,不到一个半小时,暴跌320.1点,降至2045.33点。中午, 道指突然又急速反弹100点,但到了下午,美国国防部长宣布美国周日击毁了一座伊朗石油钻井平台,出于对海湾战争突然升级的担心,使证交所出现更大的抛售狂潮。从2点45分开始到收盘,道·琼斯指数平均每17秒下跌一点。道指像着魔似地下跌。到收盘时,5000亿美元——一笔相当于法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股票面值化为乌有。
在10月19日的一个交易日里,道指狂跌508.32点,降至1738.81点,跌幅达22.62%,大大超过1929年10月28日华尔街狂跌的12.8%的跌幅。
顿时,恐慌瘟疫开始在股民中蔓延开来,华尔街在颤抖。伦敦、东京、苏黎世等金融市场也都在颤抖……
伦敦:《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指数一天暴跌249.6点,跌幅为10.8%,降至2032.6点,转眼损失高达500亿英镑,相当于伦敦股市总值的10%。
东京:225种日经股票下跌3836点,跌幅达14.9%创下跌市的历史记录。
巴黎:股票交易所指数下跌10%。
香港:联合交易所内的股票暴跌420.81点,交易额达4万亿港元。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的60种股票指数出现大幅度的下跌,跌了132.5点,降至1744.1点,跌幅达7.6%
星期二清晨, 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抢在华尔街开盘之前,发表声明,宣布了美联储将执行其中央银行的职责,保证向全国各商业银行提供充足资金的决定。这步棋同1929年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收紧信贷的步骤刚好相反。
贝克财长的助手争分夺秒地给企业界巨擘们挨个拨电话,唯恐他们中的某位漏掉了这条消息。“定心丸”立刻奏效。两家主要商业银行随即宣布降低优惠利率。中央银行的承诺,使那些在华尔街股市挂牌的许多企业重树信心……
白宫决策性的会议正在紧锣密鼓之中。格林斯潘和两位贝克都奉劝总统尽快同意增加税收。危机到底迫在眉睫。总统终于作出让步,答应就增加税收和削减财政赤字问题尽快同国会两院领袖会晤。
此后,华尔街的道指出现明显反弹,与此同时,伦敦、东京的股市也都有所起色。
美国财政部官员称10月19日的股市大暴跌是历史上罕见的财富大毁灭毫不为过,因为西方股市仅仅在10月19日这一天,就使15000亿的美元财富化为乌有,而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毁于战争的财富价值才不过为360亿美元。
在这场财富大毁灭的灾难中,无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还是手持血汗股的普通人,都在劫难逃,很多人甚至陷入绝境。
华尔街股市崩溃使消费者痛苦地重估自己的地位,股市崩溃后近6个月,恐慌情绪才稍有减轻。
❺ 1987年美国股灾,日本日经下跌4500点,每点波动25美金,投资2000万美金,
4500/26000*20倍杠杆是3.4倍收益,也就是赚6800万美元
❻ 1987年美国股市暴跌后,政府是怎么做的
10月18日,开市前一天周日早晨,当时的美国财长贝克在电视节目中宣布:"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这个消息时本来已经在上周末显现出颓势的全球股市隐隐的感受到了股市下跌的压力。十几个小时之后,东京、香港、新加坡股市陆续开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暴跌。随着地球的自转,西半球的法兰克福、巴黎、伦敦股市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暴跌一个连着一个。
终于,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来到华尔街。纽约股票交易所开始了新的一天。开市伊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开盘就跌去67个点。转眼间,卖盘席卷整个股市。交易所内一片恐慌,整个上午,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直下泻,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遏制继续恶化的局势。
下开市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大卫.路德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在关键时刻,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一关键时刻会在什么时候,我将与股票交易所讨论暂时关闭交易所。"这则消息引起了新的一轮恐慌。谁都知道交易所一旦关闭,没有来得及卖出的股票将砸在手里。于是,他们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卖出股票。到下午两点,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已经下挫250点。在此期间,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员出面澄清:他们没有讨论有关关闭交易所的事情。然而为时已晚,灾难已无法遏止。
当天收盘时,道o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了508.32点,由2246.72点狂跌到1738.470点,跌幅达22.6%创下了一天下跌的最高纪录。当天,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的1600种股票中,只有52种股票上升,其余全部下跌。那些被称为蓝筹中的蓝筹的大公司股票均狂跌30%左右,如通用电气公司下跌33.1%,电报电话公司下跌29.5%,可口可乐公司下跌36.5%,西屋公司下跌45.8%,运通公司下跌38.8%,波音公司下跌29.9%。
❼ 87年美国股灾后多长时间才恢复元气
我们以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的美国股灾来看货币政策应对。这一天,道琼斯指数重挫了508.32点,跌幅达22.6%,创1941年以来单日跌幅的纪录。6.5小时之内,纽约股指损失了5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8,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并引发全球股市暴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长期内反映实体经济基本面,但当实体经济基本面并无重大变化时,股市剧烈波动会通过外溢效应产生巨大的恐慌效应,进而冲击实体经济。美国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就属于这种情况。当时的美国经济尽管告别了上世纪50-60年代的黄金时期,但也处于新旧经济模式转换的低速增长时期,但并没有出现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基本面还算健康。
然而,1987年10月19日的前一周,坏消息不断,美国财长宣布美元或主动贬值、上市公司并购税收优惠取消、传言海湾战争升级、8月份贸易赤字巨大等,加上3-9月份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被认为是“黑色星期一”的导火索。根本原因是,美国高速增长期结束,新经济诞生困难,生产型投资不足;美国政府推行“新经济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减低税收、吸引外资流入,加上股票投资免税,全球资金进入美国股票市场,出现虚假繁荣。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预期贬值,上世纪80年代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创纪录,加大了贬值压力,表面繁荣的股市存在巨大的做空动力,而期货看空“卖压”和现货下跌形成的共振和瀑布效应加重了下跌。
股灾发生时,美国果断地干预市场。首先,1987年10月20日开市前,美联储发布了一个简短但掷地有声的申明,“为履行中央银行智能,联储今天正式宣布,已准备就绪为支撑经济和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支持商业银行为股票交易商继续发放贷款;同时,里根总统和财长贝克均表示,“这次股市崩盘与美国健康的经济是不相称的,美国经济非常稳定”。
其次,尽一切可能给市场提供流动性,防止“资金失血”导致的非理性下跌,包括公开市场操作、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放宽联储出借债券的规则。股灾发生后,联储于10月20日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使得联邦基金利率当日内下行近60个基点,并于11月4日正式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息),并宣布联储立即向银行的注资已就绪。
再次,美联储鼓励金融机构与客户共渡难关,特别是商业银行对经纪商和交易商的贷款不能断。由于美联储流动性供给承诺,极大地提振了士气,各州主要商业银行马上宣布降低优惠利率,化学银行(Chemical Bank)迅速增加4亿美元的证券贷款,银行家信托公司也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保证客户的资金需要。
同时,面对股价被低估的问题,小公司带头赎回公司股票,并带动福特、霍尼威尔等大公司大面积赎回。在股灾发生的一周内,大公司约有650家公司公开宣布,要在公开市场上回购本公司的股票,大部分发生在“黑色星期一”那天。这说明,上市公司的实际信用远远超过股票市场所反映出的股票牌价,股价超跌。
政府官员打气,宣传美国经济运行良好,美联储承诺流动性补给,加上主要商业银行积极提供流动性,市场信心逐渐恢复。1987年10月20日中午12点30分到下午1点,道琼斯指数从1717点回升到1825点,到下午3点半,已上升到1915点,整个交易日共上升176点,股灾结束。
1987年以后,在交易机制设计方面,美国正式采取了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即对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某一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即暂停交易,这是防范股指恐慌性下跌的应急举措。例如,道琼斯指数比上一交易日下挫250点,交易暂停1小时;下挫400点,交易暂停2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治病先止血是应急之举,止血后及时进行监管革新才是关键。美国金融风险的历史也是监管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历史,如1929年10月28日的“黑色星期一”,证明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监管是不合适的。随后,《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38年曼罗尼法》等法规相继建立,开启了美国现代金融监管。
针对1987年“黑色星期一”暴露出的投机炒作,美国证券交易所推出了80A规则,防止套利交易者在股市上升或下跌达到一定幅度时,通过推高或打压成分股现货价格来影响期货指数而获利的行为,此规则被称为80A项圈规则(CollarRule);同时,期货合约价格超过某一波幅时,会将其导入一个单独交易系统,并等待5分钟并确定买卖不平衡程度,5分钟后交易指令才有资格执行,此规则被称为80A靠边规则(Side-carRule)。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产品创新、业务创新、融资渠道创新非常迅速,资本市场牌照不断放宽,金融混业化趋势明显,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深化、复杂化,货币政策机制设计和操作不可能不考虑资产价格。特别是,在杠杆交易频繁的情况下,股市上涨加杠杆、股市下跌减杠杆,极易引发非理性投资和快速上涨或下跌的现象,这在过去是没有的,与美国1987年期货放大效应引发的“黑色星期一”有类似的地方。因此,在股指急涨急跌时,可采取类似于美国的应急措施,比如及时的流动性补给、暂时中断交易、鼓励股东回购提振士气。
❽ 87年及08年金融危机中美股下跌比例是多少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内跌幅专达22.6%,由于属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美股研究社报道1988年10月1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熔断机制。
2008年8月8日,道指以11734.32收盘,标普以1296.32收盘,纳指以2414.10收盘。
❾ 想知道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灾的具体原因
美国股灾是怎么发生的?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星期一,这一天对于美国纽约所有股票持有者来说,是一个难忘的灾难性日子,美国当日一天中股票市场财富缩水超过五千亿美元。由此使得全球经济的病变迅速蔓延
证券市场是一个真金实银的战场,它其实是一个功利色彩最浓重的地方。
1929年10月28日“黑色星期五”———当时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数竟暴跌312.9%,并引发了全球性的危机。然而,也许许多人不知道,爆发于80年代后期的美国“股灾”,较之于“黑色星期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这一天对于美国纽约所有股票持有者来说,是一个难忘的灾难性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道·琼斯30种工业股价平均数突然从开盘时的2247.06点,下跌到1738.74点,在几个小时内暴跌了508.32点,跌幅达22.62%,为1929年10月崩盘时的2倍多;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也下降了57.65点,跌幅达20.5%。在此之后的一星期内,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达到了1/3,美国当日一天中股票市场财富缩水超过5000亿美元,占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8左右。由此使得全球经济的病变迅速蔓延整个欧洲,覆盖到亚洲、大洋州等。据保守估计,此次瘟疫一样的病变,使得全世界的股票持有者大约损失了2万亿美元财富。
那么是什么的原因引发了1987年的美国“股灾”呢?
这是因为,市场过热,市场运行和实际运行不匹配,导致出现经济泡沫。此后又由于实际经济运行指标恶化,导致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货膨胀泛滥,股票市场积弱难返,贸易纠纷不断,使投资者对全球经济惊恐不安。
其次程式交易和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技术操作缺陷,和市场信心脆弱等因素,最终诱发导致了股票市场的大崩盘。
❿ 1987日本和美国的股票跌了多少点
你是指日经指数和美国的股票指数吧》? 日经指数1987年是上涨的,开盘18703,收盘21564 美国的 那时候还没有电子交易数据,我无法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