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家对最近两个月的股市有什么看法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② 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为什么不正常,麻烦说下自己的观点
中国的股市结构中,散户投资者本来就占据中国股票交易量的80%多,中国股市还没有一套健康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长期以来走势涨少跌多,而且违规操作、造假等成本低廉,借道各种信息、资金优势或依靠发行上市牟取暴利的人数众多。没有健全的市场体制,股市偏离实际经济体太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不妨把A股跟H股相比对照一下就能初见端倪
③ KYYSYS您好,感觉您对股市的观点独到精准,想听听您对2019年下半年行情的分析,您怎么看待呢
2019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愈演愈烈到逐渐平息,国内外政治形势此起彼伏,反映到中国A股上来讲就是波动比较剧烈,上半年是这样,下半年多半也是这样。美帝亡我之心不死,贸易战肯定还会对A股产生影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中国经济复苏难度也会增加,传统产业利润下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好在中国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将快速增长,包括5G、新能源、芯片制造等科技类行业将快速增长,消费类公司也有不少机会。
综上所述,下半年还是一个结构性的行情,个人还是比较看好范科技类板块的包括什么大数据、5G、芯片、新能源、无人驾驶等等还是存在着不少机会的,这其中肯定会走出不少牛股
④ 股市空方、多方观点是谁的观点
股市多空观点,因人而异,市场始终有多方观点,始终有空方观点,所以才有人买和卖.各大媒体一般是看主流观点,哪方强就采用哪方,这和大主力引导有关,有只无形之手在操纵着市场,多空观点也随时被相互利用,媒体的相关人员也在为一日三餐如何过的更好而奋斗,所以媒体该采用谁的观点,主要是看利益分配的具体情况.
⑤ 40年4万倍香港股神曹仁超是怎么炒股的
股市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复利,炒股想要赚钱是需要学习的。
⑥ 老先生,按照您的经验观点来看,您认为股市在几十年内会关门吗
股市在几十年内不可能关门了,因为已经牵扯了太庞大的经济利益。任何一方都承受不起股市关门的损失。
⑦ 韩志国最新股市观点
一个观点一份工资。 观点正确还发个锤子。早炒股成巨富呢
⑧ 拜托各位大牛~股票基本面分析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人物及观点,必有重谢
提一下三个重要人物,相关资料你可以去书店找.
本·格雷厄姆
沃伦·巴菲特
彼得·林奇
关于他们的书太多了,他们都是基本面分析的大师,三言两语很难解释清楚。写论文在网络上是查不清那么多资料的,去书店找吧。
⑨ 请介绍下香港股神曹仁超和大卫韦伯
曹仁超,原名曹志明,曾任职《明报》资料室,一九七三年与林山木创办《信报财经新闻》。现为《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每周六天在《信报》撰写《投资者日记》专栏,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香港股市以至政经形势。文章甚有娱乐性之余,亦酝含投资哲学及处世智慧,因此获得不少读者支持,特别是部份香港股市投资者追捧。其作品亦有结集成书。曹仁超曾获《信报》创办人林行止赠一住宅单位。
曹仁超投资戒条
一、无论情况如何紧记沟上唔沟落。
二、股票市场系赚钱地方 , 因此绝对要跟红顶白而非锄强扶弱 , 几时都应吸纳强势股,沽出弱势股。
三、持有蚀本股不放有两大损失: A、股价上既损失 , B、失去将资金投资其它项目既损失。因此绝对要止蚀。
四、股市唔系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既地方 ( 冇人做得到 ) , 应该高价买入更高价卖出 , 因此宜高追不宜趁低买入。
五、牛市中错失获利机会冇有怕 , 因为下一浪更高 ; 熊市中宁可赚少D, 亦不应太迟离市。
六、股市表现可能同自己想法背驰好耐 , 所以淡市莫估底 , 旺市莫估顶。
七、第一次出现裂口上升时不妨买入 , 如出现制裂回落系时候离开。
八、旺市时不妨胆大D, 因为形势在我 , 淡市时少玩 , 因为?仔浸死人。
九、投资成功先了解基本因素 , 再利用技术分析决定买卖时机 , 只识技术分析唔了解基本因素者 , 只系花拳绣腿 ( 睇得但唔打得 ) 。
十、升市将尽小心「单日转向」或「单周转向」走势 , 通常几有用。最简单的技术分析最有用 , 太复杂的技术分析只系用黎吓初学者。
十一、 了解群众心理亦十分有用 , 因群众常常睇错市。
十二、止蚀唔止赚 , 通常卖出之后股价才大升 , 我地少赚 50% 或以上。获利回吐易 , 止蚀卖出难 , 只有克服上述心理 , 才能在股市立足。
⑩ 高手对股市的观点是怎么样的
波动是股市永远不变的主题,任何时侯股市都既不会永远上涨,也不会一直下跌。目前中国的股市,正在这种波动之中。
许多人说当前股市泥沙俱下很危险,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恐惧过度了。著名的投资大师格雷厄姆曾经定义了一个“大多数人”的概念,所谓的“大多数人”就是在投资过程中人云亦云,别人买的他也买,别人抛的他也抛,并没有自己主见的人。这些人往往在股市上涨时认为一万点近在咫尺,而股市下跌时则泥沙俱下后市无望。
个人的观点是:目前的泥沙俱下不是风险反而是机会,这为将来的上涨创造了空间,只不过是一个月内涨?一年内涨?还是三年之后涨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建议如果是长线者可入场,若想短线赚钱请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