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发布时间:2021-06-28 23:10:45

A.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的货币论的假定前提

货币论有三个基本假定:
(1)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2)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
(3)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

B. 为什么弹性价格分析法与国际收支说的结论不同

货币论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是固汇和浮汇的差别 是一样的 前提有三个: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即Ms=P*f(y,i),在y和i确定时f是不变的;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成立(差别不大)。
主要是相对价格、收入、利率、国内信贷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固汇就是(比如)国际收支逆差,浮汇就是贬值。
给我最大感受是国际收支分析是把这四个当作外生变量,它们引起国际收支变动;货币分析是把它们当作内生变量,别的量引起它们变动同时引起国际收支变动,他们只是结果。
日本低利率与国际收支顺差同时存在,我国收入增加与顺差同在,可以用货币分析法分析。
你可以找到北师大出版社的国际金融学吗?我是看得它讲的国际收支货币论,结合将博客的汇率决定理论的货币分析法,将博客是强调一个是存量(货币分析)一个是流量(国际收支分析),对此算是理解了一些了,感觉中级讲不明白(将博客货币论贬值就没讲明白,大多数都没讲明白,我现在也不是很懂,只是记着的),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我打算半清醒半迷糊地去考,真的,很浪费精力。

以收入为例。国际收支分析:收入上升---进口增加---逆差
货币分析:先画三个图(北师大那本书上看到的,要是找不到就看看我的描述吧)一个是古典adas图,长期嘛;一个是购买力平价图,横轴e(直接标价),纵轴p,p=ep*,p*是外国价格,就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率为正的直线;一个是横轴外汇储备R,纵轴货币供给M,M=D+R,D是国内信贷,假设初始D=D0,就是一条过(D0,0),斜率为正的直线。
收入上升可能是由于as右移造成的,在asad中,价格P会下降,p下降在购买力平价中有贸易顺差(在直线下面,本国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出口便宜,会增加),固定汇率下政府增持外汇储备R,这是顺差;浮动汇率下本币升值(就是将博客的分析结果)。 另外固定汇率下R上升,M上升,导致ad上移,asad中价格回升,直到回到购买力平价直线上,贸易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分析突出了价格的作用,某些量变动最终引起价格变动,通过购买力平价来产生贬值或升值压力,将博客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分析法什么货币需求上升引起实际货币供给怎么怎么样啊感觉解释得不太能让人理解,也不能把这个方法和三个图联系起来。考试时我还是按他的答吧。

总的来说,我的理解是国际收支分析是流量分析,因此把收入、利率、相对价格、国内信贷当作了外生变量,由此来影响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是存量分析,收入等的变动是因为其他东西变了,它们和国际收支只是共存的结果而已,不是起因。我也感到头痛啊,不打算深究了,感觉时间很紧。呵呵,加油哈

R=X(出口)-V(进口)+K(资本流入)=M(货币供给)-D(国内信贷)
第一个等式是国际收支分析,他是流量分析,收入变动引起v变动,本国价格变动引起xv变动,利率变动引起k变动,信贷变动引起利率变动从而k变动.

第二个等式是货币分析法,他是存量分析,汇率是同货币市场国内外债券市场联系在一起的,本国债券和国外债券无差别(风险中立,区别于后面那个资产组合方法),只考虑货币市场就行了,因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两者有一个均衡的话两个都会均衡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要分析就分析在达到均衡后,收入等变量和国际收支的关系,有点事后的感觉.ms=p*f(y,i)在y增加f增加,md/p增加(均衡后的分析,ms恒等于md),p下降,升值压力,或者国际收支顺差,这就是不同于国际收支分析法的地方.

C. 您能再详细说说国际收支说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对利率与汇率的影响为什么不同么

个人观点:关键在于货币需求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按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来说专货币需求上升属导致物价水平下降,此时由于国内外商品完全可替代国内居民不可能反而增加对国外商品的购买,人们只会增加对国内商品的购买。所以在国际收支说中的Y上升导致进口上升,本币流出,本币供给上升本币贬值的逻辑在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假设下从一开始就断了。
但实际上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假设与事实并不符且差距很大,并且P=M/K这个式子本身只是一个数学算式不具有因果关系。从K上升推P下降就是一个单纯的数学逻辑,再现实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D. 简述货币分析法对汇率的调整

货币抄论,又可译为货币分析法。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都强调商品市场流量均衡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而货币论则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
第一,在货币论者看来,对于小国来说,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无法控制本国的货币供给,它只能改变货币供给国内外来源的结构,即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的比例。
第二,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源在于国内信贷扩张过大,故它的对策是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使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的速度。
第三,货币论者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并不否认实际因素对国际收支的作用,只不过它需经由货币需求来产生影响。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长和价格上升通过提高货币需求,将会带来国际收支盈余,而利率上升则通过降低货币需求造成国际收支赤字。货币论关于收人、利率、价格对国际收支影响的结论正好与传统理论相反。

E. 针对国民收入上升下降,国际收支说和货币分析法为何得到...

针对国民收入上升下降,国际收支说和货币分析法为何得到...
际收支弹性分析法 过对商品进出口供求弹性的分析,研究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影响的国际收支理论。
产生和发展 弹性分析法最早见于C.F.比克迪柯192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英国经济学家J.V.罗宾逊围绕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研究了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在《就业理论论文集》(1937)中首次正式提出。以后L.A.梅茨勒和A.P.勒纳等经济学家作了进一步发展。后又经过F.麦克勒普和G.哈伯勒等人的努力,弹性分析法才成为国际收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内容 弹性分析法首先假定:①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商品进出口数量和总额产生的影响;②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③充分就业,收入一定,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及其替代品的价格函数;④不考虑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⑤由于出口总值等于出口价格乘以出口数量,进口总值等于进口价格乘以进口数量,进出口值皆以外币表示。
应用 弹性分析法在分析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由于马歇尔-勒纳条件成为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的前提,因此一国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如何,成为判断贬值是有利还是有害的最重要的理论标准。一些计量经济学家早在30年代就开始对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当时的统计分析表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都相当低,不足以使贬值发挥其应起的作用。因此,“弹性悲观论”盛行一时。直到1949年英镑的贬值收到了意料不到的效果,50年代和60年代,“弹性乐观论”才占了上风。它发现由于弹性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弹性较低的初级产品比重越来越低,在多数情况下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都能达到1,因此能够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其主要依据是根据采用新的计量统计方法进行的弹性值测算。下表所列的数据在当时被广泛引用。表中显示,除英国、荷兰和挪威三国外,其他国家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都大大超过了1。现实世界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之争充分反映了弹性分析法的应用程度。
评价 对弹性分析法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假定前提。弹性分析法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它只考虑汇率变动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而马歇尔—勒纳条件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也不完全符合现实。另外弹性分析法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贬值只对贸易商品的价格有影响,但实际贬值也会影响非贸易商品的价格,从而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导致贬值引起的价格变化被抵消。弹性分析法把贬值之前定为国际收支均衡的起点,但实际情况表明实行贬值是因为已经陷入了国际收支逆差。对弹性分析法的批评还来自它所采用的静态分析方法。如果考察了汇率变动的长期结果,则贬值改善贸易差额的途径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参考书目
C.F.Bickerdike ,“ The Instability of Foreign Exchange”,Economic Journɑl,March,1920.
J.V.Robinson,Essɑys in the Theory of Employment,Blackwell,Oxford,1937.
M.G.德弗里斯著: 《国际收支调整》,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1990。(M.G.Devries,Bɑllɑnce of Pɑyments,IMF,Washington D.C.,1987.)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认为货币供求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收支理论。强调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决定国际收支的关键是货币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
起源与发展
1......

F.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认为货币供求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收支理论。强调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决定国际收支的关键是货币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

G. .货币分析法假定()。 A.货币贬值是增加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的唯一手段 B.在充分

这个的话一般来说应该选择的应该选项就应该是b,因为这个才是正确的。

H. 根据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理论,谈谈汇率波动对改善贸易失衡的作用。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认为货币供求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收支理论。
纠正顺差,就要减少货币需求。汇率波动(升值)-减少出口-减少国外对人民币需求-改善贸易顺差。
在坚持当前有管理浮动汇率政策中,应提高“微幅、双向、稳中爬升”的调控艺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调整。

I.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认为货币供求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收支理论。强调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决定国际收支的关键是货币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

J. 货币分析法的主要假设有哪些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将一国的货币供给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MS=D+R,D代表国内内中央银行的供给,R代表国外供容给部分,即通过顺差导致的资本流入,在我国被称为外汇占款。
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即MD=MS=D+R,变化一下:R=MD-D.显然R大于0时,也即本国货币供给小于本国货币需求时,本国顺差;R小于0时也即本国货币供给大于本国货币需求时,本国逆差。
本国居民的货币需求没变的情况下,若本国货币当局紧缩货币,即D减少,显然R就会增加,也就是国际收支改善,若本国扩张货币,效果相反。理论解释是,当本国紧缩货币时,本国居民手中的货币余额少于意愿持有的余额,因此居民将减少支出以期将余额保持在意愿水平,这样本国的进口就会减少,国际收支改善,另外紧缩货币时,本国利率升高,资本内流,资本账户也将改善。
因此,货币分析法德政策建议就是通过紧缩本国货币供给来改善国际收支。
详细见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 55页

阅读全文

与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信托bt 浏览:127
得利宝信托信托理财 浏览:325
彩礼融资 浏览:846
沥青历史价格走势图 浏览:77
山西理财公司 浏览:448
光正集团股票吧 浏览:755
原油宝属于什么理财 浏览:623
柚子理财雷 浏览:360
成都农商行股票怎么样 浏览:36
股票横向震动 浏览:392
p2f理财平台哪个好 浏览:995
银行贷款的车要留什么在银行 浏览:127
非法融资立案标准 浏览:683
按揭贷款业务合作协议 浏览:81
股票操盘手培训班 浏览:614
三丰智能股票吧 浏览:959
现在那个理财app好 浏览:495
钯金价格最新走势图 浏览:459
信托第二银行 浏览:994
招商引资融资 浏览: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