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天唯餐饮有限公司怎么样
上海天唯餐饮有限公司是2009-12-01在上海市嘉定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嘉定区嘉行公路221号。
上海天唯餐饮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1146972883650,企业法人邓翔匀,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
上海天唯餐饮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餐饮服务【热食类食品制售,公共餐饮:中型饭店】。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上海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6229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896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上海天唯餐饮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㈡ 佑里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怎么样
佑里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2015-12-17在上海市普陀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祁连山南路2891弄105号2592室。
佑里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107MA1G021212,企业法人邓翔,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佑里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自动化科技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销售:自动化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电子商务(不得从事增值电信、金融业务),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佑里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㈢ 上海钱莱了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钱莱了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钱莱了”)成立于版2014年10月,公司注册地权在上海市,注册资金5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邓翔
成立时间:2014-10-30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1400280852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陈翔路88号6幢2楼B区2008室
㈣ 求一部动漫
网络动画《仙王的日常生活》改编自枯玄原作的同名网络小说,于2018年宣布动画化,2019年6月由bilibili出品,绘梦动画担任制作,于2020年1月18日起每周六在bilibili独家网络发布。于2020年3月28日完结。全15话。
剧情简介
六岁就随手干掉了妖王吞天蛤,作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修真奇才,王令得隐藏自己的大能,在一群平凡的修真学生中活下去。普通人追求的钱财,仙术,法宝,声名,这个年轻人都不在意。无论豪门千金孙蓉的爱慕,影流顶级杀手的狙杀,父母无间断的啰嗦,都无法阻止他对干脆面的追求。不是在吃干脆面,就是在去小卖部买干脆面的路上。这样的他,和四个队友一起在论剑比赛中遭遇豪门高校的挑战,而之前暗杀失败的影流魔女教主江流影也不放弃的参合了进来。王令会碾压对手?还是低调的躺倒装死?
角色介绍
王令
配音:孙路路
一个无所不能的修真奇才,三岁金丹、五岁元婴、七岁化神……几乎无所不能的存在。儿时自学封印方法,绘制了封印符篆贴在手臂上,以压制自己的力量。其心愿是世界和平。
孙蓉
配音:钱琛
花果水帘集团的千金大小姐,家中以炼丹为业,家族企业在世界排名前500强,爱慕王令,有着和所有少女一样青春期的悸动。
郭豪
配音:星潮
王令的同班同学,家里开着一家宠物店,因为鹦鹉名为二蛋故此被称为二蛋大师
吞天蛤(二蛤)
配音:音匣老鬼
本型是一只从妖界通过异界之门降临人间的吞天蛤。被主角的班主任潘老师强行融合进了一只狗里,变成了一条绿毛秋田犬。成为了六十中的吉祥物,跟着主角王令一起修行。
动画制作
制作人员
原作:枯玄
出品人:李旎
总制片人:张圣晏 骆艳艳
总监制:朱贝宁
制片人:陈卿 王蓉
监制:陈晓璐 黄思齐 杨璐
系列构成/脚本 :朱贝宁
总作画监督:邓翔
制作 :上海绘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总导演:李豪凌
导演:欧阳时堃
配音导演:Maggie
角色配音
王令:路路
孙蓉:钱琛
郭豪:星潮
江流影:聂曦映
旁白:龙吟
吞天蛤:音匣老鬼
伊莎贝:赵爽
陈超:谷江山
唐竞泽:歪歪
卓异:金弦
㈤ 福熙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福熙文化传媒是一家集文化艺术传承、创意营销策划与落地执行于一身的新兴文化创意公司,由资深企业管理团队联合创立而成,公司秉承“福泽天下,德惠人生”的发展理念,以善护中国文化艺术为使命。 福熙传媒致力于打造“中国旗袍文化”、“福熙国学学堂”、”文化嘉年华”等多渠道综合平台,与客户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法定代表人:邓翔风
成立时间:2016-02-04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1300149423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路787号5号楼1241室
㈥ 09年白猫杯奉贤区获奖名单
2009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生活中化学竞赛获奖名单
小学组
一等奖(16名)
区 学校 姓名
闸北区 三中心小学 王 琛
杨浦区 二联小学 朱德昊
松江区 松江实验小学 李与凡
上海市 实验小学 陈怡文
普陀区 沪太一小 赵 真
浦东新区 第二中心小学 陈睿哲
闵行区 江川路小学 楮慧峰
闵行区 协和双语尚音学校 朱屹峰
静安区 一师附小 胡秉晖
嘉定区 城中路小学 殷 政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王俊鹏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卢星宇
黄浦区 第一中心小学 吴 为
奉贤区 解放路小学 朱哲平
长宁区 建青小学 王安康
宝山区 和衷小学 顾晨宇
二等奖(31名)
区 学校 姓名
杨浦区 民办打一小学 宋奇恩
杨浦区 民办打一小学 严 恺
杨浦区 许五小学 吴 彤
松江区 松江实验小学 徐子昊
普陀区 晋元附校 戴旻旭
普陀区 子长学校 杨惠仪
浦东新区 第二中心小学 黄一峰
浦东新区 第二中心小学 沈天昂
浦东新区 明珠小学 奚珉皓
浦东新区 明珠小学 金尚丰
浦东新区 南码头小学 田昭旭
浦东新区 浦师附小 赵正非
闵行区 协和双语尚音学校 金世豪
闵行区 诸翟学校 施 鑫
静安区 一师附小 钱 彬
嘉定区 普通小学 李 贤
嘉定区 普通小学 顾奕雯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顾言闻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黄晨予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徐宁宁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管昕羿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邢 琰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朱思婕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周恺琳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李昊旸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袁帅琳
黄浦区 重庆北路小学 张中巍
奉贤区 解放路小学 姚杰枭
长宁区 幸福小学 张昕年
长宁区 愚一小学 邵峥泓
宝山区 和衷小学 唐思洁
三等奖(58名)
区 学校 姓名
闸北区 三中心小学 李嘉明
闸北区 幸福小学 蔡弘毅
杨浦区 二联小学 林佳伟
杨浦区 二联小学 张诗语
杨浦区 六一小学 顾佳鑫
杨浦区 许五小学 毛真宇
松江区 民乐学校 金孜达
松江区 松江实验小学 周宇翔
普陀区 曹杨二中附校 杨镓汶
普陀区 曹杨附校 吴怡杰
普陀区 朝春中心小学 董 轶
闵行区 江川路小学 王书涵
闵行区 江川路小学 孙云飞
闵行区 江川路小学 罗佳莹
闵行区 七宝明强小学 徐 宸
闵行区 七宝明强小学 陆天鑫
闵行区 七宝明强小学 阮逸农
闵行区 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魏 烨
闵行区 诸翟学校 袁皓月
闵行区 诸翟学校 王怡唯
虹口区 三中心小学 周嘉俊
卢湾区 教院附属中山学校 欧文杰
卢湾区 第二中心小学 望逸卿
卢湾区 第二中心小学 刘隽昆
卢湾区 第一中心小学 楼之宸
卢湾区 第一中心小学 王亦铭
卢湾区 第一中心小学 顾铭豪
卢湾区 师专附小 鲍奕宇
卢湾区 师专附小 唐元晟
静安区 市西小学 印孟雄
嘉定区 怀少学校 陈怡君
嘉定区 怀少学校 沈芷宜
嘉定区 怀少学校 顾 伟
嘉定区 娄塘学校 周健鑫
嘉定区 普通小学 陆君宜
嘉定区 普通小学 姚周昂
嘉定区 普通小学 陈宇娇
嘉定区 普通小学 陈仪馨
嘉定区 普通小学 王毅阳
嘉定区 普通小学 谢 敏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彭熙尧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李淳楠
黄浦区 梅溪小学 万兆远
上海市 实验小学 李 想
上海市 实验小学 戴 乾
长宁区 北三小学 郑键涛
长宁区 北三小学 王 佳
长宁区 长宁实验小学 解弘毅
长宁区 建青小学 马浩栋
长宁区 天一小学 叶崧卿
长宁区 天一小学 刘佳鑫
长宁区 向红小学 张紫翔
长宁区 幸福小学 黄成诚
长宁区 愚一小学 李翌君
长宁区 玉屏南路 郭佳颖
宝山区 大场镇小学 章子豪
宝山区 和衷小学 宋 坤
宝山区 菊泉学校 汪屹峰
学校团体奖(小学组)
团体一等奖
定区桃李园学校
团体二等奖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 闵行区协和双语尚音学校
团体三等奖
静安区一师附小 宝山区和衷小学 嘉定区普通小学
初中组
一等奖(16名)
区 学校 姓名
普陀区 进华中学 甘钟莹
宝山区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 高文韬
长宁区 复旦初级中学 王玉汝
长宁区 延安初级中学 张梦晓
虹口区 曲阳二中 王泽豪
黄浦区 立达中学 钟 山
黄浦区 应昌期围棋学校 赵希亭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陈 佳
卢湾区 李惠利中学 沈佳琪
闵行区 交大二附中 钱天悦
闵行区 青少年活动中心 孙紫照
闵行区 文绮中学 罗翌阳
闵行区 文绮中学 何韵婷
闵行区 文绮中学 虞思杰
浦东新区 张江集团学校 王浩南
杨浦区 思源中学 邱相铭
二等奖(39名)
区 学校 姓名
闸北区 风范中学 冯泽灵
杨浦区 延吉初级中学 曾 倩
普陀区 兰田中学 程方舟
浦东新区 张江集团学校 尹沪琦
浦东新区 张江集团学校 王云昊
闵行区 复旦万科实验学校 陈肖蒙
闵行区 交大二附中 胡伊人
闵行区 交大二附中 汪 晨
闵行区 上宝中学 王维杰
闵行区 上宝中学 李 艾
闵行区 上宝中学 刘辰晟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汪洁微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张径舟
闵行区 文绮中学 俞廷乾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江笑天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李冰洁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居易白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史向阳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张 彧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朱一帆
闵行区 文绮中学 王培尧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李成伟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姚仪瑾
闵行区 文绮中学 鲍 怡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李 俊
闵行区 文绮中学 金云怡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杨依鸣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周婷钰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周依琳
闵行区 颛桥中学 汪刘建
静安区 七一中学 周砚杉
金山区 民办金盟中学 高思骏
嘉定区 嘉一联中 杜 超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宗呈炜
黄浦区 立达中学 侯小悉
奉贤区 实验中学 朱 芸
长宁区 延安初级中学 赵梓安
长宁区 延安初级中学 郑子赟
宝山区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 常睿珩
三等奖(108名)
区 学校 姓名
闸北区 风范中学 汪佳慧
闸北区 久隆模范中学 陈 旻
闸北区 久隆模范中学 包伟铭
闸北区 彭浦三中 顾 昊
闸北区 青云中学 谢璞淳
闸北区 青云中学 盛嫣茹
闸北区 市北初级中学 吴 鑫
杨浦区 二十五中学 刘 凯
杨浦区 铁岭中学 王翰林
杨浦区 同济初级中学 张宝强
松江区 仓桥学校 杨俊文
松江区 九峰学校 任晓群
松江区 立达学校 钱子旭
松江区 民乐学校 顾隽仪
普陀区 长风中学 余 一
普陀区 进华中学 石元峰
普陀区 进华中学 苏志慧
普陀区 进华中学 王依兰
普陀区 进华中学 潘怡然
普陀区 兰田中学 张智宏
普陀区 兰田中学 张亦蕾
普陀区 兰田中学 袁一帆
普陀区 洛川学校 邓翔天
普陀区 梅陇中学 范俊杰
普陀区 玉华中学 周可人
浦东新区 龚路中学 秦加良
浦东新区 进才北校 杨舜杰
浦东新区 进才北校 朱慧敏
浦东新区 张江集团学校 王子铭
浦东新区 张江集团学校 张子逸
浦东新区 张江集团学校 杨心宇
浦东新区 张江集团学校 邰立轩
闵行区 复旦万科实验学校 李元豪
闵行区 基地附中 周 源
闵行区 交大二附中 张也驰
闵行区 交大二附中 张宇鹏
闵行区 交大二附中 刘思坤
闵行区 交大二附中 赵钰晨
闵行区 教研学校 徐云帆
闵行区 七宝二中 陈卓阳
闵行区 上宝中学 陆晓伟
闵行区 上宝中学 周佳宭
闵行区 文绮中学 陈玉滢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江逸凡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孙志君
闵行区 文绮中学 陆铭杰
闵行区 文绮中学 王泽宇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叶胜蓝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张晓燕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张旭冬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曹旻杰
闵行区 文绮中学 郭思杰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沈一帆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倪正杰
闵行区 文绮中学 张云梦
闵行区 文绮中学 朱宇雯
闵行区 文绮中学 蒋 晔
卢湾区 向明初级中学 唐仲乐
静安区 七一中学 杨天翼
静安区 七一中学 刘 洋
静安区 市西初级中学 王逸昀
金山区 罗星中学 姚 钦
金山区 蒙山中学 陈怡君
金山区 蒙山中学 杜柯言
金山区 师大实验中学 周天婷
嘉定区 怀少学校 王艺臻
嘉定区 怀少学校 王晓淳
嘉定区 嘉一联中 王孙怡
嘉定区 江桥中学 李希文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孙宇辰
嘉定区 桃李园学校 金雨婕
嘉定区 远东学校 李心洁
黄浦区 储能中学 汤逸飞
黄浦区 大境初级中学 高 童
黄浦区 立达中学 陈雨辰
黄浦区 立达中学 潘俊豪
黄浦区 立达中学 李梦丹
黄浦区 明珠中学 丁 睿
黄浦区 明珠中学 李慕游
黄浦区 市十中学 李昊天
黄浦区 市十中学 李 洁
黄浦区 市十中学 朱一帆
虹口区 曲阳二中 陈 龙
奉贤区 古华中学 刘 欢
奉贤区 古华中学 费 哲
奉贤区 实验中学 方竞尧
长宁区 番禺中学 陆 逸
长宁区 虹桥中学 林欢欢
长宁区 娄山中学 张道阳
长宁区 娄山中学 陆琮然
长宁区 西延安中学 周天伦
长宁区 西延安中学 张雅安
长宁区 新光中学 周逸扬
长宁区 延安初级中学 张超逸
长宁区 延安初级中学 杜佳滢
长宁区 延安初级中学 周宇欣
长宁区 延安初级中学 丁允梓
长宁区 延安初级中学 闻心远
长宁区 延安初级中学 张嘉时
宝山区 顾村中学 潘仲豪
宝山区 顾村中学 王微敏
宝山区 海滨二中 王力东
宝山区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 何 珅
宝山区 上海民办和衷中学 王瑞皓
宝山区 淞谊中学 宋澍宾
宝山区 同洲模范学校 张令仪
宝山区 吴淞实验学校 俞旻钰
宝山区 吴淞实验学校 王新宇
学校团体奖(初中组)
团体一等奖
文绮中学 张江集团学校
团体二等奖
交大二附中 延安初级中学 进华中学
立达中学
团体三等奖
上宝中学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 桃李园学校
兰田中学 风范中学 七一中学
市团体一等奖
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市团体二等奖
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普陀区青少年中心
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长宁区少科站
市团体三等奖
宝山区少科站 闸北区少科站 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金山区第一少科站 杨浦区少科站 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卢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㈦ 第三代诗歌的第三代诗歌的发展
“第三代诗”的最初提法始于1982年,出自于四川几所大学的大学生,其中包括四川大学的胡冬、赵野和唐亚平,西南师范大学的廖希等,南充师范学院的万夏、朱智勇,他们在1982年10月在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大学的一场诗歌论战中提出的。当时西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借用了毛泽东的著名提法——帝国资本主义把复辟的梦想寄托在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但此概念提出后,未出现具体的诗歌流派和文本。直到1983年,由当时的成都科技大学的北望(何继明)、邓翔 、牛荒,四川大学的赵野、唐亚平、胡晓波等人成立了“成都大学生诗歌联合会”,然后编辑发行了《第三代人》诗集,其中收录的赵野组诗“随想”、邓翔的“一个汉子”、“讲个故事吧!”等 诗歌影响广泛,继而也成为朦胧诗人之后被人关注的诗歌群体。
“第三代诗”作为一种受关注的诗歌现象,要到1984年。不过,在此之前,人们已经注意到诸如韩东等的有异于“朦胧诗”的作品的产生。1984年以后,“第三代诗”的活动和写作,达到一定的规模。实验性的诗歌社团,“自办”的诗歌刊物纷纷出现。当然也有不少并不结社的写作者。比较著名的诗歌社团(或诗群),有南京的“他们”文学社,有上海的“海上”诗群”,有四川的“新传统主义”、“整体主义”、“非非主义”、“莽汉主义”等。另外,在“朦胧诗”后的80年代,大学里的“校园诗歌”也是诗界的重要构成。表达女性性别意识和独特体验的“女性诗歌”,由于题材、意识和表现方式的新异,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对于“第三代诗”的“盛况”,当时有一种可供参考的描述:“1986——在这个被称为‘不可抗拒的年代’,全国两千多家诗社和十倍百倍于此数字的自谓诗人,以成千上万的诗集诗报、诗刊与传统实行着断裂……至1986年7月,全国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铅印诗刊和诗报22种。”[注:1986年9月30日《诗歌报》(安徽合肥)和《深圳青年报》。]自印诗刊诗集的“非正式发行”方式,固然有着“第三代诗”要和“正式”诗界保持距离的意图,更多的是由于“正式”的诗刊诗报对他们的怀疑和拒绝。但到了80年代中期,一些刊物也开始登载他们的作品,并陆续有不多的选入他们的诗作的作品集出现(注:如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编辑出版的《新诗潮诗集》下册,贝岭、孟浪1987年编选《中国当代诗歌七十五首》,唐晓渡、王家新编选的《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牛汉、蔡其矫主编的《东方金字塔——中国青年诗人13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等。)。鉴于诗歌实验者强烈意识到所受的压抑,他们觉得有必要采取一定形式,来显示其存在。于是,在1986年的10月,《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介绍了“100多名‘后崛起’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说是这一大展“汇萃了1986年中国诗坛上的全部主要”的实验诗派。[注:《深圳青年报》1986年9月30日。两年后,参与大展策划的徐敬亚,以及曹长青等,在稍作补充后,将“大展”的材料汇集为《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一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