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公司系原北京艾肯天立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整体改制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回司。北京艾肯答天立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于2004年7月22日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9月16日,公司2008年第六次临时股东会决议,通过,同意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北京埃肯天立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天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月7日,天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300156。 2014年7月,公司名称由"天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Tianl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变更为"Shenw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法定代表人:吴道洪
成立时间:2004-07-22
注册资本:101002.441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5007350875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将台路5号院15号楼C座6层
② 涉及低碳产业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建筑
[1]、泰豪科技(600590):通过与新奥等光伏企业的合作,公司将把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到建筑节能整体解决方案中,在电气设备节能的基础上,开辟新能源发电的新途径。
[2]、延华智能(002178):公司是我国专业化从事建筑智能工程总承包技术服务综合性工程企业之一,是国内资质门类最齐全智能建筑服务商之一,已连续三年保持上海新建住宅市场智能化工程占有率前列。
[3]、华东电脑(600850):公司完成了从毛利率低的低端产品生产及代理向高端产品代理与集成转型,从以产品研发、生产、代理向产品研发、生产、代理与信息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方向转型,至今已形成高端产品分销于集成、智能建筑、软件开发三大业务领域。
[4]、同方股份(600100):公司立足于信息、能源环境两大产业,形成了应用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数字电视系统和能源环境四大本部的组织架构,构筑了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防系统、数字电视系统、军工系统、互联网应用与服务、环保、建筑节能等八个主干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格局
◇涉及建筑保温新型材料的上市公司,如:
[1]、海螺型材(000619):公司的产品塑料型材具有环保、节能等优势,作为我国排名第一的型材生产企业,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35%,其行业龙头地位已基本确立,具有显著的规模成本优势、质量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
[2]、烟台万华(600309):公司已完全掌握MDI装置大规模生产和放大的核心知识,MDI应用在国内节能建材领域。另外,公司为世界上首家实现MDI废盐水循环使用的MDI制造商。
[3]、红宝丽(002165):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组合聚醚和异丙醇胺的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对建筑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筑保温领域逐渐成为产品新的一大用途,产品前景非常广阔。
[4]、双良股份(600481):公司是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领导企业之一,公司主导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是溴化锂制冷机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是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内最大的溴化锂制冷机制造商之一。产品具备节能环保优势,其中85个型号的机组产品荣获中国节能产品认证。
◇此外,还可以关注节能环保玻璃生产商,如:
[1]、南玻A(000012):公司是国内玻璃品种最多的企业。根据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导向,公司确定了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发展战略。近期,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较大力度的补贴,公司目前已经涉足该产业链。
[2]、中航三鑫(002163):处于建设中的特玻项目包括太阳能光电玻璃、触摸屏电子玻璃、节能环保在线和离线LOW-E 玻璃项目,将在09 年逐步投产。中航三鑫子公司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600t/d PPG全氧燃烧在线Low-E镀膜节能玻璃生产线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发文确认为国家鼓励发展项目。
[3]、金晶科技(600586):公司生产的超白玻璃也就吹响了进军新能源的号角,太阳能平板超白玻璃以其高透光性广泛用于制作太阳能光伏电池、光电幕墙等新能源领域。目前公司太阳能超白玻璃已批量生产,并通过了全球主要薄膜电池设备提供商瑞士奥瑞康公司的相关检测,为下一步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
注: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将成为未来全球光伏发电领域的重要领域和市场,这将推动太阳能超白玻璃市场的拓展。据介绍,BIPV技术是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屋顶、幕墙等。光伏并网发电主要是BIPV,2020年之前屋顶发电仍将是主要的发电领域;而国内BIPV仍处于大规模发展前夕,发展潜力巨大。
3)、工业节能、节能家电和节能照明等产业
◇工业节能
[1]、海陆重工(002255):公司是工业余热锅炉细分领域的龙头,此外,公司注重研究废热、余热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新技术。
[2]、华光股份(600475):公司以循环流化床锅炉生产为主,在特种锅炉垃圾焚烧锅炉领域处于龙头地位。
◇节能家电
[1]、格力电器(000651):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了智能人体感应、一氧化碳检测、智能化霜、变频多联空调、EVI低温启动等全球领先技术,公司又推出了节能模式、环境模式、智能远程网络控制、G-Matrik全直流变频等全球领先技术,形成了的技术核心。
[2]、合肥三洋(600983):公司推出的超音波、电解水、空气洗等技术的新产品可以有效减少洗涤剂使用并可使衣物杀菌消毒,变频产品还可省电节水,真正实现了当前洗衣机技术健康、环保、节能的发展方向。
◇节能照明
[1]、浙江阳光(600261):公司是全球最大节能灯制造企业:公司年产近2亿多支节能灯,从销售收入角度讲,是全球最大的节能灯制造企业。公司计划在江西、厦门建厂扩产,未来2至3年内产能将扩大到年产6亿支节能灯。
[2]、联创光电(600363):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公司也是半导体照明工程全国五大产业基地之一,“十一五 ”期间又将半导体照明列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
太阳能
[1]、岷江水电(600131):公司参股西藏华冠科技,发展第三代太阳能热水器,该公司地处我国西藏这个太阳能新能源应用最为广泛地区。07年12月,公司出资13230万参股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新津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新津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工程拟总投资26.75亿元,08年底项目进度55%。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第5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2]、川投能源(600674):08年1月收购新光硅业38.9%股权。新光硅业承建的1260吨/年多晶硅项目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项目(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原料,目前多晶硅产品下游行业所生产的产品以出口为主)。是目前国内技术实力最雄厚、技术专家队伍最为整齐的多晶硅行业领军企业,产品质量优质,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3]、天威保变(600550):公司作为太阳能板块的龙头企业,是国内唯一具备完整产业链结构的光伏企业。公司参股25.99%的天威英利主要生产硅太阳能电池,天威英利目前在铸锭、切片、电池和组件等各个环节都具备了年产400MW的生产能力,三期扩产后,将具备600MW生产能力。
[4]、拓日新能(002218):国际上只有西门子、夏普、德国RWE等几个厂家能够同时生产非晶硅、单晶硅、多晶硅三种太阳能电池,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公司使用的生产设备自制化程度高达70%以上。打破国内太阳能电池产业“国外设备垄断、国外技术包干”的双垄断格局。公司以太阳能光伏应用为核心,“十一五”期间还将涉足太阳能热利用以及风光互补型的风力发电领域,计划到2010年,形成以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光伏电池幕墙、风力发电为支柱的新能源产业格局。
[5]、航天机电(600151):正在进军光伏产业的航天机电,其控股60%的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近期竣工。目前,该中心正申请国家级工程中心,并正在研究硅材料、聚光电池、薄膜电池、硅电池技术,将为航天机电的新能源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6]、南玻A(000012):从2006年10月公司首条太阳能超白玻璃生产线在东莞点火,经过近3年的努力和发展,南玻太阳能玻璃已迅速成长为全国最重要的超白太阳能玻璃供应商之一,国内行业的第一品牌。目前,南玻在国内的太阳能玻璃供应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也达到26%以上
③ 上海近年来着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
尊敬的网络用户你好!
上海市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在沪正式签署《智能电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钠硫电池产业化的合作意向书》。
发展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举措。上海将努力成为智能电网功能应用示范基地、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主要装备制造基地。上海已经将发展智能电网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对智能电网应用、研发和产业化给予全面支持。上海将全力配合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各项工作,充分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支撑作用,推动上海智能电网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
协议双方将在加快国家电网公司上海智能电网研究与发展中心建设、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动电力光纤设施建设服务三网融合发展、推动钠硫电池产业化、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智能电网示范应用等五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上海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储能、电力电子应用及核心器件、智能变电站系统及智能设备、智能配电网与智能用户端、高温超导、相关的IT通信及软件信息服务业等7方面产业和技术。到2012年,上海将力争培育3-5家智能电网行业龙头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左右。
上海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等9大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加速发展,去年9大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达到7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以上;今年力争超过8400亿元。这是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昨天与全国政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调研组座谈时披露的数据。
上海明确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实践,已承担大型客机、核高基、核电、高档数控机床等5个民口专项和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5个军口专项中的上百项任务,在国家下达给上海的100多个国家级技改项目中,70%以上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将重点发展和关注“9+2”。即培育9大重点领域,重点关注节能环保、生物育种等产业。