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加权平均价的公式
加权平均法是指企抄业以袭库存材料的数量为权数,平均计算其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发出材料存货的计价标准的一种方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一般于月末计算,因此,又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之称。其计算公式:
①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结存材料数量 本月收入材料数量)
②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现材料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例:现库存材料明细账所列圆钢为例,计算如下: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200 12800)÷(800 3000)=4.21(元/千克) 会.计奥.网
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100×4.21=4631(元) 会,计奥网
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简单,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比较合理,存货成本分摊较适中。但由于平均单位成本集中在月本一次计算,发货凭证的计价、汇总与登记等工作,也都必须因此而集中在月末进行,这既加重了月末核算的工作量,又影响核算的及时性。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人们又提出了另一种加权平均法,即移动加权平均法。
㈡ 加权平均法计算股价指数
市场股价指数=100*(5*100+16*80+24*150+35*50)/(4*100+10*80+16*150+28*50)=100*7130/5000=142.6
㈢ 什么是加权平均法公式是什么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月末,将某种材料期初结存数量和本月收入数量为权数,用来计算出该材料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这种方法是将某材料的月初库存金额与本月购入的金额之和除以月初库存数量与本月购进数量之和,所求得的该种材料月末平均单价,即作为本月发出材料成本的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末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材料金额+本月购进各批材料金额)/(月出库存材料数量+本月购进各批材料数量) 发出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数量×月末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计算手续简便。缺点是:第一,采用这种方法,必须要到月末才能计算出全月的加权平均单价,这显然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第二,按照月末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库存材料价值,与现行成本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
㈣ 加权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公式是对的,但是楼主的计算有点不对。
用你的例子,正确的计算方法是:
(5*10+5*10+5*10+6*10+6*10)/(10+10+10+10+10)=5.4,(这个才是平均价格。注意,分母要除以成交总股数,得出来的才是平均股价)
㈤ 加权股价平均数的计算(请告诉我计算方式)
以发行量为权术的加权股价=样本股市价总额/同期发行量
就是把上面三个数值的总额算出来求和,然后除以发行总数
详见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考试证券基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209
㈥ 求股票加权均价的公式
股票加权均价的公式如图:
加权股价平均数又称加权指数,是内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容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㈦ 加权平均法公式是什么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
举例a鸡蛋34元一个,买了10个,b鸡蛋45元一个,买了20个,问买了a鸡蛋和b鸡蛋的平均价格是多少?
这时肯定不能用算术平均,直接(34+45)/2,因为他们买的数量不一样,因此要计算他们的平均价格,只能用所买的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34×10+45×20)/(10+20)=
1240
/30
=
41.33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